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椅減震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座椅減震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制造工業的迅速發展,汽車制造工藝不斷進步,乘客對乘坐的舒適感要求也越來越高。通常汽車底盤均配備減震裝置,但車廂各處震動頻率、震動幅度不一,因此底盤總體避震不能滿足乘坐舒適性需求。目前大多數中高檔汽車各座椅底部均配有獨立減震器,但現有的減震器大多僅通過主彈簧進行緩震,而彈簧在壓縮和恢復形變的過程中,乘客顛簸感明顯,噪音較大,影響乘客使用時的舒適度,且減震器自身的保護措施不完善,減震器的壽命較短。
[0003]針對上述問題,公開號為CN204755696U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新型汽車座椅減震器,其技術方案為:包括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螺紋連接,且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連接處的側面設有螺釘,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端部均配合設有緩沖墊,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中部均豎直滑動設有結構相同的連桿,所述連桿的端部于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外側均螺紋連接有螺母,所述連桿的另一端于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內部均設有壓板,所述壓板的下側中部固定有彈簧固定凸臺,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內部上下兩側的彈簧固定凸臺之間套接設有主彈簧,所述壓板的上側通過副彈簧與墊片連接,所述墊片與連桿滑動連接,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內部頂端均配合設有減震墊,所述減震墊與連桿滑動連接。
[0004]在上述專利文件的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副彈簧,可以與主彈簧配合進行二級緩震,且當墊片對減震墊進行擠壓時,通過減震墊進行進一步的彈性緩沖,降低噪音,提升了乘客使用時的整體舒適度和安全性。但是,由于作用力始終會沿彈簧進行傳遞,該專利的技術方案中沒有將作用力轉移到外殼上,利用外殼進行減震。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汽車座椅減震器,以使汽車的震動由主彈簧先傳遞給減震器外殼,再由減震器外殼傳遞給副彈簧,使減震器外殼作為緩沖的中間體。
[0006]本方案中的汽車座椅減震器,基礎方案為:包括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螺紋連接,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中部均設有可豎直滑動的連桿,所述連桿相對的一端上設有彈簧板,所述彈簧板上設有彈簧固定凸起;所述下減震器外殼內設有上環形凸臺和下環形凸臺,所述上環形凸臺和下環形凸臺之間設有第一緩沖板,所述上環形凸臺與第一緩沖板接觸的一端為橡膠,所述第一緩沖板和彈簧板之間設有主彈簧;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內彈簧固定凸起的下方設有第二緩沖板,所述彈簧固定凸起與第二緩沖板之間設有副彈簧。
[0007]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當汽車經過顛簸的路面時,車身上的作用力先傳遞到下方的連桿上,下方的連桿將作用力傳遞給主彈簧,主彈簧將作用力傳遞給第一緩沖板,第一緩沖板通過上環形凸臺將作用力傳遞給下減震器外殼,下減震器外殼將作用力傳遞給上減震器外殼。上減震器外殼通過第二緩沖板將作用力傳遞給副彈簧,副彈簧再將作用力傳遞給連桿。在本實施例中,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先將作用力通過主彈簧傳遞給減震器外殼,再通過減震器外殼將作用力傳遞給副彈簧,避免現有技術中多個彈簧直接連接緩沖時振動較大的缺點。
[0008]方案2,作為對基礎方案的改進,所述彈簧固定凸起下部為圓柱體,上部為弧形凸起。優點是,圓柱體與彈簧形狀相適應,能更好的對彈簧進行固定。弧形凸起可以更方便彈簧的安裝。
[0009]方案3,作為對方案2的改進,所述弧形凸起由彈性材料制成。優點是,當顛簸很大時,主彈簧和副彈簧壓縮使得弧形凸起與第一緩沖板或第二緩沖板接觸時,可以起到進一步緩沖的作用。
[0010]方案4,作為對基礎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緩沖板與彈簧固定凸起相對的壁面上設有凹槽。優點是,可以對主彈簧進一步定位。
[0011]方案5,作為對基礎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二緩沖板與彈簧固定凸起相對的壁面上設有凹槽。優點是,可以對副彈簧進一步定位。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汽車座椅減震器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連桿10、彈簧板11、彈簧固定凸起12、主彈簧20、第二緩沖板30、副彈簧40、上減震器外殼50、上環形凸臺60、第一緩沖板70、下環形凸臺80、下減震器外殼90。
實施例
[0014]如圖1所示,汽車座椅減震器,方案為:包括上減震器外殼50和下減震器外殼90,上減震器外殼50和下減震器外殼90螺紋連接,上減震器外殼50和下減震器外殼90的中部均設有可豎直滑動的連桿10,連桿10相對的一端上設有彈簧板11,彈簧板11上設有彈簧固定凸起12。下減震器外殼90內設有上環形凸臺60和下環形凸臺80,上環形凸臺60和下環形凸臺80之間設有第一緩沖板70,上環形凸臺60與第一緩沖板70接觸的一端為橡膠,第一緩沖板70和彈簧板11之間設有主彈簧20 ;上減震器外殼50內彈簧固定凸起12的下方設有第二緩沖板30,彈簧固定凸起12與第二緩沖板30之間設有副彈簧40。
[0015]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彈簧固定凸起12下部為圓柱體,上部為弧形凸起。優點是,圓柱體與彈簧形狀相適應,能更好的對彈簧進行固定。弧形凸起可以更方便彈簧的安裝。弧形凸起由彈性材料制成。優點是,當顛簸很大時,主彈簧20和副彈簧40壓縮使得弧形凸起與第一緩沖板70或第二緩沖板30接觸時,可以起到進一步緩沖的作用。第一緩沖板70與彈簧固定凸起12相對的壁面上設有凹槽。優點是,可以對主彈簧進一步定位。第二緩沖板30與彈簧固定凸起12相對的壁面上設有凹槽。優點是,可以對副彈簧進一步定位。
[0016]當汽車經過顛簸的路面時,車身上的作用力先傳遞到下方的連桿10上,下方的連桿10將作用力傳遞給主彈簧20,主彈簧20將作用力傳遞給第一緩沖板70,第一緩沖板70通過上環形凸臺60將作用力傳遞給下減震器外殼90,下減震器外殼90將作用力傳遞給上減震器外殼50。上減震器外殼50通過第二緩沖板30將作用力傳遞給副彈簧40,副彈簧40再將作用力傳遞給連桿10。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先將作用力通過主彈簧20傳遞給減震器外殼,再通過減震器外殼將作用力傳遞給副彈簧40,避免現有技術中多個彈簧直接連接緩沖時振動較大的缺點。
[001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汽車座椅減震器,包括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螺紋連接,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中部均設有可豎直滑動的連桿,所述連桿相對的一端上設有彈簧板,所述彈簧板上設有彈簧固定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減震器外殼內設有上環形凸臺和下環形凸臺,所述上環形凸臺和下環形凸臺之間設有第一緩沖板,所述上環形凸臺與第一緩沖板接觸的一端為橡膠,所述第一緩沖板和彈簧板之間設有主彈簧;所述上減震器外殼內彈簧固定凸起的下方設有第二緩沖板,所述彈簧固定凸起與第二緩沖板之間設有副彈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固定凸起下部為圓柱體,上部為弧形凸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座椅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由彈性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板與彈簧固定凸起相對的壁面上設有凹槽。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緩沖板與彈簧固定凸起相對的壁面上設有凹槽。
【專利摘要】本發明申請公開了一種汽車座椅減震器。方案為:包括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螺紋連接,上減震器外殼和下減震器外殼的中部均設有可豎直滑動的連桿,連桿相對的一端上設有彈簧板,彈簧板上設有彈簧固定凸起;下減震器外殼內設有上環形凸臺和下環形凸臺,上環形凸臺和下環形凸臺之間設有第一緩沖板,上環形凸臺與第一緩沖板接觸的一端為橡膠,第一緩沖板和彈簧板之間設有主彈簧;上減震器外殼內彈簧固定凸起的下方設有第二緩沖板,彈簧固定凸起與第二緩沖板之間設有副彈簧。本發明申請意在提供一種汽車座椅減震器,使汽車震動由主彈簧先傳遞給減震器外殼,再由減震器外殼傳遞給副彈簧,使減震器外殼作為緩沖中間體。
【IPC分類】B60N2/54, F16F7/00
【公開號】CN105333045
【申請號】CN201510879093
【發明人】陳振豐
【申請人】重慶創隆實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