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用變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傳動裝置,尤其是一種兩用變速器。
目前使用的變速器有普通手動變速器,電磁式和計算機式自動變速器,存在體積大,結構復雜,難操作,變速過程時間長,動力輸出不連續等不足,且過多使用離合器,使發動機轉速頻頻變化,容易損壞發動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緊湊,可隨意變速,操作靈活的手動、自動兩用變速器。
本實用新型是由組合式主動齒輪、組合式被動齒輪以及輸入軸、輸出軸、撥叉桿、頂桿、撥叉變速座、離心器等組成。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示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式齒輪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撥叉變速座剖示圖。
本兩用變速器是由一個組合式主動齒輪(2)、組合式被動齒輪(8)、以及輸入軸(19)、輸出軸(6)、撥叉桿(11)、頂桿(15)、撥叉變速座(12)、離心器(4)等組成。如圖所示為三檔變速器,組合式主動齒輪(2)由三個大小比例不同的齒輪連接在輸入軸(19)上而成。組合式被動齒輪(8)由三個大小比例不同的空心外輪(18)分別套在連接輸出軸(6)、橫穿軸心的方孔內裝有T形活動齒(16)和彈簧的內輪(17)上構成。與組合式主動齒輪嚙合。輸出軸(6)連接組合式被動齒輪(8)和離心器(4),離心器(4)為一長形管,管內裝有滑輪(3)、拉線(7)及離心錘(5)。長方形頂桿(15)的一端插入輸出軸(6)軸心,一端連接槽輪(10),桿身適當部位有幾處三角形凹窩(有多少個擋次就有多少個凹窩)。槽輪(10)旁的撥叉桿(11)中部穿過一條中間為圓球狀的圓柱形撥叉軸(13),撥叉變速座(12)彎曲成弧形,中間有供撥叉桿(11)活動的直槽和橫槽。(9)為卡齒,(20)為內齒,(14)為頂桿彈簧,位于輸出軸(6)與頂桿槽輪(10)之間。
本兩用變速器利用組合式被動齒輪內、外輪不相嚙合時形同一般飛輪互不相干這一特點,使主動齒輪能帶動所有外輪轉動,即固定嚙合,但只有一個外輪(變速時又換另一個)的內齒與內輪的T型活動齒(頂桿已將其頂起)嚙合,而帶動輸出軸轉動。頂桿的作用是在進或退時,利用頂桿頭的斜面將T型活動齒頂起,使T型活動齒與外輪的內齒嚙合,而帶動輸出軸轉動。不頂起任何活動齒時,就是空檔。在輸出軸軸心內用頂桿進行變速,頂桿心須與輸出軸同步轉動,使頂桿頭的斜面始終對著T型活動齒。利用離心錘產生的離心力來自動控制頂桿的進或退,即控制變速。手動變速時,利用撥叉控制頂桿,又利用撥叉變速座里的橫槽來固定撥叉桿制止自動變速,將撥叉桿推至直槽,又能使自動變速正常。自動變速時,利用輸出軸軸心內的卡齒的阻礙作用,使頂桿進或退變速時,是突發性的,這樣不至于變速過程中時間間隔過長。頂桿彈簧的作用是在自動變速時,產生復原力和產生一定阻力,使離心器適當地控制頂桿。該彈簧的彈力必須大于撥叉阻力與卡齒阻力之和。
本兩用變速器體積小,結構緊湊、簡單,手動變速時,靈活宜操作,可隨意變速,既能手動又能自動變速。在汽車上使用時,變速或掛空擋無需或很少使用離合器,變速過程時間短,動力輸出連續,能根據動力情況、前進速度等因素自動變速。本兩用變速器適用于汽車、機動車、自行車或一般變速機械。
權利要求1.一種兩用變速器,由組合式主動齒輪(2)、輸入軸(19)、輸出軸(6)組成,其特征在于a、三個大小比例不同的空心外輪(18)分別套在連接輸出軸(6)、橫穿軸心的方孔內裝有T形活動齒(16)和彈簧的內輪(17)上構成組合式被動齒輪(8);b、輸出軸(6)連接組合式被動齒輪(8)和離心器(4),離心器(4)為一長形管,管內裝有滑輪(3)、拉線(7)及離心錘(5);c、長方形頂桿(15)的一端插入輸出軸(6)軸心,一端連接槽輪(10),桿身適當部位有幾處三角形凹窩;d、槽輪(10)旁的撥叉桿(11)中部穿過一條中間為圓球狀的圓柱形撥叉軸(13);e、撥叉變速座(12)彎曲成弧形,中間有供撥叉桿(11)活動的直槽和橫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兩用變速器,它是由組合式主動齒輪;外輪套著中心裝有T形活動齒的內輪構成的組合式被動齒輪;輸入軸;輸出軸;內裝有滑輪、拉線及離心錘的離心器;開有三角形凹窩的頂桿、槽輪、撥叉桿、撥叉軸,彎曲成弧形的撥叉變速座等組成。該兩用變速器既能手動又能自動變速,體積小、結構緊湊、簡單,易操作。可隨意變速,變速過程短,動力輸出連續。適用于汽車、機動車、自行車或一般變速機械。
文檔編號F16H1/00GK2158941SQ9320150
公開日1994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1993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1993年1月14日
發明者莫顯昆 申請人:莫顯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