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變速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具有4個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3個離合器(C1~C3)和3個制動器(B1~B3),使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太陽輪(11)、行星架(12)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齒圈(33)、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行星架(22)連接,使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齒圈(23)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行星架(32)連接,使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太陽輪(31)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太陽輪(41)連接,使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齒圈(43)與輸入軸(3)連接,使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齒圈(13)與輸出齒輪(4)連接。由此,能夠構成可變速為前進1擋至前進10擋以及后退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對輸入到輸入構件的動力進行變速并輸出到輸出構件的自動變速器 裝直。 自動變速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以往,作為這種自動變速器裝置,提出有能夠通過4個行星齒輪機構、3個離合器 和3個制動器來形成前進9個擋和后退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 圖5中示出該裝置的結構。如圖所示,作為【背景技術】的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具有 單小齒輪式的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10、920、930、940,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10、 920、930、940分別都包括作為外齒齒輪的太陽輪911、921、931、941、作為內齒齒輪的齒圈 913、923、933、943和連接多個小齒輪914、924、934、944并將它們保持為能夠自由自轉且公 轉的行星架912、922、932、942。太陽輪911和太陽輪921通過第一連接構件951連接,齒 圈913和行星架912通過第二連接構件952連接,齒圈923、行星架932和行星架942通過 第三連接構件953連接。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40形成在第三行星齒輪機構930的外周側, 齒圈933和太陽輪941通過第四連接構件954連接。另外,太陽輪931經由離合器C1與輸 入軸903相連接,并經由制動器Β1與箱體902相連接,第二連接構件852經由離合器C2與 輸入軸903連接。進而,第三連接構件953經由爪形離合器DC與輸入軸903連接,第一連 接構件951經由爪形制動器DB與箱體902連接,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40的齒圈943經由制 動器B902與箱體902連接。并且,在第一行星齒輪機構910的齒圈913上連接有輸出齒輪 904。
[0003] 在該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10、920、930、 940的齒輪比λ 1、λ 2、λ 3、λ 4(各行星齒輪機構中的太陽輪的齒數/齒圈的齒數)設定 為0. 36、0. 36、0. 56、0. 66,如圖6的動作表所示,形成前進1擋至前進9擋和后退擋,前進1 擋(最低擋)的齒輪比/前進9擋(最高擋)的齒輪比而計算出的齒輪比幅度為10.02。 [0004] 其中,在作為最高擋的前進9擋,離合器C1、離合器C2和制動器Β2接合,爪形離 合器DC、爪形制動器DB和制動器Β1分離,因此,在扭矩從輸入軸903向輸出齒輪904的傳 遞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10、920、930、940全部(4個)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另 夕卜,在最高擋的前一個的前進8擋,離合器C2、制動器B1和制動器B2接合,離合器C1、爪形 離合器DC和爪形制動器DB分離,因此,在扭矩從輸入軸903向輸出齒輪904的傳遞中,第 一行星齒輪機構910和第二行星齒輪機構920這兩個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
[0005] 現有技術文獻
[0006] 專利文獻
[0007] 專利文獻1 :日本特表2011-513662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8] 在這樣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中,在通過4個行星齒輪機構和多個離合器、制動器構 成自動變速器的情況下,4個行星齒輪機構的各旋轉構件的連接、多個離合器和制動器的安 裝方式存在多種,因連接、安裝方式的不同,存在能夠作為自動變速器裝置發揮功能的機構 和不能作為自動變速器裝置發揮功能的機構。另外,在使用相同數量的行星齒輪機構、離合 器和制動器來構成自動變速器裝置的情況下,由于前進側的變速擋的擋數越多,越能賦予 平滑的加速感,所以給駕駛員的感覺(駕駛性能)變得良好。進而,在前進側的最高擋和其 前一個變速擋,在輸入側和輸出側之間的扭矩傳遞中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的行星齒輪機 構的數量越少,由齒輪的嚙合引起的損失越低,所以扭矩的傳遞效率變高。
[0009] 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由4個行星齒輪機構、3個離合 器和3個制動器形成的新的自動變速器裝置,進而,又一目的在于提高駕駛性能和提高扭 矩的傳遞效率。
[0010] 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為了至少實現上述的主要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手段。
[0011] 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用于對輸入至輸入構件的動力進行變速并向輸出構件 輸出,其特征在于,
[0012] 具有:
[0013] 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 序,依次具有第一旋轉構件、第二旋轉構件和第三旋轉構件,
[0014] 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 序,依次具有第四旋轉構件、第五旋轉構件和第六旋轉構件,
[0015] 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 序,依次具有第七旋轉構件、第八旋轉構件和第九旋轉構件,
[0016] 第四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 序,依次具有第十旋轉構件、第十一旋轉構件和第十二旋轉構件,
[0017] 第一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九旋轉構件連接,
[0018] 第二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二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五旋轉構件連接,
[0019] 第三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六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八旋轉構件連接,
[0020] 第四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七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旋轉構件連接,
[0021] 第一離合器,能夠接合以使所述第十二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二連接構件連接,并能 夠解除該接合,
[0022] 第二離合器,能夠接合以使所述第十一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二連接構件連接,并能 夠解除該接合,
[0023] 第三離合器,能夠接合以使所述第十一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一連接構件連接,并能 夠解除該接合,
[0024] 第一制動器,能夠接合以將所述第三連接構件固定在自動變速器裝置箱體上,并 能夠解除該接合,
[0025] 第二制動器,能夠接合以將所述第四旋轉構件固定在所述自動變速器裝置箱體 上,并能夠解除該接合,
[0026] 第三制動器,能夠接合以將所述第四連接構件固定在所述自動變速器裝置箱體 上,并能夠解除該接合;
[0027] 所述輸入構件與所述第十二旋轉構件連接,
[0028] 所述輸出構件與所述第三旋轉構件連接。
[0029] 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具有: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 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次具有第一旋轉構件、第二旋轉構件和第三旋轉構件 作為3個旋轉構件;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 的排列順序,依次具有第四旋轉構件、第五旋轉構件和第六旋轉構件作為3個旋轉構件;第 三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次具有 第七旋轉構件、第八旋轉構件和第九旋轉構件作為3個旋轉構件;第四行星齒輪機構,按照 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次具有第十旋轉構件、第十一 旋轉構件和第十二旋轉構件作為3個旋轉構件,使第一旋轉構件和第九旋轉構件通過第一 連接構件連接,使第二旋轉構件和第五旋轉構件通過第二連接構件連接,使第六旋轉構件 和第八旋轉構件通過第三連接構件連接,使第七旋轉構件和第十旋轉構件通過第四連接構 件連接。并且,經由第一離合器使第十二旋轉構件和第二連接構件連接,經由第二離合器使 第十一旋轉構件和第二連接構件連接,經由第三離合器使第十一旋轉構件和第一連接構件 連接,使第一制動器與第三連接構件連接,使第二制動器與第四旋轉構件連接,使第三制動 器與第四連接構件連接,使輸入構件與第十二旋轉構件連接,使輸出構件與第三旋轉構件 連接。由此,能夠構成通過4個行星齒輪機構、3個離合器和3個制動器發揮功能的自動變 速裝置。
[0030] 在這樣的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中,前進1擋至前進10擋以及后退擋能夠如下 構成。
[0031] (1)前進1擋通過使所述第三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2] (2)前進2擋通過使所述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3] (3)前進3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4] (4)前進4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三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5] (5)前進5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6] (6)前進6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三離合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一制動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7] (7)前進7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8] (8)前進8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39] (9)前進9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 使所述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40] (10)前進10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接合 并使所述第三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41] (11)后退擋通過使所述第三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并使 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0042] 這樣一來,能夠通過4個行星齒輪機構、3個離合器和3個制動器來形成可實現前 進1擋至前進10擋以及后退擋的變速的裝置,與實現前進1擋至前進9擋以及后退擋的變 速的裝置(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相比,能夠使前進側的變速擋的擋數變多,給予駕駛 員平滑的加速感,能夠使駕駛性能變得良好。
[0043] 如上所述,在最高擋的前進10擋,使第一離合器、第二離合器和第一制動器接合 并使第三離合器、第二制動器和第三制動器分離。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第四旋轉構件因第 二制動器的分離而被解放,因此第二行星齒輪機構不參與到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之間的扭 矩傳遞。另外,通過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的接合使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第十一旋轉構 件和第十二旋轉構件連接,使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為一體的機構,因此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相 對于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之間的扭矩傳遞,不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因此,在前進10擋, 在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這兩個 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另外,在最高擋的前一個的前進9擋,使第一離合器、第一制動器 和第三制動器接合并使第二離合器、第三離合器和第二制動器。因第二制動器的分離,第二 行星齒輪機構不參與到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之間的扭矩傳遞。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第七旋 轉構件和第八旋轉構件因第一制動器的第三制動器的接合而不能旋轉,因此第三行星齒輪 機構被固定為不能旋轉。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第十一旋轉構件因第二離合器和第三離合器 的分離而被解放,因此第四行星齒輪機構不參與到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之間的扭矩傳遞。 因此,在前進9擋,在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之間的扭矩傳遞中,僅一個第一行星齒輪機構作 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根據以上的說明,在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之間的扭矩傳遞中作為齒 輪機構進行動作的行星齒輪機構的數量在最高擋的前進10擋為2個,在最高擋的前一個的 前進9擋為1個,與在最高擋的前進9擋為4個且在最高擋的前一個的前進8擋為1個的 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相比,能夠減少在扭矩傳遞中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的行星齒輪 機構的數量,能夠使由齒輪的嚙合引起的損失下降,提高扭矩的傳遞效率。即,與現有例的 自動變速器裝置相比,能夠提高扭矩的傳遞效率。
[0044] 在上述的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中,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二行星齒 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和所述第四行星齒輪機都構成為將太陽輪、齒圈和行星架 作為3個所述旋轉構件的單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一旋轉構件、所述第四旋轉 構件、所述第七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旋轉構件都為太陽輪,所述第二旋轉構件、所述第五旋 轉構件、所述第八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一旋轉構件都為行星架,所述第三旋轉構件、所述第 六旋轉構件、所述第九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二旋轉構件都為齒圈。
[0045] 進而,在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中,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配置在所述第三行 星齒輪機構的外周側,所述第一連接構件是在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外周側并在徑向上 連接的構件。這樣一來,雖然在徑向上變大,但是能夠在軸向上變短,即,與由3個行星齒輪 機構形成的自動變速器裝置的軸向的長度相同
[0046] 或者,在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中,所述第四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 機構、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和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還能夠從所述輸入構件開始依次配 置。
[0047] 另外,在本發明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中,所述第二制動器還能夠為爪形制動器。爪形 制動器在接合時容易產生沖擊,需要使旋轉同步的同步控制,但是第二制動器在前進1擋 至前進5擋連續接合,并且在前進6擋至前進10擋連續分離,因此不會頻繁地反復接合和 分離,發生同步控制的頻度少。因此,即使采用爪形制動器,也能夠抑制變速感覺的惡化。另 一方面,爪形制動器不需要在接合時保持油圧,因此,與需要保持油圧的油圧驅動的制動器 相比,能夠抑制能量損失。其結果,能夠提高裝置的能量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8] 圖1是表示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0049] 圖2是表示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B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0050] 圖3是自動變速器裝置1、1B的動作表。
[0051] 圖4是自動變速器裝置1、1B的速度線圖。
[0052] 圖5是表示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C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0053] 圖6是表示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D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0054] 圖7是表示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01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0055] 圖8是表示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01C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0056] 圖9是表示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0057] 圖10是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的動作表。
【具體實施方式】
[0058] 下面,使用實施例來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59] 圖1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 圖2是表示將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的4個行星齒輪機構橫向排列配置的自動變速器 裝置1B的結構的概略的結構圖。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構成為有級變速機構,具 有4個單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3個離合器C1?C3和3個制動器B1? B3,并搭載在未圖示的作為內燃機的發動機橫置(車輛的左右方向)配置的類型(例如前 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式)的車輛上,將來自發動機的動力經由未圖示的液力變矩器等起步裝 置從輸入軸(input shaft)3輸入并對所輸入的動力進行變速后輸出到輸出齒輪4。輸出到 輸出齒輪4的動力經由齒輪機構5和差速裝置6輸出到左右的驅動輪7a、7b。齒輪機構5 由旋轉軸與輸出齒輪4的旋轉軸平行配置的中間軸(counter shaft) 5a、安裝在中間軸5a 上并與輸出齒輪4嚙合的中間從動齒輪5b、安裝在同一中間軸5a上并與差速裝置6的齒圈 嚙合的差動驅動齒輪5c構成。此外,在圖1、2中,關于圖中的輸入軸3的下側,以自動變速 器裝置1的結構中的輸出齒輪4和齒輪機構5的連接關系為中心來表示,其他省略。
[0060] 如圖1所示,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裝置1中,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配置在第三行 星齒輪機構30的外周側,但實施例的自動變速裝置1與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和第三行星 齒輪機構30橫向排列配置的圖2所示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B具有相同的連接關系。為了便 于說明,先對圖2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B的結構進行說明,然后對圖1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 的結構進行說明。
[0061] 如圖2所示,在自動變速器裝置1B中,4個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以從與發動 機側連接的輸入軸3側(圖1中右側)開始,依次為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第三行星齒輪機 構30、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方式配置。
[0062] 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具有:作為外齒齒輪的太陽輪11 ;作為內齒齒輪的齒圈13, 與該太陽輪11配置在同心圓上;多個小齒輪14,與太陽輪11嚙合并與齒圈13嚙合;行星 架12,連接多個小齒輪14并將多個小齒輪14保持為能夠自由自轉且公轉。第一行星齒輪 機構10構成為單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因此,3個旋轉構件即太陽輪11、齒圈13、行星 架12在速度線圖中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太陽輪11、行星架12、 齒圈13。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齒輪比λ 1 (太陽輪11的齒數/齒圈13的齒數)例如被 設定為0.60。
[0063] 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具有:作為外齒齒輪的太陽輪21 ;作為內齒齒輪的齒圈23, 與該太陽輪21配置在同心圓上;多個小齒輪24,與太陽輪21嚙合并與齒圈23嚙合;行星 架22,連接多個小齒輪24并將多個小齒輪24保持為能夠自由自轉且公轉。第二行星齒輪 機構20構成為單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因此,3個旋轉構件即太陽輪21、齒圈23、行星 架22在速度線圖中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太陽輪21、行星架22、 齒圈23。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齒輪比λ 2 (太陽輪21的齒數/齒圈23的齒數)例如被 設定為0.30。
[0064] 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具有:作為外齒齒輪的太陽輪31 ;作為內齒齒輪的齒圈33, 與該太陽輪31配置在同心圓上;多個小齒輪34,與太陽輪31嚙合并與齒圈33嚙合;行星 架32,連接多個小齒輪34并將多個小齒輪34保持為能夠自由自轉且公轉。第三行星齒輪 機構30構成為單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因此3個旋轉構件即太陽輪31、齒圈33、行星 架32在速度線圖中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太陽輪31、行星架32、 齒圈33。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齒輪比λ 3 (太陽輪31的齒數/齒圈33的齒數)例如被 設定為0.35。
[0065] 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具有:作為外齒齒輪的太陽輪41 ;作為內齒齒輪的齒圈43, 與該太陽輪41配置在同心圓上;多個小齒輪44,與太陽輪41嚙合并與齒圈43嚙合;行星 架42,連接多個小齒輪44并將多個小齒輪44保持為能夠自由自轉且公轉。第四行星齒輪 機構40構成為單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3個旋轉構件即太陽輪41、齒圈43、行星架42 在速度線圖中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太陽輪41、行星架42、齒圈 43。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齒輪比λ 4(太陽輪41的齒數/齒圈43的齒數)例如被設定 為 0· 50。
[0066] 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太陽輪11通過第一連接構件51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 的齒圈33連接,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行星架12通過第二連接構件52與第二行星齒輪 機構20的行星架22連接。另外,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齒圈23通過第三連接構件53與 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行星架32連接,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太陽輪31通過第四連接 構件54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太陽輪41連接。
[0067] 第二連接構件52 (行星架12、行星架22)通過離合器C1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 的齒圈43連接,并且通過離合器C2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連接。另外,第一 連接構件51 (太陽輪11、齒圈33)通過離合器C3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連 接。第三連接構件53 (齒圈23、行星架32)通過制動器Β1能夠固定地與箱體(自動變速器 裝置箱體)2連接,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太陽輪21通過制動器B2與箱體2連接。另外, 第四連接構件54(太陽輪31、太陽輪41)通過制動器B3與箱體2連接。并且,第四行星齒 輪機構40的齒圈43與輸入軸3連接,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齒圈13與輸出齒輪4連接。 在此,3個離合器C1?C3和3個制動器B1?B3在實施例構成為,都通過活塞對摩擦板進 行按壓來接合的油圧驅動的摩擦離合器和摩擦制動器。
[0068] 如上所述,圖1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為,使圖2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B的連接關系 保持不變,并將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配置在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外周側的裝置。即,在 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齒圈33的外周側形成外齒齒輪來作為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 11,使齒圈33、第一連接構件51和太陽輪11形成為一體構件。因此,第一連接構件51能夠 認為是,在位于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最外周的齒圈33的外周側,在徑向上連接齒圈33 和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太陽輪11的構件。
[0069] 這樣構成的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能夠通過3個離合器C1?C3的接合 以及分離和3個制動器B1?B3的接合以及分離的組合,來在前進1擋?前進10擋和后 退擋之間進行切換。圖3表示自動變速器裝置1、1B的動作表,圖4表示自動變速器裝置 1、1B的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的速度線圖。在圖4中從左側開始依次示 出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速度線圖、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速度線圖、第三行星齒輪機 構30的速度線圖、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速度線圖,在任一個速度線圖中,都從左側開始 依次排列有太陽輪、行星架、齒圈。另外,在圖4中,"1st"表示前進1擋,"2nd"表示前進 2擋,"3rd"表示前進3擋,"4th"?"9th"表示前進4擋?前進9擋,"Rev"表示后退擋。 " λ 1"?" λ 4"表示各行星齒輪機構的齒輪比,11"、12"、13"表示制動器81?83。"輸 入"表示輸入軸3的連接位置,"輸出"表示輸出齒輪4的連接位置。
[0070]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中,如圖3所示,如下形成前進1擋?前進10擋 和后退擋。此外,關于齒輪比(輸入軸3的轉速/輸出齒輪4的轉速)示出如下情況,即, 作為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〇、20、30、40的齒輪比λ 1、λ2、λ3、λ4,使用0. 60、0. 30、 0· 35、0· 50〇
[0071 ] (1)前進1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3、制動器Β2和制動器Β3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l、 離合器C2和制動器B1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4. 813。在該前進1擋,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 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全部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 作。
[0072] (2)前進2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2、制動器B2和制動器B3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1、 離合器C3和制動器B1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2. 742。在該前進2擋,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 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全部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 作。
[0073] (3)前進3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制動器B2和制動器B3接合,并且使離合器 C2、離合器C3和制動器B1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1. 828。在該前進3擋,由于離合器C2和 離合器C3分離,所以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被解放。因此,第四行星齒輪機構 40不參與到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因此,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 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至第三行星齒輪機構10、20、30這三個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
[0074] (4)前進4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離合器C2和制動器B2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3、 制動器B1和制動器B3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1. 321。在該前進4擋中,由于離合器Cl和 離合器C2接合,所以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和齒圈43相連接。因此,第四行星 齒輪機構40變為一體旋轉的機構,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相對于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 間的扭矩傳遞,不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因此,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 中,第一至第三行星齒輪機構10、20、30這三個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
[0075] (5)前進5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離合器C3和制動器B2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2、 制動器B1和制動器B3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1. 134。在該前進5擋,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 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全部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 作。
[0076] (6)前進6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離合器C2和離合器C3接合并且使制動器B1、 制動器B2和制動器B3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1. 000。在該前進6擋,由于離合器C1和離合 器C2接合,所以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和齒圈43相連接。因此,第四行星齒輪 機構40變為一體旋轉的機構,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相對于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 扭矩傳遞,不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另外,由于離合器C2和離合器C3接合,所以第一行 星齒輪機構10的太陽輪11和行星架12連接。因此,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也變為一體旋 轉的機構,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相對于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不作為齒 輪機構進行動作。由于離合器C3接合且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作為一體的機構進行旋轉, 所以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太陽輪31和齒圈33進行同一旋轉。因此,第三行星齒輪機構 30也變為一體旋轉的機構,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相對于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 傳遞,不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這樣,在第一至第三行星齒輪機構10、20、30-體旋轉時, 同樣地,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也一體旋轉。即,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 - 體旋轉。因此,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 20、30、40都不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
[0077] (7)前進7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離合器C3和制動器B3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2、 制動器B1和制動器B2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0. 833。在該前進7擋,由于制動器B2分離, 所以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太陽輪21被解放。因此,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不參與到輸入 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由于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行星架32與太陽輪21被 解放的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齒圈23相連接,所以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行星架32也 被解放。因此,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不參與到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因 此,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和第四行星齒輪機 構40這兩個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
[0078] (8)前進8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離合器C3和制動器B1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2、 制動器B2和制動器B3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0. 717。在該前進8擋,由于制動器B2分離, 所以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太陽輪21被解放。因此,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不參與到輸入 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因此,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 一行星齒輪機構10、第三、第四行星齒輪機構30、40這三個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
[0079] (9)前進9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制動器B1和制動器B3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2、 離合器C3和制動器B2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0. 625。在此,由于制動器B2分離,所以第二 行星齒輪機構20的太陽輪21被解放。因此,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不參與到輸入軸3和輸 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由于制動器B1和制動器B3接合,所以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 太陽輪31和行星架32連接在箱體上而不能旋轉。因此,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被固定為不 能旋轉。由于離合器C2和離合器C3分離,所以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被解放。 因此,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不參與到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因此,在輸 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僅一個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 作。
[0080] (10)前進10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1、離合器C2和制動器B1接合并且使離合器 C3、制動器B2和制動器B3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0. 552。在此,由于制動器B2分離,所以與 該制動器B2連接的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太陽輪21被分離。因此,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 不參與到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另外,由于離合器C1和離合器C2接合, 所以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和齒圈43相連接。因此,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變 為一體旋轉的機構,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相對于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 不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因此,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僅第一行星 齒輪機構10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這兩個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
[0081] (11)后退擋能夠通過使離合器C3、制動器B1和制動器B2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1、 離合器C2和制動器B3分離來形成,齒輪比為-4. 881。
[0082] 如上所述,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的最高擋的前進10擋,在輸入軸3和 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僅兩個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作為 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另一方面,在圖9所示的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的最高擋的前 進9擋下,在輸入軸903和輸出齒輪90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10、 920、930、940全部(4個)進行動作。因此,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與現有例的自動 變速器裝置901相比,在最高擋下的扭矩傳遞中進行動作的行星齒輪機構的數量減少。其 結果,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使由齒輪 的嚙合引起的損失下降,提高扭矩的傳遞效率。另外,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的最 高擋的前一個的前進9擋,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僅一個第一行星齒 輪機構10作為齒輪機構進行動作。另一方面,在圖9所示的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 的最高擋的前一個的前進8擋,在輸入軸903和輸出齒輪90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行星 齒輪機構910和第二行星齒輪機構920這兩個進行動作。因此,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 1、1B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在最高擋的前一個變速擋下的扭矩傳遞中進行 動作的行星齒輪機構的數量減少。其結果,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與現有例的自動 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使由齒輪的嚙合引起的損失下降,提高扭矩的傳遞效率。這樣, 在自動變速器裝置1、1B搭載在車輛上的情況下,最高擋和其前一個的變速擋在比較高速 行駛、例如高速公路的巡航行駛時使用,因此能夠提高比較高速行駛下的扭矩的傳遞效率, 并能夠降低車輛的油耗。
[0083] 在這樣構成的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在作為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 構10、20、30、40的齒輪比λ 1、λ2、λ3、λ4使用0·60、0·30、0·35、0·50的情況下,作為最 低擋的前進1擋的齒輪比為4. 813,作為最高擋的前進10擋的齒輪比為0. 552,因此,兩者 的齒輪比幅度為8. 719。這樣,通過將最低擋設定在更低速側并將最高擋設定在更高速側, 從而能夠使加速性能和油耗性能都實現。
[0084] 當對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 (作為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 的齒輪比λ 1、λ 2、λ 3、λ 4使用(λ 60、0· 30、0· 35、0· 50的情況)和圖9所示的現有例的 自動變速器裝置901中的構成各行星齒輪機構的各旋轉構件的轉速進行考察時,結果如下 所述。
[0085] (1)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中,構成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 30、40的各自的3個旋轉構件(太陽輪11、21、31、41、行星架12、22、32、42、齒圈13、23、33、 43)中的最大轉速為輸入軸3的轉速的約4. 4倍,但在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中,最 大轉速為輸入軸903的轉速的約5. 5倍。因此,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與現有例的 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降低具有最大轉速的旋轉構件的轉速。其結果,實施例的自 動變速器裝置1、1Β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提高裝置的耐久性,并且能 夠抑制用于確保耐久性的熱處理和表面處理等所需的成本。
[0086] (2)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 的小齒輪14、24、34、44的最大轉速在前進1擋為輸入軸3的轉速的約1. 4倍,在作為最高 擋的前進10擋為輸入軸3的轉速的約4. 1倍,在后退擋為輸入軸3的轉速的約2. 7倍,但 是,在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中,小齒輪的最大轉速在前進1擋為輸入軸903的轉速 的約2. 7倍,在作為最高擋的前進9擋為輸入軸903的轉速的約4. 8倍,在后退擋為輸入軸 903的轉速的約4. 0倍。因此,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 901相比,在最低擋、最高擋、后退擋都使具有最大的轉速的小齒輪的轉速下降。其結果,實 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提高裝置的耐久 性,并且能夠抑制用于確保耐久性的熱處理和表面處理等所需的成本。
[0087] (3)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中,在作為最高擋的前進10擋下的接合構件 (離合器C1?C3、制動器Β1?Β3)的相對轉速的最大轉速為輸入軸3的轉速的約4. 4倍, 但在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中,最大轉速為輸入軸903的轉速的約5. 5倍。因此,實 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減小在最高擋下的 接合構件的相對轉速的最大轉速。其結果,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中,作為接合 構件,能夠使用通常被使用的濕式多板離合器和濕式多板制動器,與使用爪形離合器和爪 形制動器的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使變速時的控制性變得良好,并且能 夠降低變速時的沖擊。
[0088] 以上說明的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具有單小齒輪式的第一至第四行星齒 輪機構10、20、30、40、3個離合器C1?C3和3個制動器Β1?Β3,使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 的太陽輪11通過第一連接構件51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齒圈33連接,使第一行星齒 輪機構10的行星架12通過第二連接構件52與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行星架22連接,使 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的齒圈23通過第三連接構件53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行星架32 連接,使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的太陽輪31通過第四連接構件54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 的太陽輪41連接,使第二連接構件52 (行星架12、行星架22)經由離合器C1與第四行星 齒輪機構40的齒圈43連接并經由離合器C2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連接,使 第一連接構件51 (太陽輪11、齒圈33)經由離合器C3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行星架42 連接,并使第三連接構件53 (齒圈23、行星架32)經由制動器Β1與箱體2連接,使第二行 星齒輪機構20的太陽輪21經由制動器Β2與箱體2連接,使第四連接構件54 (太陽輪31、 太陽輪41)經由制動器B3與箱體2連接,使第四行星齒輪機構40的齒圈43與輸入軸3連 接,使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的齒圈13與輸出齒輪4連接,由此能夠構成可變速為前進1擋 至前進10擋以及后退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其結果,與構成前進1擋至前進9擋以及后退 擋的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使前進側的變速擋的擋數變多,給予駕駛員 平滑的加速感,能夠使駕駛性能變得良好。
[0089]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通過使離合器C1、離合器C2和制動器B1接 合并且使離合器C3、制動器B2和制動器B3分離來形成作為最高擋的前進10擋,由此,在輸 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作為齒輪進行動作的行星齒輪機構僅為第一行星齒 輪機構10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這兩個行星齒輪機構,與在最高擋的前進9擋下在輸入 軸903和輸出齒輪90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910、920、930、940全部 (4個)進行動作的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減少在最高擋下的扭矩傳遞中 進行動作的行星齒輪機構的數量,能夠使由齒輪的嚙合引起的損失下降,提高扭矩的傳遞 效率。另外,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通過使離合器C1、制動器B1和制動器B3 接合并且使離合器C2、離合器C3和制動器B2分離來形成最高擋的前一個的前進9擋,由 此,在輸入軸3和輸出齒輪4之間的扭矩傳遞中作為齒輪進行動作的行星齒輪機構僅為一 個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與在最高擋的前一個的前進8擋下在輸入軸903和輸出齒輪904 之間的扭矩傳遞中第一行星齒輪機構910和第二行星齒輪機構920這兩個進行動作的現有 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減少在最高擋的前一個的變速擋下的扭矩傳遞中進行 動作的行星齒輪機構的數量,能夠使由齒輪的嚙合引起的損失下降,提高扭矩的傳遞效率。 結果,能夠提高自動變速器裝置中的扭矩的傳遞效率。
[0090]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中,由于將第一行星齒輪機構10配置在第三行星齒 輪機構30的外周側,所以與將4個行星齒輪機構橫向排列配置的情況相比,雖然在徑向上 變大,但是在軸向上能夠縮短。即,能夠與將3個行星齒輪機構橫向排列配置的自動變速器 裝置的軸向的長度相同。
[0091]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構成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 的各自的3個旋轉構件中的最大轉速比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低,因此實施例的自 動變速器裝置1、1B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提高裝置的耐久性,并且能 夠抑制用于確保耐久性的熱處理和表面處理等所需的成本。另外,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 裝置1、1B中,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的小齒輪14、24、34、44的最大轉速與 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在最低擋、最高擋、后退擋都低,因此能夠提高裝置的 耐久性,并且能夠抑制用于確保耐久性的熱處理和表面處理等所需的成本。進而,在實施例 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在作為最高擋的前進10擋下的接合構件的相對轉速的最大轉 速比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低,因此,作為接合構件使用通常被使用的濕式多板離 合器和濕式多板制動器時,與現有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901相比,能夠使變速時的控制性 變得良好,并且能夠減小變速時的沖擊。
[0092]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3個離合器C1?C3都構成為摩擦離合器,并 且3個制動器B1?B3都構成為摩擦制動器,但是,也可以取代摩擦離合器和摩擦制動器而 由爪形離合器和爪形制動器構成一部分的離合器和制動器。在圖5、圖6中示出將制動器 B2構成為爪形制動器的針對自動變速器裝置1、1B的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C、1D。變 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C、ID的動作表以及速度線圖與圖3、圖4相同。爪形制動器在接合 時容易產生沖擊,需要使旋轉同步的同步控制,但是制動器B2在前進1擋至前進5擋連續 接合,并且在前進6擋至前進10擋連續分離,因此不會頻繁地反復接合和分離,發生同步控 制的頻度少。因此,即使采用爪形制動器,也能夠抑制變速感覺的惡化。另一方面,爪形制 動器不需要在接合時保持油圧,因此,與需要保持油圧的油圧驅動的制動器相比,能夠抑制 能量損失。其結果,能夠提高裝置的能量效率。
[0093] 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搭載在發動機橫置(車輛的左右方向c )配置的 類型(例如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式)的車輛上,但是也可以搭載在發動機縱置(車輛的前 后方向)配置的類型(例如前置發動機后輪驅動式)的車輛上。在圖7中示出該情況下 的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01的結構的概略。自動變速器裝置101具有各自包括太陽 輪 111、121、131、141、齒圈 113、123、133、143、多個小齒輪 114、124、134、144 和行星架 112、 122、132和142的單小齒輪式的4個行星齒輪機構110、120、130、140。第一行星齒輪機構 110的太陽輪111通過第一連接構件151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130的齒圈133連接,第一 行星齒輪機構110的行星架112通過第二連接構件152與第二行星齒輪機構120的行星 架122連接。另外,第二行星齒輪機構120的齒圈123通過第三連接構件153與第三行星 齒輪機構130的行星架132連接,第三行星齒輪機構130的太陽輪131通過第四連接構件 154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40的太陽輪141連接。第二連接構件152 (行星架112、行星架 122)經由離合器C1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40的齒圈143連接,并且經由離合器C2與第四 行星齒輪機構140的行星架142連接。另外,第一連接構件151 (太陽輪111、齒圈133)經 由離合器C3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40的行星架142連接。第三連接構件153 (齒圈123、行 星架132)經由制動器B1與箱體102連接,第二行星齒輪機構120的太陽輪121經由制動 器B2與箱體102連接。另外,第四連接構件154 (太陽輪131、太陽輪141)經由制動器B3 箱體102連接。并且,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40的齒圈143與輸入軸103連接,第一行星齒輪 機構110的齒圈113與輸出軸104連接。這樣的連接關系與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 1B相同。即,在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01和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第一至 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10、120、130、140分別相當于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 第一至第四連接構件151、152、153、154分別相當于第一至第四連接構件51、52、53、54,離 合器C101?離合器C103分別相當于離合器C1?C3,制動器B101?B103分別相當于制動 器B1?B103。因此,在這樣的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01中,如果作為第一至第四行星 齒輪機構 110、120、130、140 的齒輪比 λ 1、λ2、λ3、λ4 使用 0.60、0.30、0.35、0.50,則也 能夠實現圖3的動作表以及圖4的速度線圖所示的前進1擋至前進10擋以及后退擋的變 速,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01也與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同樣地發揮功能,具 有同樣的效果。在該變形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01中,也能夠如圖8的變形例的自動變速 器裝置101C所例示那樣,將制動器Β102構成為爪形制動器,還能夠將離合器C101構成為 爪形離合器。
[0094]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中,作為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 的齒輪比 λ 1、λ 2、λ 3、λ 4,使用了 0· 60、0· 30、0· 35、0· 50,但是齒輪比 λ 1、λ 2、λ 3、λ 4 并不限于該值。
[0095]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Β中,將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都 構成為單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但是也可以將第一至第四行星齒輪機構10、20、30、40 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構成為雙小齒輪式的行星齒輪機構。
[0096] 在實施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1、1B中,構成為能夠通過使3個離合器C1?C3和3 個制動器B1?B3中的三個接合并且使其他三個分離來實現前進1擋至前進10擋和后退 擋的自動變速器裝置,但是,也可以構成為能夠實現除去了前進1擋至前進10擋的10擋變 速中的某一個變速擋的9擋變速或除去了多個變速擋的8擋變速以下的變速和后退擋的自 動變速器裝置。
[0097] 在此,對實施例的主要要素和
【發明內容】
部分記載的發明的主要要素間的對應關系 進行說明。在實施例,輸入軸3相當于"輸入構件",輸出齒輪4相當于"輸出構件",第一行 星齒輪機構10相當于"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太陽輪11相當于"第一旋轉構件",行星架12 相當于"第二旋轉構件",齒圈13相當于"第三旋轉構件",第二行星齒輪機構20相當于"第 二行星齒輪機構",太陽輪21相當于"第四旋轉構件",行星架22相當于"第五旋轉構件", 齒圈23相當于"第六旋轉構件",第三行星齒輪機構30相當于"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太陽 輪31相當于"第七旋轉構件",行星架32相當于"第八旋轉構件",齒圈33相當于"第九旋 轉構件",第四行星齒輪機構34相當于"第四行星齒輪機構",太陽輪41相當于"第十旋轉構 件",行星架42相當于"第十一旋轉構件",齒圈43相當于"第十二旋轉構件",第一連接構件 51相當于"第一連接構件",第二連接構件52相當于"第二連接構件",第三連接構件53相 當于"第三連接構件",第四連接構件54相當于"第四連接構件",離合器C1相當于"第一離 合器",離合器C2相當于"第二離合器",離合器C3相當于"第三離合器",制動器B1相當于 "第一制動器",制動器B2相當于"第二制動器",制動器B3相當于"第三制動器"。此外,就 實施例的主要要素與
【發明內容】
部分記載的發明的主要要素間的對應關系而言,實施例是具 體說明用于實施
【發明內容】
部分記載的發明的優選方式的一個例子,不是對
【發明內容】
部分記 載的發明的要素的限定。即,對
【發明內容】
部分記載的發明的解釋應該基于該部分的記載內 容,實施例只不過是
【發明內容】
部分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具體例子。
[0098] 以上,使用實施例說明了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但本發明不限于這樣的實 施例,當然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范圍內能夠以各種方式實施。
[0099]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〇1〇〇] 本發明能夠應用于自動變速器裝置的制造產業等。
【權利要求】
1. 一種自動變速器裝置,用于對輸入至輸入構件的動力進行變速并向輸出構件輸出, 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 次具有第一旋轉構件、第二旋轉構件和第三旋轉構件, 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 次具有第四旋轉構件、第五旋轉構件和第六旋轉構件, 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 次具有第七旋轉構件、第八旋轉構件和第九旋轉構件, 第四行星齒輪機構,按照在速度線圖中的以與齒輪比對應的間隔排列的排列順序,依 次具有第十旋轉構件、第十一旋轉構件和第十二旋轉構件, 第一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九旋轉構件連接, 第二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二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五旋轉構件連接, 第三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六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八旋轉構件連接, 第四連接構件,用于使所述第七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旋轉構件連接, 第一離合器,能夠接合以使所述第十二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二連接構件連接,并能夠解 除該接合, 第二離合器,能夠接合以使所述第十一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二連接構件連接,并能夠解 除該接合, 第三離合器,能夠接合以使所述第十一旋轉構件和所述第一連接構件連接,并能夠解 除該接合, 第一制動器,能夠接合以將所述第三連接構件固定在自動變速器裝置箱體上,并能夠 解除該接合, 第二制動器,能夠接合以將所述第四旋轉構件固定在所述自動變速器裝置箱體上,并 能夠解除該接合, 第三制動器,能夠接合以將所述第四連接構件固定在所述自動變速器裝置箱體上,并 能夠解除該接合; 所述輸入構件與所述第十二旋轉構件連接, 所述輸出構件與所述第三旋轉構件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變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進1擋通過使所述第三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2擋通過使所述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3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二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4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三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5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二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6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三離合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一制動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7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二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8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二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9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 二離合器、所述第三離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前進10擋通過使所述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 第三離合器、所述第二制動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后退擋通過使所述第三離合器、所述第一制動器和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并使所述第一 離合器、所述第二離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動器分離來形成。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變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和所述第四 行星齒輪機都構成為將太陽輪、齒圈和行星架作為3個所述旋轉構件的單小齒輪式的行星 齒輪機構, 所述第一旋轉構件、所述第四旋轉構件、所述第七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旋轉構件都為 太陽輪, 所述第二旋轉構件、所述第五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八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一旋轉構件都 為行星架, 所述第三旋轉構件、所述第六旋轉構件、所述第九旋轉構件和所述第十二旋轉構件都 為齒圈。
4. 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變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配置在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外周側, 所述第一連接構件是在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外周側在徑向上連接的構件。
5. 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變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和所述第二 行星齒輪機構從所述輸入構件開始依次配置。
6. 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變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制動器為爪形制動器。
【文檔編號】F16H3/66GK104114906SQ201380009972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大竹政弘, 左右田融, 鈴木速人, 糟谷悟, 池宣和, 加藤博, 大板慎司, 森瀨勝 申請人:愛信艾達株式會社,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