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設備和軸承組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和軸承組合,提高了兩個本體之間可旋轉角度的技術效果。所述電子設備包括:第一本體;第二本體;至少一個軸承組合,連接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每一個軸承組合包括:第一軸,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第二軸,與所述第二本體連接;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一軸和所述第二軸;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在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
【專利說明】一種電子設備和軸承組合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的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和軸承組合。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等,這些電子設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0003]以筆記本電腦為例,筆記本電腦體積小、重量輕,并有獨立的電池,因此用戶能夠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并且隨時使用,成為目前商務人員不可或缺的電子設備之一。
[0004]但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實施例中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述現有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0005]用戶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情況有很多種,如放置在桌面上編輯文檔,站在地鐵上看電影以及在辦公室向同事演示幻燈片等,但是,現有技術中的筆記本電腦的顯示主體和鍵盤主體僅僅能一定角度內旋轉,如O?120度,從而使得筆記本電腦的使用形態很少,難以滿足用戶的要求。
[0006]另外,現有技術中設置有支撐件的平板電腦,支撐件同樣只能在一定角度內相對旋轉。
[0007]綜上,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存在兩個本體之間旋轉角度較小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和軸承組合,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存在兩個本體之間旋轉角度較小的技術問題,提高了兩個本體之間可旋轉角度的技術效果。
[0009]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0010]第一本體;
[0011]第二本體;
[0012]至少一個軸承組合,連接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所述至少一個軸承組合中的每一個軸承組合包括:
[0013]第一軸,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
[0014]第二軸,與所述第二本體連接;
[0015]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一軸和所述第二軸;
[0016]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與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
[0017]可選的,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具體為[0°,X。],所述第二預設范圍具體為(X。,360° ],其中,0〈X〈360。
[0018]可選的,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0019]互鎖結構;
[0020]所述第一軸包括第一互鎖口,當所述第二軸轉動時,所述第一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處于靜止狀態;
[0021 ] 所述第二軸包括第二互鎖口,當所述第一軸轉動時,所述第二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軸處于靜止狀態。
[0022]可選的,所述傳動結構包括:
[0023]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
[0024]所述第二軸包括:
[0025]至少一個第二齒,設置在所述第二軸的邊緣,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齒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間的相互嚙合,實現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
[0026]可選的,所述互鎖結構還包括:
[0027]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一軸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僅能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0028]第二限位結構,與所述傳動結構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傳動結構僅能帶動所述第二軸在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0029]可選的,所述第一軸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軸上開設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線纜能夠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用于傳送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之間信號和電能。
[0030]可選的,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0031]至少一個固定板,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將所述軸承組合固定在所述電子設備上;
[0032]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上開設有與所述至少一跟線纜配合的第一口,當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時,通過所述第一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線纜。
[0033]可選的,所述軸承組合包括:
[0034]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一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軸固定在所述第一本體上;
[0035]第二固定件,與所述第二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軸固定在所述第二本體上;
[0036]通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連接所述第一本體、軸承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體。
[0037]可選的,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0038]至少一個軸承保護套,套設在所述至少一個軸承組合上。
[0039]可選的,在所述第一本體或第二本體上開設有柱狀容置空腔,用于容置至少一個柱狀電池;
[0040]當所述至少一個軸承組合具體為第一軸承組合和第二軸承組合時,所述第一軸承組合設置在所述柱狀容置空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軸承組合設置在所述柱狀容置空腔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相對。
[0041]可選的,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的一部分邊緣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能夠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的轉動(360-X)。。
[0042]另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軸承組合,連接電子設備的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包括:
[0043]第一軸,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
[0044]第二軸,與所述第二本體連接;
[0045]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一軸和所述第二軸;
[0046]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與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
[0047]可選的,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具體為[0°,X。],所述第二預設范圍具體為(X。,360° ],其中,0〈X〈360。
[0048]可選的,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0049]互鎖結構;
[0050]所述第一軸包括第一互鎖口,當所述第二軸轉動時,所述第一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處于靜止狀態;
[0051 ] 所述第二軸包括第二互鎖口,當所述第一軸轉動時,所述第二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軸處于靜止狀態。
[0052]可選的,所述傳動結構包括:
[0053]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
[0054]所述第二軸包括:
[0055]至少一個第二齒,設置在所述第二軸的邊緣,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齒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間的相互齒合,實現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
[0056]可選的,所述互鎖結構還包括:
[0057]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一軸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僅能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0058]第二限位結構,與所述傳動結構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傳動結構僅能帶動所述第二軸在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0059]可選的,所述第一軸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軸上開設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線纜能夠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用于傳送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之間信號和電能。
[0060]可選的,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0061]至少一個固定板,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將所述軸承組合固定在所述電子設備上;
[0062]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上開設有與所述至少一跟線纜配合的第一口,當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時,通過所述第一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線纜。
[0063]可選的,所述軸承組合包括:
[0064]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一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軸固定在所述第一本體上;
[0065]第二固定件,與所述第二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軸固定在所述第二本體上;
[0066]通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連接所述第一本體、軸承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體。
[0067]可選的,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的一部分邊緣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能夠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的轉動(360-X)。。
[0068]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有益效果如下:
[0069]通過至少一個軸承組合連接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其中每一個軸承組合包括:第一軸,與第一本體連接;第二軸,與第二本體連接;傳動結構,連接第一軸和第二軸;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與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存在兩個本體之間旋轉角度較小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第一本體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和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旋轉,從而使得旋轉角度增大的技術效果。
[0070]可選的,軸承組合還包括互鎖結構,互鎖結構的第一互鎖口和第二互鎖口相配合,使得第一軸在轉動的時候第二軸靜止,而第二軸轉動的時候第一軸靜止,從而使得其中一個軸在轉動過程中不受另一軸的影響。
[0071]可選的,互鎖結構還包括第一限位結構和第二限位結構,分別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結構,從而使得第一軸僅能在第一預設范圍內轉動,第二軸僅能在第二預設范圍內轉動。
[0072]可選的,第一軸上開設有第一通孔,第二軸上開設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線纜能夠通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傳送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之間信號和電能,減小了信號和電能在兩個本體相對旋轉的過程中受到的影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73]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74]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軸承組合的結構側視圖;
[0075]圖3a-圖3b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軸承組合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76]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軸承組合的背視圖;
[0077]圖5為圖3b中A區域剖面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78]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和軸承組合,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存在兩個本體之間旋轉角度較小的技術問題,提高了兩個本體之間可旋轉角度的技術效果。
[0079]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總體思路如下:
[0080]第一本體;
[0081]第二本體;
[0082]至少一個軸承組合,連接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所述至少一個軸承組合中的每一個軸承組合包括:
[0083]第一軸,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
[0084]第二軸,與所述第二本體連接;
[0085]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一軸和所述第二軸;
[0086]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夾角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夾角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與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
[0087]通過至少一個軸承組合連接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其中每一個軸承組合包括:第一軸,與第一本體連接;第二軸,與第二本體連接;傳動結構,連接第一軸和第二軸;當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夾角范圍時,通過轉動第一軸,使得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能夠圍繞軸承組合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夾角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夾角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與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存在兩個本體之間旋轉角度較小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第一本體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和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旋轉,從而使得旋轉角度增大的技術效果。
[0088]下面通過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具體特征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詳細的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定,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89]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如圖1所示,包括:
[0090]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在具體實現過程中,第一本體I可以包括電子設備的鍵盤、處理器、顯卡、聲卡等硬件,以及基于硬件運行的軟件系統等,以使電子設備能夠執行指令,第二本體2可以包括觸控顯示屏、音響、SM卡槽和指示燈等。也可以第一本體I包括電子設備的處理器、顯卡、聲卡等硬件,以及基于硬件運行的軟件系統等,第二本體2包括觸控顯示屏、音響、SIM卡槽和指示燈等,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人員可以根據需要來進行設置,本申請不作具體限制。
[0091]至少一個軸承組合3,連接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軸承組合3的數量和可以為1、2、3等,本申請不做具體限制。
[0092]其中,至少一個軸承組合3中的每一個軸承組合30如圖2-圖5所示,包括:
[0093]第一軸301,與第一本體I連接;第二軸302,與第二本體2連接;傳動結構303,連接第一軸301和第二軸302。
[0094]具體來講,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軸301和第一本體1,第二軸302與第二本體2的連接方式有多種,例如第一本體I (第二本體2)套設在第一軸301 (第二軸302)上,或者通過至少一個螺釘和至少一個螺帽配合,將第一軸301 (第二軸302)連接在第一本體I (第二本體2)上,當然還可以將第一軸301 (第二軸302)嵌入在第一本體I (第二本體2)內等,本申請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設置,本申請不做具體限制。
[0095]當第一本體I與第二本體2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夾角范圍時,通過轉動第一軸301,使得第一本體I與第二本體2能夠圍繞軸承組合30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第一本體I與第二本體2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二夾角范圍時,通過傳動結構303帶動第二軸302轉動,使得第一本體I與第二本體2能夠圍繞軸承組合30在與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
[0096]具體來講,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具體為[0°,X° ],第二預設范圍具體為(X°,360° ],其中,0〈X〈360。在本申請實施例中,X可以取O到360之間不包括O和360的任意值,例如180、318、270等,對于X的具體取值本申請不做限制。
[0097]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通過第一軸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0° , X0 ]之間旋轉,通過傳動結構帶動第二軸在第二預設范圍(X°,360° ]之間旋轉,從而使得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之間的旋轉范圍擴大到了 [0° ,360° ] O
[0098]進一步,為了避免在第一軸301轉動的時候第二軸302也轉動,導致影響第一軸301的轉動,或者第二軸302轉動的時候第一軸301影響第二軸302的轉動,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軸承組合30還包括互鎖結構304。
[0099]具體來講,第一軸301包括第一互鎖口 3011,第二軸302包括第二互鎖口 3021。如圖4所示,互鎖結構304設置在第一軸301和第二軸302之間,假設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之間的初始夾角為30°,X為318,在Tl時刻,第一軸301開始轉動,以使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之間的夾角變大。在轉動過中,互鎖結構304與第二互鎖口 3021卡合,從而使得第二軸302無法轉動,所以第二軸302處于靜止狀態。
[0100]為了在第一軸301轉動在第一預設范圍中的318°時,互鎖結構304能夠鎖止第一軸301,在第一軸301從30°向318°轉動過程中,互動結構304在第一方向上移動。第一方向為互鎖結構304靠近第二軸302的位置指向靠近第一軸301的位置的方向。但是,在移動過程中,互鎖結構304與第二互鎖口 3021仍然處于卡合狀態。
[0101]在T2時刻,第一軸301轉動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的最大角度,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之間的夾角為318°,此時,互鎖結構304與第二互鎖口 3021分離,并且正好與第一互鎖口 3011卡合。所以,從T2時刻開始,傳動結構303帶動第二軸302轉動,進而繼續帶動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相對旋轉。由于互鎖結構304從T2時刻開始與第一互鎖口3011卡合,所以在第二軸302轉動過程中,第一軸301無法轉動,所以第一軸301處于靜止狀態。
[0102]同樣,在第二軸302的從X°到360°的轉動過程中,互鎖結構304在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動。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之間的夾角為360°時,互鎖結構304與第一互鎖口 3011分離,使得第一軸301可以轉動;同時,互鎖結構304與第二互鎖口 3021再次卡合,使得第二軸302無法轉動。
[0103]可選的,傳動結構303的邊緣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齒,第二軸302的邊緣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齒,如圖5所不。由于至少一個第一齒與至少一個第二齒相互哨合,所以當傳動結構303轉動的時候,至少第一齒推動至少一個第二齒在相同的方向下轉動,從而帶動了第二軸302轉動。
[0104]可選的,互鎖結構304上包括第一限位結構3041,與設置在第一軸301上的第一限位件3012配合,使得第一軸301僅能在第一預設范圍內轉動。
[0105]具體來講,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如圖3a所示,第一限位件3012能夠和第一軸301一起轉動,當轉動到第一本體I與第二本體2之間的夾角為0°時,第一限位件3012的第一邊與互鎖結構304的第一限位結構3041的第三邊接觸,第一限位結構3041阻擋第一限位件3012往兩個本體之間夾角變小的方向轉動。
[0106]當第一軸301反方向轉動到第一本體I與第二本體2之間的夾角為X°時,第一限位件3012的第二邊與互鎖結構304的第一限位結構3041第四邊接觸,第一限位結構3041阻擋第一限位件3012往兩個本體之間夾角變大的方向轉動。
[0107]所以,通過第一限位件3012與第一限位結構3041的配合,第一軸301只能在[0° ,X0 ]之間轉動。
[0108]同理,通過第二限位件3031與第二限位結構3042的配合,傳動結構303只能帶動第二軸302在(X。,360° ]之間轉動。第二限位件3031與第二限位結構3042的配合過程與第一限位件3012與第一限位結構3041的配合過程類似,因此重復之處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0109]進一步,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之間會相互傳輸信號,并且,設置有供電單元的本體還需要向另一本體傳輸電能,所以,在第一軸301開設有第一通孔3013,第二軸302上開設有第二通孔3022,連接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的至少一根線纜01穿過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如圖3a、圖4和圖5所示,從而減少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相對旋轉過程中對至少一跟線纜01的影響。
[0110]在具體實現過中,至少一跟線纜01可以放置在線纜管中,線纜管再穿過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從而保護至少一跟線纜01。當然,本申請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現進行設置,本申請不做限制。
[0111]進一步,為了便于將軸承組合30固定在電子設備上,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還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板305。具體來講,為了便于將至少一個固定板305固定在電子設備上,進而將軸承組合30固定在電子設備上,可以在至少一個固定板305上開設與螺釘和/或螺帽配合的通孔或口。并且,至少一個固定板305的數量可以是1、3、4等,本申請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現進行設置,本申請不做限制。
[0112]另外,為了避免至少一跟線纜01在軸承組合中松動,在至少一個固定板305上還開設有余至少一跟線纜01配合的第一口 3051,當至少一根線纜01穿過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時,第一口 3051能夠固定至少一根線纜01,如圖2、圖3a、圖3b和圖4所示。
[0113]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軸承組合30還包括第一固定件306,與第一軸301連接。第一固定件306上有多個螺釘設置孔,多個螺釘可以穿過對應的螺釘設置孔,與螺帽配合,從而將第一固定件306與第一本體I連接起來,進而連接第一軸301與第一本體I。
[0114]另外,軸承組合30還包括第二固定件307,與第二軸302連接。第二固定件307包括連接板,連接板上也開設有多個螺釘設置孔,多個螺釘可以穿過對應的螺釘設置孔,與螺帽配合,將第二固定件307與第二本體2連接起來,從而使得第二軸302與第二本體2連接。
[0115]通過第一固定件306、第二固定件307,就將第一本體1、軸承組合30和第二本體2連接起來了。
[0116]為了避免軸承組合30裸露在外,導致被腐蝕和損壞,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電子設備還包括至少一個軸承保護套02。具體來講,至少一個軸承保護套02的數量應與至少一個軸承組合3的數量相同,從而使得每個軸承組合30都能被一個軸承保護套套設保護。
[0117]進一步,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電子設備的第一本體I或第二本體2上開設有柱狀容置空間03,用于容置至少一個柱狀電池,如圖1中在第二本體2的第一側部上開設柱狀容置空間03。
[0118]此時,由于第一側部上放置有柱狀電池,因此,至少一個軸承組合3具體為兩個軸承組合。其中,第一軸承組合設置在柱狀容置空間03的第一端,第二軸承組合設置在第二端,如圖1所示,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
[0119]更進一步,傳動結構303上的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傳動結構303的一部分邊緣上,所以,當至少一個第二齒傳動到沒有至少第一齒的傳動結構303的沒有設置第一齒的邊緣時,就無法再繼續轉動了。
[0120]在具體實現過程中,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邊緣對應的圓心角為(360-X)。,進而使得傳動結構303僅能帶動第二軸302轉動(360-X) °,如圖5所示。
[0121]本申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軸承組合,用于連接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包括:
[0122]第一軸301,與第一本體I連接;
[0123]第二軸302,與第二本體2連接;
[0124]傳動結構303,連接第一軸301和第二軸302。
[0125]其中,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具體為[0°,X° ],第二預設范圍具體為(X°,360° ],其中,0〈X〈360。
[0126]可選的,軸承組合30還包括:
[0127]互鎖結構304;
[0128]第一軸301包括第一互鎖口 3011,當第二軸302轉動時,第一互鎖口 3011與互鎖結構304配合,使得第一軸301處于靜止狀態;
[0129]第二軸302包括第二互鎖口 3021,當第一軸301轉動時,第二互鎖口 3021與互鎖結構305配合,使得第二軸302處于靜止狀態。
[0130]可選的,傳動結構303包括:
[0131]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傳動結構303的邊緣;
[0132]第二軸302包括:
[0133]至少一個第二齒,設置在第二軸302的邊緣,通過至少一個第二齒與至少一個第一齒間的相互齒合,實現傳動結構303帶動第二軸302轉動。
[0134]可選的,互鎖結構304還包括:
[0135]第一限位結構3041,與第一軸301的第一限位件3012配合,使得第一軸301僅能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0136]第二限位結構3042,與傳動結構303的第二限位件3031配合,使得傳動結構303僅能帶動第二軸302在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0137]可選的,第一軸301上開設有第一通孔3013,第二軸302上開設有第二通孔3022,至少一跟線纜01能夠穿過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其中,至少一跟線纜01用于傳送第一本體I和第二本體2之間信號和電能。
[0138]可選的,軸承組合30還包括:
[0139]至少一個固定板305,通過至少一個固定板305將軸承組合30固定在電子設備上;
[0140]至少一個固定板305上開設有與至少一跟線纜01配合的第一口 3051,當至少一跟線纜01穿過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時,通過第一口 3051固定至少一跟線纜01。
[0141]可選的,軸承組合30包括:
[0142]第一固定件305,與第一軸301連接,用于將第一軸301固定在第一本體I上;
[0143]第二固定件307,與第二軸302連接,用于將第二軸302固定在第二本體2上;
[0144]通過第一固定件306和第二固定件307,連接第一本體1、軸承組合30以及第二本體2。
[0145]可選的,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傳動結構303的邊緣的一部分邊緣上,至少一個第一齒能夠帶動第二軸302轉動的轉動(360-X)。。
[0146]本申請第二方面提供的軸承組合涉及到的術語的含義以及具體實現,可以參考前述圖1至圖5以及實施例的相關描述,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0147]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有益效果如下:
[0148]通過至少一個軸承組合連接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其中每一個軸承組合包括:第一軸,與第一本體連接;第二軸,與第二本體連接;傳動結構,連接第一軸和第二軸;當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夾角范圍時,通過轉動第一軸,使得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能夠圍繞軸承組合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二夾角范圍時,通過傳動結構帶動第二軸轉動,使得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能夠圍繞軸承組合在與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存在兩個本體之間旋轉角度較小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第一本體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和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旋轉,從而使得旋轉角度增大的技術效果。
[0149]可選的,軸承組合還包括互鎖結構,互鎖結構的第一互鎖口和第二互鎖口相配合,使得第一軸在轉動的時候第二軸靜止,而第二軸轉動的時候第一軸靜止,從而使得第一軸或第二軸在轉動過程中不受另一軸的影響。
[0150]可選的,互鎖結構還包括第一限位結構和第二限位結構,分別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結構,從而使得第一軸僅能在第一預設范圍內轉動,第二軸僅能在第二預設范圍內轉動。
[0151]可選的,第一軸上開設有第一通孔,第二軸上開設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線纜能夠通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傳送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之間信號和電能,減小了信號和電能在兩個本體相對旋轉的過程中受到的影響。
[0152]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第一本體; 第二本體; 至少一個軸承組合,連接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所述至少一個軸承組合中的每一個軸承組合包括: 第一軸,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 第二軸,與所述第二本體連接; 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一軸和所述第二軸; 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與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具體為[O。,X0 ],所述第二預設范圍具體為(X。,360° ],其中,0〈X〈36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互鎖結構; 所述第一軸包括第一互鎖口,當所述第二軸轉動時,所述第一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處于靜止狀態; 所述第二軸包括第二互鎖口,當所述第一軸轉動時,所述第二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軸處于靜止狀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結構包括: 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 所述第二軸包括: 至少一個第二齒,設置在所述第二軸的邊緣,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齒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間的相互嚙合,實現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鎖結構還包括: 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一軸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僅能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第二限位結構,與所述傳動結構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傳動結構僅能帶動所述第二軸在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軸上開設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線纜能夠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用于傳送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之間信號和電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至少一個固定板,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將所述軸承組合固定在所述電子設備上;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上開設有與所述至少一跟線纜配合的第一 口,當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時,通過所述第一 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線纜。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合包括: 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一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軸固定在所述第一本體上; 第二固定件,與所述第二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軸固定在所述第二本體上; 通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連接所述第一本體、軸承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至少一個軸承保護套,套設在所述至少一個軸承組合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本體或第二本體上開設有柱狀容置空腔,用于容置至少一個柱狀電池; 當所述至少一個軸承組合具體為第一軸承組合和第二軸承組合時,所述第一軸承組合設置在所述柱狀容置空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軸承組合設置在所述柱狀容置空腔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相對。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的一部分邊緣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能夠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的轉動(360-X)。。
12.—種軸承組合,連接電子設備的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軸承組合包括: 第一軸,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 第二軸,與所述第二本體連接; 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一軸和所述第二軸; 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當前夾角值在第一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轉動所述第一軸,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當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所述當前夾角值在第二預設角度范圍時,通過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使得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能夠圍繞所述軸承組合在與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不同的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相對旋轉。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具體為[0°,X0 ],所述第二預設范圍具體為(X。,360° ],其中,0〈X〈360。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互鎖結構; 所述第一軸包括第一互鎖口,當所述第二軸轉動時,所述第一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處于靜止狀態; 所述第二軸包括第二互鎖口,當所述第一軸轉動時,所述第二互鎖口與所述互鎖結構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軸處于靜止狀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結構包括: 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 所述第二軸包括: 至少一個第二齒,設置在所述第二軸的邊緣,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齒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間的相互齒合,實現所述傳動結構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鎖結構還包括: 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一軸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軸僅能在所述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第二限位結構,與所述傳動結構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傳動結構僅能帶動所述第二軸在所述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轉動。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軸上開設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線纜能夠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用于傳送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之間信號和電能。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合還包括: 至少一個固定板,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將所述軸承組合固定在所述電子設備上; 所述至少一個固定板上開設有與所述至少一跟線纜配合的第一口,當所述至少一跟線纜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時,通過所述第一 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線纜。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合包括: 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一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軸固定在所述第一本體上; 第二固定件,與所述第二軸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軸固定在所述第二本體上; 通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連接所述第一本體、軸承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體。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軸承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設置在所述傳動結構的邊緣的一部分邊緣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齒能夠帶動所述第二軸轉動的轉動(360-X)。。
【文檔編號】F16C11/06GK104265757SQ201410488472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鄭軼民, 張士鵬 申請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