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孔柱塞式平衡閥門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用于流體控制的一種閥門。
目前用于流體控制的閥門,常見的有閘閥、球心閥、球閥和施塞閥等。這些閥門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點,主要的是在啟閉過程中由于流體在閘板、閥塞或施塞的前后所產生的壓力差。這個壓力差使操縱力增大,甚至不得不借助于其它動力來操縱;更主要的是因磨損嚴重而降低了閥門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用于高低壓流體控制的,摩擦力小、操縱省力、使用壽命長的雙孔柱塞式平衡閥門。
本實用新型基本由閥殼、閥芯和柱塞三部分構成。閥芯是筒狀,橫放在閥殼內,在筒壁上沿軸向開兩個孔與流體的入口端相通,并在兩孔間設一曲線分流柱;筒狀閥芯的兩端面各開一個同心而不等徑的軸孔,其孔中置入一個可升降的柱塞。為了使進入閥芯內的流體的流出,在柱塞上開兩個斜通道,通道的一端相應的對準閥芯壁上的兩個通孔,另一端開在閥芯兩端外面,從入口端進入閥芯的流體,通過柱塞上兩個對稱斜通道,流出閥芯,再由流線型的閥殼匯集于另一端而流出閥門。流體的控制是由柱塞的升降來實現的。當柱塞下降到斜通道不再橫跨閥芯的端孔而處于一側時,流體便被截止;但有泄漏。本閥門的防止泄漏是這樣實現的閥芯下端軸孔是由圓孔和錐孔兩部分構成,閥芯上端軸孔大于下端軸孔,并在其孔外嵌一V型彈性密封圈;柱塞是由兩個同心而不同徑的圓柱體構成,與兩個相應軸孔處于動配合,兩圓柱中間的過渡段是一錐體,與下端的錐孔相配合;柱塞上端有一個密封環,與V型密封圈等徑。當柱塞繼續下降到錐體楔緊錐孔時,上端的密封環也正好貼緊V型圈,此時泄漏被堵住。流體被截止和堵住泄漏,這是兩級密封。柱塞的動作全由從密封環端伸出殼外的連桿操縱。
本實用新型處于關閉狀態時,位于閥芯內的一段柱塞的周圍,充滿著等壓的流體,所以柱塞對兩軸孔壁的壓力為零。因此當開啟閥門時,柱塞對軸孔和對錐孔的摩擦力極小。當閥門處于開啟狀態時,流體通過柱塞上的兩個斜通道,勢必對柱塞產生一個徑向壓力,它使柱塞靠緊出口側;但由于設了一個曲線分流柱,它迫使流體沖擊兩斜通道的外側,由此而產生的徑向壓力,將抵消或減弱前面敘述的徑向壓力,因此當關閉閥門時,柱塞對軸孔和對錐孔的摩擦力也是很小的。錐體與錐孔和密封環與V型圈之間,只有貼緊的壓力而無轉動所產生的摩擦。由于摩擦力小而使接觸面不易磨損,便是本閥門的一大優點。由于柱塞上有兩個對稱的孔道,其流量是平衡的,所以流體對柱塞所產生的軸向壓力之和應為零,這樣流體就沒有使柱塞上下移動的力。沿軸向作用于密封環上的壓力。只是泄漏流體的壓力,也是很小的。這樣,由于摩擦力和軸向壓力小的緣故,閥門的啟閉極為省力,這是本閥門的又一優點。
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該圖是根據實用新型提出的雙孔柱塞式平衡閥門的剖面圖。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閥門的細節和工作情況。
該閥門包括一個主體閥殼(1),殼內有一個閥芯(2),在閥芯的軸孔中置入一個能升降的柱塞(3),柱塞上有兩個對稱的通道(7)。圖中柱塞(3)處于全啟閥門的位置。圖中箭頭是流體的流動方向。曲線分流柱(6)迫使由A端進入的流體沖擊通道(7)的兩外側,借此減小柱塞(3)對閥芯(2)B側的壓力。
當柱塞(3)下降到柱塞錐體部分楔緊閥芯下端錐孔時,V型密封圈(4)正好貼緊柱塞上部的密封環。此時柱塞(3)處于關閉閥門的位置。閥芯下端的錐孔亦可用密封材料。
本圖未畫出操縱部分。
該閥門的柱塞幾乎在等壓下工作,所以操縱省力而又不易磨損。
權利要求
1.用于高低壓流體控制的雙孔柱塞式平衡閥門。在閥體內橫設一個筒形閥芯(2)與入口連通,該芯中置入一個可以開關閥門的柱塞(3),其特征在于A)所述閥芯(2)與入口連通處有一曲線分流柱(6),B)該閥芯的上下兩端各開一個軸孔(5),內置一可以升降的柱塞(3)。
2.根據權利要求
1的閥門,其特征是閥芯上端軸孔的外側嵌一V型密封圈(4)。
3.根據權利要求
1的閥門,其特征是閥芯下端軸孔由園孔和錐孔兩部分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
1的閥門,其特征是所述柱塞(3)是由連桿、密封環、兩個不等徑圓柱體和兩圓柱間的錐體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
4的柱塞,其特征是該柱塞(3)上開有兩個有一定角度的對稱通道(7)。
6.根據權利要求
1的閥門,其特征是閥芯(2)的錐孔亦可為密封材料——膨脹石墨。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高低壓流體控制的雙孔柱塞式平衡閥門。其特點是閥門體內橫設一筒狀閥芯與入口連通,閥芯兩端孔中置一可控柱塞,柱塞上斜開兩個橫跨兩端孔的通道。流體進入閥芯后被分為兩個支流,出芯后又匯集一起而流出。流體的控制是通過操縱柱塞的升降來開閉兩支路實現的。本閥門采用了兩級密封,密封度極高。因為柱塞在壓差不大的狀態下工作。所以磨損小、操縱省力、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F16K3/26GK85201685SQ85201685
公開日1986年9月3日 申請日期1985年5月2日
發明者霍建忱 申請人:霍建忱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