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及梯級驅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扶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及梯級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自動扶梯的梯路循環,需要上部梯級鏈輪通過梯級鏈傳動傳遞動力給下部梯級鏈輪而進行轉向。在梯鏈條與梯級鏈輪嚙合時會發生沖擊,造成震動和噪音。
[0003]在現有技術中,大都采用在梯級鏈輪的齒底中央處開孔放入可變材料、減震墊以降低梯級鏈對梯級鏈輪的震動噪音。或者在齒底中央設置其他的彈性部件進行減震,如授權公告號CN 203079505 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自動扶梯減震裝置,包括減震墊、一端設置有開口的外殼和彈性支撐部件,減震墊設置在外殼的開口處且沿開口方向向外延伸,彈性支撐部件設置于外殼內。該文獻采用在減震墊下面增加了彈性支撐,使得梯級鏈上的滾輪在梯級鏈輪齒槽底部摩擦時有了很好的減噪效果。
[0004]公開號為CN 102963804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梯級鏈減震機構,包括軸管、梯級鏈輪、雙排鏈輪,軸管長度方向的兩端布置梯級鏈輪,梯級鏈輪上布置雙排鏈輪,上述梯級鏈輪的齒槽中布置減震環。該文獻同樣是梯級鏈輪齒槽底部的震動摩擦進行的改進。
[0005]但是梯級鏈上的滾輪在梯級鏈輪上時產生最大的摩擦部位并不是在梯級鏈輪的齒槽的底部而是在進出梯級鏈輪時,所以齒槽的中間部位會受到較大的摩擦力從而產生比較大的噪音。因此以上方案并不能徹底解決噪音大震動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齒輪進出梯級鏈輪時,滾輪和齒槽中部發生巨大摩擦產生的震動和噪音,提高了梯級鏈輪的使用壽命。
[000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帶有上述梯級鏈輪結構的梯級驅動機構,通過該驅動機構,扶梯在運行時,能夠避免滾輪和齒槽中部之間的摩擦噪音,提高了扶梯運行過程中穩定性和舒適性。
[0008]一種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包括鏈輪本體,所述鏈輪本體的外周面包覆有減震帶,該減震帶與鏈輪本體外周的輪齒以及齒槽相貼合。
[0009]減震帶與鏈輪本體外周的輪齒以及齒槽相貼合,當梯級鏈輪運行時,滾輪和齒槽中部和底部的減震帶接觸,避免梯級鏈輪與滾輪直接接觸產生的摩擦噪音;同時減震帶與輪齒貼合,避免滾輪對輪齒的摩擦以及由該摩擦產生的噪音。
[0010]作為優選,所述減震帶為繞鏈輪本體一周的銅帶。銅帶本身具備一定的柔性,方便了安裝;同時銅帶具有較好的耐磨性能,提高了減震帶的使用壽命。
[0011]作為優選,所述減震帶的厚度為3?4mm。采用該技術方案,在能夠有效減低噪音的同時,保證梯級鏈輪和滾輪的正常運行。
[0012]作為優選,所述鏈輪本體的各齒槽處均設有連接在減震帶和鏈輪本體的固定螺栓。通過固定螺栓可方便實現減震帶與鏈輪本體之間的安裝和拆卸,方便了梯級鏈輪的維修。
[0013]作為優選,所述減震帶上設有用于穿設各固定螺栓的沉頭孔,且固定螺栓的頂面低于所在沉頭孔的頂面或者與所在沉頭孔的頂面平齊。本技術方案中固定螺栓頂面和減震帶的上表面平齊或者固定螺栓頂面低于減震帶頂面,這樣鏈條滾輪不會和固定螺栓頂面發生剛性碰撞。所述沉頭孔可為錐形沉孔或者柱形沉孔等。
[0014]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在齒槽的槽底。采用該技術方案,方便了螺栓螺孔的加工,同時保證了輪齒的整體強度。每個齒槽內可選擇設置一個或多個固定螺栓,
一般設置一個即可。
[0015]作為優選,所述沉頭孔為腰形孔,腰形孔的長度方向沿鏈輪本體的周向布置。采用該技術方案,在減震帶固定過程中,方便了減震帶的微調,保證了減震帶的安裝精度。
[0016]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腰形孔頂部是深度為1.5-2.5mm的大腰形孔,底部是深度為1.0-2.0mm的小腰形孔,所述固定螺栓的頭部卡在大腰形孔與小腰形孔的過渡部位。
[001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梯級驅動機構,包括梯級鏈輪以及與梯級鏈輪嚙合的梯級鏈,所述梯級鏈輪為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0019]本實用新型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有效降低了扶梯運行時梯級鏈滾輪和梯級鏈輪因摩擦產生振動和噪音,提高了梯級鏈輪的使用壽命,同時提高了扶梯的乘客舒適度。本實用新型的扶梯驅動裝置可以用使用于各種自動扶梯上,適用性比較強。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和梯級鏈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與梯級鏈匹配后的局部結構圖。
[0023]圖4為圖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結構圖。
[0024]上述附圖中:
[0025]1、鏈輪本體;2、減震帶;3、輪齒;4、齒槽;5、固定螺栓;5a、工具接口 ;6、沉頭孔;6a、大腰形孔;6b、小腰形孔;7、梯級鏈;7a、滾輪;8、梯級鏈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具體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7]如圖2所示,一種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包括鏈輪本體1,鏈輪本體I的外周面包覆有減震帶2,該減震帶2與鏈輪本體I外周的輪齒3以及齒槽4相貼合。
[0028]鏈輪本體I結構為現有技術,一般包括帶有軸孔的主體部分、以及設置在主體部分外周緣的輪齒3,相鄰兩個輪齒3之間形成齒槽4 ;主體部分一般與鏈輪軸安裝固定;輪齒3—般與梯級鏈配合。
[0029]減震帶2為繞鏈輪本體I 一周的銅帶。減震帶2根據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滿足要求的材質。減震帶2的厚度為3?4mm。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減震帶2的具體厚度。本實施例中減震帶2的厚度為3.5mm。
[0030]如圖3-4所示,鏈輪本體I的各齒槽4處均設有連接在減震帶2和鏈輪本體I之間的固定螺栓5。通過固定螺栓5可方便實現減震帶2與鏈輪本體I之間的安裝和拆卸,方便了梯級鏈輪的維修。固定螺栓5 —般采用市售的沉頭螺栓,沉頭頂面一般設置有一字型或者十字型的工具接口 5a,便于固定螺栓5的擰緊和拆卸。固定螺栓5位于所在齒槽的槽底。固定螺栓5根據需要也可采用其他固定件代替。
[0031]如圖4所示,減震帶I上設有用于穿設各固定螺栓5的沉頭孔6,且固定螺栓5的頂面低于所在沉頭孔6的頂面或者與所在沉頭孔6的頂面平齊。沉頭孔6可為柱形沉孔。沉頭孔6為腰形孔,腰形孔的長度方向沿鏈輪本體I的周向布置。采用該技術方案,在減震帶固定過程中,方便了減震帶的微調,保證了減震帶的安裝精度。腰形孔頂部是深度為1.5-2.5mm的大腰形孔6a,底部是深度為1.0-2.0mm的小腰形孔6b,固定螺栓5的頭部卡在大腰形孔6a與小腰形孔6b的過渡部位。本實施例中,大腰形孔6a的深度為2mm,小腰形孔6b的深度為1.5mm。小腰形孔6b長度方向的尺寸一般大于固定螺栓5的頂面的直徑大小,小腰形孔6b寬度方向上的尺寸需要小于固定螺栓5的頂面的直徑大小,便于實現固定螺栓5對減震帶2的固定。
[0032]實施例2
[0033]如圖1所示,一種扶梯驅動裝置,包括梯級鏈輪8以及與梯級鏈輪配合的梯級鏈7,梯級鏈輪的結構同實施例1中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
[0034]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實際運行時,梯級鏈7的滾輪7a在梯級鏈輪8帶動下進入到梯級鏈輪8的齒槽4內,梯級鏈輪8和與齒槽4的槽底和中部的減震帶2接觸,避免梯級鏈輪8與滾輪之間的直接接觸噪音。
[0035]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主權項】
1.一種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包括鏈輪本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鏈輪本體(I)的外周面包覆有減震帶(2),該減震帶(2)與鏈輪本體(I)外周的輪齒(3)以及齒槽(4)相貼合; 所述減震帶(2)為繞鏈輪本體(I) 一周的銅帶; 所述減震帶(2)的厚度為3?4_。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鏈輪本體(I)的各齒槽(4)處均設有連接在減震帶(2)和鏈輪本體(I)的固定螺栓(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帶(2)上設有用于穿設各固定螺栓(5)的沉頭孔(6),且固定螺栓(5)的頂面低于所在沉頭孔(6)的頂面或者與所在沉頭孔¢)的頂面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5)位于所在齒槽(4)的槽底。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頭孔(6)為腰形孔,腰形孔的長度方向沿鏈輪本體(I)的周向布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孔頂部是深度為1.5-2.5mm的大腰形孔(6a),底部是深度為1.0-2.0mm的小腰形孔(6b),所述固定螺栓(5)的頭部卡在大腰形孔^a)與小腰形孔(6b)的過渡部位。
7.—種梯級驅動機構,包括梯級鏈輪(8)以及與梯級鏈輪(8)嚙合的梯級鏈(7),所述梯級鏈輪(8)為權利要求1-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及梯級驅動機構,包括鏈輪本體,所述鏈輪本體的外周面包覆有減震帶,該減震帶與鏈輪本體外周的輪齒以及齒槽相貼合。本實用新型的帶減震機構的梯級鏈輪,有效降低了扶梯運行時梯級鏈滾輪和梯級鏈輪因摩擦產生振動和噪音,提高了梯級鏈輪的使用壽命,同時提高了扶梯的乘客舒適度。本實用新型的扶梯驅動裝置可以用使用于各種自動扶梯上,適用性比較強。
【IPC分類】F16H55-14, F16H55-30
【公開號】CN204312663
【申請號】CN201420616582
【發明人】楊俊 , 婁濱, 李來則, 王強, 鄭邵雍
【申請人】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