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曲軸的兩端分別為自由端和功率輸出端,自由端至功率輸出端依次設有第一曲拐、第二曲拐、第三曲拐、第四曲拐、第五曲拐、第六曲拐、第七曲拐、第八曲拐,第一連桿軸頸和第八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水平的第一油道,第一油道與主軸頸的中心軸線垂直;第三連桿軸頸、第四連桿軸頸、第五連桿軸頸和第六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豎直的第二油道。本發明的油道布置方便加工,并且可充分潤滑主軸承和連桿軸承,改善了軸頸軸承的潤滑效果。
【專利說明】
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發動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的扭振振幅較大,并且曲軸的強度性能較差,并且供油能力較差,油道布置困難并且不容易加工。
[0003]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從而克服克服現有的曲軸扭振振幅大且強度性能差的缺點。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曲軸的兩端分別為自由端和功率輸出端,自由端至功率輸出端依次設有第一曲拐、第二曲拐、第三曲拐、第四曲拐、第五曲拐、第六曲拐、第七曲拐、第八曲拐,第一連桿軸頸和第八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水平的第一油道,第一油道與主軸頸的中心軸線垂直;第三連桿軸頸、第四連桿軸頸、第五連桿軸頸和第六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豎直的第二油道。
[0006]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每個連桿軸頸上設有兩個關于曲軸的中心軸線與每個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對稱的出油孔組,每個出油孔組包括兩個軸向對稱的出油孔;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中心處分別設有連通孔,出油孔與相鄰的連通孔之間設有通道,形成斜油道。
[0007]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出油孔的軸心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徑向截面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曲軸的中心軸線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90。。
[0008]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出油孔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徑向截面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曲軸的中心軸線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0°。
[0009]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沿自由端至功率輸出端方向投影,沿順時針方向依次是相互平行的第一曲拐和第八曲拐、相互平行的第三曲拐和第六曲拐、相互平行的第二曲拐和第七曲拐、相互平行的第四曲拐和第五曲拐,曲軸的發火順序為1-5-7-3-8-4-2-6。
[0010]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曲軸的每個曲柄臂關于曲軸的中心線對稱,每個曲柄臂的下端設有配重塊,配重塊包括本體和對稱設置在本體兩側的配重翼,本體與曲柄臂固定連接,曲柄臂的中心線與配重塊的中心線重合。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的油道布置方便加工,并且可充分潤滑主軸承和連桿軸承,改善了軸頸軸承的潤滑效果;發火順序有利于降低曲軸系的扭振振幅,改善曲軸的強度、扭振和強度的性能;曲柄臂設計為對稱結構,且設置了結構對稱的配重塊,有利于降低曲軸的內力矩,提高曲軸的動平衡率。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的裝配圖。
[0014]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的主視圖。
[0015]圖3是圖1的A-A視圖。
[0016]圖4是圖2的A-A視圖。
[0017]圖5是圖2的B-B視圖。
[0018]圖6是圖2的C-C視圖。
[0019]圖7是圖2的D-D視圖。
[0020]圖8是圖2的E-E視圖。
[0021]圖9是圖2的F-F視圖。
[0022]圖10是圖2的G-G視圖。
[0023]圖11是圖2的H-H視圖。
[0024]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25]1-曲軸,101-第一曲拐,102-第二曲拐,103-第三曲拐,104-第四曲拐,105-第五曲拐,106-第六曲拐,107-第七曲拐,108-第八曲拐,109-第一油道,110-第二油道,111-出油孔,112-斜油道,113-自由端,114-功率輸出端,115-曲柄臂,2-配置塊,21-本體,22-配重翼。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27]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0028]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包括曲軸I和16個配重塊2。
[0029]如圖1和2所示,曲軸I的兩端分別為自由端113和功率輸出端114,自由端113至功率輸出端114依次設有第一曲拐101、第二曲拐102、第三曲拐103、第四曲拐104、第五曲拐105、第六曲拐106、第七曲拐107、第八曲拐108。
[0030]沿自由端113至功率輸出端114方向投影,沿順時針方向依次是相互平行的第一曲拐101和第八曲拐108、相互平行的第三曲拐103和第六曲拐106、相互平行的第二曲拐102和第七曲拐107、相互平行的第四曲拐104和第五曲拐105。具體來說,沿自由端至功率輸出端方向投影,如果第一曲拐101豎直向上(12點方向),則第八曲拐108為豎直向上(12點方向),第二曲拐102和第七曲拐107為豎直向下(6點方向),第三曲拐103和第六曲拐106為水平向右(3點方向),第四曲拐104和第五曲拐105為水平向左(9點方向)。曲軸的發火順序為1-5-7-3-8-4-2-6 ο
[0031]如圖1-3所示,曲軸的所有曲柄臂115的形狀完全相同,曲柄臂115關于曲軸I的中心線對稱,曲柄臂115的下端為平面。如圖1所示,每個曲柄臂的下端設有配重塊2。如圖3所示,配重塊2包括本體21和對稱設置在本體21兩側的配重翼22,本體21與曲柄臂通過螺紋連接等方式固定連接,曲柄臂115的中心線與配重塊2的中心線重合。由于曲柄臂和配重塊均為對稱部件,這有利于降低曲軸的內力矩,提高曲軸的動平衡率。
[0032]如圖1-2所示,第一連桿軸頸和第八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水平的第一油道109(如圖4-5,11所示),第一油道109與曲軸的主軸頸的中心軸線垂直(如圖1-2所示);第三連桿軸頸、第四連桿軸頸、第五連桿軸頸和第六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豎直的第二油道110(如圖6-10所示)。
[0033]如圖1-2所示,每個連桿軸頸上設有兩個關于曲軸的中心軸線與每個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對稱的出油孔組,每個出油孔組包括兩個軸向對稱的出油孔111。如圖1-2所示,以第三曲拐103為例,第三連桿軸頸上設有四個出油孔111,這四個出油孔111在橫向上關于曲軸的中心軸線與第三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對稱,在第三連桿軸頸的長度方向上(軸向)也對稱。
[0034]第一油道109和第二油道110的中心處分別設有連通孔,出油孔111與相鄰的連通孔之間設有通道,形成斜油道112,使得連桿軸頸與相鄰的主軸頸之間形成油路,有利于軸頸軸承的潤滑,如圖4-11所示。
[0035]優選地,出油孔111的軸心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徑向截面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曲軸的中心軸線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90°。作為一個實施例,如圖4所示,出油孔111的軸心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徑向截面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曲軸的中心軸線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0°。
[0036]本發明的油道布置方便加工,并且可充分潤滑主軸承和連桿軸承,改善了軸頸軸承的潤滑效果;發火順序有利于降低曲軸系的扭振振幅,改善曲軸的強度、扭振和強度的性能;曲柄臂設計為對稱結構,且設置了結構對稱的配重塊,有利于降低曲軸的內力矩,提高曲軸的動平衡率。
[0037]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權項】
1.一種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曲軸的兩端分別為自由端和功率輸出端,所述自由端至功率輸出端依次設有第一曲拐、第二曲拐、第三曲拐、第四曲拐、第五曲拐、第六曲拐、第七曲拐、第八曲拐,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桿軸頸和第八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水平的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與所述主軸頸的中心軸線垂直;第三連桿軸頸、第四連桿軸頸、第五連桿軸頸和第六連桿軸頸兩側的主軸頸上分別設有豎直的第二油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連桿軸頸上設有兩個關于所述曲軸的中心軸線與每個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對稱的出油孔組,每個所述出油孔組包括兩個軸向對稱的出油孔;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的中心處分別設有連通孔,所述出油孔與相鄰的所述連通孔之間設有通道,形成斜油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的軸心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徑向截面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所述曲軸的中心軸線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9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徑向截面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所述曲軸的中心軸線與相應的連桿軸頸的中心軸線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0°。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功率輸出端方向投影,沿順時針方向依次是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曲拐和所述第八曲拐、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三曲拐和所述第六曲拐、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曲拐和所述第七曲拐、相互平行的所述第四曲拐和所述第五曲拐,所述曲軸的發火順序為1-5-7-3-8-4-2-6。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V型16缸發動機的曲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軸的每個曲柄臂關于所述曲軸的中心線對稱,每個所述曲柄臂的下端設有配重塊,所述配重塊包括本體和對稱設置在所述本體兩側的配重翼,所述本體與所述曲柄臂固定連接,所述曲柄臂的中心線與所述配重塊的中心線重合。
【文檔編號】F16C3/14GK106089974SQ201610632358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4日 公開號201610632358.5, CN 106089974 A, CN 106089974A, CN 201610632358, CN-A-106089974, CN106089974 A, CN106089974A, CN201610632358, CN201610632358.5
【發明人】黃第云, 沈捷, 黃永仲, 盧成, 蔚興建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