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
【背景技術】
[0002]軸承(“Bearing”,日本人稱“軸受”)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廣泛用于各個行業,如石油、地質、生產加工等等。也可以說,當其它機件在軸上彼此產生相對運動時,用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和保持軸中心位置固定的機件。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舉足輕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系數。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類。其中滑動軸承將運轉的軸與軸座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損失的一種精密的機械元件,叫滾動軸承(rollingbearing)。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組成。滾動軸承廣泛應用于機械,在我們使用過程中發現一個普遍問題就是,軸線的竄動對整體結構造成損傷,使得承受能力大大的降低。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設有保持架的滾子;內圈兩側對稱分布有金屬環體,金屬環體的內側表面設有第一內螺紋環體,第一內螺紋環體與內圈螺紋連接,第一內螺紋環體外表面設有第一環形體,第一環形體下表面設有截面為弧形的第一環形凹槽,滾子與第一環形凹槽滾動連接;金屬環體的下表面還環形分布有滾珠,滾珠與外圈的側面滾動連接;以及,滾子內部中心區域設有球形空間。
[0005]作為優選,金屬環體的中心軸與第一內螺紋環體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內螺紋環體的中心軸與第一環形體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環形體的中心軸與第一環形凹槽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
[0006]作為優選,第一環形體的下表面與第一內螺紋環體的下表面在同一個平面內。
[0007]作為優選,第一環形凹槽的截面弧度與滾子外表面截面弧度相同,第一環形凹槽截面所在圓圓心到內圈中軸線的距離與滾子球心到內圈中軸線的距離相等。
[0008]作為優選,內圈由內自外分為環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內表面環形分布有齒形槽口,第二部分外面環形分布有齒形凸起,齒形凸起與齒形槽口嚙合。
[0009]作為優選,齒形凸起外表面鑲嵌有合金層,齒形凸起上表面設有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內灌注有黃油。
[0010]作為優選,金屬環體的內表面位于齒形槽口的外側。
[0011]作為優選,金屬環體的外表面位于外圈內側。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3]1.內圈兩側對稱分布有金屬環體,金屬環體的內側表面設有第一內螺紋環體,第一內螺紋環體與內圈螺紋連接,第一內螺紋環體外表面設有第一環形體,第一環形體下表面設有截面為弧形的第一環形凹槽,滾子與第一環形凹槽滾動連接,金屬環體的下表面還環形分布有滾珠,滾珠與外圈的側面滾動連接,在軸向方向上施加一個力,用于保證在軸線竄動的時候提供一個反向的支撐力量,使得軸承的整體受力能力提高;
[0014]2.滾子內部中心區域設有球形空間,有效減輕整體的重量的同時,起到一個減震的效果,有效的延長了整體使用壽命和整體受力能力;
[0015]3.內圈由內自外分為環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內表面環形分布有齒形槽口,第二部分外面環形分布有齒形凸起,齒形凸起與齒形槽口嚙合,當發生瞬間竄動的時候,可有效的滑出,減少整體的受力;
[0016]4.整體設計新穎,有效的增強了受力能力和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的齒形凸起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一種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包括外圈2、內圈I和設有保持架的滾子3 ;內圈I兩側對稱分布有金屬環體4,金屬環體4的內側表面設有第一內螺紋環體41,第一內螺紋環體41與內圈I螺紋連接,第一內螺紋環體41外表面設有第一環形體42,第一環形體42下表面設有截面為弧形的第一環形凹槽,滾子3與第一環形凹槽滾動連接;金屬環體4的下表面還環形分布有滾珠402,滾珠402與外圈2的側面滾動連接;以及,滾子3內部中心區域設有球形空間。金屬環體4的中心軸與第一內螺紋環體41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內螺紋環體41的中心軸與第一環形體42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環形體42的中心軸與第一環形凹槽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環形體42的下表面與第一內螺紋環體41的下表面在同一個平面內。第一環形凹槽的截面弧度與滾子3外表面截面弧度相同,第一環形凹槽截面所在圓圓心到內圈I中軸線的距離與滾子3球心到內圈I中軸線的距離相等。內圈I由內自外分為環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1,第一部分內表面環形分布有齒形槽口,第二部分11外面環形分布有齒形凸起,齒形凸起與齒形槽口嚙合。齒形凸起外表面鑲嵌有合金層111,齒形凸起上表面設有第一沉孔112,第一沉孔112內灌注有黃油。金屬環體4的內表面位于齒形槽口的外側。金屬環體4的外表面位于外圈2內側。
[0022]由圖1可知,可設有注油口和注油槽,有利于提高運行性能。在一個實施例中,齒形凸起外表面鑲嵌有合金層111,齒形凸起上表面設有第一沉孔112,第一沉孔112內灌注有黃油,有效的起到耐磨的作用,提高使用壽命,同時通過黃油起到減少滑動時的摩擦和起到減震作用。
[0023]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
【主權項】
1.一種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設有保持架的滾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兩側對稱分布有金屬環體,金屬環體的內側表面設有第一內螺紋環體,第一內螺紋環體與內圈螺紋連接,第一內螺紋環體外表面設有第一環形體,第一環形體下表面設有截面為弧形的第一環形凹槽,滾子與第一環形凹槽滾動連接;所述金屬環體的下表面還環形分布有滾珠,滾珠與外圈的側面滾動連接;以及,所述滾子內部中心區域設有球形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環體的中心軸與第一內螺紋環體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內螺紋環體的中心軸與第一環形體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環形體的中心軸與第一環形凹槽的中心軸在同一條直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環形體的下表面與第一內螺紋環體的下表面在同一個平面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環形凹槽的截面弧度與滾子外表面截面弧度相同,第一環形凹槽截面所在圓圓心到內圈中軸線的距離與滾子球心到內圈中軸線的距離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由內自外分為環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內表面環形分布有齒形槽口,第二部分外面環形分布有齒形凸起,齒形凸起與齒形槽口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形凸起外表面鑲嵌有合金層,齒形凸起上表面設有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內灌注有黃油。
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環體的內表面位于齒形槽口的外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環體的外表面位于外圈內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滾子的滾動槽內垂直定向設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均勻分布在滾子的滾動槽內,第一通孔內螺紋連接有彈性柱體,彈性柱體中部設有彈簧,彈性柱體位于滾子外側,彈性柱體外表面與外圈外表面在同一個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增強載荷能力部件的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設有保持架的滾子;內圈兩側對稱分布有金屬環體,金屬環體的內側表面設有第一內螺紋環體,第一內螺紋環體與內圈螺紋連接,第一內螺紋環體外表面設有第一環形體,第一環形體下表面設有截面為弧形的第一環形凹槽,滾子與第一環形凹槽滾動連接;金屬環體的下表面還環形分布有滾珠,滾珠與外圈的側面滾動連接;以及,滾子內部中心區域設有球形空間。整體設計新穎,有效的增強了受力能力和使用壽命。
【IPC分類】F16C33-58, F16C19-16
【公開號】CN204387096
【申請號】CN201420704521
【發明人】張帆
【申請人】巴魯德(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