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機械傳動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機械技術領域中,有些傳動設備需要滿足嚴格的傳動比,誤差盡可能越小越好,例如某些精密機床的進給機構傳動系統中的蝸輪蝸桿,由于本身制造的誤差或者隨著時間的累積,之間的磨損的加劇,它們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從而影響了傳動的效率和加工制造的精度。這時就需要通過消除傳動間隙來解決這一問題。
[0003]為了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所帶來的各種誤差,可以通過增加蝸輪蝸桿制造的精度來消除間隙,但是這樣增加了現有的制造工藝成本,費時費力,效果又不一定達到理想狀態。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以上問題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該機構用于傳動系統中,結構較為簡單,效果卻很好的滿足了消除間隙的目的,即使蝸輪蝸桿由于長期傳動有磨損,該機構也能夠保持長期消除間隙的能力。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機構包括與蝸桿8齒相適配的第一渦輪1、第二渦輪2;所述第二渦輪2固定設置在輪轂7上;所述第一渦輪1套裝于輪轂7,且設有槽口
6、固定銷3;所述第二渦輪2上設有穿過槽口 6的定位銷4;所述固定銷3與定位銷4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5。
[0006]所述槽口 6為圓弧形。
[0007]所述第二渦輪2通過鍵9固定在輪轂7上,與輪轂7—同運動。
[0008]所述彈性連接件5為彈簧。
[0009]本發明的創新在于結構較為簡單,但效果極佳;用彈簧將固定銷3和定位銷4連接在一起,通過彈力使得第一渦輪1和第二渦輪2始終與蝸桿沒有間隙。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中A-A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種本發明所述的消除渦輪蝸桿間隙機構,如圖1、圖2所示,該機構包括與蝸桿8齒相適配的第一渦輪1、第二渦輪2;第二渦輪2固定設置在輪轂7上;第一渦輪1套裝于輪轂7,且設有槽口6、固定銷3;第二渦輪2上設有穿過槽口6的定位銷4;固定銷3與定位銷4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5;槽口 6為圓弧形;第二渦輪2通過鍵9固定在輪轂7上,與輪轂7—同運動;彈性連接件5為彈簧。
[0013]使用過程中,利用兩個相同規格的渦輪,其中第一渦輪1是空套在輪轂7上的,上面開有圓弧形槽口6,并設置有一個固定銷3;另外一個第二渦輪2是通過鍵9固定安裝在輪轂7上與輪轂一同運動的,上面也安裝有一個定位銷4,并可以在圓弧形槽中活動;在固定銷和定位銷之間連接有彈簧5,通過彈簧5的拉力將蝸桿8的齒緊緊地夾在空套第一渦輪1和固定第一渦輪1的輪齒之間,從而消除了渦輪蝸桿間隙,即使蝸輪蝸桿間有一定的磨損也能夠通過彈簧的拉力自動消除間隙。
[0014]本發明結構簡單效果良好,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加工精度。
【主權項】
1.一種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機構包括與蝸桿(8)齒相適配的第一渦輪(1)、第二渦輪(2);所述第二渦輪(2)固定設置在輪轂(7)上;所述第一渦輪(1)套裝于輪轂(7),且設有槽口(6)、固定銷(3);所述第二渦輪(2)上設有穿過槽口(6)的定位銷(4);所述固定銷(3)與定位銷(4)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6)為圓弧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渦輪(2)通過鍵(9)固定在輪轂(7)上,與輪轂(7)—同運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連接件(5)為彈簧。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消除蝸輪蝸桿間隙機構,該機構包括與蝸桿齒相適配的第一渦輪、第二渦輪;所述第二渦輪固定設置在輪轂上;所述第一渦輪套裝于輪轂,且設有槽口、固定銷;所述第二渦輪上設有穿過槽口的定位銷;所述固定銷與定位銷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通過連接件將第一渦輪、第二渦輪緊緊靠在蝸桿上消除了間隙,即使蝸輪蝸桿間有一定的磨損也能夠自動消除間隙。此機構提高了傳動效率和加工精度,結構簡單可靠。
【IPC分類】F16H57/12
【公開號】CN105465345
【申請號】CN201610002655
【發明人】陳顯冰, 智旭鴿, 袁淵, 宋海潮, 滕宏春
【申請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6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