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設備夾持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設備夾持裝置,包括:安裝裝置、第一桿、連桿裝置、第二桿及夾持件,其中,第一桿一端插入安裝裝置中可鎖緊的部分,另一端旋入連桿裝置的一連桿口;第二桿一端旋入連桿裝置的一另連桿口,另一端旋入夾持件的一連桿口;所述的連桿裝置在鎖定狀態通過齒圈嚙合鎖定桿的夾角改變,解除鎖定后齒圈不再嚙合,桿的夾角可按照需求調整。本發明通過桿件搭起夾持裝置的支架,在連接處通過螺紋和齒圈嚙合兩種方式鎖緊,極大地提高了多位置、多角度的移動設備夾持裝置結構的剛度,克服了這類裝置易受外力形變的缺點,且結構簡單,易于生產實施。
【專利說明】
一種移動設備夾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尤其是能多位置、多角度夾持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能夠進行多位置、多角度夾持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裝置采用鋁合金等可塑性材料構成的柔性支架,通過人工手動的方式改變支架形狀,以實現多角度、多位置夾持的目的。但是,由于該裝置的支架采用柔性材料,易出現因移動設備自重、安裝了該裝置的固定物運動等原因導致的支架變形、夾持不穩等問題。且以上裝置主要采用吸盤和平面夾具來實現安裝在某一固定物上的功能,具有所安裝的固定物選擇上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多位置、多角度的移動設備夾持裝置支架易變性、安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夾持裝置,該加持裝置在滿足多位置、多角度夾持功能的同時,還能夠在人為固定支架形狀后能夠較為穩固地保持形狀。
[0004]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對于移動設備更穩固、且適應性更強的安裝裝置。
[0005]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包括:安裝裝置、第一桿、連桿裝置、第二桿及夾持件,其中,第一桿一端插入安裝裝置中可鎖緊的連接,第一桿另一端通過可動連桿裝置與第二桿連接,第二桿另一端安裝有鎖緊裝置,所述的安裝裝置包括:支座、夾塊、螺柱、旋片、插桿口及鎖緊套,其中,支座與夾塊通過螺柱連接,并由旋入螺柱的旋片旋緊,支座與插桿口通過螺釘螺母固連,插桿口插入第一桿后通過旋入套在第一桿上的鎖緊套將桿鎖緊;所述的可動連桿裝置包括相套接的可動連桿套、連桿套筒及彈簧,其中,可動連桿套通過螺紋與第一桿末端的螺紋旋緊,所述可動連桿套伸入連桿套筒內的一端設置有外齒圈,所述連桿套筒內設置有與所述外齒圈相配合的內齒圈,可動連桿套的外齒圈下端與所述連桿套筒的筒底夾緊彈簧,連桿套筒與第二桿末端通過螺紋旋緊;所述的夾持件包括:連桿架、夾緊架、兩夾緊塊、拉緊彈簧、旋緊塊,其中,連桿架通過螺紋與第二桿末端的螺紋旋緊,夾緊架通過固連在連桿架上的螺柱連接,旋緊塊旋入螺柱將夾緊架夾緊,兩夾緊塊可移動地套在夾緊架的導軌上,并由拉緊彈簧拉緊。
[0006]進一步地,所述的支座和夾塊的夾緊面中部對稱地設置有弧形凹槽。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安裝裝置中的插桿口一端有多條可形變條狀結構,鎖緊套旋入插桿口后擠壓條狀結構,以鎖緊插入的第一桿。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夾持件還包括柔性材料,所述柔性材料粘連在夾緊架和兩夾緊塊的夾持部位上。
[0009]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將該裝置較為穩固地安裝在平面、圓柱面及部分不規則面上,并在能夠實現進行多位置、多角度夾持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功能的同時,在各個連接部分鎖緊后可較為穩固地夾持移動設備,支架結構不易變形和晃動。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移動設備夾持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安裝裝置示意圖。
[0012]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夾持件和連桿裝置示意圖。
[0013]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連桿裝置截面示意圖。
[0014]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連桿裝置拆解示意圖。
[0015]圖中:丨-安裝裝置,2-第一桿,3-連桿裝置,4-第二桿,5-夾持件,6-支座,7-夾塊,8a、8b-旋片,9-螺柱,10-插桿口,11-鎖緊套,12-左夾緊塊,13-右夾緊塊,14-柔性材料,15-連桿架,16-拉緊彈簧,17-夾緊架,18-旋緊塊,19-可動連桿套,20-連桿套筒,21-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實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贅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實施例。
[0017]如圖1和圖2所述,一種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包括:安裝裝置1、第一桿2、連桿裝置
3、第二桿4及夾持件5,其中,第一桿2—端插入安裝裝置I中可鎖緊的連接,第一桿2另一端通過可動連桿裝置3與第二桿4連接,第二桿4另一端安裝有鎖緊裝置,所述的安裝裝置I包括:支座6、夾塊7、螺柱9、旋片8a、旋片8b、插桿口 10及鎖緊套11,其中,支座6與夾塊7通過螺柱9連接,并由旋入螺柱9的旋片8a、旋片8b旋緊,所述的支座6和夾塊7的夾緊面中部對稱地設置有弧形凹槽。支座6與插桿口 10通過螺釘螺母固連,插桿口 10插入第一桿2后通過旋入套在第一桿2上的鎖緊套11將桿鎖緊,通過將安裝裝置I中的旋片8a、旋片8b旋開使支座6與夾塊7分離,以便將固定物的部分插入其間,之后再將旋片8a、旋片Sb旋緊,以將安裝裝置I穩固安裝在固定物上。另外,通過將鎖緊套11旋開,以便旋轉插入插桿口 11的第一桿2來調整角度,之后再將鎖緊套11旋緊,以鎖緊第一桿2的旋轉。
[0018]如圖4和圖5所述,所述的可動連桿裝置3包括相套接的可動連桿套19、連桿套筒20及彈簧21,其中,可動連桿套19通過螺紋與第一桿2末端的螺紋旋緊,所述可動連桿套19伸入連桿套筒20內的一端設置有外齒圈,所述連桿套筒20內設置有與所述外齒圈相配合的內齒圈,可動連桿套19的外齒圈下端與所述連桿套筒20的筒底夾緊彈簧21,連桿套筒20與第二桿4末端通過螺紋旋緊。調整第一桿2與第二桿4的夾角時,將可動連桿套19下壓以壓緊彈簧21解除齒圈嚙合,使第一桿2與第二桿4間夾角可調整,調整后解除下壓的力,彈簧21將可動連桿套19彈起,使齒圈再次嚙合,實現鎖定第一桿2與第二桿4的夾角的功能。
[0019]如圖3所示,所述的夾持件5包括:連桿架15、夾緊架17、左夾緊塊12、右夾緊塊13、拉緊彈簧16、旋緊塊18,其中,連桿架15通過螺紋與第二桿4末端的螺紋旋緊,夾緊架17通過固連在連桿架15上的螺柱連接,旋緊塊18旋入螺柱將夾緊架17夾緊,左夾緊塊12、右夾緊塊13可移動地套在夾緊架17的導軌上,并由拉緊彈簧16拉緊,使用時通過將左夾緊塊12、右夾緊塊13左右拉開,再將移動設備放入其間,依靠拉緊彈簧16的拉緊作用將移動設備夾緊,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的夾持件5中的夾緊架17在旋緊塊18尚未旋緊之前可繞螺柱旋轉,旋緊塊18已旋緊后將夾緊架17夾緊,阻礙其運動,所述的夾持,5中的兩夾緊塊在拉緊彈簧16的拉緊下將放入的移動設備壓緊。
[0020]如圖2所示,所述的安裝裝置I中的插桿口10—端有多條可形變條狀結構,鎖緊套11旋入插桿口 10后擠壓條狀結構,以鎖緊插入的第一桿2。
[0021]另外,如圖3所示,所述的夾持件5還包括柔性材料14,所述柔性材料14粘連在夾緊架17和兩夾緊塊的夾持部位上,以起到加緊過程中對移動設備表面的保護作用。
[0022]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裝裝置(I)、第一桿(2)、連桿裝置(3)、第二桿(4)及夾持件(5),其中,第一桿(2)—端插入安裝裝置(I)中可鎖緊的連接,第一桿(2)另一端通過可動連桿裝置(3)與第二桿(4)連接,第二桿(4)另一端安裝有鎖緊裝置,所述的安裝裝置(I)包括:支座(6)、夾塊(7)、螺柱(9)、旋片(8a、8b)、插桿口( 1)及鎖緊套(11),其中,支座(6)與夾塊(7)通過螺柱(9)連接,并由旋入螺柱(9)的旋片(8a、8b)旋緊,支座(6)與插桿口(10)通過螺釘螺母固連,插桿口(10)插入第一桿(2)后通過旋入套在第一桿(2)上的鎖緊套(11)將桿鎖緊;所述的可動連桿裝置(3)包括相套接的可動連桿套(19)、連桿套筒(20)及彈簧(21),其中,可動連桿套(19)通過螺紋與第一桿(2)末端的螺紋旋緊,所述可動連桿套(19)伸入連桿套筒(20)內的一端設置有外齒圈,所述連桿套筒(20)內設置有與所述外齒圈相配合的內齒圈,可動連桿套(19)的外齒圈下端與所述連桿套筒(20)的筒底夾緊彈簧(21),連桿套筒(20)與第二桿(4)末端通過螺紋旋緊;所述的夾持件(5)包括:連桿架(15)、夾緊架(17)、兩夾緊塊、拉緊彈簧(16)、旋緊塊(18),其中,連桿架(15)通過螺紋與第二桿(4)末端的螺紋旋緊,夾緊架(17)通過固連在連桿架(15)上的螺柱連接,旋緊塊(18)旋入螺柱將夾緊架(17)夾緊,兩夾緊塊可移動地套在夾緊架(17)的導軌上,并由拉緊彈簧(16)拉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座(6)和夾塊(7)的夾緊面中部對稱地設置有弧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裝裝置(I)中的插桿口(10)—端有多條可形變條狀結構,鎖緊套(11)旋入插桿口(10)后擠壓條狀結構,以鎖緊插入的第一桿(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設備的夾持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夾持件(5)還包括柔性材料(14),所述柔性材料(14)粘連在夾緊架(17)和兩夾緊塊的夾持部位上。
【文檔編號】F16M13/02GK105972414SQ201610513902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0日
【發明人】張東, 鐘凱帆, 徐海辰, 許婷, 楊健, 張青陽, 張亞斌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