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支流控制膜筒式先導閥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特別是一種適用于化工、供水、供氣、石油、液壓等領域的支流控制膜筒式先導閥門。
現有的用于供水、供氣、石油、化工、液壓等領域的閥門技術均采用直接切斷或放開主流通徑的機械控制方式,可將這類閥門概稱為“主流控制閥門”。這類主流控制閥門一直存在著未能解決的技術問題1、主流控制閥門的機械磨損程度較為嚴重,不可避免地導致閥門內的介質內泄和外漏,輕者造成介質的流失浪費,重者導致由易燃易爆介質的外漏而釀成的意外傷亡事故及財產的損失。2、主流控制閥門通常采用螺旋松緊裝置來直接控制主流介質,這種裝置尤為在大型閥門中顯示出轉矩大,開啟、關閉費時費力之不足,對于老銹的閥門的開關更是倍感困難。3、維修周期短、時間長、故障多,易損件重復使用率很低。4、其結構限定了不易在管道網絡中實行自動化集中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既能有效地防止閥內的介質的內泄、外漏問題,又能提高使用壽命,延長維修周期,縮短搶修時間,既能降低閥門的造價成本,又能實現管道網絡自動化集中控制問題的支流控制膜筒式先導閥門。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首先利用一閥芯組件將閥體內部分隔成注入腔和排放腔,并通過膜筒將注放腔和排放腔與膜筒外圍的反壓腔分隔。膜筒上有一組連通反壓腔和注入腔的節流孔。在閥體排放腔上部有二個支流孔和一個支流槽。其中一個支流孔一端與排放腔相通,另端與支流槽相通。另一個支流孔一端經支流槽中部通向閥體外部,另一端與反壓腔連通。在支流槽上部有一能堵壓在支流槽的支流膜片。當支流模片堵壓在支流槽上時,支流孔與排放腔的通道被閉鎖。當支流膜片被頂開后,支流孔與排放腔的通道開通。欲將支流控制膜筒式先導閥門關閉時,首先要將支流膜片堵壓在支流槽上,注入腔的介質經節流孔進入反壓腔,反壓腔內瞬間產生壓力,使反壓腔內的總壓力大于注入腔對膜筒的總壓力,致使膜筒緊箍在閥芯組件上。此時注入腔通往排放腔的通道被關閉。當需開啟時,要將支流膜片上的壓柱抬起,反壓腔內的介質頂開支流膜片,并沿支流孔流入排放腔,反壓腔內的總壓力小于注入腔對膜筒的總壓力,致使膜筒被介質頂開,介質由注入腔進入排放腔。
本實用新型利用反壓腔與注入腔的壓力差,有效地解決了原主流控制閥門內泄外漏問題,由于結構與傳統結構有本質區別,機械磨損程度大幅度降低,而且在易產生機械磨損部位和介質泄漏無直接關系;維修檢修周期比原主流控制閥門提高4-5倍,維修也十分方便;無論是手動還是電動,其開閉動力很小,不需電機帶動,從而可大大降低造價成本;特別是可在管道網絡系統中實現自動化集中管理控制。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由閥體9、閥蓋10、閥芯組件11、12、14、膜筒4,支流膜片2、節流孔17、支流孔3、6,支流槽5、注入腔13、排放腔7、反壓腔16組成。閥芯組件置于閥蓋10、閥體9內部,并由閥芯組件14將閥蓋和閥體內部分隔為一個注入腔13和一個排放腔7。膜筒4選用柔韌密質材料,最好選用橡膠材料加工制做。膜筒4環抱閥芯組件11、12、14,在膜筒外圍形成反壓腔16。膜筒4將反壓腔16與注入腔和排放腔分隔。在反壓腔16與注入腔13之間的膜筒上有一組與反壓腔16和注入腔13相通的節流孔17。節流孔17是注入腔內的介質進入反壓腔的必經通路。膜筒兩端開口處各有一圈凸緣15、8,凸緣15由閥蓋10閥體與9的結合面擠壓,既是起到固定膜筒在閥體內的位置作用,又是起到閥蓋與閥體結合面密封作用。凸緣8被閥芯組件12擠壓固定在閥體9內,主要起固定密封作用。
在閥體排放腔上部設有支流孔3、6和支流槽5。支流孔3一端與支流槽5連通,另端與排放腔7連通。支流孔6一端與反壓腔16連通,另端從支流槽中間通過,通向閥體外部。在關閉狀態,支控膜片2堵壓支流槽5與支流孔6,支流孔6與支流槽5的通路呈閉鎖狀態。在開啟狀態,由支控閥門三功能支流控制器1將支流膜片2上的壓柱抬起,支流膜片2被反壓腔16內的介質向上頂起,支流孔6與支流槽5的通路呈連通狀態。支流膜片2選用柔韌密質材料,最好選用橡膠材料制做。
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管道中,需關閉管道通路時,首先利用支控閥門三功能支流控制器1將支流膜片2堵壓住支流孔6和支流槽5,切斷反壓腔與排放腔的通路。再利用管道內的介質經注入腔13,通過節流孔17進入反壓腔16,使反壓腔16內在瞬間產生壓力,反壓腔16內的總壓力大于注入腔對膜筒的總壓力,致使膜筒4緊箍在閥芯組件上,切斷了主流介質由注入腔進入排放腔的通路。當需要打開管道通路時,支控閥門三功能支流控制器1將支流膜片2上的壓柱抬起,支流膜片2被反壓腔內的介質頂開,使支流孔6與支流孔3相通,介質經支流孔6、3進入排放腔。此時,反壓腔內的介質減少、壓力下降,注入腔內對膜筒4的總壓力大于反壓腔16的總壓力,膜筒4被注入腔內的介質頂開(如
圖1雙點劃線表示的膜筒4部分)。使注入腔的主流介質進入排放腔。
權利要求1.一種支流控制膜筒式先導閥門,是由閥體9、閥蓋10、閥芯組件11、12、14,膜筒4、支流膜片2、節流孔17、支流孔3、6,支流槽5、注入腔13、排放腔7、反壓腔16組成,其特征在于a.在閥蓋10和閥體9內部由閥芯組件14分隔為一個注入腔13和一個排放腔7,膜筒4環抱閥芯組件11、12、14,在膜筒外圍形成反壓腔16,膜筒4將反壓腔16與注入腔和排放腔分隔,在反壓腔16與注入腔13之間的膜筒上有一組與反壓腔16和注入腔13相通的節流孔17,b.膜筒兩端開口處各有一圈凸緣15、8,凸緣15由閥蓋10與閥體9的結合面擠壓,凸緣8被閥芯組件12擠壓在閥體9內,c.支流孔3一端與支流槽5連通,另端與排放腔7連通,支流孔6一端與反壓腔16連通,另端經過支流槽通向閥體外部,在關閉狀態,支控膜片2堵壓支流槽5與支流孔6,支流孔6與支流槽5的通路呈閉鎖狀態,在開啟狀態支控膜片2被向上頂起,支流孔6與支流槽5的通路呈連通狀態,d.膜筒4與支流膜片2選用柔韌密質材料,最好選用橡膠材料加工制做。
專利摘要一種支流控制膜筒式先導閥門。它在閥體內部設有三個腔體,即注入腔、反壓腔和排放腔。膜筒將注入腔、排放腔與反壓腔分隔。注入腔內的介質經膜筒上的一組節流孔進入反壓腔,使反壓腔內部迅速產生大于注入腔的壓力,由膜筒切斷注入腔與排放腔的通道。管道的開閉均由連通反壓腔和排放腔的支流孔控制。它結構合理、維修檢修周期長、無內泄外漏現象,最適用管道系統的自動化集中控制和管理。
文檔編號F16K7/00GK2134560SQ9222641
公開日1993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3日 優先權日1992年7月3日
發明者郭真起 申請人:郭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