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星排,適用于自動變速器,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多擋自動變速器中,具有不同結構形式的行星排。目前,傳統變速器的行星排中,通常采用在行星輪軸兩端進行鉚接或者在行星輪軸上添加定位銷孔的方式固定行星輪軸。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在行星輪軸兩端采用以上鉚接方式固定行星輪軸,會造成行星架變形;在行星輪軸上采用鉆銷孔的方式固定行星輪軸,會增加加工和裝配的難度,導致其變速箱的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容易造成行星架變形、裝配難度大、生產成本高的缺陷,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具有裝配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優點。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包括行星輪、行星架,行星架上設有行星輪軸,行星輪設置在行星輪軸上,行星排的后端設有后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蓋一側的行星架上設有四個溝槽,溝槽設置在行星輪軸孔的內側。一種優化方案,所述后端蓋與行星輪軸的連接處設有止口。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后端蓋與行星輪軸的連接處設有止口,行星輪軸能夠承受向左的軸向力;后端蓋一側的行星架上設有四個溝槽,溝槽設置在行星輪軸孔的內側,行星輪軸能夠承受向右的軸向力;后端蓋一側的行星輪軸在熱處理時進行保護,以便其端部受力后能夠變形與溝槽鉚接配合,裝配簡單、生產成本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行星排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的左視圖;附圖3為附圖1中后端蓋、行星架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行星輪,2_行星架,3_行星輪軸,4_墊片,5_軸承,6_后端蓋,7_溝槽,8_止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行星排包括行星輪1、行星架2,行星架2上設有行星輪軸3,行星輪I設置在行星輪軸3上,在行星輪軸3與行星輪I之間設有軸承5,行星輪I的兩端分別設有墊片4,行星排的后端設有后端蓋6,后端蓋6與行星輪軸3的連接處設有止口 8,這樣,行星輪軸3能夠承受向左的軸向力。后端蓋6 —側的行星架2上設有四個溝槽7,溝槽7設置在行星輪軸孔的內側,這樣,行星輪軸3能夠承受向右的軸向力。后端蓋6 —側的行星輪軸3在熱處理時進行保護,以便其端部受力后能夠變形與溝槽鉚接配合,將行星輪軸進行軸向固定定位,能夠翻邊到溝槽7的材料增多,加強了承受能力,提高了安全系數。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只是示例性的,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內容,不應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只要是根據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作的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包括行星輪(I)、行星架(2),行星架(2)上設有行星輪軸(3),行星輪(I)設置在行星輪軸(3)上,行星排的后端設有后端蓋(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蓋(6) —側的行星架(2)上設有四個溝槽(7),溝槽(7)設置在行星輪軸孔的內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蓋(6)與行星輪軸(3 )的連接處設有止口( 8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變速器用行星排,包括行星輪、行星架,行星架上設有行星輪軸,行星輪設置在行星輪軸上,行星排的后端設有后端蓋,后端蓋一側的行星架上設有四個溝槽,溝槽設置在行星輪軸孔的內側,后端蓋與行星輪軸的連接處設有止口,行星輪軸能夠承受向左的軸向力;后端蓋一側的行星架上設有四個溝槽,溝槽設置在行星輪軸孔的內側,行星輪軸能夠承受向右的軸向力;后端蓋一側的行星輪軸在熱處理時進行保護,以便其端部受力后能夠變形與溝槽鉚接配合,裝配簡單、生產成本低。
文檔編號F16H57/08GK203130999SQ20132012115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劉祥伍, 王書翰, 蘇成云, 魏文書, 高曉光, 趙洪杰, 張新眾 申請人: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