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擦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片式摩擦離合器,特別涉及具有限制反扭矩機構的摩擦離合品,該限制反扭矩機構防止從被驅動軸傳入的反扭矩使驅動軸過度回轉。
具有限制反扭矩機構的各種例子已經被提出(特公平5—73928號公報,特開昭59—219525號公報等)。這些機構采用反扭矩輸入時壓力板向離開離合器中心的方向移動來減弱摩擦離合器的摩擦接合。
基中特公平5—73928號公報中記載的一例如圖8所示。
圖8的摩擦離合器01對被驅動軸即主軸02和可自由回轉地安裝在該軸上的驅動齒輪03實行離合。
在驅動齒輪03上整體設置有在帶底的圓筒狀離合器外殼04,在離合器外殼04的內周在軸向上可自由滑動地裝有許多摩擦離合片05,在離合器輪轂07上沿圓周設置可允許軸向滑動的離合片06,該離合片與離合摩擦片05數量相同,并且是相間交互設置的。
離合器輪轂07在軸向上分割為主輪轂08和副輪轂09兩部份,帶底圓筒狀的離合器外殼04的內面靠底部的主輪轂08相當于成一體地嵌裝在主軸02上的離合器中心,其凸緣部份與上述的離合摩擦片05,離合片06相對。
會輪轂09軸向可滑動地嵌合在主輪轂08筒部的內周面,同時通過凸輪轂構連接。
在主輪轂08和副輪轂09之間壓縮設置著錐形彈簧010。
凸輪機構由凸爪012和爪孔013組成,兩者的組合把主輪轂08與付輪轂09的相對回轉變位轉換成付輪轂09的軸向滑動變位。
付輪轂09的右端與塞住離合器外殼04開口而配設的壓力板014相接,在該壓力板014與上述主輪轂08離合器中心相對其間挾著上述的離合摩擦片05和離合片06。
主輪轂08處向外突出設置著桿015貫通壓力板014,在其桿015的前端與壓力板014之間壓縮設置著形為螺旋彈簧的離合器彈簧016。
壓力板014的中心部由泄力軸承017支承,同軸貫通于主軸02內的泄力桿018的右前端與泄力軸承017相接。
該泄力桿018與離合控制柄等連動。
以上這樣構造的摩擦離合器01,通常在離合器合的時候靠離合器彈簧016的彈力壓力板014把離合摩擦片05及離合片06壓向主輪轂08使其處于強摩擦接合狀態。
在離合器脫開的時候,操縱離合控制柄使泄力桿018向圖8中右側方向移動使壓力板014對抗離合器彈簧016而移動,使主輪轂08和壓力板014之間的間隔擴大從而解除摩擦接合狀態。
加速或正常行駛時,相對于主輪轂08付輪轂09向回轉方向的前方受到扭矩作用,凸輪機構011使副輪轂位于左方,靠離合器彈簧016的彈力壓力板014將施合摩擦片05及離合片06壓向主輪轂08以保持摩擦接合狀態。
減速行速或車輛停穩之前引擎制動器制動,由主軸02上的主輪轂08對副輪轂09作用著向回轉方向后方的反扭矩,凸輪機構011使副輪轂09向右方移動,而使壓力板14遠離主輪轂08從而削弱離合摩擦片05及離合片06的摩擦接合。
這樣在離合摩擦片05和離合片06之間產生適當的滑動以阻止引起擎度回轉的同時亦可以防止引擎制動器的過度有效。
這樣在具備先有的限制反扭矩機構的摩擦離合器中,作為離合器中心的主輪轂08和壓力板014在同一方向上成一體回轉,反扭矩一發生作用付輪轂09便對主輪轂08相對回轉,由于凸輪機構011使其在軸向產生變位從而將壓力板014沿軸向外推遠離主輪轂08削弱摩擦接合。
因此在反扭矩作用時就必須有像副輪轂09這樣的中間部件對于主輪轂08作相對回輪以變換成軸向的變位從而對壓力板14起作用,這種結構復雜并花費較多成本。
由于結構是在離合器外殼04的開口側具有壓力板014,在離合器脫開時將壓力板014被推向外側,所以泄力機構就成了使泄力桿018穿過主軸02內來推壓力板014的復雜結構,即使是適用于將泄力機構裝在離合器外殼04開口側的情況下也必須要有將壓力板拉緊的結構,構造復雜。
有鑒于此,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價格便宜的具有限制反扭矩裝置的摩擦離合器,當反扭矩作用時不需要特別的中間部件使壓力板沿軸向移動,故結構簡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摩擦離合器中,將驅動軸一側的離合摩擦片與被驅動軸一側的離合片交互配置,在其兩側配置著將其挾于中間的被驅動軸一側的離合器中心和壓力板,靠擴大或縮小兩者間的間隔來實施驅動軸與被驅動軸之間的動力傳遞與切斷,本發明的摩擦離合器具有的變換機構是上述離合中心和上述壓力板在回轉方向上可以相對變位,由于反扭矩的輸入而使上述回轉方向的相對變位變換成沿回轉軸方向上的相對變位從而擴大上述離合中心與上述壓力板的間隔。
由于離合器中心和壓力板在回轉方向上可以相對變位,反扭矩輸入時對于離合中心壓力板在回轉方向上的相對變位變換成了軸向上的變位,所以不需要特別作用于壓力板的中間部件,離合中心直接作用在壓力板上,因而結構簡單成本亦可降低。
此外,即使離合中心與壓力板在回轉方向上的相對變位是可能的,由于離合器彈簧采用蝶式簧,因而該回轉方向的相對變位不影響彈簧的機能可使其發揮原有的機能。
離合中心與壓力板的回轉方向上的相對變位量用限制器加以定量,便可以將被驅動軸一側傳向驅動軸一側的反扭矩加以限量。
使上述壓力板上突設的泄力架安裝用輪轂貫通離合中心上穿設的設定形狀的貫通孔,作成限制裝置,這樣就可以利用原來具備的泄力機構構成簡單的限制器,可以謀求結構的簡單化,輕量化。
帶底的圓筒狀離合器外殼的內側支承著離合摩擦片,從其開口端向內順序配置著離合中心、壓力板、離合器彈簧,結構可以是當離合器脫開時從外側推壓力板,簡化了結構,在離合器蓋一側備有泄力機構類型的摩擦離合器中可以簡單地不變更泄力機構而采用限制反扭矩裝置。
以下就
圖1至6所示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加以說明。
圖1是有關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摩擦離合器的截面圖。
圖2是同一摩擦離合器的其他截面圖,圖中省略了一部份的截面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壓力板正視圖。
圖4是圖3中沿IV—IV線的截面圖。
圖5是其他狀態的壓力板正視圖。
圖6是圖5中沿VI—VI線的截面圖。
圖7是其他實施例的凸輪凹部形狀的截面圖。
圖8是先有的摩擦離合器的截面圖。
1—摩擦離合器;2—主軸;3—軸承;4—離合器外殼;5—驅動齒輪;6—輪轂;7—螺母;8—離合中心;9—壓力板,10—離合摩擦片;11—離合片;12—碟形彈簧;20—凸輪凹部;21—螺絲孔;22—長槽;25—凸起銷;26—長圓孔;27—長槽;30—支持泄力架的軸?;31—螺栓;32—泄力架;35—回復簧;50—凸輪凹部;51,52—限制臺;53—凸起銷。
圖1是本實施例摩擦離合器1的截面圖,圖2為該實施例其他剖面的截面圖。
帶底的圓筒狀離合器外殼通過軸承3可自由旋轉地被安裝支持于被驅動軸限主軸的預定位置上,沿該離合器外殼4的底部外側面驅動齒輪5與其嵌裝為一體。
輪轂6以花鍵聯接嵌裝在從離合器外殼4的圓筒內實出的主軸2上并由螺母7緊固,阻止輪轂6的軸向移動,使其同主軸2一體回轉,離合中心8的中央圓筒部8a嵌裝在該輪轂6上。
離合中心8,從中央圓筒部8a沿放射方向延伸形成環狀圓板部8b,進而經過偏平狀圓筒部8c構成環狀圓板形成外凸緣部8d,像要蓋住離合器外殼4的開口似地裝嵌支持于輪轂6上與主軸2一體回轉。
在離合器外殼4的圓筒狀內部的離合中心8的內側,離合中心8的中央圓筒部8a貫通壓力板9,該壓力板可沿軸向滑動并可自由回轉地被支持著。
壓力板9的環狀圓板部9a的外徑比離合器外殼4的圓筒內徑略小,與離合中心8相對,圓板部9a的中部上延伸出了圓筒部9b該部是沿著離合中心8的圓筒部8c的外圓周面形成的。
在該壓力板9的圓筒部9b的外周面與離合器外殼4的圓筒內周面之間的空間處,交互配置著離合器外殼4一側的許多離合摩擦片10和壓力板9一側的許多離合板11。
即在離合器外殼4的圓筒內周面上環圓周作成了許多指向軸向方向的割槽4a,許多摩擦片10的外周突起部嚙合在該割槽內,允許在,軸方向滑動。另一方面,在壓力板9的圓筒部9b的外圓周面上也環圓周作成了許多指向軸向方向的槽9c,許多離合片11的內周突起部嚙合在該割槽內,允許在軸方向滑動,它與上述離合摩擦片10片片相間地配置。
這些離合摩擦片10和離合片11被挾持在離合中心8的外凸緣部8d與壓力板9的圓筒部9b之間。
因此,在壓力板9接近離合中心8使間隔縮小時離合摩擦片10和離合片11相互接近加強了摩擦接合,相反,壓力板9離開離合中心8使間隔擴大時離合摩擦片10和離合片11相互分離削弱摩擦接合。
此外,壓力板9由于其底部固定于輪轂6的離合彈簧即蝶形簧12的作用,一直受到被推到離合中心8(圖1中向右方向)的偏壓力。
如圖3所示在壓力板9的環狀圓板9a上相對于離合中心8的面上形成了等間隔的3個凸輪凹部20,如圖4所示這樣形成凸輪凹部20,使得凸起的部分在回轉方向后側向前側由深逐漸平滑地過渡到淺。
另外,在壓力板9的環狀圓板部9a處穿設有如圖3所示的等間隔的3個螺絲孔21,該螺絲孔21周圍向上鼓起一些,形成了后述泄力架支持輪轂30的安裝部21a。
此外,在壓力板9的環狀圓板部9a對著離合中心8的面上如圖2及圖3所示仍然等間隔地形成有3個長槽22,回簧35的一半嵌裝于槽內。
另一方面在對著壓力板9的離合中心8的圓板部8b處,對應于上述凸輪凹部20嵌裝著凸起銷25,使其頭部臨向凸輪凹部20,對應于上述螺絲孔21在圓周方向上形成長圓孔26,與上述長槽22相對形成斷面為半圓狀的長槽27。
在壓力板9的上述安裝部21a處螺栓31擰在貫通螺絲孔21中,向外實出的圓筒形泄力架支持輪轂30貫通于離合中心8的長圓孔。
在接近主軸2的前端設有泄力架32,其外緣32a的三個部位分別與上述三個泄力架支持輪轂30的前端相接并由上述螺栓31貫通其中將它們緊固起來。
就是說,泄力機構設置于帶底的圓筒狀離合器外殼4的開口一側(離合器蓋一側)。
貫通離合中心8的長圓孔26的泄力架支持輪轂30可以沿長圓孔26移動,由此構成了限制機構,該機構使壓力板9對離合中心8的相對回轉被限制在泄力架支持輪轂30在長圓孔26內的可移動范圍。
另外,在壓力板9一側的長槽22和離合中心8一側的長槽27處沿周向壓縮設置著回簧35,相對于壓力板9離合中心8向回轉方向轉動時,使回簧回復原狀的力加大。
圖3及圖5是從離合中心8一側來看壓力板9的正視圖,對此,離合中心8一側的凸起銷25,長圓孔26,長槽27的相對位置以雙點劃線示出,圖3表示正常行駛或加速時的狀態,圖5表示減速時的狀態。
正常行駛時被驅動軸一側的離合中心8滯后于驅動一側,回簧35的彈力在起著作用,如圖3所示安裝部21a(泄力架支持輪轂30)走在前面,位于離合中心8一側的長圓孔26的回轉方向的前端,使離合中心8與其成一體旋轉,凸起銷25也處于滯后狀態,位于凸輪凹部20的回轉方向后側的凹部的最深的位置。
因此,相對于離合中心8壓力板9處于最接近的位置,離合中心8的外緣部8d與壓力板9的圓板部9a之間的間隔縮小從而離合摩擦片10與離合板11的摩擦接合加強,離合器處于接合狀態,驅動齒輪5以很小的動力損耗將驅動力傳遞給主軸2。
在減速行駛或至車輛停止的期間,由于引擎制動,離合器受到反扭矩作用,與被驅動軸即主軸2一體的離合中心8在回轉方向上走在引擎一側的壓力板9的前面,如圖5所示,與回簧35對抗,離合中心8一側的長圓孔26相對于壓力板9一側的安裝部21a有所前進,凸起銷25向凸輪凹部20的回轉方向前側相對移動,如圖6所示由于凹部漸漸變淺,由此軸向推壓壓力板9因而發生反抗蝶簧12的負荷。
因此,離合中心8的外緣部8d和壓力板9的圓板部9a之間的間隔擴大,離合摩擦片10與離合板11間的摩擦接合減弱,離合器可以適當滑動,能夠減輕過大的反扭矩傳到使驅動齒輪5動作的引擎上,防止過度回轉。
此外亦可防止引擎制動器的過度有效。
操縱離合柄斷開離合器時,將與離合柄連動的泄力架32推向主軸2側,通過泄力架支持輪轂30使壓力板9對抗蝶形簧12的彈力向遠離離合中心8的方向移動,這樣就可解除離合摩擦片10與離合片11的摩擦接合而斷開離合器。
形為蝶簧12的離合器彈簧使壓力板9具有靠近離合中心8一側的趨向,所以雖然對于離合中心8壓力板9可以相對回轉,但蝶簧12不會發生諸如失穩倒位,扭曲等情況,可使蝶簧的原有機能得以正常發揮。
對于離合中心8壓力板9的相對回轉由于限制在壓力板9一體的泄力架支持輪轂30可以在離合中心8上所設長圓孔內移動的范圍內,所以,從主軸2一側向驅動齒輪轂一側所傳遞的反扭矩的量亦可限定于所設定的范圍內。
并且,泄力架支持輪轂30與長圓孔26這一限制機構只需對原有部件進行某些改進,所以不需要設置特別的限制機構,因而可以期望零部件數量少,輕量化,而且堅固。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從帶底的圓筒狀離合器外殼4的開口端一側開始向內依次配置離合中心8,壓力板9,蝶形簧12,蝶形簧12作用于壓力板9使其偏向離合中心8一側,在離合器蓋一側設置的泄力機構通過泄力架支持輪轂30將壓力板9推向離合器外殼4的內部,這樣的結構,構造簡單制造容易并且價格便宜,進而,在先有的在離合器蓋一側具有泄力機構類型的摩擦離合器中不用變更泄力機構就可簡單地采用限制反扭矩裝置,非常方便。
在以上的實施例中相對于離合中心8的壓力板9的相對回轉被泄力架支持輪轂30和長圓孔26的限制機構所限制,但是也可以如圖7所示那樣在設置于壓力板上的凸輪凹部50的回轉方向前后設置實出的限制臺51,52,使離合中心一側的突起銷53位于兩個限制臺51,52之間以此來限制突起銷53的移動。
此外,突起銷是固定在離合中心8上,其頭部靠著壓力板9一側凸輪凹部20,然而也可以不用突起銷25,而在離合中心的表面上形成膨脹的突出部。
在本發明中,當可能引起離合中心與壓力板在回轉方向上相對變位的反扭矩輸入時,因為相對于離合中心壓力板的回轉方向的相對變位可以變換為軸向的變位,所以不需要特別的作用于壓力板的中間部件,離合中心直接作用于壓力板上結構簡單成本亦可減低。
作為離合器彈簧采用蝶形簧,因此離合中心與壓力板的相對回轉變位不影響蝶形簧的機能,使其能夠發揮原有的機能。
用限制裝置來限制離合中心和壓力板在回轉方向的相對變位量就可以把從被驅動側傳給驅動側的反扭矩量限定于所定范圍內。
上述壓力板上設置的突設的泄力架安裝用輪轂貫通離合中心上的設定形狀的貫通孔,以此作為限制裝置。于是利用原來具備的泄力機構可以簡單地構成限制裝置,可以謀求結構的簡單化,輕量化。
在其內側支持離合摩擦片的帶底圓筒狀的離合器外殼的開口端向內順序配置著離合中心。壓力板和離合器彈簧,離合器脫開時從外側推壓力板就可以了,結構簡單,制造容易而且價格便宜,先有的在離合器蓋一側具備泄力機構類型的摩擦離合器中不需變更泄力機構就可簡單地采用反扭矩限制機構,非常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摩擦離合器,在這種離合器中,驅動軸一側的離合摩擦片和被驅動軸一側的離合片交互配置,將其挾持于中間,在其兩側配設的被驅動軸一側的離合中心和壓力板受離合器彈簧的作用處于趨向縮小相互間距的狀態,根據擴大或縮小其間距可以實施驅動軸與被驅動軸之間動力傳遞的斷離與接合,該摩擦離合器中還具有如下特征上述離合中心和上述壓力板在回轉方向上可以相對變位,具有變換機構,該變換機構可以將反扭矩輸入引起的上述回轉方向上的相對變位變換或回轉軸方向上的相對變位,從而可以擴大上述離合中心與上述壓力板之間的間隔。
2.權利要求1記載的摩擦離合器特征還有,上述離合器彈簧采用蝶形簧。
3.權利要求1記載的摩擦離合器特征還有,設有限制裝置,以限制上述離合中心與上述壓力板在回轉方向上的相對變位量在預定的變位范圍之內。
4.權利要求3記載的摩擦離合器特征還有,上述限制裝置的構造是在上述壓力板上設置突出的泄力架安裝用輪轂,它貫通離合中心上預定形狀的貫通孔。
5.權利要求1,2或者3記載的摩擦離合器特征還有,從在其內側支持著上述離合摩擦片的帶底的圓筒狀離合器外殼開口端向內順序配設上述離合中心,上述壓力板和上述離合器彈簧。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價格便宜的摩擦離合器,具有結構簡單的扭矩限制機構,并且在反扭矩作用時對于壓力板的軸向移動并不需要中間部件。驅動軸側的離合摩擦片10與被驅動軸側的離合片11交互配置,將其挾于中間,在其兩側配置的離合中心8及壓力板9靠擴大或縮小間隔來實施驅動軸與被驅動軸之間動力傳遞的接合與脫離,在這樣的摩擦離合器中,上述離合中心8與壓力板9可在回轉方向上相對變位,并且備有變換機構,該機構將反扭矩輸入引起的上述回轉方向上的相對變位變換成回轉軸方向的相對變位,從而擴大上述離合中心8與壓力板9之間的間隔。
文檔編號F16D13/52GK1129295SQ9511728
公開日1996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29日
發明者塚田善昭, 中村一彥, 鹿山博明, 齋藤充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