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調整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調整結構,包括行星架和太陽輪,太陽輪頂部設有一球頂,所述行星架設于太陽輪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在球頂正上方開設有一豎直布置的裝配孔,所述裝配孔中穿設一測量桿,測量桿的上端通過螺栓與一調整蓋連接,調整蓋通過螺栓與所述行星架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行星架和太陽輪裝配完成后準確調整太陽輪的軸向竄動量,避免了加工裝配誤差對太陽輪軸向竄動量的影響,大大降低了加工及裝配要求,不需要通過嚴格控制公差來保證太陽輪的軸向竄動量,優化了太陽輪的均載浮動效果。
【專利說明】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調整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的調整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參見附圖1所示,在行星齒輪傳動裝置中,為了優化均載浮動效果,通常需要保證太陽輪2的軸向竄動量Λ (即太陽輪2上球頂3的頂端與行星架I底部之間的距離),現有行星齒輪傳動裝置中太陽輪2的軸向竄動量Λ通過各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以及裝配精度來保證,但是在行星齒輪傳動裝置裝配完畢后,太陽輪2的軸向竄動量Λ難以測量調整。于是,如何提供一種在行星齒輪傳動裝置裝配完成后仍然能夠快速準確測量調整太陽輪軸向竄動量的調整結構便成為本實用新型的研究課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調整結構,其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行星齒輪傳動裝置裝配完成后太陽輪的軸向竄動量難以測量調整的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調整結構,包括行星架和太陽輪,太陽輪頂部設有一球頂,所述行星架設于太陽輪正上方,其創新在于:所述行星架在球頂正上方開設有一豎直布置的裝配孔,所述裝配孔中穿設一測量桿,測量桿的上端通過螺栓與一調整蓋連接,調整蓋通過螺栓與所述行星架連接。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0006]1、上述方案中,所述測量桿下端的端面為水平布置的平面。
[0007]2、上述方案中,所述測量桿的長度小于所述行星架的軸向長度。
[0008]3、上述方案中,所述裝配孔沿其軸向由第一段和第二段組成,第一段位于第二段的下方,且第一段的內徑小于第二段的內徑;所述測量桿的上端設有與裝配孔第二段配合的上限位板,該上限位板與第二段配合構成測量桿的徑向限位結構。
[0009]4、上述方案中,所述調整蓋的外周設置有定位臺階,該定位臺階與所述行星架的上表面及裝配孔的第二段相配合,以此形成調整蓋的軸向以及徑向的定位結構。
[0010]5、上述方案中,在行星架和太陽輪裝配完成后,將測量桿放入所述裝配孔中,并讓測量桿自由下落,測量桿下端的端面與所述球頂接觸,并測量測量桿上平面到行星架上表面的距離為Α,設太陽輪的軸向竄動量為Λ,通過將所述調整蓋的下端面到調整蓋與行星架安裝接觸水平面的距離修磨至A- Λ尺寸(比如:調整蓋通過螺栓固定在行星架的上表面,則將安裝狀態下調整蓋的下端面和行星架上表面接觸的平面與調整蓋下端面之間的距離修磨至A- Δ,),接著將測量桿的上端與調整蓋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最后將調整蓋固定在行星架上,以此將測量桿的下端與球頂之間的間距調整為Λ,即實現了太陽輪軸向竄動量為[0011]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行星架上對應太陽輪頂端的球頂開設裝配孔,并設置測量桿和調整蓋;在行星架和太陽輪裝配完成后,將測量桿放入所述裝配孔中,并讓測量桿自由下落,測量桿下端的端面與所述球頂接觸,并測量測量桿上平面到行星架上表面的距離為A,設太陽輪的軸向竄動量為Λ,通過將所述調整蓋的下端面到調整蓋與行星架安裝接觸水平面的距離修磨至A- Λ尺寸,接著將測量桿的上端與調整蓋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最后將調整蓋固定在行星架上,以此將測量桿的下端與球頂之間的間距調整為Λ,即實現了太陽輪軸向竄動量為Λ。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行星架和太陽輪裝配完成后準確調整太陽輪的軸向竄動量,避免了加工裝配誤差對太陽輪軸向竄動量的影響,大大降低了加工及裝配要求,不需要通過嚴格控制公差來保證太陽輪的軸向竄動量,優化了太陽輪的均載浮動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附圖1為現有技術行星架和太陽輪及球頂位置關系示意圖;
[0013]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調整蓋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測量桿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裝配孔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裝配剖視圖。
[0017]以上附圖中:1、行星架;2、太陽輪;3、球頂;4、第一段;5、測量桿;6、調整蓋;7、第二段;9、下限位板;10、上限位板;11、上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9]實施例: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調整結構
[0020]參見附圖2?附圖5所示,包括行星架I和太陽輪2,太陽輪2頂部設有一球頂3,所述行星架I設于太陽輪2正上方,所述行星架I在球頂3正上方開設有一豎直布置的裝配孔,所述裝配孔中穿設一測量桿5,測量桿5的上端通過螺栓與一調整蓋6連接,調整蓋6通過螺栓與所述行星架I連接。
[0021]所述測量桿5下端的端面為水平布置的平面。
[0022]所述測量桿5的長度小于所述行星架I的軸向長度。
[0023]所述裝配孔沿其軸向由第一段4和第二段7組成,第一段4位于第二段7的下方,且第一段4的內徑小于第二段7的內徑,第一段4的長度小于測量桿5的長度,以使得測量桿5的下端能夠順利落到球頂3上;所述測量桿5的上端設有與裝配孔第二段7配合的上限位板10,該上限位板10與第二段7配合構成測量桿5的徑向限位結構。
[0024]所述測量桿5的下端對應于所述球頂3設有下限位板9。
[0025]所述調整蓋6的外周設置有定位臺階,該定位臺階與所述行星架I的上表面11及裝配孔的第二段7相配合,以此形成調整蓋6的軸向以及徑向的定位結構。
[0026]在行星架I和太陽輪2裝配完成后,將測量桿5放入所述裝配孔中,并讓測量桿5自由下落,測量桿5下端的端面與所述球頂3接觸,并測量測量桿5與行星架I上端面的距離為Α,設太陽輪2的軸向竄動量為Λ,通過將所述調整蓋6的下端面到調整蓋與行星架安裝接觸水平面的距離修磨至A- Λ尺寸,接著將測量桿5的上端與調整蓋6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最后將調整蓋6固定在行星架I上,以此將測量桿5的下端與球頂3之間的間距調整為Δ,即實現了太陽輪2軸向竄動量為Λ。
[0027]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行星架I和太陽輪2裝配完成后準確調整太陽輪2的軸向竄動量,避免了加工裝配誤差對太陽輪2軸向竄動量的影響,大大降低了加工及裝配要求,不需要通過嚴格控制公差來保證太陽輪2的軸向竄動量,優化了太陽輪2的均載浮動效果。
[0028]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太陽輪軸向竄動量調整結構,包括行星架和太陽輪,太陽輪頂部設有一球頂,所述行星架設于太陽輪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在球頂正上方開設有一豎直布置的裝配孔,所述裝配孔中穿設一測量桿,測量桿的上端通過螺栓與一調整蓋連接,調整蓋通過螺栓與所述行星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桿下端的端面為水平布置的平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調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桿的長度小于所述行星架的軸向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孔沿其軸向由第一段和第二段組成,第一段位于第二段的下方,且第一段的內徑小于第二段的內徑;所述測量桿的上端設有與裝配孔第二段配合的上限位板,該上限位板與第二段配合構成測量桿的徑向限位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調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蓋的外周設置有定位臺階,該定位臺階與所述行星架的上表面及裝配孔的第二段相配合,以此形成調整蓋的軸向以及徑向的定位結構。
【文檔編號】F16H57/023GK203604604SQ201320746695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徐小波, 何永清, 萬中福, 丁筱軒, 劉可 申請人:寶鋼蘇冶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