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主要有徑向軸承、止推軸承、甩油環、冷卻水管、呼吸帽、前端軸承箱、后端軸承箱,其特征是:油箱通過油泵與兩個并列的過濾器相連;前述的兩個并列的過濾器通過冷卻器分別經注油部件Ⅰ、注油部件Ⅱ與前端軸承箱Ⅰ、后端軸承箱Ⅱ相連;所述的前端軸承箱Ⅰ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Ⅰ經回油視鏡Ⅰ、后端軸承箱Ⅱ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Ⅱ經回油視鏡Ⅱ同油箱相連;在油箱與油泵之間設有壓力調控閥。改造后運行平穩,軸承的運轉溫度平均下降了20℃左右,為軸承提供了充分的冷卻潤滑,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極大地降低了機泵的故障風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安全可靠、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特點,常周期運行。
【專利說明】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對急冷油泵(雙支撐離心泵)軸承潤滑和冷卻方式的改造技術,涉及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0002]乙烯裝置目前使用的進口急冷油泵為雙支撐離心泵,整臺設備安裝于室內,泵房內通風依靠軸流風機。急冷油泵輸送介質溫度約為210°C,導致廠房內夏季室溫接近45°C,冬季也在30°C以上。而急冷油泵的軸承冷卻主要通過潤滑油冷卻,潤滑油通過軸承箱內冷卻水管進行換熱降溫,以達到對軸承進行冷卻潤滑的目的。由于急冷油泵輸送介質的溫度較高,有一部分熱傳導給軸承,進而導致軸承溫度較高。顯然,在環境溫度偏高、軸承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只通過現有的潤滑冷卻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該急冷油泵的軸承長期在高溫(80?90°C)狀態下運轉,導致軸承使用壽命較短,并且存在軸承高溫損壞的危險。同時,該泵的軸承潤滑是利用甩油環攪動潤滑油飛濺實現的,甩油環的材質是黃銅H62,直徑為160mm,懸掛在軸承前端的軸套上,底部浸在軸承箱的油池內,軸承自身同油池不接觸。在機泵的運轉過程中,一旦甩油環發生故障,如斷裂、卡死、移位,就會發生潤滑突然失效,導致軸承損壞,影響到急冷油泵的安全平穩運行,進而影響到裝置的生產運行。
[0003]鑒于目前實際情況,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就是通過加裝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對急冷油泵軸承采取強制噴油潤滑,同時通過列管式冷卻器對潤滑油進行冷卻,以達到預期的冷卻潤滑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為軸承提供充分的冷卻潤滑,使軸承運轉溫度降至安全可控范圍內,防止軸承損壞,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保證了急冷油泵的長周期安全平穩運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主要有徑向軸承、止推軸承、甩油環、冷卻水管、呼吸帽、前端軸承箱、后端軸承箱,其特征是:油箱通過油泵與兩個并列的過濾器相連;前述的兩個并列的過濾器通過冷卻器分別經注油部件1、注油部件II與前端軸承箱1、后端軸承箱II相連;所述的前端軸承箱I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I經回油視鏡1、后端軸承箱II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經回油視鏡II同油箱相連;在油箱與油泵之間設有壓力調控閥。
[0006]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所述的冷卻器為臥式結構,在其上側潤滑油進、出管線上分別設有冷卻器入口針型閥、出口針型閥;在入口針型閥、出口針型閥上側的潤滑油進、出管線上設有旁路連通線及旁路針型閥;在冷卻器封頭側配有管程冷卻水進、出口管線。
[0007]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所述的注油部件I由供油針型閥
1、不銹鋼管線I和潤滑油噴嘴I構成;注油部件II由供油針型閥I1、不銹鋼管線II和潤滑油噴嘴II構成;供油針型閥1、供油針型閥II一端分別與主供油線相連,另一端分別通過不銹鋼管線1、不銹鋼管線II與呼吸帽1、呼吸帽II相連;而不銹鋼管線1、不銹鋼管線II又分別與潤滑油噴嘴1、潤滑油噴嘴II相連,潤滑油噴嘴1、潤滑油噴嘴II可分別實現對徑向軸承、止推軸承噴油潤滑。
[0008]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的上部一端分別設有軸承箱油位視鏡1、軸承箱油位視鏡II,另一端通過偏心異徑接頭與回油管線相連;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放底部一端分別與前端軸承箱1、后端軸承箱II相連,另一端通過回油管線分別與回油視鏡1、回油視鏡II以螺紋連接。
[0009]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所述的回油視鏡1、回油視鏡II與回油管線以螺紋連接;回油視鏡1、回油視鏡II通過回油管線與油箱相連;在油箱頂部設有油箱呼吸帽。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1]I)改造后運行平穩,軸承的運轉溫度平均下降了 20°C左右,為軸承提供了充分的冷卻潤滑,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極大地降低了機泵的故障風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0012]2)具有安全可靠、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特點,可實現常周期運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示意圖(改造后)。
[0014]附圖2、為圖1中冷卻器示意圖。
[0015]附圖3-1、為圖1中注油部件I的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3-2、為圖1中注油部件II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4-1、為圖1中回油U型平衡部件I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4-2、為圖1中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5、為圖1中回油視鏡與油箱連接示意圖。
[0020]圖中:1-1 一注油部件I ; 1-2—注油部件II ;2_1—前端軸承箱I ;2_2—后端軸承箱II ;3-1—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2—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4_1 一回油視鏡I ;4_2—回油視鏡II ;5 —油箱;6—油泵;7—壓力調控閥;8—壓力表I ;9一過濾器;10—冷卻器旁路針型閥;11一冷卻器入口針型閥;12—冷卻器;13—冷卻器出口針型閥;14一溫度表;15—壓力表II ;16-1—供油針型閥I ;16-2—供油針型閥II ; 17-1—呼吸帽I ;17_2—呼吸帽II ;18-1—不銹鋼管線I ;18-2—不銹鋼管線II ;19_1 一潤滑油噴嘴I ;19_2—潤滑油噴嘴II ;20-1—徑向軸承;20-2—止推軸承;21-1—軸承箱油位視鏡I ;21_2—軸承箱油位視鏡II ;22—油箱呼吸帽。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現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下。
[0022]從圖1可見,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主要有徑向軸承、止推軸承,甩油環、冷卻水管、呼吸帽、前端軸承箱、后端軸承箱,其特征在于:油箱5通過油泵6與兩個并列的過濾器9相連;前述的兩個并列的過濾器9通過冷卻器12分別經注油部件I 1-1、注油部件II 1-2與前端軸承箱I 2-1、后端軸承箱II 2-2相連;所述的前端軸承箱I 2-1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1經回油視鏡I 4-1、后端軸承箱II 2-2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3-2經回油視鏡II 4-2同油箱相連;在油箱5與油泵6之間設有壓力調控閥7。
[0023]從圖2可見,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所述的冷卻器12為臥式結構,在其上側潤滑油進、出管線上分別設有冷卻器入口針型閥11、出口針型閥13 ;;在入口針型閥、出口針型閥上側的潤滑油進、出管線上設有旁路連通線及旁路針型閥;在冷卻器封頭側配有管程冷卻水進、出口管線。
[0024]從圖3-1可見,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所述的注油部件
I1-1是由供油針型閥I 16-1、不銹鋼管線I 18-1和潤滑油噴嘴I 19-1構成;供油針型閥I 16-1—端與主供油線相連,另一端通過不銹鋼管線I 18-1與的呼吸帽I 17-1相連;而不銹鋼管線I 18-1又與潤滑油噴嘴I 19-1相連。從圖3-2可見,其所述的注油部件
II1-2是由供油針型閥II 16-2、不銹鋼管線II 18-2和潤滑油噴嘴II 19-2構成;供油針型閥II 16-2 一端與主供油線相連,另一端通過不銹鋼管線II 18-2與呼吸帽II 17-2相連;而不銹鋼管線II 18-2又與潤滑油噴嘴II 19-2相連,潤滑油噴嘴1、潤滑油噴嘴II分別實現對徑向軸承、止推軸承噴油潤滑。
[0025]從圖4-1可見,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1的上部一端設有軸承箱油位視鏡I 21-1,另一端通過偏心異徑接頭與回油管線相連;回油U型平衡部件I 3-1的底部與前端軸承箱I 2-1的側面油位顯示窗相連。從圖4-2可見,其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3-2的上部一端設有軸承箱油位視鏡II 21-2,另一端通過偏心異徑接頭與回油管線相連;回油U型平衡部件II 3-2的底部一端與后端軸承箱II 2-2相連,另一端通過回油管線分別與回油視鏡1、回油視鏡II以螺紋連接。
[0026]從圖5可見,上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所述的回油視鏡I 4-1、回油視鏡II 4-2與回油管線以螺紋連接;回油視鏡I 4-1、回油視鏡II 4-2通過回油管線與油箱5相連;在油箱5頂部設有油箱呼吸帽22。
[0027]下面簡要的介紹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步驟與方法:1)按照圖1依次制作安裝油箱5、油泵6、過濾器8和冷卻器12,配制主供油DN20管線,并安裝壓力表I 8、冷卻器入口針型閥11、冷卻器出口針型閥13、溫度表14、壓力表II 15。油泵6采用齒輪泵,在油泵6出口主供油管線和油箱5之間配制旁路回油連通DN20管線,并安裝壓力調控閥7,以達到調控循環潤滑系統油壓的目的。2)將圖2所示冷卻器12選用換熱效果較好的列管式換熱器,在入口針型閥11、出口針型閥13上側的潤滑油進、出管線上配制旁路連通線,并安裝旁路針型閥10,在冷卻器12封頭側配有管程冷卻水進、出口管線。通過冷卻器12可有效調控系統油溫。3)在不改變軸承箱結構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軸承箱上部的呼吸帽,將其改造成如圖3-1、3-2所示的高筒呼吸帽17-1、17-2 ;并通過Φ 12不銹鋼管線18_1、18_2實現與呼吸帽17-1、17-2的連接;而供油針型閥16-1、16-2—端與主供油線相連,另一端通過不銹鋼管線18-1、18-2與潤滑油噴嘴19-1、19-2相連,潤滑油噴嘴19_1、19_2采用Φ6出口分別對徑向軸承20-1、止推軸承20-2進行噴油潤滑,以上連接均采用螺紋或卡套連接。4)回油部位改造成如圖4-1、4-2所示帶有顯示軸承箱油位的U型平衡部件4-1、4-2,該回油U型平衡部件4-1、4-2采用DN20不銹鋼管線制作,一端與軸承箱側面油位顯示窗處采用螺紋連接,另一端通過DN20*DN40偏心異徑接頭與回油DN40管線焊接連接;并通過最高點水平段管線擴徑實現與油箱5大氣連通,已達到防虹吸的目的,可解決軸承箱油位最低保險值。5)將圖5所示回油管線與回油視鏡4-1、4-2以螺紋相連,回油視鏡4-1、4-2通過回油管線與油箱5采用法蘭連接;同時在油箱5頂部設有呼吸帽22,保證油箱與大氣相通;且回油管線應向油箱方向向下傾斜12.5/1000-25/1000。6)在改造過程中所用的管線及關鍵部件均采用不銹鋼材質(0Crl8Ni9),管線加工時采用無金屬雜屑的細管切割器進行切割,或由機械加工廠制作。7)系統改造完成后,宜采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對系統進行吹掃,試壓(試驗壓力為
0.4MPa)查漏,以保證管線內清潔干燥、無雜質。對油箱5、過濾器9進行徹底清理后,方可投用潤滑油系統,適當調整壓力調控閥7、調整供油針型閥16-1、16-2、冷卻器入口針型閥11、冷卻器出口針型閥13及旁路針型閥10,保證前端軸承箱2-1、后端軸承箱2-2油位和油溫;并觀察回油視鏡4-1、4-2及軸承箱油位視鏡21-1、21-2持續保持穩定,即完成改造。
【權利要求】
1.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主要有徑向軸承、止推軸承、甩油環、冷卻水管、呼吸帽、前端軸承箱、后端軸承箱,其特征是:油箱通過油泵與兩個并列的過濾器相連;前述的兩個并列的過濾器通過冷卻器分別經注油部件1、注油部件II與前端軸承箱1、后端軸承箱II相連;所述的前端軸承箱I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I經回油視鏡1、后端軸承箱II通過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經回油視鏡II同油箱相連;在油箱與油泵之間設有壓力調控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卻器為臥式結構,在其上側潤滑油進、出管線上分別設有冷卻器入口針型閥、出口針型閥;在入口針型閥、出口針型閥上側的潤滑油進、出管線上設有旁路連通線及旁路針型閥;在冷卻器封頭側配有管程冷卻水進、出口管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油部件I由供油針型閥1、不銹鋼管線I和潤滑油噴嘴I構成;注油部件II由供油針型閥I1、不銹鋼管線II和潤滑油噴嘴II構成;供油針型閥1、供油針型閥II 一端分別與主供油線相連,另一端分別通過不銹鋼管線1、不銹鋼管線II與呼吸帽1、呼吸帽II相連;而不銹鋼管線1、不銹鋼管線II又分別與潤滑油噴嘴1、潤滑油噴嘴II相連,潤滑油噴嘴1、潤滑油噴嘴II分別實現對徑向軸承、止推軸承噴油潤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的上部一端分別設有軸承箱油位視鏡1、軸承箱油位視鏡II,另一端通過偏心異徑接頭與回油管線相連;回油U型平衡部件1、回油U型平衡部件II迪底部一端分別與前端軸承箱1、后端軸承箱II相連,另一端通過回油管線分別與回油視鏡1、回油視鏡II以螺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標外置水冷強制循環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回油視鏡1、回油視鏡II與回油管線以螺紋連接;回油視鏡1、回油視鏡II通過回油管線與油箱相連;在油箱頂部設有油箱呼吸帽。
【文檔編號】F16N39/02GK203743793SQ201420097735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6日
【發明者】王會剛, 周大朋, 王鵬, 郝殿成, 于春元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