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泵輪與泵輪座、渦輪與渦輪座間通過鉚釘鉚接飛輪經過輸出法蘭通過螺釘與罩輪相連接,罩輪通過螺栓一再與泵輪相連,泵輪座通過個向心推力軸承裝配在輸出軸上渦輪座則通過向心推力軸承、套筒和限位軸肩裝配在輸出軸上,泵輪座外緣的輸出軸上設有為齒形為斜齒的驅動齒輪,在該驅動齒輪四周均布至少1個行星輪,行星輪通過圓頭平鍵與第二輸出軸連接,第二輸出軸通過向心推力軸承安放在液力變矩器殼體上,本發明結構緊湊、設計合理,綜合考慮到了動力供給、動力輸出、卸油、測速,工作穩定性等方面,使傳統設計的液力變矩器綜合工作性能得到提升。
【專利說明】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屬于液壓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液力變矩器目前主要是工程機械傳動系統內的重要裝置,它是通過液力能與機械能相互轉換實現傳遞動力和改變轉矩的傳動裝置。其工作原理簡圖如圖1所示,發動機輸出端與泵輪連接,將扭矩傳遞給泵輪,泵輪將該能量傳遞給其間的工作液體,進而工作液體帶動渦輪轉動,通過輸出軸將能量傳遞給后端的變速器,同時,從渦輪流出的工作液體經過導輪,得到增矩后繼續傳給泵輪,再次接受來自泵輪的能量,并如此循環下去。
[0003]然目前的液力變矩器結構復雜,且都為工業應用,而再教學上很難應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包括泵輪組件、渦輪組件和導論組件,泵輪與泵輪座、渦輪與渦輪座間通過鉚釘鉚接,由于泵輪與渦輪工作時接受到的振動相對比較大,所以泵輪與渦輪通過螺栓連接,以提高連接強度和可靠性,飛輪經過輸出法蘭通過螺釘與罩輪相連接,罩輪通過螺栓一再與泵輪相連,從而實現飛輪將動力傳遞給泵輪,泵輪座、導輪座和渦輪座均設計限位軸肩并與輸出軸之間套有墊片,可通過墊片來調整其限位范圍,泵輪座通過一個向心推力軸承裝配在輸出軸上,以降低定位誤差,渦輪座則通過一對向心推力軸承、套筒和限位軸肩裝配在輸出軸上,以提高渦輪穩定性,導輪通過單向離合器及鉚釘與導輪座連接為一體,泵輪座外緣的輸出軸上設有為齒形為斜齒的驅動齒輪,作為行星輪系的太陽輪,在該驅動齒輪四周均布至少I個行星輪,行星輪通過圓頭平鍵與第二輸出軸連接,在第二輸出軸輸出端設置有鍵槽,第二輸出軸即可通過鍵連接將動力傳出,由于斜齒輪傳動存在軸向力,為了提高輸出軸穩定性,第二輸出軸通過一對向心推力軸承安放在液力變矩器殼體上,在第二輸出軸兩端分別套上彈性擋圈以實現軸向定位,液力變矩器殼體通過螺栓二安裝在軸上連接盤上。
[0006]前述的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中,考慮到液力變矩器試驗需要(需要對液力變矩器內進行卸油),在渦輪殼靠近軸心處設計了卸油孔,通過油塞密封,在變矩器循環圓上,距離軸心越遠處壓力越大,距離軸心越近壓力越小,所以卸油孔最宜設計在靠近軸心處,這樣才不致變矩器運轉時因內部液壓油對卸油孔處壓力過大而將油塞甩出,后又綜合考慮到渦輪與渦輪座鉚接鉚釘安放位置。
[0007]前述的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中,在泵輪殼體表面上均勻設置至少2個磁性感應塊凹槽,所述磁性感應塊凹槽為外窄內寬的梯形結構,并在磁性感應塊凹槽旁設置退塊槽,感應塊在徑向受到再大的力也不會被甩出凹槽,增大了測速的可靠性。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液力變矩器內部結構,重點針對渦輪組、導輪組、泵輪組、渦輪座、導輪座、泵輪座、卸油孔、磁性測速裝置安放凹槽、飛輪輸入連接、行星輪系、軸向限位臺階等進行合理設計,該新型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結構緊湊、設計合理,綜合考慮到了動力供給、動力輸出、卸油、測速,工作穩定性等方面,使傳統設計的液力變矩器綜合工作性能得到提升,同時設置測速裝置、卸油孔和至少2個行星輪,方便在試驗時對變矩器進行科學研究及提供不同動力輸出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附圖1是本發明結構剖視圖;
附圖2是本發明中磁性感應塊凹槽的俯視圖;
附圖3是本實施例中行星輪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用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0011]本發明的實施例: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如附圖所示,包括泵輪組件、渦輪組件和導論組件,泵輪13與泵輪座5、渦輪17與渦輪座26間通過鉚釘6鉚接,由于泵輪與渦輪工作時接受到的振動相對比較大,所以泵輪與渦輪通過螺栓連接,以提高連接強度和可靠性,飛輪22經過輸出法蘭21通過螺釘20與罩輪18相連接,罩輪18通過螺栓一 19再與泵輪13相連,從而實現飛輪將動力傳遞給泵輪,泵輪座5、導輪座29和渦輪座26均設計限位軸肩并與輸出軸I之間套有墊片,可通過墊片來調整其限位范圍,泵輪座5通過一個向心推力軸承4裝配在輸出軸I上,以降低定位誤差,渦輪座26則通過一對向心推力軸承27、套筒28和限位軸肩裝配在輸出軸I上,以提高渦輪穩定性,導輪32通過單向離合器31及鉚釘30與導輪座29連接為一體,泵輪座5外緣的輸出軸I上設有為齒形為斜齒的驅動齒輪25,作為行星輪系的太陽輪,在該驅動齒輪25四周均布至少I個行星輪7,行星輪7通過圓頭平鍵12與第二輸出軸11連接,在第二輸出軸輸出端11設置有鍵槽8,第二輸出軸即可通過鍵連接將動力傳出,由于斜齒輪傳動存在軸向力,為了提高輸出軸穩定性,第二輸出軸11通過一對向心推力軸承10安放在液力變矩器殼體16上,在第二輸出軸11兩端分別套上彈性擋圈9以實現軸向定位,液力變矩器殼體16通過螺栓二 3安裝在軸上連接盤2上。
[0012]其中考慮到液力變矩器試驗需要需要對液力變矩器內進行卸油,在渦輪殼靠近軸心處設計了卸油孔23,通過油塞24密封,在變矩器循環圓上,距離軸心越遠處壓力越大,距離軸心越近壓力越小,所以卸油孔最宜設計在靠近軸心處,這樣才不致變矩器運轉時因內部液壓油對卸油孔處壓力過大而將油塞甩出,后又綜合考慮到渦輪與渦輪座鉚接鉚釘安放位置,在泵輪殼體表面上均勻設置至少2個磁性感應塊凹槽15,所述磁性感應塊凹槽15為外窄內寬的梯形結構,并在磁性感應塊凹槽15旁設置退塊槽33,感應塊14在徑向受到再大的力也不會被甩出凹槽,增大了測速的可靠性。
[0013]太陽輪即是泵輪座外緣的斜齒驅動齒輪,在本實施例中設置了 4個行星輪,在輸出轉速合理的范圍內,都可作為取力口,為整個變速箱系統提供動力源,不需要時用取力口端蓋封住,降低損耗程度,需要取力時將端蓋打開,通過各自輸出軸即可將動力輸出。
【權利要求】
1.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包括泵輪組件、渦輪組件和導論組件,其特征在于:泵輪(13)與泵輪座(5)、渦輪(17)與渦輪座(26)間通過鉚釘(6)鉚接,飛輪(22)經過輸出法蘭(21)通過螺釘(20)與罩輪(18)相連接,罩輪(18)通過螺栓一(19)再與泵輪(13)相連,泵輪座(5 )、導輪座(29 )和渦輪座(26 )均設計限位軸肩并與輸出軸(I)之間套有墊片,泵輪座(5)通過一個向心推力軸承(4)裝配在輸出軸(I)上,渦輪座(26)則通過一對向心推力軸承(27)、套筒(28)和限位軸肩裝配在輸出軸(I)上,導輪(32)通過單向離合器(31)及鉚釘(30)與導輪座(29)連接為一體,泵輪座(5)外緣的輸出軸(I)上設有為齒形為斜齒的驅動齒輪(25),在該驅動齒輪(25)四周均布至少I個行星輪(7),行星輪(7)通過圓頭平鍵(12)與第二輸出軸(11)連接,在第二輸出軸輸出端(11)設置有鍵槽(8),第二輸出軸(11)通過一對向心推力軸承(10)安放在液力變矩器殼體(16)上,在第二輸出軸(11)兩端分別套上彈性擋圈(9)以實現軸向定位,液力變矩器殼體(16)通過螺栓二(3)安裝在軸上連接盤(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在渦輪殼靠近軸心處設計了卸油孔(23),通過油塞(24)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在泵輪殼體表面上均勻設置至少2個磁性感應塊凹槽(15),所述磁性感應塊凹槽(15)為外窄內寬的梯形結構,并在磁性感應塊凹槽(15)旁設置退塊槽(33)。
【文檔編號】F16H41/24GK104295692SQ201410501018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蔣宏婉, 何林, 張文博, 李長虹, 王建新, 李曉東, 汪植林 申請人: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