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永磁閥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永磁閥門,屬于機械閥門技術領域。
現有的永磁閥門,一般由轉子、外轉子和密封罩等組成,它的結構是在內外轉子上各有一對永磁極,內轉子置于密封罩內,外轉子可繞密封罩旋轉。閥桿一端與內轉子磁極相連,另一端與閥瓣用螺紋旋合。閥瓣由閥體固定只能上下移動不能轉動,從而實現閥孔的開閉。這種結構閥體制造復雜,內轉子摩擦阻力大,轉動力矩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內永磁轉子呈凹形,外永磁轉子呈瓦形,閥瓣固定在閥蓋與閥體之間,閥體結構設計簡單,內轉子摩擦阻力小的永磁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閥體、內、外永磁轉子、密封罩,內、外永磁轉子分別置于閥體內,閥的上端有軸套,其結構要點是內永磁轉子的兩端呈凹形,固定安裝在閥桿的上端,外永磁轉子呈瓦形,置于內永磁轉子的外部。閥桿的頂部有內永磁轉子,下端與閥瓣相旋合,閥瓣固定在扁圓形的閥瓣套內,位于閥蓋與閥體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內、外永磁轉子通過內、外永磁轉子托架支撐在閥桿的上端。軸套位于閥蓋的中間部位,閥桿安裝在軸套內。密封罩的頂部呈凹形,凹形處有外永磁轉子的凸形軸頭,密封罩與閥體緊固在一起。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壽命長。閥桿套于閥桿軸套內,閥桿套設置在閥蓋的中間部位,可極大地減少內轉子的摩擦阻力,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
2、密封性能好。密封罩和閥體間由壓緊圈,密封墊和螺釘緊密連接。
3、結構設計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附圖圖面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永龍頭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永磁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閥瓣套的俯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圖中軸套(1)、軸頭(2)、外永磁轉子(3)、內永磁轉子(4)、閥桿(5)、閥蓋(6)、閥瓣套(7)、閥瓣(8)、轉子托架(9)、密封罩(10)、銷釘(11)、壓緊圈(12)、密封墊(13)、閥桿軸(14)、密封圈(15)、厚膠墊(16)、閥體(17)。
本實用新型的內永磁轉子(4)由一對高強力釹鐵硼材料制成的凹形永磁極制成,用銷釘(11)固定安裝在閥桿(5)的上端。閥桿(5)的另一端與閥瓣(8)之間用梯形螺紋旋合連接,閥瓣(8)套在扁圓形的閥瓣套(8)內,固定在閥蓋(6)與閥體(17)之間。閥瓣套(3)厚0.75-1.0mm,閥瓣(8)只能在閥瓣套內上下移動,不能轉動。圖3是瓣閥套(7)的俯視圖。外永磁轉子(3)由轉子托架(9)支撐,設置為一對安裝在內永磁轉子(4)的外部,內外永磁轉子的磁極相反,即S-N,N-S。外永磁轉子(3)呈瓦形,置于密封罩(10)內,繞密封罩(10)轉動。為了使其實現繞密封罩(10)轉動的目的,在外永磁轉子(3)的頂部凹形處點焊有外永磁轉子凸形軸頭。密封罩(10)與閥體(17)由壓緊圈(12)、密封墊(13)以及螺釘緊密連接。密封罩(10)采用0.5mm-0.75mm的非導磁不銹鋼材料,它的上端呈凹形。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本實用新型的下部靠近水龍頭之間設有厚膠墊(10),閥瓣套(7)與閥體(17)之間有密封圈(15)。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當外力驅動外永磁轉子(3)轉動時,通過N-S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會使密封罩(10)內的內永磁轉子(4)也隨之一同轉動。由于閥桿(5)與閥瓣(8)之間有梯形螺紋,兩者旋合在一起,并且閥瓣(8)被套在閥瓣套(7)內,閥瓣(8)只能作上下移動,故而外力便通過外永磁轉子(3)、內永磁轉子(4)和閥桿(5)傳動到閥瓣(8)上,使其上升或下降對閥孔進行打開和關閉的控制。
權利要求1.一種永磁閥門,包括閥體、內、外永磁轉子、密封罩,內、外永磁轉子分別置于閥體內,閥的上端有軸套,其特征在于a、內永磁轉子的兩端呈凹形,固定安裝在閥桿的上端,外永磁轉子呈瓦形,置于內永磁轉子的外部;b、閥桿的頂部有內永磁轉子,下端與閥瓣相旋合,閥瓣固定在扁圓形的閥瓣套內,位于閥蓋與閥體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閥門,其特征在于內、外永磁轉子通過內、外永磁轉子托架支撐在閥桿的上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閥門,其特征在于軸套位于閥蓋的中間部位,閥桿安裝在軸套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閥門,其特征在于密封罩的頂部呈凹形,凹形處有外永磁轉子的凸形軸頭,密封罩與閥體緊固在一起。
專利摘要一種永磁閥門,由閥體、內外永磁轉子、密封罩構成。內永磁轉子的兩端呈凹形,固定安裝在閥桿的上端,外永磁轉子呈瓦形,置于內永磁轉子的外部。閥桿的頂部有內永磁轉子,下端與閥瓣相旋合,閥瓣固定在扁圓形的閥瓣套內,位于閥蓋與閥體之間。本裝置具有使用壽命長,密封性能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K31/11GK2308782SQ9721894
公開日1999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9日 優先權日1997年6月9日
發明者楊樹文 申請人:楊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