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包括有齒輪箱前殼、齒輪箱后殼、變速齒圈、用于撥動變速齒圈移動的變速桿,齒輪箱后殼上設置有兩個用于供變速桿穿過和移動的腰形孔,變速桿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腰形孔連接在變速齒圈上,齒輪箱后殼上蓋設有兩個分別將兩個腰形孔遮罩住的油蓋,變速桿的兩端分別穿進兩個油蓋內,本實用新型油蓋能夠遮罩住腰形孔,能夠防止齒輪箱潤滑油由腰形孔漏到外面,并且變速桿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鉸接在齒輪箱后殼上,變速桿在轉動時不會相對于油蓋平移,油蓋與變速桿之間的間隙可以做得很小,可以防止變速桿向外張開而導致齒輪箱功能失效。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 置。 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其包括齒輪箱前殼、齒輪箱后殼和高低速檔位切換 裝置,齒輪箱后殼上設置有兩個腰形孔,高低速檔位切換裝置中的變速桿穿進腰形孔與高 低速檔位切換裝置中的變速齒圈相連接,變速桿可以在設置于齒輪箱后殼的支點塊上撥 動,通過撥動變速桿實現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的高低速切換操作。但是,在電動工具變速齒 輪箱運轉的過程中,其內部的潤滑油會從腰形孔中滲出,導致機器缺少潤滑油后減低使用 壽命,并且會影響外觀及污染環境;同時為防止變速桿向外張開脫離變速圈,一般都在齒輪 箱上單獨增加螺絲固定變速桿,結構較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齒輪箱潤 滑油漏到外面、并可以防止變速桿向外張開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
[0004]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 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它包括有齒輪箱前殼、設置在齒輪箱前殼后端 的齒輪箱后殼、設置在齒輪箱后殼內的變速齒圈、用于撥動變速齒圈移動的變速桿,齒輪箱 后殼上設置有兩個用于供變速桿穿過和移動的腰形孔,變速桿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腰形孔 連接在變速齒圈上,齒輪箱后殼上蓋設有兩個分別將兩個腰形孔遮罩住的油蓋,變速桿的 兩端分別穿進兩個油蓋內,變速桿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鉸接在齒輪箱后殼上。
[0006] 所述變速桿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成型有鉸接部,每個鉸接部上成型有鉸接孔,齒 輪箱后殼上與每個鉸接孔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鉸接軸,每個鉸接孔分別鉸接在相應的鉸接 軸上。
[0007] 所述油蓋的一側開設有與鉸接部匹配的槽口,變速桿的端部由槽口穿進油蓋內, 且鉸接部位于槽口處。
[0008] 所述變速桿由一根金屬條彎折而成。
[0009] 所述油蓋上與鉸接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定位孔,鉸接軸插設在定位孔中。
[0010] 所述油蓋卡合固定在齒輪箱后殼上。
[0011] 所述齒輪箱后殼后端蓋設有后蓋,兩個油蓋與后蓋之間為一體注射成型結構。
[0012] 所述兩個油蓋與齒輪箱前殼之間為一體注射成型結構。
[0013]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齒輪箱前殼、設置在齒輪箱前殼后 端的齒輪箱后殼、設置在齒輪箱后殼內的變速齒圈、用于撥動變速齒圈移動的變速桿,齒輪 箱后殼上設置有兩個用于供變速桿穿過和移動的腰形孔,變速桿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腰形 孔連接在變速齒圈上,齒輪箱后殼上蓋設有兩個分別將兩個腰形孔遮罩住的油蓋,變速桿 的兩端分別穿進兩個油蓋內,本實用新型油蓋能夠遮罩住腰形孔,能夠防止齒輪箱潤滑油 由腰形孔漏到外面,并且變速桿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鉸接在齒輪箱后殼上,變速桿在轉動 時不會相對于油蓋平移,油蓋與變速桿之間的間隙可以做得很小,可以防止變速桿向外張 開而導致齒輪箱功能失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0016]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圖。
[0018] 圖5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9]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Γ2所示,電動工具變速齒輪 箱防漏油裝置,它包括有齒輪箱前殼1、設置在齒輪箱前殼1后端的齒輪箱后殼2、設置在齒 輪箱后殼2內的變速齒圈3、用于撥動變速齒圈3移動的變速桿4,齒輪箱后殼2上設置有 兩個用于供變速桿4穿過和移動的腰形孔21,變速桿4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腰形孔21連接 在變速齒圈3上,齒輪箱后殼2上蓋設有兩個分別將兩個腰形孔21遮罩住的油蓋5,變速桿 4的兩端分別穿進兩個油蓋5內,本實用新型油蓋5能夠遮罩住腰形孔21,能夠防止齒輪箱 潤滑油由腰形孔21漏到外面,并且變速桿4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鉸接在齒輪箱后殼2上, 變速桿4在轉動時不會相對于油蓋5平移,油蓋5與變速桿4之間的間隙可以做得很小,可 以防止變速桿4向外張開脫離變速齒圈3的溝槽而導致齒輪箱功能失效。
[0021] 變速桿4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成型有鉸接部41,每個鉸接部41上成型有鉸接孔 42,齒輪箱后殼2上與每個鉸接孔42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鉸接軸22,每個鉸接孔42分別 鉸接在相應的鉸接軸22上,利用鉸接軸22作為變速桿4的支點,方便變速桿4進行撥動操 作,并且限制了變速桿4只能由兩端沿鉸接軸22軸向向外張開,而鉸接軸22外部由油蓋5 遮罩住,能夠更好地防止變速桿4向外張開。
[0022] 油蓋5的一側開設有與鉸接部41匹配的槽口 51,變速桿4的端部由槽口 51穿進 油蓋5內,且鉸接部41位于槽口 51處,變速桿4在轉動時鉸接部41不會相對于油蓋5的 槽口 51平移,油蓋5與變速桿4之間的間隙很小,能夠防止齒輪箱潤滑油由槽口 51漏到外 面,并能夠更好地防止變速桿4向外張開。
[0023] 變速桿4由一根金屬條彎折而成,加工方便,變速桿4也可以為金屬片狀結構。油 蓋5上與鉸接軸22對應的位置開設有定位孔52,鉸接軸22插設在定位孔52中,使得變速 桿4受到油蓋5的限制無法向外張開脫離變速齒圈3的溝槽。
[0024] 在本實施方式中,油蓋5為獨立的結構,兩個油蓋5分別卡合固定在齒輪箱后殼2 上。
[002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見圖3~4所示,與上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是,齒輪 箱后殼2后端蓋設有后蓋6,由于現有變速齒輪箱的后蓋6都是通過螺絲鎖緊固定在齒輪箱 后殼2后端,安裝不方便,并且與馬達匹配限制比較大,適用范圍小,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實施方式的兩個油蓋5與后蓋6之間為一體注射成型結構,后蓋6或油蓋5通過卡合的 方式固定在齒輪箱后殼2后端上,不需要用螺絲鎖緊,也不需要分別安裝后蓋6和油蓋5,安 裝方便,并且與馬達匹配限制小,適用范圍廣。
[0026]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方式,見圖5飛所示,與上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是,兩個 油蓋5與齒輪箱前殼1之間為一體注射成型結構,不需要分別安裝齒輪箱前殼1和油蓋5, 安裝方便。
[0027] 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 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包括有齒輪箱前殼(1 )、設置在齒輪箱前殼(1)后 端的齒輪箱后殼(2)、設置在齒輪箱后殼(2)內的變速齒圈(3)、用于撥動變速齒圈(3)移動 的變速桿(4),齒輪箱后殼(2)上設置有兩個用于供變速桿(4)穿過和移動的腰形孔(21), 變速桿(4)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腰形孔(21)連接在變速齒圈(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 箱后殼(2)上蓋設有兩個分別將兩個腰形孔(21)遮罩住的油蓋(5),變速桿(4)的兩端分別 穿進兩個油蓋(5)內,變速桿(4)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鉸接在齒輪箱后殼(2)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桿 (4)靠近兩端的位置分別成型有鉸接部(41),每個鉸接部(41)上成型有鉸接孔(42),齒輪 箱后殼(2)上與每個鉸接孔(42)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鉸接軸(22),每個鉸接孔(42)分別鉸 接在相應的鉸接軸(22)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蓋(5) 的一側開設有與鉸接部(41)匹配的槽口( 51 ),變速桿(4)的端部由槽口( 51)穿進油蓋(5) 內,且鉸接部(41)位于槽口(51)處。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桿 (4)由一根金屬條彎折而成。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蓋(5) 上與鉸接軸(22 )對應的位置開設有定位孔(52 ),鉸接軸(22 )插設在定位孔(52 )中。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蓋(5) 卡合固定在齒輪箱后殼(2)上。
7. 根據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齒輪箱后殼(2)后端蓋設有后蓋(6),兩個油蓋(5)與后蓋(6)之間為一體注射成型結 構。
8. 根據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電動工具變速齒輪箱防漏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兩個油蓋(5)與齒輪箱前殼(1)之間為一體注射成型結構。
【文檔編號】F16H57/04GK203892530SQ201420146147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王強, 邱奕棟 申請人:東莞百事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