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蝸輪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蝸輪安裝領域,公開了一種蝸輪安裝結構,包括呼吸回路閥座,所述呼吸回路閥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別設有上蓋板和下蓋板,所述呼吸回路閥座的中部向內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裝蝸輪的容置空間;所述蝸輪與所述呼吸回路閥座和上蓋板之間設有隔振組件。本實用新型中的蝸輪安裝結構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緊湊;由于設置有出口隔振環、進口隔振環、軸向隔振墊和周向隔振密封圈等隔振組件,能夠有效的降低震動和噪聲,使噪聲保持在60分貝以下。
【專利說明】一種蝸輪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蝸輪安裝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蝸輪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蝸輪通氣是麻醉通氣技術發展的新方向,但由于發展還不是很成熟,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新的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蝸輪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高速旋轉從而產生振動和噪聲,噪聲必須被限制在六十分貝以下,如果噪聲分貝過高或振動過大都將會影響手術過程和麻醉效果。因此,蝸輪通氣的隔振降噪效果成為衡量蝸輪通氣麻醉技術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在設備上增加隔振降噪效果的結構,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增大了系統的占用空間,使用不方便。
[0003]因此,亟需一種占用空間小,系統復雜性低,隔振降噪效果好的蝸輪安裝結構。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蝸輪安裝結構,能夠保證在占用空間小,系統結構簡單的基礎上還能夠具有良好的隔振降噪效果,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蝸輪安裝結構隔振降噪效果差、系統復雜、占用空間大的問題。
[0005]為達到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蝸輪安裝結構,包括呼吸回路閥座,所述呼吸回路閥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別設有上蓋板,所述呼吸回路閥座的中部向內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裝蝸輪的容置空間;所述蝸輪與所述呼吸回路閥座和上蓋板之間設有隔振組件。
[0007]進一步的,所述隔振組件包括進口隔振環;所述呼吸回路閥座的容置空間的底面上設有進氣口 ;所述蝸輪包括蝸輪進氣口,所述蝸輪進氣口安裝于所述進氣口中;所述蝸輪進氣口與所述進氣口之間設有所述進口隔振環。
[0008]進一步的,所述隔振組件還包括出口隔振環;所述呼吸回路閥座的容置空間的側壁上設有出氣口 ;所述蝸輪包括蝸輪出氣口,所述蝸輪出氣口安裝于所述出氣口中;所述蝸輪出氣口與所述出氣口之間設有所述出口隔振環。
[0009]進一步的,所述隔振組件還包括軸向隔振墊;所述蝸輪還包括蝸輪電機軸,所述上蓋板套設于所述蝸輪電機軸上;所述上蓋板與所述蝸輪之間設置有軸向隔振墊,所述軸向隔振墊套設于所述蝸輪電機軸上。
[0010]進一步的,所述隔振組件還包括周向隔振密封圈;所述蝸輪電機軸與所述上蓋板之間設置有所述周向隔振密封圈。
[0011]進一步的,所述進口隔振環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在所述蝸輪進氣口的凸緣上;所述進口隔振環由硅膠制成。
[0012]進一步的,所述出口隔振環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于所述蝸輪出氣口的凸緣上;所述出口隔振環由硅膠制成。
[0013]進一步的,所述軸向隔振墊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于所述蝸輪電機軸上;所述軸向隔振墊由硅膠制成。
[0014]優選的,所述上蓋板與所述呼吸回路閥座之間采用壓緊螺釘進行可拆卸固定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蝸輪安裝結構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緊湊;由于設置有出口隔振環、進口隔振環、軸向隔振墊和周向隔振密封圈等隔振組件,能夠有效的降低震動和噪聲,使噪聲保持在60分貝以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出的蝸輪安裝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出的蝸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出的蝸輪安裝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出的呼吸回路閥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出的蝸輪安裝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0021]圖中:
[0022]1、呼吸回路閥座;11、進氣口 ;12、出氣口 ;13、容置空間;2、上蓋板;3、下蓋板;4、蝸輪;41、蝸輪進氣口 ;42、蝸輪出氣口 ;43、蝸輪電機軸;5、出口隔振環;6、進口隔振環;7、軸向隔振墊;8、周向隔振密封圈;9、壓緊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4]如圖1所示,是本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蝸輪安裝結構,包括呼吸回路閥座1,呼吸回路閥座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別設有上蓋板2和下蓋板3,其中,上蓋板2與呼吸回路閥座I之間采用壓緊螺釘9進行可拆卸固定連接。呼吸回路閥座I的結構如圖4所示,呼吸回路閥座I的中部向內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裝蝸輪4的容置空間13。呼吸回路閥座I的容置空間13的底面上設有進氣口 11 ;容置空間13的側壁上設有出氣口 12。
[0025]如圖2所示,是本實施例提出的蝸輪結構,蝸輪4包括蝸輪進氣口 41、蝸輪出氣口42和蝸輪電機軸43。在進行安裝過程中,蝸輪進氣口 41安裝于進氣口 11中,蝸輪出氣口42安裝于出氣口 12中;上蓋板2套設于蝸輪電機軸43上。
[0026]本實施例中提出的蝸輪安裝結構,由于呼吸回路閥座向內凹陷形成用于安裝蝸輪4的容置空間13,因此節省了安裝時蝸輪4占用的空間,使得整體結構更加簡單,占用空間更少。
[0027]如圖3、圖5所示,為了能夠降低使用過程中的振動和噪聲,蝸輪4與呼吸回路閥座I和上蓋板2之間設有隔振組件。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的隔振組件包括出口隔振環5、進口隔振環6、軸向隔振墊7和周向隔振密封圈8。本實施例中的出口隔振環5、進口隔振環6、軸向隔振墊7均由硅膠制成。
[0028]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蝸輪進氣口 41與進氣口 11之間設有進口隔振環6 ;進口隔振環6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在蝸輪進氣口 41的凸緣上。進口隔振環6與蝸輪進氣口 41之間通過進口隔振環6的漲緊力保證蝸輪進氣口 41與進氣口 11之間的密封性。同時,由于進口隔振環6本身具有柔韌等特性,能夠在蝸輪4與呼吸回路閥座I之間起到隔振的效果。蝸輪出氣口 42與出氣口 12之間設有出口隔振環5 ;出口隔振環5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與蝸輪出氣口 42的凸緣上。出口隔振環5的工作原理與進口隔振環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29]上蓋板2與蝸輪4之間設置有軸向隔振墊7,軸向隔振墊7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與蝸輪電機軸43上,能夠起到軸向隔振的作用。蝸輪電機軸43與上蓋板2之間設置有周隔振密封圈8,周隔振密封圈8能夠起到軸向隔振的作用,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周隔振S封圈8為O型S封圈。
[0030]本實用新型中的蝸輪安裝結構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緊湊;由于設置有出口隔振環、進口隔振環、軸向隔振墊和周向隔振密封圈等隔振組件,能夠有效的降低震動和噪聲,使噪聲保持在60分貝以下。
[0031]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蝸輪安裝結構,包括呼吸回路閥座(I),所述呼吸回路閥座(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別設有上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回路閥座(I)的中部向內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裝蝸輪(4)的容置空間(13); 所述蝸輪(4)與所述呼吸回路閥座(I)和上蓋板(2)之間設有隔振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組件包括進口隔振環(6); 所述呼吸回路閥座(I)的容置空間(13)的底面上設有進氣口(11); 所述蝸輪⑷包括蝸輪進氣口(41),所述蝸輪進氣口(41)安裝于所述進氣口(11)中; 所述蝸輪進氣口(41)與所述進氣口(11)之間設有所述進口隔振環(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組件還包括出口隔振環(5); 所述呼吸回路閥座(I)的容置空間(13)的側壁上設有出氣口(12); 所述蝸輪(4)包括蝸輪出氣口(42),所述蝸輪出氣口(42)安裝于所述出氣口(12)中; 所述蝸輪出氣口(42)與所述出氣口(12)之間設有所述出口隔振環(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組件還包括軸向隔振墊⑵; 所述蝸輪(4)還包括蝸輪電機軸(43),所述上蓋板(2)套設于所述蝸輪電機軸(43)上; 所述上蓋板(2)與所述蝸輪(4)之間設置有軸向隔振墊(7),所述軸向隔振墊(7)套設于所述蝸輪電機軸(43)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組件還包括周向隔振密封圈⑶; 所述蝸輪電機軸(43)與所述上蓋板(2)之間設置有所述周向隔振密封圈(8)。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隔振環(6)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在所述蝸輪進氣口(41)的凸緣上; 所述進口隔振環¢)由硅膠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隔振環(5)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于所述蝸輪出氣口(42)的凸緣上; 所述出口隔振環(5)由硅膠制成。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隔振墊(7)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套設于所述蝸輪電機軸(43)上; 所述軸向隔振墊(7)由硅膠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2)與所述呼吸回路閥座⑴之間采用壓緊螺釘(9)進行可拆卸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F16F15/02GK204114000SQ201420448157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畢會民 申請人:北京誼安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