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v型皮帶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皮帶輪,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用于柴油機的V型皮帶輪。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型制造業機械設備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由此對機械設備的加工成本、使用壽命和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V型帶輪作為機械設備不可或缺的結構件,常用于各種機械設備上。
[0003]現有的V型帶輪一般包括輪轂、輪輻、輪緣、帶槽等結構組成,現有的皮帶輪由于其結構的限制,不僅質量大,生產成本高,而且強度低,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降低了使用壽命O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質量輕、強度高,同時使用壽
[0005]命長的V型皮帶輪。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V型皮帶輪,包括圓柱形的輪轂,輪轂的其中一端連接有圓臺形的輪輻,輪輻上遠離輪轂的一端連接有輪緣,輪緣的外圓周上開設有若干個V型的帶槽。
[0007]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
[0008]所述輪輻包括小徑端及大徑端,輪輻的小徑端與輪轂連接,輪輻與輪轂同軸設置,輪輻的大徑端與輪緣連接,輪輻小徑端的外徑大于輪轂的外徑。
[0009]進一步改進:
[0010]所述輪轂、輪輻、輪緣及V型帶槽采用球墨鑄鐵一體鑄造成型。
[0011]進一步改進:
[0012]所述帶槽包括第一帶槽及第二帶槽兩個帶槽,第一帶槽及第二帶槽并排設置,第二帶槽設置在靠近輪輻的位置,第二帶槽的槽底距離輪緣中軸線的距離小于第一帶槽的槽底距離輪緣中軸線的距離。
[0013]進一步改進:
[0014]所述輪轂內設有軸孔,所述輪輻開設有圓臺形的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中軸線與輪輻的中軸線一致,所述第一空腔包括大徑端及小徑端,第一空腔小徑端的直徑大于軸孔的直徑,第一空腔的小徑端與軸孔連通,第一空腔的大徑端設置在靠近輪緣的位置。
[0015]進一步改進:
[0016]輪緣內位于第二帶槽的槽底之間的位置設有圓柱形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與第一空腔同軸設置,第二空腔與第一空腔的大徑端連通。
[0017]進一步改進:
[0018]所述輪緣內位于第二空腔一側的位置設有圓柱形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內位于第一帶槽的槽底之間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端蓋,端蓋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中心孔。
[0019]進一步改進:
[0020]端蓋上靠近第二空腔的一側設有四個凸臺,端蓋上與每個凸臺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安裝孔,安裝孔貫穿端蓋及凸臺。
[0021]進一步改進:
[0022]第三空腔的腔壁上位于第一帶槽及第二帶槽之間的位置開設有環形的凹槽。
[0023]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減輕質量的同時保證了帶輪的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防止了開裂現象,使用壽命可達10年。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A-A剖視圖。
[0027]圖中:1_輪轂;2-輪輻;3-輪緣;101_軸孔;201_第一空腔;301_第一帶槽;302-中心孔;303-端蓋;304-安裝孔;305_第二帶槽;306_第二空腔;307_凹槽;308_第三空腔;309-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V型皮帶輪,包括圓柱形的輪轂1,輪轂I的其中一端連接有圓臺形的輪福2,輪福2包括小徑端及大徑端,輪福2的小徑端與輪威I連接,輪輻2小徑端的外徑大于輪轂I的外徑,輪輻2與輪轂I同軸設置,輪輻2的大徑端連接有圓柱形的輪緣3,輪緣3的外圓周上開設有若干個V型的帶槽,所述輪轂1、輪輻2、輪緣3及V型帶槽采用球墨鑄鐵一體鑄造成型。
[0029]所述帶槽包括第一帶槽301及第二帶槽305兩個帶槽,第一帶槽301及第二帶槽305并排設置,第二帶槽305設置在靠近輪輻2的位置,第二帶槽305的槽底距離輪緣3中軸線的距離小于第一帶槽301的槽底距離輪緣3中軸線的距離。
[0030]所述輪轂I內設有軸孔101,所述輪輻2內開設有圓臺形的第一空腔201,第一空腔201的中軸線與輪輻2的中軸線一致,第一空腔201貫穿輪輻2,所述第一空腔201包括大徑端及小徑端,第一空腔201小徑端的直徑大于軸孔101的直徑,第一空腔201的小徑端與軸孔101連通,第一空腔201的大徑端設置在靠近輪緣3的位置。
[0031]輪緣3內位于第二帶槽305的槽底之間的位置設有圓柱形的第二空腔306,第二空腔306與第一空腔201同軸設置,第二空腔306與第一空腔201的大徑端連通。
[0032]所述輪緣3內位于第二空腔306—側的位置設有圓柱形的第三空腔308,所述第三空腔308內位于第一帶槽301的槽底之間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端蓋303,端蓋303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中心孔302,端蓋303上靠近第二空腔306的一側設有四個凸臺309,端蓋303上與每個凸臺309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安裝孔304。
[0033]安裝孔304貫穿端蓋303及凸臺309。凸臺309的設置可保證安裝孔304的深度,攻絲后防止滑絲。
[0034]第三空腔308的腔壁上位于第一帶槽301及第二帶槽305之間的位置開設有環形的凹槽307,凹槽307的橫截面為梯形。
[0035] 所述輪轂I的外壁距離軸孔101的距離為a,輪輻2的外壁距離第一空腔201的距離為b,所述第二帶槽305的槽底距離第二空腔306的距離為c,a、b、c三者滿足a=b=c,保證壁厚均勻。
【主權項】
1.一種V型皮帶輪,包括圓柱形的輪轂(I ),其特征在于:輪轂(I)的其中一端連接有圓臺形的輪輻(2),輪輻(2)上遠離輪轂(I)的一端連接有輪緣(3),輪緣(3)的外圓周上開設有若干個V型的帶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輻(2)包括小徑端及大徑端,輪輻(2)的小徑端與輪轂(I)連接,輪輻(2)與輪轂(I)同軸設置,輪輻(2)的大徑端與輪緣(3)連接,輪輻(2)小徑端的外徑大于輪轂(I)的外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1)、輪輻(2)、輪緣(3)及V型帶槽采用球墨鑄鐵一體鑄造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帶槽包括第一帶槽(301)及第二帶槽(305)兩個帶槽,第一帶槽(301)及第二帶槽(305)并排設置,第二帶槽(305)設置在靠近輪輻(2)的位置,第二帶槽(305)的槽底距離輪緣(3)中軸線的距離小于第一帶槽(301)的槽底距離輪緣(3)中軸線的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I)內設有軸孔(101),所述輪輻(2)內開設有圓臺形的第一空腔(201),第一空腔(201)的中軸線與輪輻(2)的中軸線一致,所述第一空腔(201)包括大徑端及小徑端,第一空腔(201)小徑端的直徑大于軸孔(101)的直徑,第一空腔(201)的小徑端與軸孔(101)連通,第一空腔(201)的大徑端設置在靠近輪緣(3)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輪緣(3)內位于第二帶槽(305)的槽底之間的位置設有圓柱形的第二空腔(306),第二空腔(306)與第一空腔(201)同軸設置,第二空腔(306)與第一空腔(201)的大徑端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緣(3)內位于第二空腔(306) —側的位置設有圓柱形的第三空腔(308),所述第三空腔(308)內位于第一帶槽(301)的槽底之間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端蓋(303),端蓋(303)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中心孔(30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端蓋(303)上靠近第二空腔(306)的一側設有四個凸臺(309),端蓋(303)上與每個凸臺(309)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安裝孔(304),安裝孔(304)貫穿端蓋(303)及凸臺(309)。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V型皮帶輪,其特征在于:第三空腔(308)的腔壁上位于第一帶槽(301)及第二帶槽(305)之間的位置開設有環形的凹槽(30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V型皮帶輪,包括圓柱形的輪轂,輪轂的其中一端連接有圓臺形的輪輻,輪輻上遠離輪轂的一端連接有輪緣,輪緣的外圓周上開設有若干個V型的帶槽。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減輕質量的同時保證了帶輪的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防止了開裂現象,使用壽命可達10年。
【IPC分類】F16H55-36
【公開號】CN204420049
【申請號】CN201520019849
【發明人】于興強
【申請人】于興強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