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端面接觸推桿擺線減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擺線機械傳動領域的減速裝置,具體說是一種單端面接觸推桿擺線減速裝置。
現有技術中,在擺線傳動的減速裝置上,其推桿與偏心軸上的軸承外徑的接觸,均為線接觸,因而壓強過大,運轉受力時易使軸承外圈變形,致使兩者磨損較大,并使系統產生一定振動,增大了噪音,縮短了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中的缺點,將結構加以改進,主要解決由于推桿與偏心軸上的軸承外徑接觸為線接觸所帶來的問題,減小軸承外圈及推桿在壓力作用下的變形和周期力作用下的疲勞,減小磨損與振動,延長使用壽命,提高輸出效率,降低噪音,改善傳動性能。
本實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單端面接觸推桿擺線減速裝置,在轉軸外部通過外部支承偏心地安裝一個輸入套,輸入套由外力帶動轉動,輸入套外部套有軸承,沿軸承外圓均布數個推桿,推桿的另一端有凹槽,在凹槽內裝有滾柱,滾柱與擺線環內側的擺線峰谷相接觸,推桿的側面連接輸出環架并能推動輸出環架轉動,輸出環架連接棘爪、棘輪并能帶動其轉動,棘輪再帶動執行元件轉動。推桿與軸承外周接觸部位是曲面,曲率半徑相等。
擺線環內側的峰谷數與傳速比有關,可以選擇7~95個,推桿與滾柱個數與擺線環內側的峰谷個數成比例。可以選用4~48個。
當選擇減速比為116時,擺線環內側的峰谷個數為15個,推桿與滾柱個數可以選擇8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將推桿與軸承相接觸的底部形狀改為圓弧形狀,并與軸承相接觸部位的曲率半徑相等,由已有技術的線接觸改為面接觸,減小磨損及振動,延長使用壽命,提高輸出效率,降低運轉噪音,從而明顯改善傳動性能。
本實用新型動作原理是齒差傳動原理。現結合
一個實施例及其動作原理圖1是單端面接觸推桿擺線減速裝置的結構圖,圖2是A-A截面局部剖視圖,在轉軸(1)外部通過外部支承偏心地安裝一個輸入套(2),輸入套(2)外部套有軸承(11),較高的輸入轉速及較小的扭矩通過輸入套(2)傳入該裝置。由于輸入套(2)的偏心,在轉動時,通過軸承(11)將偏心作用產生的徑向推力傳給推桿(3)和有一半被推桿另一端包住的滾柱(5),在圓周上均布有8個推桿和8個滾柱,這是相對于擺線環內側峰谷為15個時,減速比為116時選定的個數。當某一時刻,只有一個推桿在擺線環的最大斜面處受到最大的切向偏反作用力,該力由推桿(3)的側面推動輸出環架(9),并輸出較低的轉速及較大的扭矩,此輸出通過棘爪(8)帶動棘輪(7),進一步帶動執行元件轉動,從而實現減速轉動。裝有軸承(10)、(12)起支承作用,軸承(11)起推動推桿(3)的作用。推桿(3)與軸承(11)的圓弧形外徑相接觸,推桿(3)的底部是圓弧形,其曲率半徑與軸承(11)的圓弧形外徑曲率半徑相同,因此接觸緊密,為面接觸,減小接觸處的壓力和磨損,減小軸承外圈及推桿在壓力作用下的變形及周期力作用下的疲勞,降低運轉噪音,明顯改善傳動功能,提高輸出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單端面接觸推桿擺線減速裝置,在轉軸外部通過外部支承偏心地安裝一個輸入套,輸入套外部套有軸承,沿軸承外圓均布數個推桿,推桿的另一端有凹槽,凹槽里裝有滾柱,滾柱與擺線環內側的擺線峰谷相接觸,其特征在于推桿側面連接輸出環架并能推動輸出環架轉動,輸出環架連接棘爪、棘輪并能帶動其轉動,推桿與軸承外周接觸部位是曲面,曲率半徑相等。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端面接觸推桿擺線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擺線環內側峰谷的個數與傳速比有關,可以是7~95個,推桿與滾柱的個數與擺線環內側的擺線峰谷個數成比例,為4~48個。
專利摘要單端面接觸推桿擺線減速裝置是一種擺線機械傳動領域的減速裝置結構的改進。在轉軸外部安裝一個輸入套,輸入套外部套有軸承,沿軸承外圓均布數個推桿,推桿的另一端凹槽里裝的滾柱與擺線環內側的擺線峰谷相接觸,推桿側面連接輸出環架,并能推動輸出環架,輸出環架連接棘爪、棘輪并帶動其轉動,推桿與軸承外圓接觸部位是曲面,曲率半徑相等。優點是由原線接觸改為面接觸,減小磨損和振動,延長壽命,提高輸出效率。
文檔編號F16H37/00GK2199370SQ94240450
公開日1995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7日
發明者王國棟 申請人:王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