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硬管聯接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上常用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工業上流體(液體、氣體)的傳送總需要軟、硬管聯接。特別在流體有較高壓力情況下,軟硬管的聯接結構必須保證其穩定及流體無泄漏。常用的軟硬管聯接結構是由軟管(1)、套管(2)、管芯(3)、外接管(4)組成,(
圖1),套管(2)套在軟管(1)外,芯管(3)位于軟管(1)內,芯管與軟管緊配合,芯管(3)穿出套管(2)底側面中心孔,芯管是金屬硬管,與外接金屬硬管(4)焊接形成軟硬管聯接結構。傳統的結構當流體壓力超過芯管(3)與軟管(1)的摩擦力時,芯管(3)與軟管(1)之間會有縫隙形成泄漏。甚至芯管(1)隨著流體流動而脫離軟管(1)而導致聯接結構破壞。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出一種耐壓、結構穩定、無泄漏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軟、硬管聯接結構由軟管、套管、硬管組成,套管是有底側面的圓柱筒殼,底側面有中心孔,軟管端部位于圓柱筒殼內,硬管的一部份位于軟管中心孔內,稱為硬管內端,另一部份位于套管底側面外,稱為硬管外端,硬管內端上有內凸緣,硬管外端上有外凸緣,二凸緣緊壓套管的內、外底側面,套管柱向側面上加壓有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
聯接結構的制造方法是 I.按需要選定硬管外端直徑D2。II.將硬管(4)用模具鎖定后,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外凸緣。III.按軟管中心孔配合需要,用沖模冷擠壓,調正硬管(4)內端外徑D1(當D2>D1時外壓,D1>D2時內擠)。IV.將硬管內端插入套管底側面中心孔內,外凸緣緊貼套管外底側面,鎖定硬管外端,再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內凸緣。V.將軟管插入套管內,同時硬管內端插入軟管中心孔。VI.在套管外表面,用型模加壓形成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
套管柱向側面上的嵌入型塑變花痕,也使套管與軟管有天牙交錯嵌入型結合部,增加了套管與軟管、硬管內端三者的摩擦力,提高結合部的穩定牢固,加上二凸緣將套管擠壓固定,形成穩定、牢固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完成發明任務。
圖1是常用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3硬管實施例圖4是制造方法實施例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發明常用的軟硬管聯接結構是由軟管(1)、套管(2)、芯管(3)、硬管(4)組成,套管(2)是一個有底側面的圓柱筒殼,軟管位于套管內,套管底側面上有中心孔,芯管(3)位于軟管(1)中心孔內,芯管(3)伸出套管(2)底側面外,芯管(3)是金屬硬管,與外接金屬硬管用焊接工藝聯接,從而形成軟硬管聯接結構(圖1)。
本發明提出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去除芯管與外接硬管的分體及焊接結構,軟硬管聯接結構由軟管(1)、套管(2)、硬管(4)組成,軟管(1)局端部位于套管(2)內,端面與套管(2)底內側面相貼,硬管(4)內端位于軟管中心孔內,硬管(3)外端位于套管(2)底側面外,硬管(4)內端有內凸緣(5),硬管(4)外端有外凸緣(6),二凸緣緊壓套管的內、外底側面,呈緊壓一體結構,套管(2)柱向側面上加壓有周向塑變花痕(7),使套管(2)與軟管(1)有嵌入型交錯結合部。
硬管(4)內端的外徑D1可以與硬管(4)外端外徑D2相同,也可以不同,即D1不等于D2。D1可大于D2,也可以D2大于D1。
硬管(4)的內、外凸緣是擠壓凸緣。采用擠壓工藝先后擠壓而成。軟硬管聯接結構的制造方法是I.按需要選定硬管(4)外端外徑D2。II.將硬管(4)用模具鎖定后,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外凸緣(6)(圖4a)。III.按軟管(1)內孔配合需要用沖模冷擠壓調正硬管(4)內端外徑D1(當D2>D1時外壓,D1>D2時內擠)(圖4b)。IV.將硬管(4)內端插入套管中心孔內,外凸緣(6)緊貼套管底外側面(圖4c)。V.鎖定硬管(4)外端,再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內凸緣(5)(圖4d),VI.將軟管(1)插入套管(2)內,同時硬管內端插入軟管(1)中心孔內。VI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加壓,形成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7)。
上述本方法適用于軟管(1)內徑與硬管(4)外徑不配套,無法以軟管內徑選出適合配合尺寸的硬管。若軟管中心孔尺寸有現有規格的可配合時,則制造工藝中無需調正工藝,制造方法為I.按軟管(1)內徑配合需要,選定硬管(4)外徑D1,II.將硬管(4)用模具鎖定后,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外凸緣(6)(圖4a),III.將硬管插入套管中心孔內,外凸緣(6)緊貼套管底外側面(圖4c),IV.用沖模冷擠壓再擠壓出內凸緣(5)(圖4d),V.將軟管(1)插入套管(2),同時硬管(4)內端插入軟管(2)中心孔內,V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加壓,形成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7)。
軟硬管聯接結構的硬管、套管材料可以是鋁、鋁合金、紫銅、銅合金或低炭鋼或高塑性的有色及黑色金屬材料。
本發明軟硬聯接結構,將傳統的芯管與外接硬管合二為一,去除了芯管與外接硬管的焊接結構,從而消除了焊接工藝可能帶來的不足,簡化了結構,更主要的是提高了硬管與套管聯接的穩定性及耐壓性,呈一體結構,加上套管上的嵌入型塑變花痕,增加了套管、硬管、軟管三者的結合度,阻止了三者的相對位移,有較大的結合穩定性,從而防止使用中高壓流體的泄漏,提高了氣密性,去除了三者脫離的可能性。實驗證實流體壓力在5.0MPa時100%無泄漏。三者脫離的拉脫力在25MPa以上。套管上的嵌入塑變花痕造型美觀。
權利要求
1.一種軟硬管聯接結構,由軟管(1),套管(2),硬管(4)組成,套管(2)是有底側面的圓柱筒殼,底側面有中心孔,軟管局端部位于套管的圓柱筒殼內,其特征是硬管(4)內端位于軟管(1)中心孔內,硬管(4)外端位于套管底側面外,硬管內端有凸緣(5),硬管外端上有外凸(6),二凸緣緊壓套管的內、外二底側面,套管柱向側面加壓有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花痕嵌入軟管(1)表層。
2.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其特征是硬管(4)內端外徑D1與硬管(4)外端外徑不同(D1不等于D2)。
3.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其特征是硬管內端外徑D1與硬管(4)外端外徑D2相同。
4.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其特征是凸緣(5)及凸緣(6)是擠壓凸緣。
5.一種軟、硬管聯接結構的制造方法,軟硬管聯接結構由軟管(1)、套管(2)、硬管(4)組成,套管是有底側面的圓柱筒殼,底側面有中心孔,軟管(1)局端部位于套管(2)的圓柱筒殼內,其特征是硬管(4)內端位于軟管(1)中心孔內,硬管(4)外端位于套管(2)底側面外,軟硬管聯接結構的制造方法是I.按需要選定硬管(4)外端外徑D2。II.將硬管(4)用模具鎖定后,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外凸緣(6)。III.按軟管(2)中心孔配合需要,用沖模冷擠壓調整硬管(4)內端外徑D1(當D2>D1時外壓,D1>D2時內擠)。IV.將硬管(4)內端插入套管(2)底側面中心孔內、外凸緣(6)緊貼套管(2)外底側面。V.鎖定硬管(4)外端,再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內凸緣(5)。VI.將軟管(1)插入套管內,同時硬管(4)內端插入軟管(1)中心孔,VI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擠壓出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7)。
6.一種軟、硬管聯接結構的制造方法,軟硬管聯接結構由軟管(1)、套管(2)、硬管(4)組成,套管是有底側面的圓柱筒殼,底側面有中心孔,軟管(1)局端部位于套管(2)的圓柱筒殼內,其特征是硬管(4)內端位于軟管(1)中心孔內,硬管(4)外端位于套管(2)底側面外,軟硬管聯接結構的制造方法是 I.按軟管內徑配合需要,選取硬管(4)外徑D1。II.將硬管(4)用模具鎖定后,用沖模冷擠壓,擠壓出外凸緣(6)。III.將硬管(4)內端插入套管(2)底側面中心孔內,套管(2)外底側面緊貼凸緣(6),IV.硬管(4)外端用模具鎖定后,同樣用沖模冷擠壓,在緊貼套管(2)內底側面處擠壓出內凸緣(5),V.將軟管(1)插入套管(2),同時硬管(4)內端插入軟管中心孔,VI.在套管(2)外表面用型模加壓,形成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7)。
7.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鋁。
8.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紫銅。
9.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鋁合金。
10.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硬管聯接結構,其特征是套管(2)、硬管(4)材料是銅合金。
全文摘要
一種軟硬管聯接結構,由軟管(1),套管(2),硬管(4)組成,套管是有底側面的圓柱筒殼,底側面有中心孔,軟管局端部位于套管的圓柱管殼內,硬管內端位于軟管中心孔內,硬管外端位于套管底側面外,硬管內端有內凸緣(5),硬管外端有外凸緣(6),二凸緣緊壓套管的內、外二底側面,套管柱向側面加壓有嵌入型周向塑變花痕,花痕嵌入軟管(1)表層。外觀精致,結構穩定、耐壓,無泄漏。
文檔編號F16L33/22GK1127338SQ95112709
公開日1996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28日
發明者蔣建衛, 樂嘉齊 申請人:蔣建衛, 樂嘉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