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屬于汽車發動機平衡機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根據內燃機動力學理論可知,活塞往復式內燃機,即壓燃式柴油機和點燃式汽油機等,都存在往復慣性力,往復慣性力來源于發動機工作過程中的活塞上下運動。活塞每做一次上下運動,將使發動機產生一上一下兩次振動,發動機振動的頻率和其對應的轉速有關。在發動機振動理論中,發動機的振動常用多個諧波振動來描述,其中振動頻率和發動機轉速相同的叫一階振動,振動頻率是發動機轉速2倍的叫二階振動,依次類推,但振動頻率越高,振幅就越小,2階以上振動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0003]直列四缸四沖程柴油機的一階往復慣性力數值相等,相位相反,4缸之和正好相互抵消平衡;而二階往復慣性力數值相等,相位相同,無法自身抵消平衡,并且四缸同時達到最大。因此,對于直列四缸四沖程柴油機來說,二階往復慣性力成為其振動的最大來源。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消除二階諧波振動的影響,且可靠、壽命長的發動機平衡器。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包括平衡軸、平衡軸齒輪,設水平平行布置的第一平衡軸和第二平衡軸,第一平衡軸齒輪連接第一平衡軸,第二平衡軸齒輪連接第二平衡軸;第一平衡軸齒輪與第一惰齒輪嚙合,第一惰齒輪與曲軸齒輪嚙合;第二平衡軸齒輪與第二惰齒輪嚙合,第二惰齒輪與第一惰齒輪嚙合;曲軸齒輪與曲軸固定連接。
[0006]所述第一平衡軸第二平衡軸安裝在平衡器殼體內,平衡器殼體上有與缸體主油道連通的進油口,平衡器殼體內有內置油道連接進油口與平衡軸軸承,由來自缸體主油道的機油對平衡軸軸承潤滑和冷卻。
[0007]所述第一和第二平衡軸都是偏心軸,軸頸Φ = 20?60mm,偏心軸處半徑R =0.7Φ ?1.0Φ ο
[0008]所述平衡器殼體內的內置油道包括由進油口連接到第一平衡軸的第一油道、第一平衡軸軸孔周圍的第一半圓油道、第二平衡軸軸孔周圍的第二半圓油道與第一油道連接、連接第一半圓油道與第二半圓油道的橫向油道和由第二半圓油道連接到第二惰齒輪軸的豎直油道。
[0009]所述第一平衡軸齒輪和平衡軸齒輪與曲軸齒輪的傳動比是1:2。
[0010]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發動機得到大幅減振,潤滑系統壓力穩定,使平衡器軸承的可靠性壽命得到大幅提升。在4.5L柴油機上已經通過了可靠性驗證。可應用于各種發動機,包括柴油機、汽油機及氣體發動機等。本實用新型克服飛濺潤滑對高速旋轉平衡軸承潤滑和冷卻能力的不足,同時保證在不增加機油泵流量的條件下,仍然保證潤滑系統足夠機油壓力。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簡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殼體剖面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平衡軸和平衡軸齒輪示意圖。
[0015]圖5是圖4的A-A剖面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7]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包括平衡軸、平衡軸齒輪,設水平平行布置的第一平衡軸6和第二平衡軸7,第一平衡軸齒輪4連接第一平衡軸6,第二平衡軸齒輪5連接第二平衡軸7 ;第一平衡軸齒輪4與第一惰齒輪2嚙合,第一惰齒輪2與曲軸齒輪I嚙合;第二平衡軸齒輪5與第二惰齒輪3嚙合,第二惰齒輪3與第一惰齒輪2嚙合;曲軸齒輪I與曲軸8固定連接。
[0018]如圖2、圖3:第一平衡軸6和第二平衡軸7安裝在平衡器殼體9內,平衡器殼體9上有與缸體主油道連通的進油口 9a,平衡器殼體9內有內置油道連接進油口 9a與平衡軸軸承,由來自缸體主油道的機油對平衡軸軸承潤滑和冷卻。
[0019]平衡器殼體9內的內置油道包括由進油口 9a連接到第一平衡軸6的第一油道%、第一平衡軸6軸孔周圍的第一半圓油道9c與第一油道9b連接、第二平衡軸7軸孔周圍的第二半圓油道9e、連接第一半圓油道9c與第二半圓油道9e的橫向油道9d和由第二半圓油道9e連接到第二惰齒輪(3)軸的豎直油道9f。10是正時螺栓。
[0020]第一平衡軸齒輪4和第二平衡軸齒輪5與曲軸齒輪I的傳動比是1:2。
[0021]圖4、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平衡軸和平衡軸齒輪示意圖:
[0022]所述第一和第二平衡軸都是偏心軸,圖中以第一平衡軸6為例,軸頸Φ = 20?60mm,偏心軸處半徑R = 0.7C>?1.0Φ。
[0023]本實用新型通過高強度螺栓聯接到缸體底面,平衡器齒輪和曲軸齒輪對好正時標記后,取下正時螺栓10后,平衡器才可以工作。工作時,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帶動曲軸8和曲軸齒輪I旋轉,第一惰齒輪2被曲軸齒輪I帶動旋轉,第一惰齒輪2驅動第一平衡軸齒輪4和第二惰齒輪3,第二惰齒輪3驅動第二平衡軸齒輪5使第一平衡軸6與第二平衡軸7相向轉動。四缸發動機的四個缸的活塞上下運動引起的上下方向的二階往復慣性力大小和方向相同,其合力通過曲軸8傳遞作用在缸體的主軸承座上,而本實用新型平衡器的兩根平衡軸是偏心設計,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合力方向正好與二階往復慣性力方向相反,通過本實用新型平衡器聯接缸體的螺栓傳遞到缸體的主軸承座上,達到抵消二階往復慣性力的作用。
[0024]本實用新型的平衡器殼體內來自缸體主油道的機油對平衡軸軸承潤滑和冷卻,油的壓力還可以將機油輸送到第二惰齒輪3和第一惰齒輪2的軸承,既保證了高速旋轉的平衡軸軸承的潤滑和冷卻,又保證了潤滑系統機油壓力的穩定。
[0025]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在不占用額外安裝空間的前提下,通過緊湊的內置油道設計和雙平衡軸結構,因此,凡是在平衡器殼體內部增加潤滑油道的設計和雙平衡軸結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包括平衡軸、平衡軸齒輪,其特征在于:設水平平行布置的第一平衡軸(6)和第二平衡軸(7),第一平衡軸齒輪(4)連接第一平衡軸(6),第二平衡軸齒輪(5)連接第二平衡軸(7);第一平衡軸齒輪(4)與第一惰齒輪(2)嚙合,第一惰齒輪(2)與曲軸齒輪(I)嚙合;第二平衡軸齒輪(5)與第二惰齒輪(3)嚙合,第二惰齒輪⑶與第一惰齒輪⑵嚙合;曲軸齒輪⑴與曲軸⑶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衡軸(6)和第二平衡軸(7)安裝在平衡器殼體(9)內,平衡器殼體(9)上有與缸體主油道連通的進油口(9a),平衡器殼體(9)內有內置油道連接進油口(9a)與平衡軸軸承,由來自缸體主油道的機油對平衡軸軸承潤滑和冷卻。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衡軸和第二平衡軸都是偏心軸,軸頸Φ = 20?60mm,偏心軸處半徑R = 0.7Φ?1.0Φ。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其特征在于:平衡器殼體(9)內的內置油道包括由進油口(9a)連接到第一平衡軸(6)的第一油道(%)、第一平衡軸(6)軸孔周圍的第一半圓油道(9c)與第一油道(9b)連接、第二平衡軸(7)軸孔周圍的第二半圓油道(9e)、連接第一半圓油道(9c)與第二半圓油道(9e)的橫向油道(9d)和由第二半圓油道(9e)連接到第二惰齒輪(3)軸的豎直油道(9f)。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衡軸齒輪(4)和第二平衡軸齒輪(5)與曲軸齒輪(I)的傳動比是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平衡器,包括平衡軸、平衡軸齒輪,設水平平行布置的第一平衡軸和第二平衡軸,第一平衡軸齒輪連接第一平衡軸,第二平衡軸齒輪連接第二平衡軸;第一平衡軸齒輪與第一惰齒輪嚙合,第一惰齒輪與曲軸齒輪嚙合;第二平衡軸齒輪與第二惰齒輪嚙合,第二惰齒輪與第一惰齒輪嚙合;曲軸齒輪與曲軸固定連接。第一平衡軸第二平衡軸安裝在平衡器殼體內,平衡器殼體上有與缸體主油道連通的進油口,平衡器殼體內有內置油道連接進油口與平衡軸軸承,由來自缸體主油道的機油對平衡軸軸承潤滑和冷卻。本實用新型使發動機得到大幅減振,潤滑系統壓力穩定,使平衡器軸承的可靠性壽命得到大幅提升。
【IPC分類】F16F15-28, F16N1-00, F16F15-26
【公開號】CN204372047
【申請號】CN201420806515
【發明人】陽芳, 楊磊, 黃中偉, 彭燕
【申請人】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