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包括呈圓筒狀結構的外缸本體,外缸本體內部軸向設有安裝孔,所述外缸本體外壁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凸出于外缸本體外壁的耐磨片,耐磨片包括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硬質合金片、聚晶金剛石片的一種、兩種或三種。本實用新型是把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硬質合金片、聚晶金剛石片的高耐磨性、較強的抗沖擊能力應用在外缸上,提高了作業效率,延長了外缸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外缸更換次數,進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潛孔沖擊器,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
【背景技術】
[0002] 潛孔沖擊器與潛孔錘配合使用,可用于勘探、土石方工程、礦山采礦鉆孔及石油鉆 探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潛孔錘沖擊器是由活塞、內缸、閥座、單向閥等安裝在外缸內組 成,卡釬套安裝在外缸的前部,用來連接潛孔錘。沖擊器工作時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外缸 是直接與巖屑、巖石接觸的零件,這就要求外缸具有較高的強度、高耐磨性。傳統的外缸采 用42CrMo等材料經整體淬火后制作,在使用過程中反映的問題多為外缸耐磨性差,甚至出 現磨穿孔現象,使用成本高。為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種超耐磨、高壽命的外缸來解決當前面 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鉆鑿效率高、耐磨性強、使 用壽命長的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包 括呈圓筒狀結構的外缸本體,外缸本體內部軸向設有安裝孔,所述外缸本體外壁沿圓周方 向均勻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凸出于外缸本體外壁的耐磨片,耐磨片包括聚晶金剛石復合 片、硬質合金片、聚晶金剛石片的一種、兩種或三種。
[0005] 所述耐磨片沿外缸本體軸向方向設有四圈,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由硬質合金襯底層 和聚晶金剛石層構成。
[0006] 所述耐磨片為圓柱形結構,耐磨片的外徑為8mm?25mm、軸向長度為6mm?10mm。
[0007]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外缸本體一端與卡釬套螺紋連接,外缸本體另一端連接有接 頭,外缸本體內的安裝孔用于安裝活塞、內缸、閥座和單向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 果:
[0008] 1、本實用新型是把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硬質合金片、聚晶金剛石片的高耐磨性、較 強的抗沖擊能力應用在外缸上,提高了作業效率,延長了外缸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外缸更換 次數,進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09] 2、耐磨片的外徑、長度等尺寸是針對經濟性和使用壽命綜合平衡的優選技術參 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包括呈圓筒狀結構的外缸本 體1,外缸本體1內部軸向設有安裝孔2,外缸本體1外壁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凹槽3,凹槽 3內設有凸出于外缸本體1外壁的耐磨片,耐磨片包括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硬質合金片4、聚 晶金剛石片5的一種、兩種或三種。
[0012] 耐磨片沿外缸本體1軸向方向設有四圈,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由硬質合金襯底層6 和聚晶金剛石層7構成。
[0013] 耐磨片為圓柱形結構,耐磨片的外徑為8mm?25mm、軸向長度為6mm?10mm。
[0014] 外缸本體1 一端與卡釬套螺紋連接,外缸本體1另一端連接有接頭,外缸本體1內 的安裝孔2用于安裝活塞、內缸、閥座和單向閥。本實用新型是把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硬質 合金片4、聚晶金剛石片5的高耐磨性、較強的抗沖擊能力應用在外缸上,提高了作業效率, 延長了外缸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外缸更換次數,進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耐磨片 的外徑、長度等尺寸是針對經濟性和使用壽命綜合平衡的優選技術參數。
[0015] 上述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 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 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包括呈圓筒狀結構的外缸本體,外缸本體內部軸向設有安 裝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本體外壁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凸出于外缸本 體外壁的耐磨片,耐磨片包括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硬質合金片、聚晶金剛石片的一種、兩種 或二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片沿外缸本 體軸向方向設有四圈,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由硬質合金襯底層和聚晶金剛石層構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潛孔沖擊器的外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片為圓 柱形結構,耐磨片的外徑為8mm?25mm、軸向長度為6mm?10mm。
【文檔編號】F16J10/00GK203867456SQ201420295306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5日
【發明者】王瑞利, 何春霞, 郭帥領, 王浩剛 申請人:黃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