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牽引式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牽引式閥,屬于閥門【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牽引式閥適用性較差的問題。本牽引式閥,包括本體,本體上開設有進口,本體的側壁上開設有出口一和出口二,本體內滑動連接有柱狀的閥芯一和閥芯二,閥芯一與本體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一,閥芯二與本體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二,閥芯一的端面上垂直固連有閥桿,閥芯二軸向開設有貫穿孔,閥桿穿過貫穿孔并與一牽引線相連接。本牽引式閥具有兩個出口,且該兩個出口能夠分開控制閉合,適用性較強。
【專利說明】—種牽引式閥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牽引式閥。
【背景技術】
[0002]閥門是工業上一種重要的流體控制設備,涉及到國民經濟諸多部門,是國民經濟的發展重要基礎設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閥門產品已經形成十幾大類,尤其在企業數量和產銷量兩方面穩居世界前列。閥門具有截止、調節、導流、防止逆流、穩壓、分流或溢流泄壓等功能。用于流體控制系統的閥門,從最簡單的截止閥到極為復雜的自控系統中所用的各種閥門,其品種和規格相當繁多。閥門可用于控制空氣、水、蒸汽、各種腐蝕性介質、泥漿、油品、液態金屬和放射性介質等各種類型流體的流動。閥門根據材質還分為鑄鐵閥門,鑄鋼閥門,不銹鋼閥門,塑料閥門等閥門材質。
[0003]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號:(201120329186.7)公開了一種牽引式閥,包括閥體、閥芯及回位彈簧,在閥芯上具有柔性拉線牽引機構,其柔性拉線的線芯經接頭連于閥芯的端部,柔性拉線具有外套,該外套固定于支板一端的凹孔槽中,支板另一端與閥體上的壓簧座用螺釘固定連接,它改變傳統的閥所采用的電磁或螺紋頂壓的控制方式,而采用柔性拉線牽引機構控制閥芯,從而控制閥的工作,安裝、調整簡便,結構簡單,控制可靠。但是牽引式閥只有一個出口,其適用性較差。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牽引式閥,該牽引式閥具有兩個出口,且該兩個出口能夠分開控制閉合,適用性較強。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牽引式閥,包括一呈筒狀的本體,所述本體的一端端面上開設有進口,本體的側壁上開設有出口 一和出口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內滑動連接有柱狀的閥芯一和閥芯二,所述閥芯一與本體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一,所述閥芯二與本體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二,所述閥芯一的外側壁抵靠在本體內側壁上并能夠阻斷出口一,所述閥芯二的外側壁抵靠在本體內側壁上并能夠阻斷出口二,所述閥芯一的端面上垂直固連有閥桿,所述閥芯二軸向開設有貫穿孔,上述閥桿穿過貫穿孔并與一牽引線相連接。
[0006]出口 一位于出口二與進口之間,在彈簧和牽引線的作用下,閥芯一控制出口一的開啟和閉合,閥芯二控制出口二的開啟和閉合;需要開啟時,拉動牽引線,牽引線帶動閥芯一壓縮彈簧一向內體一端移動,開口一杯開啟,需要打開開口二時,繼續拉動牽引線,牽引線繼續帶動閥芯一移動并抵靠閥芯二,同時閥芯二在閥芯一的作用下移動并壓縮彈簧二,此時開口二被打開,因此本牽引式閥能夠通過一根牽引線控制控制兩個出口的開啟和閉合,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0007]在上述的牽引式閥中,所述貫穿孔內壁與閥桿外壁之間具有間隙,上述彈簧一套設在閥桿上,且彈簧一穿過貫穿孔。彈簧一和彈簧二抵壓在閥體的同一端面上,彈簧一的壓縮不會影響閥芯二。
[0008]在上述的牽引式閥中,所述本體包括均呈筒狀的閥體和閥帽,所述閥帽的內徑小于閥體內徑,所述出口一開設在閥帽上,所述出口二開設在閥體上。本體采用分體式,能夠拆裝,方便維修和清潔。
[0009]在上述的牽引式閥中,所述閥帽內側壁上具有環形的限位部,在彈簧一的作用下,所述閥芯一端面抵靠在限位部上,在彈簧二的作用下,所述閥芯二端面抵靠在閥帽端面上。當閥芯一抵靠在限位部上時能夠關閉出口一,閥芯二抵靠在閥帽上時能夠關閉出口二。
[0010]在上述的牽引式閥中,所述進口位于閥帽一端的中心位置,所述閥體端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連接孔,上述閥桿自由端穿出連接孔,所述牽引線連接在閥桿的伸出端上。閥桿能夠在連接孔中移動,結構簡單。
[0011]在上述的牽引式閥中,所述閥體與閥帽通過螺紋配合相固連。拆裝方便,連接強度聞。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牽引式閥具有以下優點:
[0013]1、由于彈簧設置在活塞的上方,活塞與阻塞將彈簧也液體隔離,因此整個出液過程液體均不會與彈簧相接觸,避免彈簧與液體發生化學反應。
[0014]2、由于壓桿通過本體、下直桿和上直桿之間相互套設固定連接組裝在一起,泵體上設置連接蓋,因此整個結構加工與拆裝更加方便。
[0015]3、由于阻塞呈圓盤狀,其邊沿向上翻折,自然狀態時,該邊沿插入活塞下端面的凹槽內,起到阻斷輸液通道的作用,因此密封效果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牽引式閥的結構剖視圖。
[0017]圖中,1、本體;11、閥體;111、出口二 ;112、連接孔;12、閥帽;121、進口 ;122、出口一 ;123、限位部;2、閥芯一 ;21、閥桿;3、閥芯二 ;31、貫穿孔;4、彈簧一 ;5、彈簧二 ;6、牽引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9]如圖1所示,一種牽弓丨式閥,包括一呈筒狀的本體I,本體I的一端端面上開設有進口 121,本體I的側壁上開設有出口一 122和出口二 111,出口一 122位于出口二 111與進口 121之間,本體I內滑動連接有柱狀的閥芯一 2和閥芯二 3,閥芯一 2與本體I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一 4,閥芯二 3與本體I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二 5,所述閥芯一 2的外側壁抵靠在本體I內側壁上并能夠阻斷出口一 122,閥芯二 3的外側壁抵靠在本體I內側壁上并能夠阻斷出口二 111,閥芯一 2的端面上垂直固連有閥桿21,閥芯二 3軸向開設有貫穿孔31,閥桿21穿過貫穿孔31并與一牽引線6相連接。在彈簧和牽引線6的作用下,閥芯一 2控制出口一 122的開啟和閉合,閥芯二 3控制出口二 111的開啟和閉合;需要開啟時,拉動牽引線6,牽引線6帶動閥芯一 2壓縮彈簧一 4向內體一端移動,開口一杯開啟,需要打開開口二時,繼續拉動牽引線6,牽引線6繼續帶動閥芯一 2移動并抵靠閥芯二 3,同時閥芯二 3在閥芯一 2的作用下移動并壓縮彈簧二 5,此時開口二被打開,因此本牽引式閥能夠通過一根牽引線6控制控制兩個出口的開啟和閉合,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0020]具體來說,貫穿孔31內壁與閥桿21外壁之間具有間隙,彈簧一 4套設在閥桿21上,且彈簧一 4穿過貫穿孔31,彈簧一 4和彈簧二 5抵壓在閥體11的同一端面上,彈簧一 4的壓縮不會影響閥芯二 3。本體I包括均呈筒狀的閥體11和閥帽12,閥帽12的內徑小于閥體11內徑,出口一 122開設在閥帽12上,出口二 111開設在閥體11上,本體I采用分體式,能夠拆裝,方便維修和清潔,閥體11與閥帽12通過螺紋配合相固連。拆裝方便,連接強度高。閥帽12內側壁上具有環形的限位部123,在彈簧一 4的作用下,閥芯一 2端面抵靠在限位部123上,在彈簧二 5的作用下,閥芯二 3端面抵靠在閥帽12端面上,當閥芯一 2抵靠在限位部123上時能夠關閉出口一 122,閥芯二 3抵靠在閥帽12上時能夠關閉出口二 111。進口 121位于閥帽12 —端的中心位置,閥體11端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連接孔112,閥桿21自由端穿出連接孔112,牽引線6連接在閥桿21的伸出端上,閥桿21能夠在連接孔112中移動,結構簡單。
【權利要求】
1.一種牽引式閥,包括一呈筒狀的本體(1),所述本體(I)的一端端面上開設有進口(121),本體(I)的側壁上開設有出口一(122)和出口二(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I)內滑動連接有柱狀的閥芯一(2 )和閥芯二( 3 ),所述閥芯一(2 )與本體(I)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一(4),所述閥芯二(3)與本體(I)端面之間連接有彈簧二(5),所述閥芯一(2)的外側壁抵靠在本體(I)內側壁上并能夠阻斷出口一(122),所述閥芯二(3)的外側壁抵靠在本體(I)內側壁上并能夠阻斷出口二(111 ),所述閥芯一(2 )的端面上垂直固連有閥桿(21 ),所述閥芯二(3)軸向開設有貫穿孔(31),上述閥桿(21)穿過貫穿孔(31)并與一牽引線(6)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貫穿孔(31)內壁與閥桿(21)外壁之間具有間隙,上述彈簧一(4)套設在閥桿(21)上,且彈簧一(4)穿過貫穿孔(31) (1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牽引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I)包括均呈筒狀的閥體(II)和閥帽(12),所述閥帽(12)的內徑小于閥體(11)內徑,所述出口一(122)開設在閥帽(12)上,所述出口二(111)開設在閥體(11)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牽引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帽(12)內側壁上具有環形的限位部(123),在彈簧一(4)的作用下,所述閥芯一(2)端面抵靠在限位部(123)上,在彈簧二(5)的作用下,所述閥芯二(3)端面抵靠在閥帽(12)端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牽引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121)位于閥帽(12)一端的中心位置,所述閥體(11)端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連接孔(112),上述閥桿(21)自由端穿出連接孔(112),所述牽引線(6)連接在閥桿(21)的伸出端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牽引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11)與閥帽(12)通過螺紋配合相固連。
【文檔編號】F16K11/14GK203627922SQ201320874409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倪春仙 申請人:倪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