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轉軸鉸鏈和移動電子產品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擦轉軸鉸鏈和移動電子產品終端,所述移動電子產品終端、可以是筆記本電腦、pad、手機、平板電腦、游戲機等電子產品終端。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于諸如筆記本電腦、pad等移動電子產品終端,其厚度越來越薄,不僅如此,對其蓋、支架等轉動部件的打開和關閉操作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打開蓋時比較輕松關閉時需更用力,或相反,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開合手感要求,這樣,對鉸鏈的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薄型化設計意味著對鉸鏈結構有更多的限制,這又往往成為改進結構最大的障礙。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摩擦轉軸鉸鏈,其結構簡單,實現了初始自動功能和傳統摩擦鉸鏈所具有的隨意停止功能相結合的特殊體驗感,進一步豐富摩擦鉸鏈的操作手感和功能。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4]摩擦轉軸鉸鏈,包括轉軸及套在轉軸外的摩擦套,其特征在于摩擦轉軸鉸鏈設置有套在所述轉軸外的與轉軸一起轉動的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摩擦轉軸鉸鏈還設置有套在所述轉軸外的不轉的軸向滑動凸輪以及套在所述轉軸外與轉軸一起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所述摩擦轉軸鉸鏈還設置有套在轉軸外的結合件,結合件與摩擦套一起轉動,所述軸向滑動凸輪由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驅動而向著結合件這一側軸向向前運動到其與結合件結合,使結合件與軸向滑動凸輪一起不轉;所述軸向滑動凸輪由由彈簧驅動向著離開結合件的方向復位滑動。
[0005]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0006]所述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包括套在轉軸外的起驅動作用的扭簧及與扭簧連接的套在轉軸外的轉動件,所述轉動件為既能與轉軸一起轉動又能軸向滑動的部件;所述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設有作用于所述轉動件的按壓件;所述摩擦轉軸鉸鏈設有轉動件的初始位置定位結構,所述轉動件處在初始位置時,扭簧處在蓄能狀態。
[0007]所述轉軸外套著不能轉動的墊片,所述控制凸輪抵靠在轉軸上的臺階或墊片上。
[0008]所述轉軸外套著不能轉動的墊片,所述離合離合控制凸輪抵靠在轉軸上的臺階或墊片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和墊片連接。
[0009]所述彈簧處在結合件和軸向滑動凸輪之間。
[0010]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設置有上述的摩擦轉軸鉸鏈的移動電子產品終端。
[0011]其中與摩擦轉軸鉸鏈連接的分別是其主體和蓋。
[0012]其中與摩擦轉軸鉸鏈的分別是其主體和支架。
[0013]由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現了初始自動功能和傳統摩擦鉸鏈所具有的自由停靠功能相結合的特殊體驗感,能夠使摩擦鉸鏈具有彈出自動打開的功能,既打開操作方便又能夠實現任意角度打開的功能;且自動打開角度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而方便地改變整個轉軸鉸鏈的最大打開角度可大于180°。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爆炸圖。
[0016]圖3a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在初始狀態下的示意圖。
[0017]圖3b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在初始狀態下的剖視圖。
[0018]圖4a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在自動打開結束時的不意圖。
[0019]圖4b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在自動打開結束時的剖視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在自由停靠階段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擦轉軸鉸鏈,包括轉軸I及套在轉軸I外的摩擦套2,摩擦套2與轉軸I利用它們之間的摩擦力實現自由停靠的功能,且在輸入外力而克服摩擦力后,又能繼續發生相對轉動。
[0022]所述摩擦轉軸鉸鏈設置有套在所述轉軸I外的與轉軸I 一起轉動的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所述摩擦轉軸鉸鏈還設置有套在所述轉軸I外的不轉的軸向滑動凸輪3以及套在所述轉軸I外與轉軸一起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4 ;所述摩擦轉軸鉸鏈還設置有套在轉軸I外的結合件5,結合件5與摩擦套2通過定位配合、固定連接等手段一起轉動,所述軸向滑動凸輪3由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4驅動而向著結合件5這一側軸向向前運動到其與結合件5結合,使結合件5與軸向滑動凸輪3 —起不轉,驅使所述軸向滑動凸輪3自初始位軸向向前運動到其與結合件5結合所需的離合控制凸輪4轉動角度即為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的工作角度,也即摩擦轉軸鉸鏈自動打開的角度。調節離合控制凸輪4所需的轉動角度,即可調整摩擦轉軸鉸鏈的自動打開角度。
[0023]所述軸向滑動凸輪3與結合件5的結合可以是凹槽和凸起的結合也可以是凸輪控制的結合、臺階式的定位配合等等。
[0024]所述軸向滑動凸輪3由彈簧6驅動向著離開結合件5的方向復位滑動。所述彈簧6處在結合件5和軸向滑動凸輪3之間。
[0025]所述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包括套在轉軸I外的起驅動作用的扭簧71及與扭簧71連接的套在轉軸I外的轉動件72,所述轉動件72為既能與轉軸I 一起轉動又能軸向滑動的部件;所述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設有作用于所述轉動件的按壓件73 ;所述摩擦轉軸鉸鏈設有轉動件的初始位置定位結構74,所述,所述轉動件72處在初始位置時,由該定位結構74定位,此時,扭簧71處在蓄能狀態,當按壓件73使轉動件72脫開,定位結構74可以是套在軸上的不轉部件或連接在移動電子產品終端上的不轉部件,可采用凹槽對凸起的結構或凸輪控制的結構來進行定位。
[0026]所述轉軸I外套著不能轉動的墊片8,所述離合控制凸輪4抵靠在轉軸I上的臺階或墊片8上,所述扭簧71的一端和墊片8連接。
[0027]在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的工作階段,所述軸向滑動凸輪3與結合件5未結合,摩擦套隨著轉軸轉動。當所述軸向滑動凸輪3與結合件5結合,結合件5與軸向滑動凸輪3一起不轉,相應地,摩擦套2也不轉動,此時繼續轉動轉軸1,則轉軸I和摩擦套2發生摩擦配合,其動摩擦力提供轉動的手感,其靜摩擦力提供自由停靠的保持力。
[0028]當關閉操作時,反向轉動轉軸,當控制凸輪轉至使得軸向滑動凸輪3能夠脫開結合件5時,在彈簧6的驅動下,軸向滑動凸輪3脫開結合件5,繼續轉動轉軸1,此時轉軸I和摩擦套2 —起轉動,同時逐漸使扭簧71收緊蓄能,直至轉動件72被定位結構74定位。
[0029]本實用新型的摩擦轉軸鉸鏈尤其適于應用于平板電腦及大尺寸手機等數碼產品的支撐結構,對轉軸的要求需要自動打開至終端客戶最常用的角度,然后可根據實際使用狀況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自由調整,調整過程中任意角度都可以自由的停止,并提供足夠大的支撐力。
[0030]對于應用上述摩擦轉軸鉸鏈的移動電子產品終端,其中與摩擦轉軸鉸鏈連接的分別是其主體和蓋,或者是主體和支架。在連接時,轉軸與主體和蓋(或主體和支架)的其中之一連接,墊片、定位結構74則連接在其中之另一上,軸向滑動凸輪3也被該其中之另一約束而不能隨轉軸I轉動。
[0031]在上述結構中,除摩擦套之外,與轉軸一起轉動的部件可通過扁位配合而實現與轉軸一起轉動。
【主權項】
1.摩擦轉軸鉸鏈,包括轉軸及套在轉軸外的摩擦套,其特征在于摩擦轉軸鉸鏈設置有套在所述轉軸外的與轉軸一起轉動的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摩擦轉軸鉸鏈還設置有套在所述轉軸外的不轉的軸向滑動凸輪以及套在所述轉軸外與轉軸一起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所述摩擦轉軸鉸鏈還設置有套在轉軸外的結合件,結合件與摩擦套一起轉動,所述軸向滑動凸輪由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驅動而向著結合件這一側軸向向前運動到其與結合件結合,使結合件與軸向滑動凸輪一起不轉;所述軸向滑動凸輪由彈簧驅動向著離開結合件的方向復位滑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轉軸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包括套在轉軸外的起驅動作用的扭簧及與扭簧連接的套在轉軸外的轉動件,所述轉動件為既能與轉軸一起轉動又能軸向滑動的部件;所述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設有作用于所述轉動件的按壓件;所述摩擦轉軸鉸鏈設有轉動件的初始位置定位結構,所述轉動件處在初始位置時,扭簧處在蓄能狀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轉軸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外套著不能轉動的墊片,所述控制凸輪抵靠在轉軸上的臺階或墊片上。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轉軸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外套著不能轉動的墊片,所述離合離合控制凸輪抵靠在轉軸上的臺階或墊片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和墊片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轉軸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處在結合件和軸向滑動凸輪之間。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轉軸鉸鏈,其特征在于結合件和摩擦套之間定位配合或固定連接。7.一種移動電子產品終端,其特征在于它設置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轉軸鉸鏈。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移動電子產品終端,其特征在于其中與摩擦轉軸鉸鏈連接的分別是移動電子產品終端的主體和蓋。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移動電子產品終端,其特征在于其中與摩擦轉軸鉸鏈連接的分別是移動電子產品終端的主體和支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擦轉軸鉸鏈,其設置有套在轉軸外的與轉軸一起轉動的轉軸初始轉動驅動機構、套在所述轉軸外的不轉的軸向滑動凸輪以及套在所述轉軸外與轉軸一起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套在轉軸外的結合件,結合件與摩擦套一起轉動,軸向滑動凸輪由轉動的離合控制凸輪驅動而向著結合件這一側軸向向前運動到其與結合件結合,使結合件與軸向滑動凸輪一起不轉;軸向滑動凸輪由由彈簧驅動向著離開結合件的方向復位滑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現了初始自動功能和傳統摩擦鉸鏈所具有的自由停靠功能相結合的特殊體驗感,能夠使摩擦鉸鏈具有彈出自動打開的功能,既打開操作方便又能夠實現任意角度打開的功能。
【IPC分類】F16C11/04
【公開號】CN204704254
【申請號】CN201520035122
【發明人】廖上敏, 張景江, 陳飛龍
【申請人】杭州安費諾飛鳳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