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通過在一組閥芯與閥座密封對接的端面上設有混流工位水孔,當處理的軟化水需要與原水混合配比時,控制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第三工位水孔和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實現了較大流量的軟化水從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進入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內腔,與通過閥座端面第一工位水孔進入該內腔的較小流量的原水進行混合配比輸出。實現了閥體體積小,結構緊湊。同現有技術相比,明顯降低了產品的加工成本。
【專利說明】
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處理設施;具體涉及一種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水處理閥,其結構是在閥體芯腔設有一組端面密封對接的閥座和閥芯,工作時,通過控制桿下端連接閥芯的端面水孔相對閥座端面間隔設有的軟化、反洗、正洗、吸鹽和慢洗工位水孔的轉位連通或關閉,依次進行不同功能的水處理。當水處理進行軟化工作時,所處理的水質硬度值是一定的。根據生產需要,人們通常要對所處理的軟化水的水質硬度值,進行軟化水與原水的混合配比調整后再使用。目前,國、內外水處理閥由于受閥體內各流道連通位置和結構的限制,在所述一組閥芯與閥座密封對接的端面上無法設有軟化水與原水混合配比的工位。通常人們只能在閥體的軟化水出口和原水進口上,通過外接的管路和開關來控制軟化水與原水的混合配比,這種方式直接造成閥體連接結構復雜,體積增大,明顯增加了產品的加工成本。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旨在一組閥芯與閥座密封對接的端面上通過設有混流工位水孔,來實現軟化水與原水的混合配比,以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它是在閥體芯腔設有一組端面對接密封的閥座和閥芯;當進行軟化混流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第三工位水孔和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
[0005]優選地,通過所述閥芯的第一端面水孔、第二端面水孔、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的依次轉位,對應與閥座端面間隔設有的第一工位水孔、第二工位水孔、第三工位水孔、第四工位水孔和第五工位水孔連通或關閉;當進行軟化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和第三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
[0006]優選地,當進行反洗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和第四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
[0007]優選地,當進行吸鹽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五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和第四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第二工位水孔連通。
[0008]本發明通過采取上述結構,在一組閥芯與閥座密封對接的端面上設有混流工位水孔,當處理的軟化水需要與原水混合配比時,控制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第三工位水孔和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工作中,較大流量的軟化水從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進入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內腔,與通過閥座端面第一工位水孔進入該內腔的較小流量的原水進行混合配比輸出,實現了在閥體內進行軟化水與原水的混流。同現有技術相比,閥體體積小,結構緊湊,明顯降低了產品的加工成本。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0]圖2為本發明圖1中A—A向閥芯2第三端面水孔7的剖視圖。
[0011 ]圖3為本發明圖1中B—B向閥座5端面工位水孔的剖視圖。
[0012]圖4為本發明圖1中C一C向閥體芯腔底部各流道孔的剖視圖。
[0013]圖5為本發明圖1中D—D向閥體內各流道的剖視圖。
[0014]圖6為本發明圖3中E—E向閥體內各流道的剖視圖。
[0015]圖7為本發明圖3中閥座5端面各工位水孔的視圖。
[0016]圖8為本發明圖2中閥芯2端面水孔的視圖。
[0017]圖9為本發明圖8中閥芯2F—F向旋轉剖視圖。
[0018]圖10為本發明圖8中閥芯2G—G向剖視圖。
[0019]圖11為本發明圖9中閥芯H—H向剖視圖。
[0020]圖12為本發明在水處理軟化工位剖視示意圖。
[0021]圖13為本發明圖12中I一I向閥芯相對閥座端面工位水孔轉位連通示意圖。
[0022 ]圖14為本發明在水處理軟化混流工位剖視示意圖。
[0023]圖15為本發明圖14中J一J向閥芯相對閥座端面工位水孔轉位連通示意圖。
[0024]圖16為本發明在水處理反洗工位剖視示意圖。
[0025]圖17為本發明圖16中K一K向閥芯相對閥座端面工位水孔轉位連通示意圖。
[0026]圖18為本發明在水處理吸鹽工位剖視示意圖。
[0027]圖19為本發明圖18中L一L向閥芯相對閥座端面工位水孔轉位連通示意圖。
[0028]圖20為本發明圖18的另一位置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詳述。應當說明:所舉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具體限定。
[0030]這種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圖1一圖20所示),它是在閥體芯腔設有一組端面對接密封的閥座5和閥芯2;當處理的軟化水需要與原水混合配比,進行軟化混流工位時(圖14、圖15所示),通過轉動控制桿I帶動其下端的閥芯2轉動,使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上較大孔徑的第二工位水孔9、第三工位水孔3和較小孔徑的第一工位水孔11連通(圖15所示),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7和第四端面水孔13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此時從閥體第六水孔4進入閥體芯腔周邊環形流道的原水(圖14中箭頭方向所示),通過閥芯2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經閥座5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和閥座下方的流道,從閥體的第一水孔11-1經水處理罩11-2進入罐體內濾料中,通過濾料處理的較大流量的軟化水經水處理管9-2和閥體的第二水孔9-1及閥座下方的流道,從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9進入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內腔,與此時通過閥座端面第一工位水孔11進入該內腔的較小流量的原水進行混合配比轉向返流(圖15所示),再通過閥座端面的第三工位水孔3經閥座下方流道從閥體的第三水孔3-1向外輸出供水(圖14所示)。
[0031]工作時,通過所述閥芯的第一端面水孔14、第二端面水孔15、第三端面水孔7和第四端面水孔13的依次轉位,對應與閥座5端面間隔設有的第一工位水孔11、第二工位水孔9、第三工位水孔3、第四工位水孔6和第五工位水孔12連通或關閉。其中,當進行軟化工位時(圖12、圖13所示),通過轉動控制桿I帶動其下端的閥芯2轉動,使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9和第三工位水孔3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7和第四端面水孔13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此時從閥體第六水孔4進入閥體芯腔周邊環形流道的原水(圖12中箭頭方向所示),通過閥芯2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經閥座5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和閥座下方的流道,從閥體的第一水孔11-1經水處理罩11-2進入罐體內濾料中,通過濾料進行處理的軟化水經水處理管9-2和閥體的第二水孔9-1及閥座下方的流道,從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9進入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內腔轉向返流,再通過閥座端面的第三工位水孔3經閥座下方流道從閥體的第三水孔3-1向外輸出供水(圖12、圖13所示)。
[0032]當進行反洗工位時(圖16、圖17所示),通過轉動控制桿I帶動其下端的閥芯2轉動,使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9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和第四工位水孔6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7和第四端面水孔13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此時從閥體第六水孔4進入閥體芯腔周邊環形流道的原水(圖16中箭頭方向所示),通過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經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9和閥座下方的流道,從閥體的第二水孔9-1經水處理管9-2進入罐體內的濾料中,對濾料吸附連有的雜質進行較大水流量的反沖洗。通過反沖洗產生的混濁水經水處理罩11-2和閥體的第一水孔11-1及閥座下方的流道,從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進入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內腔轉向返流,再通過閥座端面的第四工位水孔6經閥座下方流道從閥體的第四水孔6-1向外排出(圖16、圖17所示)。
[0033]當進行吸鹽工位時(圖18—圖20所示),通過轉動控制桿I帶動其下端的閥芯2轉動,使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五工位水孔12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和第四工位水孔6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7和第四端面水孔13轉位與閥座端面第二工位水孔9連通(圖19所示)。此時從閥體第六水孔4進入閥體芯腔周邊環形流道的原水(圖18、圖20中箭頭方向所示),經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14從閥座端面的第五工位水孔12和閥座下方的第一橫向流道10,通過閥體邊側縱向流道內射流器17時產生的引射吸力(圖18中箭頭方向所示),將鹽箱內的鹽水從閥體的第五水孔12-1吸進閥座下方的第二橫向流道8,并經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7的內腔,從該內腔底部的第四端面水孔13進入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9,通過閥座下方的流道經閥體的第二水孔9-1從水處理管9-2進入罐體內的濾料中進行鹽水置換再生,其反應生成的混濁水通過水處理罩11-2經閥體的第一水孔11-1,從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11進入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15內腔轉向返流,再通過閥座端面的第四工位水孔6經閥座下方流道從閥體的第四水孔6-1向外排出(圖18—圖20所示)。
[0034]通過轉動控制桿I帶動其下端閥芯2的端面水孔依次與閥座5端面上的不同工位水孔對應連通,還可進行水處理的正洗或慢洗工位。
[003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顯而易見聯想到的其它技術特征,還可以替換做出若干種基本相同方式的變型和/或改進,這些變化應當視為等同特征,均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其特征在于:在閥體芯腔設有一組端面對接密封的閥座和閥芯;當進行軟化混流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第三工位水孔和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閥芯的第一端面水孔、第二端面水孔、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的依次轉位,對應與閥座端面間隔設有的第一工位水孔、第二工位水孔、第三工位水孔、第四工位水孔和第五工位水孔連通或關閉;當進行軟化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和第三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其特征在于:當進行反洗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二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和第四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工位水孔關閉。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混流功能的軟化閥,其特征在于:當進行吸鹽工位時,所述閥芯下端面的第一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的第五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下端面的第二端面水孔轉位分別與閥座端面的第一工位水孔和第四工位水孔連通;閥芯上端面的第三端面水孔和第四端面水孔轉位與閥座端面第二工位水孔連通。
【文檔編號】F16K11/074GK105889566SQ201610413339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發明人】孟凡剛, 姜艷, 欒松, 王晨, 于恒波, 姜磊祥, 曲昌通
【申請人】龍口誠峰智遠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