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速箱,具體地說是一種輸出齒輪為外齒輪的變速箱。
現有變速箱的輸出齒輪大多為內齒輪傳動,通常用于較低轉速和較大轉矩的場合,如果要求這種內齒輪輸出較高轉速時,就需提高行星架的轉速,這會使加工和制造比較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齒輪為外齒輪的變速箱,以簡化結構,提高轉速和轉矩。
其主要技術方案包括箱體及位于其兩端的左、右箱蓋,在左、右箱蓋上分別利用軸承安裝輸入軸與輸出空心軸,在箱體內的軸承座上利用軸承安裝通軸,該通軸的左端伸出軸承座后安裝內齒輪,右端利用軸承安裝在輸出空心軸內,該通軸的中部分別固接左、右行星架,行星架上利用軸承安裝右行星軸,該右行星軸的中部安裝可與安裝在箱體內壁的內齒圈嚙合后的行星齒輪;輸入軸的右端為輸入軸齒輪,在左箱蓋上安裝有左行星輪軸,該軸的右端利用軸承安裝可分別與內齒輪及輸入軸齒輪嚙合的左行星輪;輸出空心軸的左端為輸出外齒輪,右端為輸出軸,右行星軸的左端為可與輸出外齒輪嚙合的行星軸齒輪。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輸出齒輪為外齒輪,與原來的內齒輪相比,可使本變速箱適用于要求較高的輸出轉速和較大的輸出轉矩的場合。其次,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比較簡單,因為不需要通過提高行星架轉速的途徑來提高輸出齒輪的輸出轉速,因而行星架的加工制造比較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
圖1的結構原理圖。
如圖所示在箱體(2)的兩側分別緊固左、右箱蓋(33)、(4);在箱體中緊固軸承座(34),在箱體上面聯接吊環(1),下面為底座(21),在箱體內的右側還固定有內齒圈(3)。
在左、右箱蓋(33)、(4)的中部分別利用軸承(24)、(17)聯接輸入軸(25)與輸出空心軸(12),并分別用左、右軸承蓋(26)、(19)對各自的軸承定位與密封,在左箱蓋(33)的一組軸承(24)間還設置有軸套(23)。輸入軸(25)的右端為輸入軸齒輪(27)。在左箱蓋(33)上緊固有左行星輪軸(29),軸(29)的右端利用軸承(30)安裝左行星輪(31),軸(29)外還套有軸套(28)。
在右箱蓋(4)中部的輸出空心軸(12)內利用一組軸承(15)安裝通軸(14),并在兩個軸承(15)間放置軸套(16),該通軸(14)的左端伸出軸承座(34)后用平鍵聯接可以與左行星輪(31)嚙合的內齒輪(32),通軸(14)利用軸承(22)安裝在軸承座(34)內。
通軸(14)的中部用平鍵聯接左、右行星架(5)、(20),并在該左、右行星架上分別利用軸承(6)、(10)安裝右行星軸(7),在該軸(7)的中部利用平鍵安裝可與內齒圈(3)嚙合的行星齒輪(11),在其左端固接行星軸齒輪(9),該行星軸齒輪(9)可與輸出空心軸(12)左端的輸出外齒輪(18)嚙合,輸出空心軸右端為輸出軸(13)。
工作時,輸入軸及其齒輪通過左行星輪帶動安裝在通軸左端的內齒輪及通軸一起轉動,通軸利用左、右行星架及右行星輪軸帶動行星齒輪在內齒圈內也繞通軸公轉,又帶動右行星軸自轉,左行星軸右端的行星軸齒輪再帶動輸出外齒輪及輸出空心軸與輸出軸轉動。
權利要求1.變速箱,包括箱體(2)及位于其兩端的左、右箱蓋(33)、(4),在左、右箱蓋(33)、(4)上分別利用軸承(24)、(17)安裝輸入軸(25)與輸出空心軸(12),在箱體(2)內的軸承座(34)上利用軸承(22)安裝通軸(14),該通軸(14)的左端伸出軸承(34)后安裝內齒輪(32),右端利用軸承(15)安裝在輸出空心軸(12)內,該通軸(14)的中部分別固接左、右行星架(5)、(20),行星架上利用軸承安裝右行星軸(7),該行星軸(7)的中部安裝可與安裝在箱體(2)內壁的內齒圈(3)嚙合的行星齒輪(11);輸入軸(25)的右端為輸入軸齒輪(27),在左箱蓋(33)上安裝有左行星輪軸(29),該軸(29)的右端利用軸承(30)安裝可分別與內齒輪(32)及輸入軸齒輪(27)齒合的左行星輪(31),其特征是輸出空心軸(12)的左端為輸出外齒輪(18),右端為輸出軸(13),右行星軸(7)的右端為可與輸出外齒輪(18)嚙合的行星軸齒輪(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速箱,具體地說是一種輸出齒輪為外齒輪的變速箱。它包括箱體、安裝在箱體兩側的左、右箱蓋,及箱體內的變速輪系。變速輪系包括位于左側的左行星輪系及位于右側的右行星輪系。其主要結構特點是輸出齒輪為輸出外齒輪,因而可輸出較高的轉速和較大的扭矩。
文檔編號F16H1/28GK2261531SQ9622347
公開日1997年9月3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1996年8月16日
發明者陳萬東 申請人:陳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