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定性定量控制的電磁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閥門,尤其是一種可由電信號定性定量控制各種流量的電磁閥門。
目前,用于自動化控制中作為執行元件的電磁閥,都是全開全關式的,只能作為定性控制,無法用于定量或各種曲線輸出量的控制。而現實生產實踐中,很多場合都需要對氣、水、油等流量呈線性逐量增大或逐量減少的定量控制;或需要按開關量的百分比緩緩輸出控制。例汽車自動化駕駛裝置對供油的油閥控制就需要定量和曲線輸出的電磁油閥作為智能執行元件;火車自動駕駛系統也需要有定量輸出的電磁氣閥做執行元件等等。由于計算機和各種集成電路的應用,目前作為全自動定量化控制的智能電路已發展到實用階段,完全可以達到定性定量或各種曲線控制的智能水平,在自動化控制各種水、氣、油等流量方面至今還沒有與其配套的執行元件問世,使很多這類能定量自動化控制的裝置,因只有大腦缺乏手腳而無法應用于生產實踐,嚴重影響生產力的發展。為此提出本實用新型發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可以用電信號進行定性定量及曲線控制各種流量的電磁閥門。它配套在智能自動化控制電路中作為自動執行元件,既能全開全關式定性自動控制各種流量,又能根據需要通過電信號執行定量或曲線形自動控制流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種實現的使普通手動球閥中能推動閥芯的閥桿與步進電機的轉軸相連接或通過齒輪等傳動機構相連接。將步進電機與普通手動球閥互相結合,發展成為新型的可用電信號定性定量控制各種流量的電磁閥。步進電機具有步進和轉角可控、電信號驅動并轉換成圓周形動力,體積小等特性,完全可代替控制球閥的手動功能,作為球閥的動力部件。而普通球閥則具有是圓周形旋轉閥芯并呈線性逐步開關的特性,完全可以擔任線性定量、呈曲線進退阻檔各種流量的執行件,做為智能動力帶動的執行部件。兩者結合后,帶有定性定量或曲線性質的電信號,通過步進電機本身具有的特性轉換成相應于電信號性質的圓周形機械動力,由電機轉軸帶動閥桿、閥芯做相應的圓周運動,使閥芯形成的阻檔面位置大小的變化,達到定性定量或曲線形阻檔各種流量進行控制的目的。
還在轉軸或閥桿的相應部位連接一指針或記號,并在相應的閥體部位刻有刻度,使隨著轉軸轉動的指針或記號在位移時,通過刻度顯示出球閥目前開關量。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與原有的電磁閥相比,有著可根據電信號進行定性定量或曲線控制水、氣、油等各種流量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附圖中1是閥芯、2是刻度、3是指針、4是電機轉軸、5是步進電機、6是扳手、7是閥桿、8是閥體。
參照附圖,閥芯1,扳手6、閥桿7、閥體8是常規球閥的主要構件,在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原常規球閥的構件和結構保留使用。而步進電機5和電機轉軸4是動力構件,通過與閥桿7相連成一體,使步進電機5的電機轉軸4按電信號做步進圓周運動時,能帶動閥桿7和閥芯1也做相應角度的圓周運動。通過閥芯1的阻檔面控制管道中的流量。步進電機5中的電機轉軸4與閥桿7或閥芯1之間的連接可用多種方式連接,例通過齒輪等方式進行傳動式連接;或通過鑄、焊、鉚、鏍絲緊固等方式連接。步進電機5按裝位置可以裝在球閥上部,也可以在球閥周圍并列按裝。附圖是與閥桿7連成一體的上下按裝式的實施例。
還在閥桿7或電機轉軸4的外露部位上固定有指針3,并在相應的閥體8的部位刻有刻度2,構成刻度計。使之指針3隨著閥桿7轉動時,在刻度上做相應的角度開關量顯示。
扳手6起保留手動開關功能,截短是為縮小體積。
工作原理,當步進電機5得到電信號時,電機轉軸4根據電信號的大小量步進轉動到某一角度,通過閥桿7帶動閥芯1也轉動到某一角度,使閥芯1的阻檔面隨著電信號的大小量或進退量進行相應變化,實現流量輸出的大小量隨著電信號的大小量的變化而變化,完成定量或曲線控制的目的。固定在閥桿7上的指針3隨著閥桿旋轉,重逢在某刻度上以顯示出相應的轉角或開關量。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閥門,特別是一種可用電信號定性定量和曲線控制流量輸出的電磁閥門,該閥門有一個步進電機5和電機轉軸4構成的動力部件,在電機轉軸4上連接或傳動連接有一個由閥芯1、扳手6、閥桿7、閥體8主要部件構成的球閥;閥桿7和閥體8的相應部位有指針3和刻度2構成的刻度計;其特征在于閥芯1通過閥桿7與一個由步進電機5和電機轉軸4構成的可定量控制轉角的電磁動力裝置相連接或傳動連接,是一個由電磁動力裝置帶動和控制球閥做執行件的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可由電信號定性定量控制流量的電磁閥門,該閥由球閥,步進電機和刻度計構成。利用球閥的呈圓周形線性旋轉開關功能,和步進電機具有用電信號控制其圓周形動力及轉角可定量控制的特性進行有機結合,達到由電信號定性定量控制流量輸出的目的。一改目前只有全開全關式的電磁閥執行元件無法與具有定量控制能力的自動化電路配套的狀況,適用于需要自動定量控制氣、水、油等流量的場合做自動執行元件。
文檔編號F16K5/06GK2136916SQ92232180
公開日1993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6日
發明者何新法 申請人:何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