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所述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包括雙金屬層壓圓形環本體,所述圓形環本體整體呈圓環形,所述圓形環本體包括重壓承壓區域、輕壓承壓區域和過渡區域,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和兩過渡區域均呈弧形結構,且所述重壓承壓區域的寬度大于所述輕壓承壓區域的寬度,所述過渡區域分別連接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的兩端,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及所述兩過渡區域圍成所述圓形環本體的中空圓環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與活塞、活塞銷、連桿共同構成發動機活塞傳遞功能組件,可在總體結構同等體積情況下,增加活塞受力部位的承壓面積,使活塞和連桿承壓面積最大化,提高傳遞的功率。
【專利說明】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金屬連桿襯套,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發動機活塞傳遞功能組件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
【背景技術】
[0002]雙金屬襯套由于體積小,承載能力強,摩擦系數較小,耐磨性好,廣泛應用于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隨著汽車發動機技術的發展,連桿與活塞的設計也在不斷進行改進。現代先進的發動機,朝著功率更大,體積更小的方向發展,以滿足產品節能減排的要求。活塞、活塞銷、連桿襯套和連桿是發動機中傳遞功率的組件。設計師們分析了活塞和連桿的受力情況,得到的結論是這兩者承受的主要載荷都是單向壓應力。而現有技術連桿襯套通常為圓筒形,在總體結構同等體積情況下,活塞和連桿承壓面積小,傳遞的功率也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同體積結構傳遞功率小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同等體積機構傳遞功率加大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包括雙金屬層壓圓形環本體,所述本體整體呈圓環形,所述圓形環本體包括重壓承壓區域、輕壓承壓區域和過渡區域,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和兩過渡區域均呈弧形結構,且所述重壓承壓區域的寬度大于所述輕壓承壓區域的寬度,所述過渡區域分別連接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的兩端,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及所述兩過渡區域圍成所述圓形環本體的中空圓環形。
[0005]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圓形環本體內側設有油槽。
[0006]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本體包括設置于所述本體內表面的二交叉設置的油槽,所述油槽的一端位于所述輕壓承壓區域與所述承壓過渡區域相接處的兩側邊緣,所述二油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重壓承壓區域內表面。
[0007]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圓形環本體邊緣設有定位槽。
[0008]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圓形環本體兩端分別設有搭扣,所述圓形環本體通過所述搭扣連接鉚合。
[0009]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搭扣由多個搭扣凸和搭扣母組成,所述搭扣凸和所述搭扣母結構互補,并設于所述圓形環本體的兩端。
[0010]本實用新型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可以在總體結構同等體積情況下,增加活塞受力部位的承壓面積,使活塞和連桿承壓面積最大化,提高傳遞的功率。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內部設有油槽,便于手動將潤滑油注入襯套外表面與活塞之間,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能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增加襯套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3]圖2是圖1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平面延展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圖。所述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I包括雙金屬層壓圓形環本體11。所述圓形環本體11包括重壓承壓區域111、輕壓承壓區域112和承壓過渡區域113。所述圓形環本體11整體呈圓環形。所述重壓承壓區域111、所述輕壓承壓區域112均呈弧形結構,且所述重壓承壓區域111的寬度大于所述輕壓承壓區域112的寬度。所述兩承壓過渡區域113分別連接所述重壓承壓區域111、所述輕壓承壓區域112的兩端,所述重壓承壓區域111、所述輕壓承壓區域112及所述兩承壓過渡區域113圍成所述圓形環本體11的中空圓環形。
[0016]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I內側設有油槽1131和定位槽1132。所述油槽1131數量為兩個,交叉設置于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I內表面,所述油槽1131的一端位于所述輕壓承壓區域112與所述承壓過渡區域113相接處的兩側邊緣,所述二油槽113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重壓承壓區域111內表面。所述定位槽1132設于圓環形本體11的邊緣兩側。
[0017]如圖2所示,為圖1所示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的平面延展圖。所述圓形環本體11兩端部分別設有搭扣1121,所述搭扣1121由搭扣凸11211和搭扣母11212組成,所述搭扣凸11211與搭扣母11212分別對應設于所述圓環形本體11兩端,所述圓形環本體11兩端的所述搭扣凸11211和所述搭扣母11212互相鉚合連接,以此實現所述圓形環本體11連接成一圓形環整體。
[0018]所述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I包括兩層金屬材料,例如,外層為鋼材料層,內層為銅合金材料層,兩層材料的硬度、屈服強度和彈性模數都不相同,所以應變中性層與彎曲毛坯斷面中心層不重合,向外偏移一定距離,由此增強襯套承載能力。
[0019]使用時,將所述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I的重壓承壓區域111置于活塞受力部位,可在總體結構同等體積情況下,增加活塞受力部位的承壓面積,使活塞和連桿承壓面積最大化,以增強活塞的承載能力,提高傳遞的功率。同時將輕壓承壓區域112置于連桿受力部位,相應減少連桿小頭非受力部位面積,以減少不必要的摩擦。所述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I內部還設有油槽1131,便于手動將潤滑油注入所述雙金屬連桿襯套I表面,具有很好的潤滑作用,其使用壽命增長。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包括雙金屬層壓圓形環本體,所述本體整體呈圓環形,所述圓形環本體包括重壓承壓區域、輕壓承壓區域和過渡區域,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和兩過渡區域均呈弧形結構,且所述重壓承壓區域的寬度大于所述輕壓承壓區域的寬度,所述過渡區域分別連接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的兩端,所述重壓承壓區域、所述輕壓承壓區域及所述兩過渡區域圍成所述圓形環本體的中空圓環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環本體內側設有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為二交叉形狀設置,所述油槽的一端位于所述輕壓承壓區域與所述承壓過渡區域相接處的兩側邊緣,所述二油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重壓承壓區域內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環本體邊緣設有定位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環本體兩端分別設有搭扣,所述圓形環本體通過所述搭扣連接鉚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異形雙金屬連桿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由多個搭扣凸和搭扣母組成,所述搭扣凸和所述搭扣母結構互補,并設于所述圓形環本體的兩端。
【文檔編號】F16C9/04GK204213159SQ201420447096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袁宏敏, 劉云山, 陳小平, 蘇正良 申請人:湖南飛碟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