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牽引用鋼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牽引用鋼絲。
【背景技術】
[0002]各個桿件的聯動關系,需要依靠牽引鋼絲來實現。
[0003]市場上普遍使用的牽引鋼絲通常包括鋼絲本體,在鋼絲本體的兩端設有第一、第二連接環;第一、第二連接環或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于鋼絲本體的端部,或是通過纏繞成環。前者的連接方式簡單,但是連接不牢固,容易松脫;后者纏繞所成環在拉力作用下容易產生解環。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以避免解環、易于加工制造的牽引用鋼絲。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牽引用鋼絲,包括鋼絲本體,所述鋼絲本體的一端圍設形成閉合的第一連接環,并以纏繞的方式繞過所述的第一連接環的周圈,且與所述鋼絲本體相纏繞形成第一纏繞端;所述鋼絲本體的另一端圍設形成具有開口的第二連接環,所述第二連接環具有與所述的鋼絲本體相彈性抵觸的抵觸端。
[0006]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環上的纏繞圈數為至少6圈。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纏繞端與所述鋼絲本體的纏繞圈數為至少2圈。
[0008]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環為圓環;所述第二連接環為錐形環。
[0009]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環到所述第二連接環的中心距離為200?600mm。
[001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鋼絲本體的端部在第一連接環上纏繞,然后與鋼絲本體纏繞,提高了連接環受拉力解環的難度,同時提高連接環的強度,使之不易變形,進而也抑制了連接環的解環;整個結構均由鋼絲纏繞彎曲而成,結構簡單,可以有效地傳動應力。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鋼絲本體;2、第一連接環;3、第一纏繞端;4、第二連接環;5、抵觸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4]如圖1所示,一種牽引用鋼絲包括鋼絲本體1,鋼絲本體I的一端圍設形成閉合的第一連接環2,鋼絲本體I的該端以纏繞的方式繞過第一連接環2的周圈,且與鋼絲本體I相纏繞形成第一纏繞端3 ;鋼絲本體I的另一端圍設形成具有開口的第二連接環4,第二連接環4具有與鋼絲本體I相彈性抵觸的抵觸端5。
[0015]如圖1所示,第一連接環2為圓環,第二連接環4為錐形環。第一連接環2到第二連接環4的中心距離為200?600mm。此外,第一連接環2還可以其他形狀,如三角形,菱形等,視工作場合而定。
[0016]第一連接環2上的纏繞圈數為至少6圈。圈數越多,第一連接環2的強度越高,且越不易被解環或變形。
[0017]第一纏繞端3與鋼絲本體I的纏繞圈數為至少2圈。圈數越多,第一連接環2強度越高,越不易開解或變形。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牽引用鋼絲,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絲本體,所述鋼絲本體的一端圍設形成閉合的第一連接環,并以纏繞的方式繞過所述的第一連接環的周圈,且與所述鋼絲本體相纏繞形成第一纏繞端;所述鋼絲本體的另一端圍設形成具有開口的第二連接環,所述第二連接環具有與所述的鋼絲本體相彈性抵觸的抵觸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用鋼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環上的纏繞圈數為至少6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牽引用鋼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纏繞端與所述鋼絲本體的纏繞圈數為至少2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牽引用鋼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環為圓環;所述第二連接環為錐形環。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牽引用鋼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環到所述第二連接環的中心距離為200?6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牽引用鋼絲,包括鋼絲本體,所述鋼絲本體的一端圍設形成閉合的第一連接環,并以纏繞的方式繞過所述的第一連接環的周圈,且與所述鋼絲本體相纏繞形成第一纏繞端;所述鋼絲本體的另一端圍設形成具有開口的第二連接環,所述第二連接環具有與所述的鋼絲本體相彈性抵觸的抵觸端。通過鋼絲本體的端部在第一連接環上纏繞,然后與鋼絲本體纏繞,提高了連接環受拉力解環的難度,同時提高連接環的強度,抑制了連接環的解環;整個結構均由鋼絲纏繞彎曲而成,結構簡單,可以有效地傳動應力。
【IPC分類】F16G11-00
【公開號】CN204477181
【申請號】CN201420838672
【發明人】金新民
【申請人】江陰皇潤車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