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空壓機配流系統的能夠實現快速響應的無彈簧快速響應閥。
【背景技術】
[0002]空壓機是一種將原動機的動力能轉變為氣體壓力能的工作機,在工業領域有“通用機械”之稱,被廣泛應用在化工、電力、石油、冶金等行業。其中,配流系統是壓縮機的核心部分,主要功能是采用機械、電子、液壓等多種方式對流體介質的流量和壓力等參數進行調節,從而滿足各種主機工況下對流體的控制要求。
[0003]現如今,空壓機配流系統主要是采用普通高速開關閥作為先導級,主級采用機械閥,結構復雜,可靠性較低,頻響較低,極大的限制了空壓機配流系統的性能。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為了提升空壓機配流系統的性能,使其結構更加緊湊,響應速度更快,油液換熱冷卻效率更高,提出了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磁鐵外殼、六角薄螺母、隔磁銅片、電磁鐵套筒、銜鐵、電池鐵線圈、骨架、電磁鐵鐵芯、推桿、電磁鐵擋圈、閥座、大液阻、小液阻和堵頭;
[0006]所述閥座兩端開口,分別為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閥座上沿第二開口向第一開口的方向,依次開有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的開口分別為P 口、A 口、T 口 ;第一開口與電磁鐵外殼螺紋連接,堵頭密封第二開口 ;大液阻與小液阻均通過螺紋固定在閥座內;其中,大液阻位于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之間,且大液阻阻尼孔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相通;小液阻位于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之間,且小液阻阻尼孔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相通;
[0007]電磁鐵線圈纏繞在骨架上;骨架固定在電磁鐵套筒上;電磁鐵套筒通過六角薄螺母與電磁鐵外殼固定;所述電磁鐵外殼具有開口朝向閥座的中心孔,隔磁銅圈、電磁鐵鐵芯和電磁鐵擋圈從內向外依次通過過盈配合固定在中心孔內;隔磁銅圈和電磁鐵鐵芯之間具有活動空間,銜鐵安裝在活動空間內;電磁鐵鐵芯和電磁鐵擋圈具有相同直徑的中心通孔,推桿安裝在電磁鐵鐵芯與電磁鐵擋圈的中心通孔內,推桿與大液阻的阻尼孔位于同一軸線上,且推桿直徑大于阻尼孔的孔徑;推桿一端作用于銜鐵,另一端作用于大液阻的阻尼孔;當電磁鐵線圈通電時,電磁鐵鐵芯吸引銜鐵,銜鐵推動推桿沿軸向運動,使得推桿的一端與大液阻的內阻尼孔緊密貼合;當電磁鐵線圈不通電時,推桿在油液壓力的作用下沿軸向運動,并且推動銜鐵,使得推桿與大液阻的內阻尼孔不再接觸,從而使得大液阻的內阻尼孔導通。
[0008]進一步地,所述無彈簧快速響應閥還包括第二 O型密封圈,第二 O型密封圈設置在電磁鐵外殼和閥座的連接處。
[0009]進一步地,所述閥座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多個密封組,所述密封組由第一擋圈、第一O型密封圈和第二擋圈組成,第一擋圈和第二擋圈分別將第一 O型密封圈的兩側固定在閥座上。
[0010]由于結構中沒有彈簧,所以本發明的優點是:1、減去了液壓閥結構中原有的彈簧部分,簡化了結構,使得結構更加緊湊。2、減小了閥開啟、關閉時的阻力,縮短了響應時間,使得頻響增加。3、使得系統的油液換熱冷卻效率增加。
【附圖說明】
[0011]圖1電磁鐵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閥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閥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閥工作原理圖;
[0015]圖5為閥的圖形符號;
[0016]圖中,電磁鐵外殼1、六角薄螺母2、隔磁銅片3、電磁鐵套筒4、銜鐵5、電池鐵線圈6、骨架7、電磁鐵鐵芯8、推桿9、電磁鐵擋圈10、閥座11、大液阻12、小液阻13、堵頭14、第一擋圈15、第一 O型密封圈16、第二擋圈17、第二 O型密封圈18。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3所示,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包括電磁鐵外殼1、六角薄螺母2、隔磁銅片3、電磁鐵套筒4、銜鐵5、電池鐵線圈6、骨架7、電磁鐵鐵芯8、推桿9、電磁鐵擋圈10、閥座11、大液阻12、小液阻13和堵頭14。如圖2所示,所述閥座11兩端開口,分別為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閥座11上沿第二開口向第一開口的方向,依次開有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的開口分別為P 口、A 口、T 口 ;第一開口用于裝入大液阻12以及與電磁鐵外殼I相連,第二開口用于裝入小液阻13,其中,其中,大液阻12位于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之間,且大液阻12阻尼孔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相通;小液阻13位于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之間,且小液阻13阻尼孔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相通;裝入大液阻12后,將電磁鐵外殼I與閥座11的第一開口相連;裝入小液阻13后,用堵頭14密封閥座11的第二開口,大液阻12與小液阻13均通過螺紋固定在閥座11內。
[0018]如圖1所不,所述電磁鐵外殼I具有中心孔,即電磁鐵外殼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 ;隔磁銅圈3、電磁鐵鐵芯8和電磁鐵擋圈10從內向外(從封閉的一端向開口的一端)依次以過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中心孔內;隔磁銅圈3和電磁鐵鐵芯8之間具有活動空間,銜鐵5安裝在活動空間內;電磁鐵鐵芯8和電磁鐵擋圈10具有相同直徑的中心通孔,推桿9安裝在電磁鐵鐵芯8與電磁鐵擋圈10的中心通孔內,推桿9 (截面為圓形)與大液阻12的阻尼孔位于同一軸線上,且推桿9直徑大于阻尼孔的孔徑;推桿9 一端作用于銜鐵5,另一端作用于大液阻12的阻尼孔。
[0019]電磁鐵線圈6纏繞在骨架7上;骨架7固定在電磁鐵套筒4上;電磁鐵套筒4通過六角薄螺母2與電磁鐵外殼I固定。
[0020]如圖3所示,當電磁鐵線圈6得電時,電磁鐵鐵芯8吸引銜鐵5,直到與電磁鐵鐵芯8貼合;銜鐵5推動推桿9沿軸向往右運動,并使推桿9右端面與大液阻12內阻尼孔的左端面緊密貼合,達到封油的效果;此時,T 口不通,P 口的壓力油流經小液阻13內的阻尼孔后都從A 口流出,從而帶動負載。
[0021]當電磁鐵線圈6失電時,電磁鐵鐵芯8失去電磁力,A 口內油液的壓力推動推桿9與銜鐵5 —起沿軸向往左運動,直到銜鐵5的左端面與隔磁銅片3的右端面貼合,從而使大液阻12內的阻尼孔導通;此時,由于T 口接油箱,壓力為零,P 口與T 口的壓差遠大于P 口與A 口的壓差,所以油液通過T 口回油。同時由于負載的壓力大于此時A 口的壓力,所以負載內的油液也有一部分通過A 口流向T 口,直到負載與A 口壓力平衡。
[0022]綜上,本發明在采用了無彈簧的結構的前提下,依然實現了二位三通電磁閥的功能,并且由此獲得了結構緊湊、快速響應以及更高的油液換熱冷卻效率等優點。
【主權項】
1.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磁鐵外殼(I)、六角薄螺母(2)、隔磁銅片⑶、電磁鐵套筒⑷、銜鐵(5)、電池鐵線圈(6)、骨架(7)、電磁鐵鐵芯⑶、推桿(9)、電磁鐵擋圈(10)、閥座(11)、大液阻(12)、小液阻(13)和堵頭(14)等; 所述閥座(11)兩端開口,分別為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閥座(11)上沿第二開口向第一開口的方向,依次開有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的開口分別為P 口、A 口、T 口 ;第一開口與電磁鐵外殼⑴螺紋連接,堵頭(14)密封第二開口 ;大液阻(12)與小液阻(13)均通過螺紋固定在閥座(11)內;其中,大液阻(12)位于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之間,且大液阻(12)阻尼孔的兩端分另IJ與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相通;小液阻(13)位于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之間,且小液阻(13)阻尼孔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相通; 電磁鐵線圈(6)纏繞在骨架(7)上;骨架(7)固定在電磁鐵套筒(4)上;電磁鐵套筒(4)通過六角薄螺母(2)與電磁鐵外殼(I)固定;所述電磁鐵外殼(I)具有開口朝向閥座(11)的中心孔,隔磁銅圈(3)、電磁鐵鐵芯(8)和電磁鐵擋圈(10)從內向外依次通過過盈配合固定在中心孔內;隔磁銅圈(3)和電磁鐵鐵芯(8)之間具有活動空間,銜鐵(5)安裝在活動空間內;電磁鐵鐵芯(8)和電磁鐵擋圈(10)具有相同直徑的中心通孔,推桿(9)安裝在電磁鐵鐵芯⑶與電磁鐵擋圈(10)的中心通孔內,推桿(9)與大液阻(12)的阻尼孔位于同一軸線上,且推桿(9)直徑大于阻尼孔的孔徑;推桿(9) 一端作用于銜鐵(5),另一端作用于大液阻(12)的阻尼孔;當電磁鐵線圈(6)通電時,電磁鐵鐵芯(8)吸引銜鐵(5),銜鐵(5)推動推桿(9)沿軸向運動,使得推桿(9)的一端與大液阻(12)的內阻尼孔緊密貼合;當電磁鐵線圈(6)不通電時,推桿(9)在油液壓力的作用下沿軸向運動,并且推動銜鐵(5),使得推桿(9)與大液阻(12)的內阻尼孔不再接觸,從而使得大液阻(12)的內阻尼孔導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無彈簧快速響應閥還可以包括第二 O型密封圈(18),第二 O型密封圈(18)設置在電磁鐵外殼(I)和閥座(11)的連接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11)的側壁上還可以設置有多個密封組,所述密封組由第一擋圈(15)、第一 O型密封圈(16)和第二擋圈(17)組成,第一擋圈(15)和第二擋圈(17)分別將第一 O型密封圈(16)的兩側固定在閥座(11)上。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包括電磁鐵外殼,六角薄螺母,隔磁銅片,電磁鐵套筒,銜鐵,電池鐵線圈,骨架,電磁鐵鐵芯,推桿等;該液壓閥由于結構中沒有彈簧,從而減去了液壓閥結構中原有的彈簧部分,簡化了結構,使得結構更加緊湊;同時也減小了閥開啟、關閉時的阻力,縮短了響應時間,使得頻響增加;除此之外,還使得系統的油液換熱冷卻效率增加。
【IPC分類】F16K31/124, F16K31/06
【公開號】CN105065752
【申請號】CN201510546227
【發明人】徐兵, 楊梅生, 張軍輝, 岳藝明, 周萬仁
【申請人】浙江大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