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機剎車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減速機剎車結構,包括:一輸入軸、一剎車軸及一輸出軸;該輸入軸一端連接一動力源而另一端結合一第一傘齒輪與一第二減速傘齒輪垂直嚙合,與該第二減速傘齒輪同軸心的一第一減速齒輪與一第二減速齒輪嚙合,與該第二減速齒輪同軸心的一第三減速齒輪與一出力齒輪嚙合;該剎車軸一端組設該第二減速齒輪及該第三減速齒輪,另一端組設一剎車結構;該輸出軸與該出力齒輪結合;本實用新型不需再另外組裝剎車結構在馬達上;而如果本實用新型與裝有該剎車結構的馬達組設也可達到雙剎車的效果;且也可提升該剎車結構的機械傳動效率。
【專利說明】減速機剎車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一種減速機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減速機剎車結構,不需再另外組 裝剎車結構在電動機、內燃機、馬達上;而如果本實用新型與裝有該剎車結構的電動機、內 燃機、馬達組設也可達到雙剎車的效果;且也可提升該剎車結構的機械傳動效率。
【背景技術】
[0002] 減速機是一種變速器,一般用于低轉速大扭矩的傳動設備,原理是把電動機、內燃 機、馬達或其它高速運轉的動力,通過減速機的輸入軸上齒數少的齒輪嚙合輸出軸上的大 齒輪,從而達到減速的目的。
[0003] 然而如圖3所示,一般減速機R上都沒有設有剎車結構S,因此都需另外組裝剎 車結構S在電動機、內燃機、馬達上。
[0004]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結構所存在的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的創新 結構,實是消費者所殷切企盼,亦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的目標及方向。有鑒于此,新型 創作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的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 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速機剎車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其不需再另外組裝剎車結構在電動機、內燃機、馬達上;而如果本實用新型與裝有該剎車結 構的電動機、內燃機、馬達組設也可達到雙剎車的效果;且也可提升該剎車結構的機械傳動 效率。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速機剎車結構,包括:
[0007] -減速齒輪箱、一輸入軸、一剎車軸及一輸出軸;
[0008] 該減速齒輪箱為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的箱體;
[0009] 該輸入軸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內,該輸入軸一端連接一動力源,而另一端結合一 第一傘齒輪,該第一傘齒輪與一第二減速傘齒輪垂直嚙合,與該第二減速傘齒輪同軸心的 一第一減速齒輪與一第二減速齒輪哨合,與該第二減速齒輪同軸心的一第三減速齒輪與一 出力齒輪嚙合;以上該些齒輪裝設于該減速齒輪箱內;
[0010] 該剎車軸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內,該剎車軸一端組設該第二減速齒輪及該第三減 速齒輪,該剎車軸另一端組設一剎車結構;
[0011] 其中,該剎車結構為鼓剎或碟剎結構;
[0012] 該輸出軸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內,并與該輸入軸垂直設置,該輸出軸一端與該出 力齒輪結合;
[0013] 其中,該第一傘齒輪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傘齒輪的齒數;
[0014] 其中,該第一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傘齒輪的齒數;
[0015] 其中,該第一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齒輪的齒數;
[0016] 其中,該第三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齒輪的齒數;
[0017] 其中,該第三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出力齒輪的齒數;
[0018] 藉由以上構造,當該動力源將動力傳遞至該輸入軸時,該輸入軸利用該第一傘齒 輪帶動該第二減速傘齒輪旋轉,該第一減速齒輪并傳動給該第二減速齒輪,該第三減速齒 輪并傳動給該出力齒輪,該出力齒輪帶動該輸出軸旋轉;當需停止傳動時,啟動該剎車結 構,讓該剎車軸停止轉動,就可達到剎車的效果;藉由該剎車結構與該第二減速齒輪及該第 三減速齒輪組設,就不需再另外組裝該剎車結構在電動機、內燃機、馬達上;而如果本實用 新型與裝有該剎車結構的電動機、內燃機、馬達組設也可達到雙剎車的效果;且該剎車結構 組設在該輸入軸及該輸出軸之間傳動的該第二減速齒輪及該第三減速齒輪上,也可提升該 剎車結構的機械傳動效率。
[0019] 有關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數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 細說明于后,相信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構造及特征,當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體的了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 圖1 :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0021] 圖2 :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22] 圖3 :習用的減速機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首先,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 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結構的限制。
[0024] 所述該減速機剎車結構,包括:
[0025] -減速齒輪箱10、一輸入軸20、一剎車軸30及一輸出軸40 ;
[0026] 該減速齒輪箱10為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11的箱體;
[0027] 該輸入軸20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10內,該輸入軸20 -端連接一動力源21而另 一端結合一第一傘齒輪12,該第一傘齒輪12與一第二減速傘齒輪13垂直哨合,與該第二 減速傘齒輪13同軸心的一第一減速齒輪14與一第二減速齒輪15嚙合,與該第二減速齒輪 15同軸心的一第三減速齒輪16與一出力齒輪17嚙合;以上該些齒輪裝設于該減速齒輪箱 10內;
[0028] 該剎車軸30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10內,該剎車軸30 -端組設該第二減速齒輪15 及該第三減速齒輪16,該剎車軸30另一端組設一剎車結構31 ;
[0029] 其中,該剎車結構31可為鼓剎或碟剎結構;
[0030] 該輸出軸40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10內,并與該輸入軸20垂直設置,該輸出軸40 一端與該出力齒輪17結合;
[0031] 其中,該第一傘齒輪12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傘齒輪13的齒數;
[0032] 其中,該第一減速齒輪14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傘齒輪13的齒數;
[0033] 其中,該第一減速齒輪14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齒輪15的齒數;
[0034] 其中,該第三減速齒輪16的齒數小于該第二減速齒輪15的齒數;
[0035] 其中,該第三減速齒輪16的齒數小于該出力齒輪17的齒數;
[0036] 藉由以上構造,當該動力源21將動力傳遞至該輸入軸20時,該輸入軸20利用該 第一傘齒輪12帶動該第二減速傘齒輪13旋轉,該第一減速齒輪14并傳動給該第二減速齒 輪15,該第三減速齒輪16并傳動給該出力齒輪17,該出力齒輪17帶動該輸出軸40旋轉; 當需停止傳動時,啟動該剎車結構31,讓該剎車軸30停止轉動,就可達到剎車的效果;藉由 該剎車結構31與該第二減速齒輪15及該第三減速齒輪16組設,就不需再另外組裝該剎車 結構31在電動機、內燃機、馬達上;而如果本實用新型與裝有該剎車結構31的電動機、內燃 機、馬達組設也可達到雙剎車的效果;且該剎車結構31組設在該輸入軸20及該輸出軸40 的間傳動的該第二減速齒輪15及該第三減速齒輪16上,也可提升該剎車結構31的機械傳 動效率。
[0037]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已達突破性的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的創作內容,同時 又能夠達到產業上的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實用新型未見于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 專利法相關法條的規定,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
[0038]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實 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 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減速機剎車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減速齒輪箱、一輸入軸、一剎車軸及一輸出軸; 該減速齒輪箱為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的箱體; 該輸入軸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內,該輸入軸一端連接一動力源,而另一端結合一第一 傘齒輪,該第一傘齒輪與一第二減速傘齒輪垂直嚙合,與該第二減速傘齒輪同軸心的一第 一減速齒輪與一第二減速齒輪嚙合,與該第二減速齒輪同軸心的一第三減速齒輪與一出力 齒輪嚙合;以上該些齒輪裝設于該減速齒輪箱內; 該剎車軸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內,該剎車軸一端組設該第二減速齒輪及該第三減速齒 輪,該剎車軸另一端組設一剎車結構; 該輸出軸設置于該減速齒輪箱內,并與該輸入軸垂直設置,該輸出軸一端與該出力齒 輪結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剎車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傘齒輪的齒數小于該第 二減速傘齒輪的齒數。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剎車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 第二減速傘齒輪的齒數。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剎車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 第二減速齒輪的齒數。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剎車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 第二減速齒輪的齒數。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剎車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減速齒輪的齒數小于該 出力齒輪的齒數。
7. 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減速機剎車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剎車結構為鼓剎或 碟剎結構。
【文檔編號】F16H57/023GK203906730SQ20142015971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林育興 申請人:林育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