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級變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級變速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所公開的帶式無級變速器,滾輪配重由比可動帶輪體和凸輪盤軟的材料制成。因此,當新的滾輪配重被反復地推靠在可動帶輪體和凸輪盤上時,滾輪配重的外周面上與可動帶輪體和凸輪盤相接觸的部分開始磨損。
[0003]當滾輪配重已磨損時,可動帶輪體沿著朝向凸輪盤的方向移動。換言之,可動帶輪體無法被朝向固定帶輪體推動滾輪配重已磨損的量,從而第一級帶輪上的帶槽的寬度增大。因此,帶卷繞在第一級帶輪上的直徑沿著變速比增加的方向變化,從而不能獲得預定的最小變速比。
[0004]因此,對于傳統帶式無級變速器,無法避免由于滾輪配重的磨損而導致的沿著最小變速比增大的方向的速比變化。結果,會導致發動機速度增大而摩托車行駛速度低下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將最小變速比下的速比變化抑制在較小量的無級變速器。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無級變速器包括:第一級帶輪、第二級帶輪以及帶,帶以環狀方式卷繞在兩帶輪之間;第一級帶輪包括:第一帶輪體、第二帶輪體、推動體、止動件以及凸輪盤,第二帶輪體設置成可沿著朝向或遠離第一帶輪體的方向相對滑動,并且在第二帶輪體和第一帶輪體之間形成有帶槽,帶卷繞在帶槽上;推動體與第二帶輪體一同轉動,并對應于第二帶輪體轉動時產生的離心力沿第二帶輪體的徑向移動,這種移動導致第二帶輪體滑動,以改變帶槽的寬度;當第二帶輪體到達其中帶槽的寬度最小的最小變速比位置時,止動件通過與推動體的外表面接觸來限制推動體的移動;推動體夾在凸輪面和第二帶輪體的凸輪盤之間,且當第二帶輪體到達最小變速比位置時推動體與止動件和凸輪盤接觸。
[0007]進一步地,止動件包括向推動體的外表面突出的多個凸部,凸部在推動體的軸向上彼此間隔開。
[0008]進一步地,推動體是滾輪配重。
[0009]進一步地,帶包括多個塊狀件和將塊狀件以環狀方式連接在一起的連接體。
[0010]本發明所述的無級變速器能夠將最小變速比下的速比變化抑制在較小量,從而解決傳統帶式無級變速器無法避免由于滾輪配重的磨損而導致的沿著最小變速比增大的方向的速比變化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級變速器的截面圖;
圖2是示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第二帶輪體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參照圖1、2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0013]無級變速器包括第一級帶輪29、第二級帶輪30和帶31。第一級帶輪29輸出從曲軸18傳遞的轉矩。第一級帶輪29位于變速器殼體28的前端,并支承在輸入軸32上。輸入軸32與曲軸18制成一體。換言之,位于曲軸18的右端的軸頸18a包括向變速器殼體28的前端延伸的延伸部分,該延伸部分用作輸入軸32。
[0014]第一級帶輪29包括第一帶輪體34a和第二帶輪體34b。用作第一帶輪體34a的是經過例如滲碳/回火處理的鉻鉬鋼。第二帶輪體34b包括壓鑄成型件并且使用例如壓鑄鋁
I=IO
[0015]第一帶輪體34a固定在輸入軸32的軸端,從而與輸入軸32 —同轉動。第二帶輪體34b在其轉動中心處具有圓筒狀轂部35。該轂部35通過軸環36支承在輸入軸32上。因此,第二帶輪體34b可沿著朝向和遠離第一帶輪體34a的方向滑動,并可繞輸入軸32的周向轉動。
[0016]第一帶輪體34a和第二帶輪體34b在輸入軸32上彼此相對。在第一帶輪體34a和第二帶輪體34b之間形成有第一帶槽37。第一帶槽37具有V形截面。第二帶輪體34b滑動從而能夠調節第一帶槽37的寬度LI。
[0017]第二帶輪體34b包括位于第一帶輪體34a相反側的背面39。在第二帶輪體34b的背面39上形成有多個引導件40。引導件40從轂部35的外周面沿第二帶輪體34b的徑向延伸。
[0018]各引導件40包括凸輪面41和一對導壁42a、42b。凸輪面41從轂部35的外周面沿第二帶輪體34b的徑向向外延伸,且隨著凸輪面沿第二帶輪體34b的徑向向外延伸而沿遠離第一帶輪體34a的方向傾斜。
[0019]導壁42a、42b從凸輪面41的邊緣直立豎起并沿第二帶輪體34b的徑向延伸。導壁42a、42b以一定間隔彼此面對,凸輪面41夾在它們之間。因此,引導件40為在與第一帶輪體34a相反的方向開口的槽狀。
[0020]在輸入軸32上固定有金屬凸輪盤43。凸輪盤43與輸入軸32 —同轉動,并與第二帶輪體34b的背面39相對。在一同轉動的同時,凸輪盤43和第二帶輪體34b可沿著彼此朝向和彼此遠離的方向移動。凸輪盤43的外周部43a沿著朝向第二帶輪體34b的背面39的方向傾斜。
[0021]在第二帶輪體34b和凸輪盤43之間布置有多個滾輪配重45。滾輪配重45是推動體的示例,并且例如包括由黃銅制成的本體46和覆蓋該本體46的由尼龍制成的外圈47。滾輪配重45為圓筒狀,在本體46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調節重量的通孔48。
[0022]帶31包括多個塊狀件60和一對連接體61。例如,聚酰胺樹脂可用作塊狀件60的基本材料。在上述基本材料中混入芳族聚酰胺纖維作為增強材料。聚酰胺樹脂的耐熱性高,抗反復沖擊負載,且能夠長期保持穩定的性能。芳族聚酰胺纖維兼具高強度和耐熱性。因此,塊狀件60在耐熱性、耐磨性和耐疲勞性上都非常好。
[0023]各塊狀件60具有與第一級帶輪29和第二級帶輪30接觸的一對側面62a、62b。在各塊狀件60的側面62a、62b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63。
[0024]各止動件66具有止動件表面67和單個凸部68。止動件表面67為平面,該平面平行于滾輪配重45的軸線01和第二帶輪體34b的轂部35的外周面,并與滾輪配重45的外圈47的外表面47a相對。止動件表面67具有超過滾輪配重45的軸向尺寸的縱向尺寸。
[0025]根據本發明,即使當推動體磨損時,也可以消除導致變速比增加的速比改變。因此,可以將在最小變速比下的速比變化抑制在較小量,而且,能夠消除當諸如摩托車之類的車輛在最小變速比下操作時,發動機速度超過正常值很多而行駛速度達不到目標值的缺陷。
[0026]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級帶輪、第二級帶輪以及帶,帶以環狀方式卷繞在兩帶輪之間;第一級帶輪包括:第一帶輪體、第二帶輪體、推動體、止動件以及凸輪盤,第二帶輪體設置成可沿著朝向或遠離第一帶輪體的方向相對滑動,并且在第二帶輪體和第一帶輪體之間形成有帶槽,帶卷繞在帶槽上;推動體與第二帶輪體一同轉動,并對應于第二帶輪體轉動時產生的離心力沿第二帶輪體的徑向移動,這種移動導致第二帶輪體滑動,以改變帶槽的寬度;當第二帶輪體到達其中帶槽的寬度最小的最小變速比位置時,止動件通過與推動體的外表面接觸來限制推動體的移動;推動體夾在凸輪面和第二帶輪體的凸輪盤之間,且當第二帶輪體到達最小變速比位置時推動體與止動件和凸輪盤接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止動件包括向推動體的外表面突出的多個凸部,凸部在推動體的軸向上彼此間隔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推動體是滾輪配重。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帶包括多個塊狀件和將塊狀件以環狀方式連接在一起的連接體。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級變速器,其第一級帶輪包括第一帶輪體、第二帶輪體、推動體、止動件以及凸輪盤,第二帶輪體設置成可沿著朝向或遠離第一帶輪體的方向相對滑動,并且在第二帶輪體和第一帶輪體之間形成有帶槽,帶卷繞在帶槽上;推動體與第二帶輪體一同轉動,并對應于第二帶輪體轉動時產生的離心力沿第二帶輪體的徑向移動;當第二帶輪體到達其中帶槽的寬度最小的最小變速比位置時,止動件通過與推動體的外表面接觸來限制推動體的移動;推動體夾在凸輪面和第二帶輪體的凸輪盤之間,且當第二帶輪體到達最小變速比位置時推動體與止動件和凸輪盤接觸。本發明所述的無級變速器能夠將最小變速比下的速比變化抑制在較小量。
【IPC分類】F16H9/14
【公開號】CN105041996
【申請號】CN201510347864
【發明人】賴衛華
【申請人】柳州弘天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