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擋手柄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換擋手柄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汽車駕駛員通過換擋手柄進行的換擋操作,為了換擋操作的舒適性及換擋手柄外觀的觀賞性,現有技術大多在換擋手柄的外部包裹一層皮革。
[0003]基于制造的方便,現有技術中換擋手柄的主體結構大多由聚酰胺樹脂加上玻璃纖維一體注塑而成,然后再在主體結構外面蒙上皮革即可制成換擋手柄。
[0004]換擋手柄在進行蒙皮裝飾時,主體結構的圓球狀外形會造成皮革褶皺,導致最終換擋手柄的外形不夠美觀。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擋手柄及汽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換擋手柄蒙皮時皮革褶皺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換擋手柄,包括外殼和內柱,所述外殼外罩于所述內柱上,所述外殼由至少兩個分殼體拼接組成,各所述分殼體分別與所述內柱固定連接。
[0008]上述的換擋手柄,各所述分殼體間留有間隙。
[0009]上述的換擋手柄,所述內柱的外表面與所述分殼體的內壁相契合。
[0010]上述的換擋手柄,所述外殼包括相拼接的左分殼體和右分殼體。
[0011]上述的換擋手柄,所述外殼包括相拼接的上分殼體和下分殼體。
[0012]上述的換擋手柄,所述下分殼體包括相拼接的左下分殼體和右下分殼體。
[0013]上述的換擋手柄,各所述分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內柱上設置有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定位配合。
[0014]上述的換擋手柄,各所述分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內柱上設置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相卡接。
[0015]一種汽車,包括換擋手柄,所述換擋手柄為上述的換擋手柄。
[001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提供的換擋手柄,外殼體由多個分殼體拼接而成,如此在蒙皮工序中,各分殼體可分別蒙皮,然后再分別組裝到內柱上。相比現有技術球狀的手柄外形,單獨設置的各分殼體面積較小,小面積蒙皮時發生皺褶的概率更小,由此降低了皮革皺褶的概率。
[0017]由于上述換擋手柄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包含該換擋手柄的汽車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換擋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內柱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上分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左下分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右下分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1、外殼;2、內柱;3、按鈕;4、加強板;5、上分殼體;6、左下分殼體;7、右下分殼體;8、第一定位部;9、第二定位部;10、第一卡接部;11、第二卡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27]如圖1-5所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換擋手柄,包括外殼I和內柱2,外殼I外罩于內柱2上,外殼I由至少兩個分殼體拼接組成,各分殼體分別與內柱2固定連接。
[0028]具體的,外殼I和內柱2為分體式結構,外殼I本身也為分體式結構。結構上,夕卜殼I至少包括兩個分殼體,如對稱布置的左分殼體和右分殼體。分割方式上,外殼I可按通過徑向截面分割,如外殼I包括多個相對接的圈形分殼體;外殼I也可通過軸向截面分割,如外殼I包括多個相對接的弧形分殼體。各分殼體拼成完整的外殼I以罩于內柱2的外表面上,內柱2可以為實心結構,如頂端為球體的柱狀結構;也可以為框架結構,如圖2所示,多個板材交錯狀布置構成柱狀結構。各分殼體均單獨固定于內柱2上,連接方式可以是卡接、鉚接、螺接或其它固定連接方式。
[0029]本實施例提供的換擋手柄,在蒙皮工序中,各分殼體分別蒙皮,然后再分別組裝到內柱2上,如此組裝成成品的換擋手柄,由于各分殼體的外表面均非球面,大多為弧面或平面,因此蒙皮時發生皺褶的概率大大降低,相比現有技術中球狀的手柄外形,降低了皮革皺褶的概率。
[0030]現有技術中部分換擋手柄上設置有按鈕3,設置分殼體時,分殼體間應留出按鈕3的布置空間。
[0031]本實施例中,為保證分殼體的強度,可在各分殼體上設置加強板4。
[0032]本實施例中,各分殼體間隙配合。間隙配合指的是相鄰分殼體間留有間隙,而并非直接接觸,設置間隙以便于皮革的邊緣部位夾入,通過兩個分殼體擠緊皮革,以提升皮革的緊固程度。
[0033]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內柱2的外表面與分殼體的內壁相契合。相契合指的是內柱2的外表面支撐分殼體的內壁,具體結構上,當內柱2的外表面為弧面或平面時,分殼體的內壁為與之相對接的弧面或平面。另一方面,內柱2也可如圖2所示,頂端具有多個支撐筋,支撐筋與分殼體的內壁對接。內柱2與分殼體相契合的優點在于提升內柱2和外殼I的連接強度。
[0034]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外殼I包括相拼接的上分殼體5和下分殼體,下分殼體包括相拼接的左下分殼體6和右下分殼體7 ο如此布置的優點在于,各分殼體的外表面均為小弧度的弧面,蒙皮時不易出現皺褶,且分殼體的數量也較少,便于裝配。
[0035]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各分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定位部8,內柱2上設置有第二定位部9,第一定位部8和第二定位部9相定位配合。第一定位部8可以為定位柱或定位銷,第二定位部9可以為定位孔或定位槽,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以實現定位配合,第一定位部8和第二定位部9可以有多個,均勻布置于分殼體和內柱2上。通過第一定位部8和第二定位部9,實現分殼體與內柱2的準確連接。
[0036]定位機構為現有技術中的常見結構,第一定位部8和第二定位部9還可參見現有技術中的相關定位機構。
[0037]本實施例中,再進一步的,各分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接部10,內柱2上設置有第二卡接部11,第一卡接部10和第二卡接部11相卡接。第一卡接部10可以是倒刺,第二卡接部11為凹槽,倒刺卡入凹槽中以實現分殼體與內柱2的卡接。第一卡接部10和第二卡接部11可以有多個,均勻布置于分殼體和內柱2上。通過第一卡接部10和第二卡接部11實現分殼體與內柱2的穩固連接,卡接方式便于裝配和拆卸。
[0038]卡接機構為現有技術中的常見結構,第一卡接部10和第二卡接部11還可參見現有技術中的相關卡接機構。
[0039]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換擋手柄,換擋手柄為上述的換擋手柄。
[0040]由于上述換擋手柄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包含該換擋手柄的汽車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0041]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發明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換擋手柄,包括外殼和內柱,所述外殼外罩于所述內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由至少兩個分殼體拼接組成,各所述分殼體分別與所述內柱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殼體間留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柱的外表面與所述分殼體的內壁相契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包括相拼接的左分殼體和右分殼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包括相拼接的上分殼體和下分殼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殼體包括相拼接的左下分殼體和右下分殼體。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內柱上設置有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定位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內柱上設置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相卡接。
9.一種汽車,包括換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擋手柄為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換擋手柄。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換擋手柄和汽車,該換擋手柄包括外殼和內柱,所述外殼外罩于所述內柱上,所述外殼由至少兩個分殼體拼接組成,各所述分殼體分別與所述內柱固定連接。本實施例提供的換擋手柄,在蒙皮工序中,各分殼體分別蒙皮,然后再分別組裝到內柱上,如此組裝成成品的換擋手柄,由于各分殼體的外表面均非球面,大多為弧面或平面,因此蒙皮時發生皺褶的概率大大降低,相比現有技術中球狀的手柄外形,降低了皮革皺褶的概率。
【IPC分類】F16H59-02
【公開號】CN104747704
【申請號】CN201510197510
【發明人】王濤, 李宏玲, 李光明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