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調節閥,具體的說是一種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屬于控制閥【技術領域】。其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閥座,閥體與閥座之間設有第二墊片,閥座上端設有導向壓套;閥體上端通過螺栓連接上蓋,上蓋將導向壓套、閥座壓緊在閥體內,閥體與上蓋之間設有第一墊片。上蓋上端通過螺栓連接填料壓板。閥座內配合安裝閥芯組件,閥芯組件上端穿過導向壓套、上蓋伸出填料壓板;閥芯組件和上蓋之間設有填料,填料和填料壓板之間設有填料壓蓋,通過填料壓板壓緊填料壓蓋和填料。本發明采用串式結構,實現多級降壓功能,降低介質流速,有效保護閥內件,降低閥門噪音;同時可避免微小流量調節時節流面積小,導致閥門堵塞現象;閥芯組件采用雙導向結構,避免閥芯組件彎曲變形,提高閥門調節穩定性,延長了閥門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調節閥,具體的說是一種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屬于控制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加氫裂化工藝作為煉油行業的主要技術方法,它的一次轉化率通常在60%~90%范圍,尚有10%~40%的未轉化產物,被稱作加氫裂化尾油,是加氫裂化裝置的副產品。目前,國內許多煉油廠對 于這部分尾油沒有很好的利用,很大一部分被用于裝置循環,致使裝置的實際處理能力下降,從而降低了裝置的生產效率,影響了煉油廠的經濟效益。
[0003]寬餾分(柔性)特種油生產裝置以加氫裂化尾油和氫氣為主要原料,采用高壓催化加氫,去除原料油中微量硫、氮、氧,并將芳烴轉化為環烷烴,再通過精密分餾工藝生產各牌號白油產品。廣泛應用于聚苯乙烯生產、化妝品、食品、醫藥紡織等行業,市場需求缺口較大。
[0004]存在水和H2S工況時,容易導致金屬硫化應力開裂(SSC)和應力腐蝕開裂(SCC)。閥門必須滿足抗硫要求,符合NACE MR0175標準,即對閥門使用的各種金屬材料的熱處理方法、硬度、機械性能等提出了要求。
[0005]加氫裂化尾油高壓加氫反應產生的高分油以及含硫污水等,最高壓力達2500Lb,最高調節壓差可達17MPa,最大流量小于2t/h,介質中存在水和微量H2S,傳統調節閥無法在如此高的壓差下正常工作,且閥內件材質需滿足NACE MRO175要求,硬度值一般≥HRC22,閥內件極易遭沖刷破壞,無法滿足微小流量調節;迷宮式多級降壓調節閥可對高壓差介質流速進行控制,但迷宮組流道小、拐彎多,極不適用于高粘度、含雜質的介質工況。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滿足高壓差、防堵塞、微小流量控制的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
[0007]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包括閥體,其特征是:閥體內設有閥座,閥體與閥座之間設有第二墊片,閥座上端設有導向壓套;閥體上端通過螺栓連接上蓋,上蓋將導向壓套、閥座壓緊在閥體內;閥體與上蓋之間設有第一墊片,上蓋上端通過螺栓連接填料壓板;閥座內配合安裝閥芯組件,閥芯組件上端穿過導向壓套、上蓋伸出填料壓板;閥芯組件和上蓋之間設有填料,填料和填料壓板之間設有填料壓蓋,通過填料壓板壓緊填料壓蓋和填料。
[0008]進一步的,所述閥座內設有多個流通孔和多個節流孔,流通孔和節流孔上下間隔設置,閥芯組件上設有與閥座上的節流孔一一對應配合的多個調節曲面。
[0009]進一步的,所述閥芯組件底端設有與閥座上的導向孔相配合的下導向桿。
[0010]進一步的,所述節流孔的端部設有閥座錐形密封面,閥芯組件上端調節曲面的端部設有與閥座上的閥座錐形密封面相配合的閥芯錐形密封面。[0011]進一步的,所述閥芯組件中部設有上導向桿,上導向桿與導向壓套內腔配合導向。
[0012]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閥座具有多個疊加串式節流孔,節流孔相互串聯,可使流經閥座的介質在閥座內腔經過多次體積縮放,實現多級降壓,控制介質流速,避免介質產生空化現象或高流速介質破壞閥內件,同時降低閥門噪音;
2.閥芯組件具有多個疊加串式調節曲面,每個串式調節曲面一致,均能對介質的流量進行控制,單個調節曲面的破壞不會影響閥門的整體調節性能,延長了閥芯組件的使用壽命;
3.閥座及閥芯組件只有一個密封面,密封效果更好,且密封面均處在多級降壓的最后一級,介質流速降至了最低,避免了高流速介質對閥芯組件密封面、閥座密封面的破壞,保證了閥門的密封性能;
4.由于閥芯組件及閥座的結構特點,能實現多級降壓功能,在滿足相同流通能力的條件下,閥座及閥芯組件的節流面積增大,避免閥門微小流量調節時節流面積過小,閥門出現堵塞現象;
5.閥芯組件具有雙導向結構,分別在串式調節曲面的上下端各有一個導向桿,下導向桿與閥座導向孔導向,上導向桿與導向壓套內腔導向,導向效果更佳,避免閥芯組件彎曲變形,提聞閥門調節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中A處放大圖。
[0015]附圖標記說明:1_閥體、2_閥座、2.1-流通孔、2.2-節流孔、2.3_閥座維形密封面、2.4-導向孔、3-閥芯組件、3.1-調節曲面、3.2-閥芯錐形密封面、3.3-下導向桿、
3.4-上導向桿、4-導向壓套、5-上蓋、6-填料、7-填料壓蓋、8-填料壓板、9-第一墊片、10-第二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f 2所示,本發明主要包括閥體1,閥體I內設有閥座2,閥體I與閥座2之間設有第二墊片10,閥座2上端設有導向壓套4。閥體I上端通過螺栓連接上蓋5,上蓋5將導向壓套4、閥座2壓緊在閥體I內,閥體I與上蓋5之間設有第一墊片9。
[0017]所述上蓋5上端通過螺栓連接填料壓板8。閥座2內配合安裝閥芯3,閥芯3上端穿過導向壓套4、上蓋5伸出填料壓板8。閥芯3和上蓋5之間設有填料6,填料6和填料壓板8之間設有填料壓蓋7,通過填料壓板8壓緊填料壓蓋7和填料6。
[0018]如圖2所示,所述閥座2內設有多個流通孔2.1和多個節流孔2.2,流通孔2.1和節流孔2.2上下間隔設置,閥座2最上端節流孔2.2的端部設有閥座錐形密封面2.3。
[0019]所述閥芯組件3上設有與閥座2上的節流孔2.2 一一對應配合的多個調節曲面
3.1,閥芯組件3最上端調節曲面3.1的端部設有與閥座2上的閥座錐形密封面2.3相配合的閥芯錐形密封面3.2,閥芯組件3底端設有與閥座2上的導向孔2.4相配合的下導向桿3.3。
[0020]閥芯組件3中部設有上導向桿3.4,上導向桿3.4與導向壓套4內腔配合導向。
[0021]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介質從調節閥的入口進入閥體I內腔,流向為低進高出,通過閥座2與閥芯組件3的相對位移對介質流量進行控制,達到滿足工藝的流量,進入下一工藝流程。
[0022]本發明采用閥座2與閥芯組件3的串式調節結構,通過一一對應的節流孔及調節曲面,使得介質在閥座2內腔內經過多次體積縮放,實現多級降壓功能,逐級降低介質流速,避免出現空化現象或高流速介質破壞閥內件,同時降低閥門噪音。
[0023]本發明采用閥座2與閥芯組件3的串式結構,實現多級降壓功能,相對使得閥座2與閥芯組件3的節流面積增大,避免閥門微小流量調節時節流面積過小,出現閥門堵塞現象。
[0024]本發明采用閥芯組件3串式調節結構,使閥芯組件3可對流通介質進行多次流量控制,避免閥芯組件3單個調節曲面破壞,影響整體調節性能,延長閥芯組件3的使用壽命。
[0025]本發明采用閥座、閥芯組件單密封結構,密封效果更好,且密封面均處在多級降壓的最后一級,介質流速降至了最低,避免了高流速介質對閥芯組件密封面、閥座密封面的破壞,保證了閥門的密封性能。
[0026]本發明采用閥芯組件3雙導向結構,在閥芯組件3的調節曲面上下端均設有導向桿,分別與閥座2的導向孔、導向壓套4的內腔導向,避免閥芯組件3彎曲變形,提高閥門調節穩定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包括閥體(1),其特征是:閥體(I)內設有閥座(2),閥體(I)與閥座(2)之間設有第二墊片(10),閥座(2)上端設有導向壓套(4);閥體(I)上端通過螺栓連接上蓋(5),上蓋(5)將導向壓套(4)、閥座(2)壓緊在閥體(I)內;閥體(I)與上蓋(5)之間設有第一墊片(9),上蓋(5)上端通過螺栓連接填料壓板(8);閥座(2)內配合安裝閥芯組件(3 ),閥芯組件(3 )上端穿過導向壓套(4 )、上蓋(5 )伸出填料壓板(8 );閥芯組件(3)和上蓋(5)之間設有填料(6),填料(6)和填料壓板(8)之間設有填料壓蓋(7),通過填料壓板(8 )壓緊填料壓蓋(7 )和填料(6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其特征是:所述閥座(2)內設有多個流通孔(2.1)和多個節流孔(2.2),流通孔(2.1)和節流孔(2.2)上下間隔設置,閥芯組件(3)上設有與閥座(2)上的節流孔(2.2)——對應配合的多個調節曲面(3.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其特征是:所述閥芯組件(3)底端設有與閥座(2)上的導向孔(2.4)相配合的下導向桿(3.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其特征是:所述節流孔(2.2)的端部設有閥座錐形密封面(2.3),閥芯組件(3)上端調節曲面(3.1)的端部設有與閥座(2)上的閥座錐形密封面(2.3)相配合的閥芯錐形密封面(3.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微小流量串式調節閥,其特征是:所述閥芯組件(3)中部設有上導向桿(3.4),上導向桿(3.4)與導向壓套(4)內腔配合導向。
【文檔編號】F16K47/08GK103591353SQ20131058911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陳彥, 張程, 王汪洋, 鐘偉, 錢洪洋 申請人:無錫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