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差動閘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應用在閘閥上的利用系統壓力使得開關省力和幫助密封的結構。
當前生產應用的閘閥(如
圖1),由于關閉閥門時為了使得閘板(3)和密封套(2)之間密封比壓力達到密封所需而加力擰緊閥桿(1)使閥桿螺母和閥桿之間壓緊而產生正壓力,在開啟時,初始開啟必須克服這個正壓力產生的摩擦力矩;進一步開啟時,由于閘板受到系統壓力的作用,出口處的密封套和閘板壓緊而產生正壓力,閘板上提會受到密封套和閘板之間的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阻礙。將要關閉時,由于入口和出口的壓降加大,閘板受到系統壓力的作用,出口處的密封套和閘板壓緊而產生正壓力,閘板下行受到密封套和閘板之間的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阻礙;全部關閉時,為了使閘板和密封套之間的密封比樂力達到密封所需,還必須進一步擰緊閥桿,加大閘板和密封套之間的密封比壓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差動閘閥,它能充分利用閘閥入口和出口的壓強差幫助閘閥的開關和密封,從而起到使得閘閥開關省力,主密封嚴密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閘板和密封套上方裝置差動機構,利用差動機構中的差動活塞將閘閥上部的腔體分成三個,腔體2和入口接通,腔體3和出口接通,腔體1和腔體2之間有小的孔道(阻尼孔道)連通,腔體3和腔體1之間又有一個小的控制閥。控制閥的啟閉控制腔體1和腔體2之間的壓強差的大小和方向,使得差動機構受到系統壓力的總力發生變化產生向上或向下的運動趨勢,從而施加給掛接在差動機構上的閘板向上和向下的力,實際上,是利用系統內部的壓力克服閘閥開關時所遇到的各種阻力,達到省力的效果;在全部關閉時,差動活塞所受系統壓力總力向下,傳遞給閘板使之和密封套壓緊,達到幫助密封的作用。
附
圖1為老式閘閥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在開啟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在關閉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理論計算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如圖2)是在閘板(3)和密封套(2)上方裝置差動機構(4),利用差動機構中的差動活塞(6)將閘閥上部的腔體分成三個,腔體(Ⅱ)和入口接通,腔體(Ⅰ)和出口接通,腔體Ⅲ和腔體Ⅱ之間有小的孔道(阻尼孔道7)連通,腔體Ⅲ和腔體Ⅱ之間又有一個小的控制閥(5)。控制閥的啟閉控制腔體Ⅱ和腔體Ⅲ之間的壓強差的大小和方向,使得差動機構所受的系統壓力的總力發生變化而產生向上或向下的運動趨勢,從而施加給掛接在差動活塞上的閘板向上和向下的力,達到省力和幫助密封的作用。
開啟過程中(如圖2),閥桿(1)上提,控制閥打開,腔體Ⅰ和腔體Ⅲ接通,接通的流道的流通面積遠大于差動活塞上連通腔體Ⅱ和腔體Ⅲ之間的阻尼孔道的面積,亦即腔體Ⅲ和腔體Ⅱ之間的流阻遠小于腔體Ⅰ和腔體Ⅲ之間的流阻,腔體Ⅲ的壓強迅速下降,系統壓力作用在差動活塞上的總力的方向向上,差動活塞具有帶動閘板上行的趨勢,而控制閥的開啟程度決定著腔體Ⅰ和腔體Ⅲ之間的流阻大小,當控制閥開啟到一定程度時,作用在差動活塞上的系統壓力的總力將和閘板與密封套壓緊產生的靜摩擦力平衡甚至超出,差動活塞將帶動閘板向上運動,這時開啟閘閥所需克服的阻力只是來源于作用在閥桿上的系統壓力。閘板開啟后,入口處的閘板和密封套打開,入口已與腔體Ⅱ上有通道接通,但在開啟的一個階段內,這個通道的流阻始終遠大于腔體Ⅱ和出口的連通通道(10)的流阻(這個通道是利用在閘板上開槽獲得的,實際上出口處閘板和密封套之間已經失去了密封作用),所以腔體Ⅲ和腔體Ⅱ之間的壓差在一個階段內始終存在,腔體Ⅲ的壓強在一個階段內始終要小于腔體Ⅱ,差動活塞在這個階段也就始終保持著上行的趨勢,換句話說,系統壓力在這個階段始終幫助閘板開啟。
關閉過程中(如圖3),當差動活塞帶動閘板下行至第二道密封圈開始密封的時候,此時閥桿已將控制閥關閉,腔體Ⅰ與腔體Ⅲ的通道被截斷,腔體Ⅱ和腔體Ⅲ由阻尼孔道連通,兩者壓強大致相等,腔體Ⅱ與出口連通,壓強大致等于出口壓強,此時系統壓力對整個差動活塞的總力方向向下,有帶動閘板向下運行的趨勢,幫助閘板進行關閉操作。全部關閉時,腔體Ⅱ的壓強完全等于出口壓強,腔體Ⅱ和腔體Ⅲ的壓強完全和入口壓強相等,此時系統壓力對差動活塞的總力方向完全向下,從而給予閘板一個向下的力,迫使閘板與密封套之間壓緊,幫助閘板和密封套的密封。
由于在閘板上開槽,腔體Ⅰ實際上已經和出口連通,出口處閘板和密封套之間已經不起密封作用,這時的閘閥主要泄漏點在入口的閘板和密封套之間、第二道O型圈處、控制閥處三個地方,O型圈的密封和控制閥的密封作用無需質疑,入口處閘板和密封套之間的密封比壓力是否能夠達到要求,以下參照附圖3及附圖4說明閘閥全部關閉時,差動活塞所受的系統壓力總力方向向下,大小為P0×S1,全部又作用在閘板上;閘板所受的系統壓力總力方向垂直于閘板,大小為P0×S0,其中,由于閘板上行時必須通過腔體Ⅱ,可以知道S1>S0,假設閘板和密封套實際接觸面積為S2,則S2<S0;由于閘板在關閉時處于靜止狀態,依據力的平衡,參照附圖4,可以得出如下方程P0×S1=2×F×sin(α)(1)F=F1+F2(2)F2=P0×S0(3)注其中F1為出口處閘板與密封套的相互作用力,F2為系統壓力作用在閘板上的總力,F為作用在入口處閘板密封平面上的總力。
由上述三個方程式解出F1=P0×S1/(2sin(α))-P0×S0因為S1>S0則有F1>P0×S0×(0.5/sin(α)-1)則閘板與密封套的密封比壓力=F1/S2>P0×S0(0.5/sin(α)-1)/S2
因為S0>S2可以得出閘板與密封套的密封比壓力>P0×(0.5/sin(α)-1)事實上,楔型閘板的楔角α一般為5α或2α52”當α=5α時,sin(α)≈0.087可以得出閘板與密封套的密封比壓力>P0×5當α=2α52”時,密封比壓力將更大。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在不需要將閥桿擰緊的情況下,系統壓力作用在差動活塞上的總力已經使入口處閘板和密封套的密封比壓力遠遠超過所需,閘板處的密封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權利要求一種依靠閥門內部壓力幫助開關和密封的差動閘閥包括一套差動機構4與閥門的閘板3相連接,在差動機構中包括一個差動活塞6和一套控制閥5,差動活塞6通過兩道O型圈將閥體上部分為三個腔體,腔體Ⅰ、腔體Ⅱ、腔體Ⅲ,腔體Ⅱ與閥門入口通過閥體上的孔相連通,腔體Ⅰ通過閘板上的連通通道8與閥門出口相連通,其特征是在閘板和密封套上方裝置差動機構,差動機構中的差動活塞將閘閥上部的腔體分成三個,腔體Ⅱ和入口接通,腔體Ⅰ和出口接通,腔體Ⅱ和腔體Ⅲ之間有小的阻尼孔道7連通,腔體Ⅰ和腔體Ⅲ之間又有一個小的控制閥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差動閘閥,其結構特點是在閘板上方裝置差動機構,利用差動機構中的差動活塞將閘閥上部的腔體分成三個,使用一個控制閥控制各腔體之間的壓強差,使得差動機構受到系統壓力的總力發生變化,從而施加給掛接在差動機構上的閘板以力幫助開關,關閉后,差動活塞所受系統壓力總力向下,傳遞給閘板使之和密封套壓緊,達到幫助密封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由于驅動力矩小,可以用于手動、電動、氣動、電磁驅動的通用閘閥。
文檔編號F16K31/12GK2345811SQ9722117
公開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15日
發明者賀炬, 趙曉波, 于桂杰 申請人:賀炬, 趙曉波, 于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