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減震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配件,具體是一種汽車減震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密。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需求的提高,對汽車舒適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很多汽車的避震裝置,如減震器,在汽車上安裝減震器以提高駕乘者的舒適性這一技術得到廣泛的使用。目前大多數減震器在拉伸或者壓縮工作時,只有部分的壓力油在缸體、油氣混合腔內移動,產生的熱量均位于減震器的內部,不易散熱,散熱效果差,減震效果不理想,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減震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汽車減震器,包括IC油缸、工作缸、活塞桿、底座、活塞、外缸、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阻尼閥、網狀蓋和彈性體,所述的工作缸設置在貯油缸內,貯油缸設置在外缸內,底座固定在工作缸和貯油缸的底端,外缸的內側壁與貯油缸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外置通道,貯油缸的內側壁和工作缸的外側壁之間形成貯油腔,工作缸內為工作腔,活塞桿的內端設有活塞并位于工作腔內,活塞桿外端伸出工作腔外與外部承重物相連接,活塞上設有若干泄流孔,泄流孔上設有第一單向閥,工作腔底部自下而上設有有彈性體和網狀蓋,彈性體內設有若干導流孔和氣孔,工作缸底端與底座之間固連有阻尼閥,阻尼閥與第二單向閥連通,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單向導通的方向相同,且只能使壓力油從下腔往上腔流動,阻尼閥與底座之間形成底腔,底腔與貯油腔連通,底腔與外置通道通過導油孔連通。
[0006]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流通孔的一端與工作腔的頂端相連通,另一端與外置通道的頂端相連通。
[0007]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針狀排氣閥與工作腔連通,閥式注油孔與貯油腔連通。
[0008]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外缸的底端通過焊接固連有底蓋。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散熱容易,散熱效果好,減震器使用壽命長;減震器的整體結構簡單,阻尼閥、彈性體、泄流孔、導流孔等對活塞桿的移動產生阻尼作用,減震器的反應靈敏度高,減震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一種汽車減震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貯油缸;2、工作缸;3、活塞桿;4、底座;5、活塞;6、工作腔;7、外缸;8、流通孔;9、第一單向閥;10、第二單向閥;11、外置通道;12、貯油腔;13、底蓋;14、導油孔;15、阻尼閥;16、底腔;17、泄流孔;18、網狀蓋;19、彈性體;20、導流孔;21、氣孔;22、針狀排氣閥;23、閥式注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3]請參閱圖1,一種汽車減震器,包括貯油缸1、工作缸2、活塞桿3、底座4、活塞5、外缸7、第一單向閥9、第二單向閥10、阻尼閥15、網狀蓋18和彈性體19,所述的工作缸2設置在貯油缸I內,貯油缸I設置在外缸7內,外缸7也是本減震器的外殼,底座4固定在工作缸2和貯油缸I的底端,底座4對工作缸2、貯油缸I起到定位的作用,外缸7的內側壁與貯油缸I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外置通道11,貯油缸I的內側壁和工作缸2的外側壁之間形成貯油腔12,工作缸2內為工作腔6,活塞桿3的內端設有活塞5并位于工作腔6內,夕卜端伸出工作腔6外與外部承重物相連接,活塞5上設有若干泄流孔17,泄流孔17上設有第一單向閥9,工作腔6底部自下而上設有有彈性體19和網狀蓋18,彈性體19內設有若干導流孔20和氣孔21,工作缸2底端與底座4之間固連有阻尼閥15,阻尼閥15與第二單向閥10連通,第一單向閥9、第二單向閥10單向導通的方向相同,且只能使壓力油從下腔往上腔流動,阻尼閥15與底座4之間形成底腔16,底腔16與貯油腔12連通,底腔16與外置通道11通過導油孔14連通,所述的流通孔8的一端與工作腔6的頂端相連通,另一端與外置通道11的頂端相連通,針狀排氣閥21與工作腔6連通,閥式注油孔23與貯油腔12連通,外缸7的底端通過焊接固連有底蓋13。
[0014]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明工作時,當活塞桿向上移動時,第一單向閥關閉,第二單向閥開啟,位于上腔內的壓力油通過流通孔進入到外置通道內,再通過導油孔進入到底腔內,再通過阻尼閥、第二單向閥、導流孔進入到下腔;當活塞桿向下移動時,第一單向閥開啟,第二單向閥關閉,下腔內的壓力油通過泄流孔、第一單向閥進入到上腔,彈性體壓縮,減少震動,上腔由于活塞桿的深入,活塞桿在工作腔內的體積變大,上腔內的壓力油通過流通孔進入到外置通道,通過導油孔進入底腔內,在活塞桿上下移動的過程中,壓力油、阻尼閥、彈性體、泄流孔、導流孔等對活塞桿的移動產生阻尼作用,從而實現減震的目的,同時壓力油在通過外置通道時與外部充分進行熱量交換,達到散熱效果。
[0015]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汽車減震器,包括貯油缸(I)、工作缸(2)、活塞桿(3)、底座(4)、活塞(5)、外缸(7)、第一單向閥(9)、第二單向閥(10)、阻尼閥(15)、網狀蓋(18)和彈性體(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缸(2)設置在貯油缸(I)內,貯油缸(I)設置在外缸(7)內,底座(4)固定在工作缸(2)和貯油缸(I)的底端,外缸(7)的內側壁與貯油缸(I)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外置通道(11),貯油缸⑴的內側壁和工作缸⑵的外側壁之間形成貯油腔(12),工作缸(2)內為工作腔¢),活塞桿(3)的內端設有活塞(5)并位于工作腔¢)內,活塞桿(3)外端伸出工作腔(6)外與外部承重物相連接,活塞(5)上設有若干泄流孔(17),泄流孔(17)上設有第一單向閥(9),工作腔(6)底部自下而上設有有彈性體(19)和網狀蓋(18),彈性體(19)內設有若干導流孔(20)和氣孔(21),工作缸⑵底端與底座(4)之間固連有阻尼閥(15),阻尼閥(15)與第二單向閥(10)連通,第一單向閥(9)、第二單向閥(10)單向導通的方向相同,且只能使壓力油從下腔往上腔流動,阻尼閥(15)與底座(4)之間形成底腔(16),底腔(16)與貯油腔(12)連通,底腔(16)與外置通道(11)通過導油孔(14)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通孔(8)的一端與工作腔出)的頂端相連通,另一端與外置通道(11)的頂端相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狀排氣閥(21)與工作腔(6)連通,閥式注油孔(23)與貯油腔(12)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缸(7)的底端通過焊接固連有底蓋(13)。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減震器,包括貯油缸、工作缸、活塞桿、底座、活塞、外缸、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阻尼閥、網狀蓋和彈性體,所述的外缸的內側壁與貯油缸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外置通道,貯油缸的內側壁和工作缸的外側壁之間形成貯油腔,工作缸內為工作腔,活塞桿的內端設有活塞,活塞上設有若干泄流孔,工作腔底部設有有彈性體和網狀蓋,彈性體內設有若干導流孔和氣孔,工作缸底端與底座之間固連有阻尼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散熱容易,散熱效果好,減震器使用壽命長;減震器的整體結構簡單,阻尼閥、彈性體、泄流孔、導流孔等對活塞桿的移動產生阻尼作用,減震器的反應靈敏度高,減震效果好。
【IPC分類】F16F9/19
【公開號】CN105041944
【申請號】CN201510367600
【發明人】李華良
【申請人】李華良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