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限位打滑的絲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包括絲桿本體、加長管、內套管Ⅰ、內套管Ⅱ、螺母、彈性件、撥動套Ⅰ以及撥動套Ⅱ;所述絲桿本體的一端開設螺紋,在螺紋的兩端分別固定內套管Ⅰ和內套管Ⅱ;在加長管的一端的內側壁上固定撥動套Ⅰ和撥動套Ⅱ,螺母設置在撥動套Ⅰ和撥動套Ⅱ之間,在螺母外壁上開設軸向通槽,通槽內固定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撥動套Ⅰ和撥動套Ⅱ抵觸將螺母固定;螺母與絲桿本體的螺紋部分螺紋連接,在絲桿本體向加長管方向旋進時,內套管Ⅰ擠壓彈性件的一端,實現絲桿打滑;反向旋出時,內套管Ⅱ擠壓彈性件的另一端,實現絲桿打滑。結構簡單,限位結構穩定,不會出現限位失效的情況。
【專利說明】帶限位打滑的絲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零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帶限位打滑的絲桿。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動助力的輪椅、病床或護理床中,電動直線驅動器被用來作為背部、腿部和座板的角度調節,具有提高人體舒適度和助力起座的功能。而電動直線驅動器中的絲桿是實現負載直線升降的關鍵結構件。目前現有的絲桿中大多采用限位開關作為伸縮兩端的行程限位,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少數行程開關會因粉塵、受潮、觸點拉弧等原因引起限位失效,造成功能故障或器械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帶限位打滑的絲桿,解決了現有絲桿需要通過外力限位,而導致限位失效的技術問題。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包括絲桿本體、加長管、內套管1、內套管I1、螺母、彈性件、撥動套I以及撥動套II ;所述絲桿本體的一端開設螺紋,在螺紋的兩端分別固定內套管I和內套管II ;在加長管的一端的內側壁上固定撥動套I和撥動套II,螺母設置在撥動套I和撥動套II之間,在螺母外壁上開設軸向通槽,通槽內設置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撥動套I和撥動套II抵觸將螺母固定;螺母與絲桿本體的螺紋部分螺紋連接,在絲桿本體向加長管方向旋進時,內套管I擠壓彈性件的一端,實現絲桿打滑;反向旋出時,內套管II擠壓彈性件的另一端,實現絲桿打滑。
[0006]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包括兩個撥動齒和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固定連接在兩個撥動齒之間,所述兩個撥動齒分別與撥動套I和撥動套II抵觸將螺母固定。
[0007]進一步地,所述撥動套I和撥動套II相向的端部形成截面為倒“凸”型的環形空間,所述螺母的外壁具有與所述倒“凸”型的環形空間的相配合的形狀。使得螺母嵌入地活動配合至撥動套I和撥動套II之間,將螺母進行限位,保證絲桿穩定地進行旋轉。
[0008]進一步地,所述內套管I的外徑不超過撥動套I的內徑,內套管II的外徑不小于所述螺母的內徑。保證內套管I能夠旋進加長管內以擠壓彈性件,內套管II有足夠的高度去擠壓彈性件,實現限位打滑功能。
[0009]進一步地,還包括外固定套,所述外固定套一端的內壁與加長管的外壁固定連接,并將撥動套I和撥動套II固定連接在外固定套的內壁上。針對螺母外徑較大,而加長管的內徑較小的情況,在加長管的端部固定一延長固定套,以適應不同規格的螺母。
[0010]進一步地,所述螺母為右旋螺母或者左旋螺母。
[0011]本實用新型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利用彈性件將螺母固定,完成絲桿本體的旋轉前進;結合利用內套管I和內套管II作為限位打滑結構,將彈性件壓縮失去固定螺母的作用,螺母隨絲桿本體轉動打滑,絲桿本體便停止前進,實現行程限位。結構簡單,限位結構穩定,不會出現限位失效的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中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結合圖1和圖2所示,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包括絲桿本體9、加長管10、內套管I 1、內套管II 7、螺母6、彈性件、撥動套I 5以及撥動套II 8 ;所述螺母6可以選用右旋螺母或者左旋螺母。
[0017]所述絲桿本體9的一端部開設螺紋,螺紋的長度與絲桿的直線行程成正比關系。在螺紋的兩端分別固定內套管I I和內套管II 7,具體地,內套管I I和內套管II 7的內管固定套設在絲桿本體的螺紋的兩端。在加長管10的一端的內側壁上固定(例如,采用焊接固定)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螺母6設置在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之間,在螺母6外壁上開設軸向通槽,將彈性件活動放置在通槽內,所述彈性件可以采用彈簧等具有彈性的結構件。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抵觸將螺母6固定。螺母6與絲桿本體9的螺紋部分螺紋連接。控制所述內套管I I的外徑不超過撥動套I 5的內徑,內套管II 7的外徑不小于所述螺母6的內徑。保證內套管I I能夠旋進加長管10內的同時并能擠壓彈性件的一端,絲桿實現限位打滑功能;內套管II 7有足夠的高度去擠壓彈性件的另一端,絲桿實現限位打滑功能。
[0018]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體的彈性件的結構,如圖2中所示,所述彈性件包括兩個撥動齒4和壓縮彈簧3,所述壓縮彈簧3固定連接在兩個撥動齒4之間,所述兩個撥動齒4分別與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抵觸將螺母6固定。
[0019]為了更好地將螺母限制在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之間,保證絲桿穩定地進行旋轉。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相向的端部與加長管10的內壁形成截面為倒“凸”型的環形空間,所述螺母6的外壁具有與所述倒“凸”型的環形空間的相配合的形狀。使得螺母嵌入地活動配合至撥動套I和撥動套II之間。
[0020]在實際生產應用中,由于螺母6的規格多樣,而加長管10的直徑相對固定,一般是螺母6的外徑較大,而加長管10的內徑較小的情況。為了適應不同規格的螺母6,更優化地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絲桿還包括外固定套2,所述外固定套2的一端的內壁與加長管10的外壁焊接固定連接,并將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固定連接在外固定套2的內壁上。其余結構與上述結構一樣。
[0021]本實用新型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1、當絲桿本體9向加長管10旋進時,內套管I I向螺母6靠近,當內套管I I與彈性件(具體地,其中一個撥動齒4)接觸后,內套管I I繼續靠近螺母6,內套管I I推動撥動齒4,撥動齒4擠壓壓縮彈簧3,使撥動齒4與撥動套I 5分離,彈性件對螺母6的固定作用失效。此時,繼續旋轉絲桿本體9,則絲桿本體9只旋轉不前進,絲桿打滑,停止前進。
[0023]2、當絲桿本體9向加長管10反向旋出時,首先,壓縮彈簧3恢復,兩個撥動齒4分別抵觸至撥動套I 5和撥動套II 8抵觸將螺母6固定,停止打滑。螺母6固定,絲桿本體9旋轉慢慢退出加長管10,內套管II 7向螺母6靠近,當內套管II 7與彈性件(具體地,另一個撥動齒4)接觸后,內套管II 7繼續靠近螺母6,內套管II 7推動撥動齒4,撥動齒4擠壓壓縮彈簧3,使撥動齒4與撥動套II 8分離,彈性件對螺母6的固定作用失效。此時,繼續旋轉絲桿本體9,則絲桿本體9只旋轉不前進,絲桿打滑,停止前進。當內套管II 7向螺母6遠離移動時,壓縮彈簧3伸長并推動撥動齒4,撥動齒4與撥動套II 8接觸,將螺母6固定,繼續旋轉絲桿本體9時,絲桿本體9前進,重復上述I的過程。
[0024]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旋進或者旋出是相對于加長管而言,絲桿本體向加長管內部旋轉時為旋進,選出加長管內部旋轉時為旋出。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其特征在于:包括絲桿本體、加長管、內套管1、內套管I1、螺母、彈性件、撥動套I以及撥動套II ;所述絲桿本體的一端開設螺紋,在螺紋的兩端分別固定內套管I和內套管II ;在加長管的一端的內側壁上固定撥動套I和撥動套II,螺母設置在撥動套I和撥動套II之間,在螺母外壁上開設軸向通槽,通槽內設置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撥動套I和撥動套II抵觸將螺母固定;螺母與絲桿本體的螺紋部分螺紋連接,在絲桿本體向加長管方向旋進時,內套管I擠壓彈性件的一端,實現絲桿打滑;反向旋出時,內套管II擠壓彈性件的另一端,實現絲桿打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包括兩個撥動齒和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固定連接在兩個撥動齒之間,所述兩個撥動齒分別與撥動套I和撥動套II抵觸將螺母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動套I和撥動套II相向的端部形成截面為倒“凸”型的環形空間,所述螺母的外壁具有與所述倒“凸”型的環形空間的相配合的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管I的外徑不超過撥動套I的內徑,內套管II的外徑不小于所述螺母的內徑。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外固定套,所述外固定套一端的內壁與加長管的外壁固定連接,并將撥動套I和撥動套II固定連接在外固定套的內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限位打滑的絲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為右旋螺母或者左旋螺母。
【文檔編號】F16H25/20GK204200986SQ201420646556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何民瀚 申請人:成都市浩瀚醫療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