防誤碰換擋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零部件,特別涉及一種防誤碰換擋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換擋機構是農用機動車輛(如微耕機等)必不可少的重要零部件,用于連接換擋操縱機構與變速器上的換擋臂,以實現農用機動車輛的換擋操作。現有的換擋機構通常包括操縱桿、換擋臂、拉索,操縱桿、換擋臂、拉索之間采用平行四邊形原理進行連接,即操縱桿的行程與換擋臂的行程相同,這樣在換擋操作時,如果操縱桿行程偏大,其旋轉的角度就會相應增大,使用時,操作者的手容易碰到車輛上的其它零部件,影響正常操作,安全性能較差。
[0003]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換擋機構進行改進,使操縱桿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的旋轉半徑,從而使操縱桿的行程小于換擋臂的行程,以避免操作者在換擋時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誤碰換擋機構,能夠使操縱桿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的旋轉半徑,即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軸線旋轉的角度α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軸線旋轉的角度β,以避免操作者在換擋時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會K。
[0005]本實用新型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包括操縱桿、換擋臂以及連接在操縱桿與換擋臂之間的拉索,所述操縱桿和換擋臂分別可繞其對應的轉動中心軸線轉動,所述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使操縱桿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的旋轉半徑,即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α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β,使操縱桿的行程變短,操縱桿的旋轉角度變小,以避免操作者在換擋時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0006]進一步,所述操縱桿和換擋臂分別與其對應的轉動中心軸線相垂直,實現操縱桿和換擋臂的轉動。
[0007]進一步,所述操縱桿與換擋臂之間連接有兩根拉索,使操縱桿能夠通過拉索帶動換擋臂轉動,從而使換擋臂撥動換擋齒輪,實現換擋操作,并且通過設置兩根拉索能夠提高傳動性能,更加便于實現換擋操作,增強擋位感。
[0008]進一步,兩根拉索與操縱桿和換擋臂之間形成梯形結構,便于傳遞動力,使操縱桿和換擋臂能夠同步轉動。
[0009]進一步,兩根拉索分別為所述梯形結構的兩腰,位于操縱桿上兩根拉索端部之間的直線距離為所述梯形結構的上底,位于換擋臂上兩根拉索端部之間的直線距離為所述梯形結構的下底。
[0010]進一步,所述上底的長度大于下底的長度,使操縱桿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的旋轉半徑,從而使操縱桿的行程變短,操縱桿的旋轉角度變小。
[0011]進一步,所述上底的中點位于操縱桿的轉動中心軸線處,使上底形成以操縱桿的轉動中心軸線為支點的等臂杠桿,保證動力傳遞的穩定性。
[0012]進一步,所述下底的中點位于換擋臂的轉動中心軸線處,使下底形成以換擋臂的轉動中心軸線為支點的等臂杠桿,保證動力傳遞的穩定性。
[0013]進一步,所述操縱桿的一端連接有操縱手柄,以便于駕駛者手握操縱手柄進行換擋操作。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防誤碰換擋機構,通過設置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使操縱桿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的旋轉半徑,即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α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β,以避免操作者在換擋時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包括操縱桿1、換擋臂2以及連接在操縱桿I與換擋臂2之間的拉索3,拉索3的兩端分別與操縱桿1、換擋臂2周向固定連接,所述操縱桿I和換擋臂2分別可繞其對應的轉動中心軸線轉動,所述操縱桿I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小于換擋臂2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使操縱桿I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2的旋轉半徑,即操縱桿I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α小于換擋臂2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β,使操縱桿I的行程變短,操縱桿I的旋轉角度變小,以避免操作者在換擋時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操縱桿I和換擋臂2分別與其對應的轉動中心軸線相垂直,實現操縱桿I和換擋臂2的轉動。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操縱桿I與換擋臂2之間連接有兩根拉索3,使操縱桿I能夠通過拉索3帶動換擋臂I轉動,從而使換擋臂I撥動換擋齒輪,實現換擋操作,并且通過設置兩根拉索3能夠提高傳動性能,更加便于實現換擋操作,增強擋位感。
[0021]本實施例中,兩根拉索3與操縱桿I和換擋臂2之間形成梯形結構,便于傳遞動力,使操縱桿I和換擋臂2能夠同步轉動。
[0022]本實施例中,兩根拉索3分別為所述梯形結構的兩腰,位于操縱桿I上兩根拉索3端部之間的直線距離為所述梯形結構的上底,位于換擋臂2上兩根拉索3端部之間的直線距離為所述梯形結構的下底。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底的長度大于下底的長度,使操縱桿I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2的旋轉半徑,從而使操縱桿I的行程變短,操縱桿I的旋轉角度變小。
[0024]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底的中點位于操縱桿I的轉動中心軸線處,使上底形成以操縱桿I的轉動中心軸線為支點的等臂杠桿,保證動力傳遞的穩定性。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下底的中點位于換擋臂2的轉動中心軸線處,使下底形成以換擋臂2的轉動中心軸線為支點的等臂杠桿,保證動力傳遞的穩定性。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操縱桿I的一端連接有操縱手柄4,以便于駕駛者手握操縱手柄4進行換擋操作。
[0027]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縱桿、換擋臂以及連接在操縱桿與換擋臂之間的拉索,所述操縱桿和換擋臂分別可繞其對應的轉動中心軸線轉動,所述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桿和換擋臂分別與其對應的轉動中心軸線相垂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桿與換擋臂之間連接有兩根拉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兩根拉索與操縱桿和換擋臂之間形成梯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兩根拉索分別為所述梯形結構的兩腰,位于操縱桿上兩根拉索端部之間的直線距離為所述梯形結構的上底,位于換擋臂上兩根拉索端部之間的直線距離為所述梯形結構的下底。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的長度大于下底的長度。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的中點位于操縱桿的轉動中心軸線處,使上底形成以操縱桿的轉動中心軸線為支點的等臂杠桿。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的中點位于換擋臂的轉動中心軸線處,使下底形成以換擋臂的轉動中心軸線為支點的等臂杠桿。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誤碰換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桿的一端連接有操縱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誤碰換擋機構,包括操縱桿、換擋臂以及連接在操縱桿與換擋臂之間的拉索,所述操縱桿和換擋臂分別可繞其對應的轉動中心軸線轉動,所述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軸線轉動的行程。本實用新型能夠使操縱桿的旋轉半徑大于換擋臂的旋轉半徑,即操縱桿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α小于換擋臂繞其轉動中心旋轉的角度β,以避免操作者在換擋時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IPC分類】F16H59/02, F16H61/18
【公開號】CN204784649
【申請號】CN201520484573
【發明人】喻詩品, 蔡曉勇, 何道剛
【申請人】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