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管式逆流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水流管路中緩沖和吸收逆流水錘沖擊能量的減震器。
在送水管路中,由于快速開閉閥門而產生的連續或間斷的水的沖擊現象俗稱為水錘沖擊現象。例如逆止閥、電磁閥及浮球水位閥、瞬間啟動停止水泵、不適當的管路配置等因素均可能產生這種沖擊的現象。又如現今的高層建筑水管路由底層向高層布置,高層樓的供水須用汲抽裝置將水經水管由底層抽至高層,事實上水錘所獲得的位能正是汲抽裝置(如水泵)對它做的功。一旦水泵停止動作,水錘將以具有的位能沖向汲抽裝置,一般的閥體對水錘所造成的沖擊力及噪音卻往往束手無策,致使汲抽裝置損壞無法使用,不但如此,尚有水源供應處漏水或樓層無水使用的情況發生。倘若不消除水錘的沖擊現象將導致管體、管路配件的使用壽命大大減短,嚴重的噪音也是很大的干擾。如果能提供一種可直接連接于管路上吸收逆流水錘沖擊的裝置,并且安裝迅速,成本低廉,使用維護方便,那將是一件很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工程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管式逆流吸收器,可直接連接于水流管路上以吸收逆流水錘的沖擊能量。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用于水流管路中緩沖和吸收逆流水錘沖擊能量的雙管式逆流吸收器,主要由前管體(1)、閥蓋機構(2)、盤座(3)、后管體(4)、活塞板(5)、內管體(6)、前接管(11)、后接管(7)、快速接頭(8)、機械接頭(12)、水流壓力表(9)、氣壓表(10)組成。其中前管體(1)上開有阻流孔(13),裝有水流壓力表(9)。閥蓋機械(2)含有閥軸(16)、彈簧(14)、閥盤(15)。盤座(3)上開有通道(18),斗狀孔(17)并卡于后管體(4)上的容置槽(19)中。活塞板(5)將后管體(4)內腔分成緩壓區(20)和氣室(21)。內管體(6)置于盤座(3)與后接管(7)之間。前接管(11)、前管體(1)、后管體(4)、后接管(7)四者之間通過機械接頭(12)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組成逆流吸收器的各部分元件構形簡單,易于制造加工,成本低廉;
2、各元件之間能非常迅速的組裝,只要將各元件一一相互配合套裝結合后,各元件之間自然會相互卡頂抵住而達到組裝定位的效果,不需焊接、膠合等方式進行元件的組合;3、各元件可以金屬、復合材料、塑鋼等材料制成;4、使用維護方便,可輕易地進行拆卸更換元件等保養維修工作,以節省維護資金,并能保持原工作性能。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1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2實施例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3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4實施例的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由
圖1可以看到雙管式逆流吸收器,由前管體1、閥蓋機構2、盤座3、后管體4、活塞板5、內管體6、前接管11、后接管7、快速接頭8、機械接頭12、水流壓力表9、氣壓表10組成。
圖1所示的逆流吸收器可直接連接于水流管路上,可用來緩沖和吸收水錘所造成的沖擊力和噪音。
快速接頭8與前接管11、后接管7相連接,然后前接管11、后接管7通過機械接頭12再與前管體1、后管體4相連接,機械接頭12中含有止漏環22,以防漏水,前管體1與后管體4之間也用機械接頭12相連接。
前管體1上制有阻流孔13,通過閥軸16將閥蓋機構2裝于前管體1內,閥蓋機構2由套在閥軸上的彈簧14、閥盤15組成,其上還裝有水流壓力表9。
盤座3夾置于前管體1、后管體4形成的容置槽19內,將前管體1、后管體4組成的空間分隔成雙室,于該盤座3上設有一斗狀孔17,以備閥盤15的導入,盤座3上還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通道18用來貫通兩室的空間。
內管體6一端抵頂于盤座3的斗狀孔17一端,另一端抵頂于后接管7底部,形成來流只能通過斗狀孔17流向前管體1內部。內管體6與盤座3抵頂組接處塞有止漏環23以將內管體6與盤座3穩固組接并兼具防漏作用。
活塞板5設置于內管體6與后管體4之間,而將二者形成的空間分隔成一與盤座3通道18連通的緩壓區20及一充灌有空氣的封閉氣室21。在后管體4、氣室21部分裝有氣壓表10以監測氣室21內部的氣壓值。此外,在氣壓表10上設有一充氣嘴24,可用以充灌氣體至氣室21內,或將氣室21內氣體適量放出以調整氣室21內的氣壓值。
前管體1與后管體4通過機械接頭12連接。
本實用新型處于順流時,由水泵汲抽的水流經內管體6頂開閥盤15進入前管體1經前接管11流向管路。
本實用新型處于逆流時,例如當汲抽裝置突然停止抽送水流動作時,已抽送至管路路途的水流在管路中受重力作用驟然逆流下降,產生一強大的沖擊力,此時,其水流的力量推動閥盤15完全罩閉于斗狀孔17上而封閉水流通路有效地避免位于后接管7末端的汲抽裝置受到水錘的破壞。而同時此一逆流的能量經阻流孔13和通道18消耗一部分,然后被疏導至緩壓區20,向下壓縮活塞板5,而由活塞板5壓縮氣室21的封閉氣體來吸收逆流部分能量達到緩沖、減震、降噪音及保護設置于管路末端設備的目的。
由圖2可以看到本實施例中,其大部分元件類同于
圖1所示的實施例,因此類似的元件將以相同名稱及相同的編號加以命名,其功能也不多作贅述。圖2的雙管式逆流吸收器由前管體1、后管體4、支架27、閥蓋機構2、盤座3、內管體6、活塞板5、水流壓力表9、氣壓表10、法蘭接頭25組成。
與
圖1實施例不同之處是前管體1、后管體4借助法蘭接頭25通過螺栓連接,其端部也是法蘭接頭,并在其上制有螺栓孔26,不必設置前接管11、后接管7及快速接頭8。
單獨設置支架27其上制有阻流孔13,支持導通閥軸16,其支架27借容置槽19固定于前管體1與盤座3之間,而盤座3通過容置槽19固夾于前管體1與后管體4之間。
活塞板5與內管體6、后管體4之間設置了密封環28,內管體6與后管體4之間也設置了密封環28。
氣壓表10方便地安裝于后管體4的底部。
由圖3可以看到本實施例中,其大部分元件類同于圖2所示的實施例,因此類似的元件將以相同名稱及相同編號加以命名,其功能也不多作贅述。圖3的雙管式逆流吸收器由前管體1、后管體4、支架27、閥蓋機構2、盤座3、內管體6、活塞板5、水流壓力表9、氣壓表10、法蘭接頭25及機械接頭12組成。
與圖2實施例不同之處是前管體1與后管體4是由機械接頭12連接。
盤座3與活塞板5的相對面上可分別設有PU條29及PU條30。該PU條29及PU條30可在活塞板5吸收水錘沖擊而下、上移動時提供一緩沖效果,可避免活塞板5敲擊盤座3所產生的噪音,并延長機件的使用壽命。
由圖4可以看到本實施例中,其大部分元件類同于
圖1及圖3所示實施例,因此類似元件將以相同名稱及相同編號加以命名,其功能也不多作贅述。圖4的雙管式逆流吸收器由前接管11、后接管7、管體30、閥蓋機構2、盤座3、活塞板5、前內管31、后內管32、快速接頭8、機械接頭12、水流壓力表9、氣壓表10組成。
本實施例與先前所述的實施例不同點在于前管體與后管體合一為單一一體的外管體30。
本實施例的內管體結構則由一前內管31、后內管32所組接而成,于前內管31、后內管32之間設有一環狀封閉件33以封閉住外管體30的一端。
外管體30的兩端由機械接頭12與設有快速接頭8的前接管11、后接管7組接。
活塞板5面對盤座3一側面上設有PU條29,以降低活塞板5碰撞盤座3時所產生的噪音。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水流管路中緩沖和吸收逆流水錘沖擊能量的雙管式逆流吸收器,主要由前管體(1)、閥蓋機構(2)、盤座(3)、后管體(4)、活塞板(5)、內管體(6)、前接管(11)、后接管(7)、快速接頭(8)、機械接頭(12)、水流壓力表(9)、氣壓表(10)組成,其特征在于快速接頭(8)與前接管(11)、后接管(7)相連接,前接管(11)與前管體(1),后接管(7)與后管體(4)之間用機械接頭(12)相連接,前管體(1)與后管體(4)之間也用機械接頭(12)相連接;盤座(3)夾置于前管體(1)與后管體(4)之間,將結構內部空間分隔成雙室,于該盤座(3)上設有一斗狀孔(17)及至少一個以上的通道(18);內管體(6)一端抵頂并定位于盤座(3)的斗狀孔(17)一端,另一端抵頂于后接管(7),形成一可供水流流通的通管;閥蓋機構(2)裝置于前管體(1)內部,其包括有閥盤(15)、一固設于閥盤(15)上的閥軸(16)、套于其上的彈簧(14),該閥盤(15)可罩閉盤座(3)上的斗狀孔(17),閥盤(15)可上下移動以開閉斗狀孔(17);環狀活塞板(5)設置于內管體(6)與后管體(4)之間,而將空間分隔成一與盤座(3)通道(18)連通的緩壓區(20)及一充灌有空氣的封閉氣室(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管式逆流吸收器,其特征是組接機構為機械接頭(12),其中含有止漏環(2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雙管式逆流吸收器,其特征是前管體(1)、后管體(4)借助法蘭接頭(25)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管式逆流吸收器,其特征是其中設置一獨立支架(27)元件,其上制有阻流孔(13),支持導通閥軸(16),支架(27)借容置槽(19)固定于前管體(1)與盤座(3)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管式逆流吸收器,其特征是盤座(3)與活塞板(5)的相對面上可分別設置PU條(29)及PU條(30),可緩沖活塞板(5)與盤座(3)之間的敲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管式逆流吸收器,其特征是采用單一一體的外管體(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管式逆流吸收器,其特征是于前管體(1)外部設置有一水流壓力表(9),且于后管體(4)外部設置有一氣壓表(10),此外于氣壓表(10)設有一充氣嘴(24)。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水流管路中緩沖和吸收逆流水錘沖擊能量的雙管式逆流吸收器,主要由前管體(1)、閥蓋機構(2)、盤座(3)、后管體(4)、活塞板(5)、內管體(6)、前接管(11)、后接管(7)、快速接頭(8)、機械接頭(12)、水流壓力表(9)、氣壓表(10)組成。本實用新型可直接連接于管路上,用來吸收逆流水錘的沖擊,保護安裝在管路上的設備,延長管體、管路配件的壽命,該裝置結構元件構造簡單,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安裝迅速,使用維護方便,是一很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逆流吸收器。
文檔編號F16L55/045GK2396264SQ99217600
公開日2000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6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6日
發明者方瑞華 申請人:方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