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力容器快開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力容器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力容器快開裝置。
[0002]【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食品、醫藥、紡織等領域中所使用的壓力容器,由于生產工藝、清洗等方面的需要,常常會打開后又重新裝上壓力容器的端蓋或封頭。因此,為了方便、快捷地進行壓力容器開關操作,這些壓力容器通常都會設計成快開結構。
[0003]現有壓力容器快開裝置主要有卡箍式、齒嚙式、壓緊式等幾種結構型式,這幾種結構型式的快開門各有利弊。其中卡箍式快開門的鎖緊機構在現有技術中是通過鎖緊螺桿和鎖緊螺母將卡箍鎖緊或打開。這種鎖緊機構的缺點是鎖緊強度較差,要達到一定的鎖緊強度需要很大的扭矩,而且如果長時間不用或受到腐蝕作用,可能會造成螺紋膠合而不能開啟O
[0004]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卡箍式快開結構所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采用控制桿來鎖緊和打開快開門的壓力容器快開裝置。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這種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包括鎖緊機構和圓環形卡箍,所述卡箍的內圓周具有凹槽,所述鎖緊機構是在一個呈“Y”形的控制桿的兩個支腿上各鉸接一塊支架組成,所述控制桿兩個支腿的端部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的兩個支架的端部也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控制桿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和所述支架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分別與卡箍緊固接頭處外弧面上的兩個軸套通過銷軸鉸接。
[0006]優選的,為了增加卡箍的卡緊效果,所述卡箍的內圓周具橫截面呈梯形的凹槽。
[0007]優選的,為了使卡箍的位置不產生偏移并且在打開卡箍時不使卡箍滑落,所述卡箍緊固接頭處的側面分別各設置一塊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處設置有鎖緊導向塊,所述鎖緊導向塊設置有兩個對稱的長條形并具有一定角度的鎖緊導向孔或溝槽,所述限位塊與所述鎖緊導向塊通過鎖緊導向孔或溝槽活動連接。
[0008]優選的,為了使卡箍的位置不產生偏移并且在打開卡箍時不使卡箍滑落,所述卡箍上的卡箍鉸鏈處各設置有一個限位導向塊,所述限位導向塊設置有一個長條形的鉸鏈導向孔或溝槽,所述卡箍上的卡箍鉸鏈與所述限位導向塊通過鉸鏈導向孔或溝槽活動連接。
[0009]優選的,為了更好地對卡箍進行限位和穩固,所述卡箍上方設置兩個以上的夾箍件,所述夾箍件由底板和拱形蓋板組成,所述蓋板與所述底板通過緊固件連接。
[0010]優選的,為了更省力、更安全地開啟和關閉快開門,所述控制桿連接一根活塞桿并通過氣缸操縱控制桿。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之處是:通過改變鎖緊機構的鎖緊方式,并設置了鎖緊導向塊、限位導向塊和夾箍件,且采用氣缸來操作控制桿,使得卡箍式快開裝置在操作時更加方便、快捷、省力、準確和安全。
[0012]【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側視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明打開狀態的側視圖。
[0015]圖3是卡箍的側視圖。
[0016]圖4是卡箍的軸套和限位塊示意圖。
[0017]圖5是鎖緊機構、卡箍、鎖緊導向塊之間的連接示意圖。
[0018]圖6是卡箍、法蘭、夾箍件的裝配示意圖
圖7是采用氣缸操作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鎖緊機構,11、控制桿,102、支架,2、鎖緊導向塊,3、鎖緊導向孔或溝槽,4、開關鉸鏈裝置,5、卡箍,501、卡箍鉸鏈,502、軸套,503、限位塊,6、夾箍件,601、底板,602、蓋板,7、限位導向塊,8、鉸鏈導向孔或溝槽,9、開關拉手,10、端蓋或封頭,11、筒體,12、筒體法蘭,13、端蓋或封頭法蘭,14、活塞桿。
[0019]【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根據圖1至圖5所示的一種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包括鎖緊機構I和圓環形卡箍5,所述卡箍5的內圓周具有凹槽,所述卡箍5的凹槽與筒體法蘭12、端蓋或封頭法蘭13二者蓋合后的外輪廓面凸起的形狀相配合,并且凹槽深度小于所述筒體法蘭12和端蓋或封頭法蘭13外輪廓面凸起的高度;所述鎖緊機構I是在一個呈“Y”形的控制桿101的兩個支腿上各鉸接一塊支架102組成,所述控制桿101兩個支腿的端部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的兩個支架102的端部也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控制桿101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和所述支架102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分別與卡箍5緊固接頭處外弧面上的兩個軸套502通過銷軸鉸接。
[0020]另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如圖6所示,卡箍5內圓周的凹槽呈梯形,筒體法蘭12和端蓋或封頭法蘭13的外輪廓面分別是呈直角梯形的凸起,所述卡箍5的凹槽與筒體法蘭12、端蓋或封頭法蘭13 二者蓋合后的外輪廓面凸起的形狀相配合。
[0021]另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和圖5所示,所述卡箍5緊固接頭處的側面分別各設置一塊限位塊503,所述限位塊503處設置有鎖緊導向塊2,所述鎖緊導向塊2設置有兩個對稱的長條形并具有一定角度的鎖緊導向孔或溝槽3,所述限位塊503與所述鎖緊導向塊2通過鎖緊導向孔或溝槽3活動連接,所述鎖緊導向塊2與筒體11固定連接。其目的是為了使卡箍5的位置不產生偏移并且在打開卡箍5時不導致滑落。
[0022]另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卡箍5上的卡箍鉸鏈501處各設置有一個限位導向塊7,所述限位導向塊7設置有一個長條形的鉸鏈導向孔或溝槽8,所述卡箍5上的卡箍鉸鏈501與所述限位導向塊7通過鉸鏈導向孔或溝槽8活動連接,所述鎖緊導向塊2與筒體11固定連接。其目的是為了使卡箍5的位置不產生偏移并且在打開卡箍5時不導致滑落。
[0023]另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和圖6所示,所述卡箍5上方設置兩個以上的夾箍件6,所述夾箍件6由底板601和拱形蓋板602組成,所述蓋板602與所述底板601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底板601與筒體11固定連接,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對卡箍5進行限位和穩固。
[0024]另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如圖7所示,所述控制桿101連接一根活塞桿14并通過氣缸運動操作控制桿101,其目的是為了更省力、更安全地打開和關閉快開門。
[0025]其【具體實施方式】如下:關閉端蓋或封頭10時,通過開關拉手9和開關鉸鏈裝置4將端蓋或封頭10與筒體11合上,然后將卡箍5移至筒體法蘭12和端蓋或封頭法蘭13的正上方,往壓力容器方向推動鎖緊機構I的控制桿1I,此時卡箍5將筒體11和端蓋或封頭1鎖緊,完成關閉操作;需要打開端蓋或封頭10時,先向外拉下鎖緊機構I的控制桿101,此時卡箍5松開,由于卡箍5側面的限位塊503與固定連接在筒體11上的鎖緊導向塊2通過鎖緊導向孔或溝槽3活動連接,固定于卡箍5的卡箍鉸鏈501與限位導向塊7通過鉸鏈導向孔或溝槽8活動連接,因此卡箍5松開時會沿著鎖緊導向孔或溝槽3及鉸鏈導向孔或溝槽8方向向上和向外穩定地移動,當卡箍5松開向外擴展至完全脫離筒體法蘭12外緣時,通過開關拉手9和開關鉸鏈裝置4將端蓋或封頭1拉開。
[0026]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包括鎖緊機構(I)和圓環形卡箍(5),所述卡箍(5)的內圓周具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機構(I)是在一個呈“Y”形的控制桿(101)的兩個支腿上各鉸接一塊支架(102)組成,所述控制桿(101)兩個支腿的端部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的兩個支架(102)的端部也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控制桿(101)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和所述支架(102)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分別與卡箍(5)緊固接頭處外弧面上的兩個軸套(502)通過銷軸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5)的內圓周具橫截面呈梯形的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5)緊固接頭處的側面分別各設置一塊限位塊(503),所述限位塊(503)處設置有鎖緊導向塊(2),所述鎖緊導向塊(2)設置有兩個對稱的長條形并具有一定角度的鎖緊導向孔或溝槽(3),所述限位塊(503)與所述鎖緊導向塊(2)通過鎖緊導向孔或溝槽(3)活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5)上的卡箍鉸鏈(501)處各設置有一個限位導向塊(7),所述限位導向塊(7)設置有一個長條形的鉸鏈導向孔或溝槽(8),所述卡箍(5)上的卡箍鉸鏈(501)與所述限位導向塊(7)通過鉸鏈導向孔或溝槽(8)活動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5)上方設置兩個以上的夾箍件(6),所述夾箍件(6)由底板(601)和拱形蓋板(602)組成,所述蓋板(602)與所述底板(601)通過緊固件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桿(101)連接一根活塞桿(14)并通過氣缸操縱控制桿(101)。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壓力容器快開裝置,包括鎖緊機構、卡箍、開關鉸鏈裝置和開關拉手,所述鎖緊機構是在一個呈“Y”形的控制桿的兩個支腿上各鉸接一塊支架組成,所述控制桿兩個支腿的端部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的兩個支架的端部也各開設有一個鉸接孔,所述控制桿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和所述支架端部的兩個鉸接孔分別與卡箍緊固接頭處外弧面上的兩個軸套通過銷軸鉸接,所述卡箍上的限位塊和卡箍鉸鏈處分別設置有鎖緊導向塊和限位導向塊。本發明通過改變鎖緊機構的鎖緊方式,并設置了鎖緊導向塊、限位導向塊和夾箍件,使得卡箍式快開裝置在操作時更加方便、快捷、準確和安全。
【IPC分類】F16J13/24, F16J13/20
【公開號】CN105626862
【申請號】CN201610189440
【發明人】謝金山
【申請人】永勝機械工業(昆山)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