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包括油箱,油箱底部設有油箱高度調節單元,油箱頂端安裝有交流油泵裝置、頂軸油泵裝置a、低壓雙筒過濾器、頂軸油泵裝置b和風機裝置,交流油泵裝置通過交流油泵出口管路與頂軸油泵裝置a相連,交流油泵出口管路頂端設有進冷卻器入口法蘭,尾端設有冷卻器出口法蘭,交流油泵出口管路上設有旁路節流閥,靠近旁路節流閥處設有三通溫度調節閥,低壓雙筒過濾器還與低壓過濾器后管路相連,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通過高壓雙筒過濾器分別與高壓泵出口管路和電氣布線管相連。本發明的優點是: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采用的是自持式的和再循環式,用以確保系統中足夠的油位,油壓、油溫和清潔度。
【專利說明】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燃氣輪機發電機組在國內的逐漸推廣和運行,其附屬設備能否更安全和可靠的為主機服務,已經成為設備供貨的首選條件。其中,滑油系統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得到重視。滑油系統在機組啟動、正常工作以及停機過程中,向正在運行的發電機組的各個軸承、傳動裝置以及附屬設備供應數量充足的、溫度和壓力合適的、清潔的潤滑油,以確保機組安全可靠的運行,防止發生軸承燒毀、轉子軸頸過熱彎曲等事故。為保證機組正常運轉和停機,滑油系統采用了“一用一備的交流電動潤滑泵+直流危急油泵”的供油模式,在出現事故工況時,繼續向機組提供滿足要求的潤滑油,以保證機組的正常運轉或惰走停機。但上述供油方案在主、備泵切換過程中存在壓力降低、流量減少的工況,如果切換時間過長,設備在高速運轉工況下發生斷油,則會對設備軸承發生巨大破壞。
[0003]油箱在使用過程中,對于介質溫度要求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且要求具備隨時起機的保障條件,但現有的電力潤滑設備用電智能加熱器控制箱只用于控制電加熱器的啟停,它不帶邏輯保護電路,不帶溫度測量和溫度控制,只提供電加熱器電源的開、關功能,涉及的溫度測量布置在潤滑設備本體上,涉及的溫度控制由中控DCS實現,潤滑設備的溫度控制需要溫度測量設備、控制箱、中控DCS共同完成,安裝施工布線復雜,更改設定溫度需要DCS的配合,操作和維護極不方便。
[0004]對于潤滑油裝置供油口壓力,要求在一定壓力范圍內可調,且能夠實現在線調節并且不漏油、不斷流,但目前現有的節流閥閥桿和閥蓋之間采用螺紋副配合,當控制桿摘掉之后,壓力油液就會從螺紋副間隙冒出,不能很好的起到密封的作用,無法在線調節閥門開度;且現有的節流閥閥芯與閥體之間能夠全關閉,存在斷油的風險,不宜用在電力潤滑設備上;且現有的節流閥采用法蘭連接,閥門長度尺寸過長。
[0005]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
[0007]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包括油箱和設于油箱右側的爬梯,所述油箱底部設有油箱高度調節單元,所述油箱頂端安裝有交流油泵裝置a、交流油泵裝置b、直流油泵裝置、頂軸油泵裝置a、低壓雙筒過濾器、頂軸油泵裝置b、高壓雙筒過濾器和風機裝置,所述交流油泵裝置a和交流油泵裝置b通過交流油泵出口管路與低壓雙筒過濾器相連,所述交流油泵出口管路頂端設有進冷卻器入口法蘭,尾端設有冷卻器出口法蘭,所述交流油泵出口管路上設有旁路節流閥,靠近旁路節流閥處設有三通溫度調節閥,所述三通溫度調節閥與低壓雙筒過濾器之間設有主油路節流閥,頂軸油泵注油管一端與低壓過濾器后管路相連,另一端與吸油管路相連,所述頂軸油泵裝置a和頂軸油泵裝置b均與吸油管路相連,所述吸油管路插入油箱內部,所述吸油管路端部設有止回閥III,所述低壓雙筒過濾器與低壓過濾器后管路相連,所述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頂端與頂軸油控制模塊相連,所述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底端通過高壓雙筒過濾器分別與高壓泵出口管路和電氣布線管相連。
[0008]所述油箱頂端靠近交流油泵裝置處設有檢修人孔,所述交流油泵裝置與交流油泵出口管路的連接處設有止回閥I。
[0009]所述頂軸油控制模塊還與盤車控制模塊相連,所述盤車控制模塊與調速閥模塊相連,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靠近頂軸油控制模塊處安裝有頂軸油儀表盤。
[0010]所述油箱左側上端設有回油口法蘭,右側上端設有端子盒、液位顯示檢測器和排污球閥,所述油箱前側設有智能加熱器控制箱。
[0011]所述模塊包括調速閥模塊、盤車控制模塊和頂軸油控制模塊,所述調速閥模塊、盤車控制模塊和頂軸油控制模塊依次相連,所述頂軸油控制模塊與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相連,所述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靠近頂軸油控制模塊處安裝有頂軸油儀表盤。
[0012]所述頂軸油泵裝置b與頂軸油泵裝置a均包括電機、鐘形罩、聯軸器、葉片泵、止回閥II和壓力調節閥,所述電機外部設有鐘形罩,所述電機與聯軸器相連,所述鐘形罩外部設有葉片泵,所述葉片泵上方設有出口法蘭,下方設有入口法蘭,左側設有壓力調節器,前側設有壓力調節閥法蘭,所述出口法蘭與葉片泵之間設有止回閥II。
[0013]所述風機裝置包括風機1、風機I1、除油霧器、風機裝置底盤、球閥、調節閥和負壓表,所述風機I和風機II固定于風機裝置底盤上,所述風機I與風機II之間設有出口管路,所述出口管路與風機I和風機II的連接處設有止回閥III,所述除油霧器底部設有球閥,所述除油霧器一端與除油霧器前管路相連,另一端與除油霧器后管路相連,所述除油霧器后管路上安裝有負壓表,所述除油霧器后管路與風機I相連,所述除油霧器與除油霧器前管路之間設有二次過濾器,所述二次過濾器底部安裝有調節閥。
[0014]所述低壓過濾器后管路頂端設有潤滑油出口法蘭,所述低壓過濾器后管路上安裝有溫度顯示檢測器和壓力顯示檢測器。
[0015]所述頂軸油泵注油管分別與頂軸油泵裝置a和頂軸油泵裝置b中的入口管路相連。
[0016]所述智能加熱器控制箱內設有智能數顯溫控儀、交流接觸器、斷路器和電連接器,所述控制箱箱體外部設有溫度傳感器和電加熱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軟線與控制箱箱體連接,并傳輸溫度信號,所述交流接觸器一端與斷路器連接,另一端通過電連接器與電源連接,所述斷路器通過電連接器與電加熱器相連,所述智能數顯溫控儀與溫度傳感器相配合,所述智能數顯溫控儀控制斷路器與交流接觸器,所述電加熱器兩端設有航插電連接器。
[0017]所述主油路節流閥包括閥體、蓋板、閥桿和端蓋,所述閥體上端設有蓋板,所述閥體為對夾式,所述閥桿與蓋板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圈,所述閥體與蓋板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所述閥體兩側下方分別設有進口和出口,所述蓋板中心設有閥桿,且閥桿設于閥體的進口和出口之間,所述閥桿上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與蓋板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蓋板與閥體之間通過O型圈密封。
[0018]本發明的優點是: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采用的是自持式的和再循環式,潤滑油通過外置式冷卻器模塊來強制冷卻,以滿足滑油系統對供油溫度的要求;包括了檢測器和儀表盤,用以確保系統中足夠的油位,油壓、油溫和清潔度;為了保證在起機時滑油溫度達到機組啟動需要的油溫,系統中設置了電加熱器,通過智能加熱器控制箱控制,能夠自動啟動到預設溫度后加熱器自動停止,若油箱油溫低于起機設定值主滑油泵禁止啟動;在電廠突然停電,滑油泵停止運轉時,為了保護機組免受損壞,本系統設置了一臺直流應急潤滑泵,在滑油系統運行時,在主油泵突然斷電后,直流泵啟動,潤滑油不經過冷過濾、冷卻,直接供給燃機和發電機的軸承中;集成布置了頂軸油控制模塊、調速閥模塊和盤車控制模塊,方便對各軸頂升、盤車情況進行集中調整和檢修;設置有旁路節流閥和主油路節流閥,可以通過在線調節壓差來調整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供油口油壓,不存在斷流現象,旁路節流閥和主油路節流閥是一種密封效果好、可以在線調節壓差但不存在斷流現象的新型對夾式節流閥,交流油泵裝置和直流油泵裝置均采用電動泵結構,油泵為立式液下離心泵,且滿載啟動時間不超過規范允許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0]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的后視圖。
[0022]圖3為圖1的俯視圖。
[0023]圖4為圖1的左視圖。
[0024]圖5為圖1的右視圖。
[0025]圖6為圖1中頂軸油泵裝置b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圖6的俯視圖。
[0027]圖8為圖1中風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9為圖8的俯視圖。
[0029]圖10為圖8的后視圖。
[0030]圖11為冷卻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
[0032]圖13為圖2中智能加熱器控制箱的電氣原理圖。
[0033]圖14為圖3中頂軸油泵裝置a、頂軸油泵裝置b與吸油管路之間的關系結構圖。
[0034]圖15為圖3中主油路節流閥的結構示意圖。
[0035]其中:1、交流油泵裝置a,2、止回閥I,3、冷卻器入口法蘭,4、智能加熱器控制箱,
5、頂軸油泵裝置a,6、冷卻器出口法蘭,7、三通溫度調節閥,8、主油路節流閥,9、低壓雙筒過濾器,10、高壓泵出口管路,11、頂軸油泵注油管,12、頂軸油泵裝置b, 12.1、電機,12.2、鐘形罩,12.3聯軸器,12.4、葉片泵,12.5、止回閥II,12.6,壓力調節器,12.7、入口法蘭,12.8、出口法蘭,12.9、壓力調節閥法蘭,13、油箱,14、爬梯,15、排污球閥,16、液位顯示檢測器,17、端子盒,18、油箱高度調節單元,19、風機裝置,19.1、風機I,19.2、止回閥III,19.3、球閥,19.4、風機II,19.5、除油霧器,19.6、除油霧器后管路,19.7、風機裝置出口管路,19.8、負壓表,19.9,二次過濾器,19.10、調節閥,19.11、風機裝置底盤,19.12、除油霧器前管路,20、電氣布線管,21、高壓雙筒過濾器,22、旁路節流閥,23、交流油泵出口管路,24、壓力顯示檢測器,25、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26、檢修人孔,27、低壓過濾器后管路,28、頂軸油儀表盤,29、頂軸油控制模塊,30、潤滑油出口法蘭,31、回油口法蘭,32、調速閥模塊,33、盤車控制模塊,35、溫度顯示檢測器,36、,37、直流油泵裝置,38、吸油管路,39、止回閥III,40、冷卻器a,41、冷卻器b,42、六通切換閥a,43、六通切換閥b,44、航插電連接器,45、智能數顯溫控儀,46、交流接觸器,47、斷路器,48、電連接器,49、溫度傳感器,50、電加熱器,51、軟線,52、交流油泵裝置b,53、端蓋,54、閥桿,55、螺釘,56、蓋板,57、密封圈,58、O型圈,59、閥體,60、出口,61、進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6]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0037]如圖1-5和圖14所示,本發明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包括油箱13和設于油箱13右側的爬梯14,油箱13底部設有油箱高度調節單元18,油箱13頂端安裝有交流油泵裝置al、交流油泵裝置b52、直流油泵裝置37、頂軸油泵裝置a5、低壓雙筒過濾器9、頂軸油泵裝置b 12、高壓雙筒過濾器21和風機裝置19,交流油泵裝置al和交流油泵裝置b52通過交流油泵出口管路23與低壓雙筒過濾器9相連,交流油泵出口管路23頂端設有進冷卻器入口法蘭3,尾端設有冷卻器出口法蘭6,交流油泵出口管路23上設有旁路節流閥22,靠近旁路節流閥22處設有三通溫度調節閥7,三通溫度調節閥7與低壓雙筒過濾器9之間設有主油路節流閥8,頂軸油泵注油管11 一端與低壓過濾器后管路27相連,另一端與吸油管路38相連,頂軸油泵裝置a5和頂軸油泵裝置bl2均與吸油管路38相連,吸油管路38插入油箱13內部,吸油管路38端部設有止回閥III 39,低壓雙筒過濾器9與低壓過濾器后管路27相連,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25頂端與頂軸油控制模塊29相連,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25底端通過高壓雙筒過濾器21分別與高壓泵出口管路10和電氣布線管20相連。
[0038]油箱13頂端靠近交流油泵裝置I處設有檢修人孔26,交流油泵裝置與I交流油泵出口管路23的連接處設有止回閥I 2。
[0039]如圖11和圖12所示,還包括冷卻模塊,冷卻模塊單獨布置,冷卻模塊安裝于冷卻器入口法蘭3和冷卻器出口法蘭6處,冷卻模塊包括冷卻器a40、冷卻器b41、六通切換閥a42和六通切換閥b43,冷卻器a40和冷卻器b41之間通過六通切換閥a42和六通切換閥b43相連。
[0040]油箱13左側上端設有回油口法蘭31,右側上端設有端子盒17、液位顯示檢測器16和排污球閥15,油箱13前側設有智能加熱器控制箱4。
[0041]頂軸油控制模塊29還與盤車控制模塊33相連,盤車控制模塊33與調速閥模塊32相連,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25靠近頂軸油控制模塊29處安裝有頂軸油儀表盤28。
[0042]低壓過濾器后管路27頂端設有潤滑油出口法蘭30,低壓過濾器后管路27上安裝有溫度顯示檢測器34和壓力顯示檢測器24。
[0043]如圖6和圖7所示,頂軸油泵裝置bl2與頂軸油泵裝置a5均包括電機12.1、鐘形罩12.2、聯軸器12.3、葉片泵12.4、止回閥II 12.5和壓力調節閥12.6,電機12.1外部設有鐘形罩12.2,電機12.1與聯軸器12.3相連,鐘形罩12.2外部設有葉片泵12.4,葉片泵12.4上方設有出口法蘭12.8,下方設有入口法蘭12.7,左側設有壓力調節器12.6,前側設有壓力調節閥法蘭12.9,出口法蘭12.7與葉片泵12.4之間設有止回閥II 12.5。[0044]如圖8-10所示,風機裝置19包括風機I 19.1、風機II 19.4、除油霧器19.5、風機裝置底盤19.11、球閥19.3、調節閥19.10和負壓表19.8,風機I 19.1和風機II 19.4固定于風機裝置底盤19.11上,風機I 19.1與風機II 19.4之間設有出口管路19.7,出口管路19.7與風機I 19.1和風機II 19.4的連接處設有止回閥III19.2,除油霧器19.5底部設有球閥19.3,除油霧器19.5 一端與除油霧器前管路19.12相連,另一端與除油霧器后管路19.7相連,除油霧器后管路19.7上安裝有負壓表19.8,除油霧器后管路19.6與風機I 19.1相連,除油霧器19.6與除油霧器前管路19.12之間設有二次過濾器19.9,二次過濾器19.9底部安裝有調節閥19.10。
[0045]頂軸油泵注油管11分別與頂軸油泵裝置a5和頂軸油泵裝置bl2中的入口管路
12.7相連。
[0046]如圖13所示,智能加熱器控制箱4內設有設有智能數顯溫控儀45、交流接觸器46、斷路器47和電連接器48,控制箱箱體I外部設有溫度傳感器49和電加熱器50,溫度傳感器49通過軟線51與控制箱箱體I連接,并傳輸溫度信號,交流接觸器46 —端與斷路器47連接,另一端通過電連接器48與電源連接,斷路器47通過電連接器48與電加熱器50相連,智能數顯溫控儀45與溫度傳感器49相配合,智能數顯溫控儀45控制斷路器47與交流接觸器46,電加熱器50兩端設有航插電連接器44。
[0047]如圖15所示,主油路節流閥8包括閥體59、蓋板56、閥桿54和端蓋53,閥體59上端設有蓋板56,閥體59為對夾式,閥桿54與蓋板56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圈57,閥體59與蓋板56之間通過螺釘55連接,閥體59兩側下方分別設有進口 61和出口 60,蓋板56中心設有閥桿54,且閥桿54設于閥體59的進口 61和出口 60之間,閥桿轉動還可上下移動,閥桿54上端設有端蓋53,端蓋53與蓋板56之間通過螺紋連接,蓋板56與閥體59之間通過O型圈58密封。
[0048]本發明的優點是: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采用的是自持式的和再循環式,潤滑油通過外置式冷卻器模塊來強制冷卻,以滿足滑油系統對供油溫度的要求;包括了檢測器和儀表盤,用以確保系統中足夠的油位,油壓、油溫和清潔度;為了保證在起機時滑油溫度達到機組啟動需要的油溫,系統中設置了電加熱器,通過智能加熱器控制箱控制,能夠自動啟動到預設溫度后加熱器自動停止,若油箱油溫低于起機設定值主滑油泵禁止啟動;在電廠突然停電,滑油泵停止運轉時,為了保護機組免受損壞,本系統設置了一臺直流應急潤滑泵,在滑油系統運行時,在主油泵突然斷電后,直流泵啟動,潤滑油不經過冷過濾、冷卻,直接供給燃機和發電機的軸承中;集成布置了頂軸油控制模塊、調速閥模塊和盤車控制模塊,方便對各軸頂升、盤車情況進行集中調整和檢修;設置有旁路節流閥和主油路節流閥,可以通過在線調節壓差來調整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供油口油壓,不存在斷流現象,旁路節流閥和主油路節流閥是一種密封效果好、可以在線調節壓差但不存在斷流現象的新型對夾式節流閥。
【權利要求】
1.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包括油箱和設于油箱右側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底部設有油箱高度調節單元,所述油箱頂端安裝有交流油泵裝置a、交流油泵裝置b、直流油泵裝置、頂軸油泵裝置a、低壓雙筒過濾器、頂軸油泵裝置b、高壓雙筒過濾器和風機裝置,所述交流油泵裝置a和交流油泵裝置b通過交流油泵出口管路與低壓雙筒過濾器相連,所述交流油泵出口管路頂端設有進冷卻器入口法蘭,尾端設有冷卻器出口法蘭,所述交流油泵出口管路上設有旁路節流閥,靠近旁路節流閥處設有三通溫度調節閥,所述三通溫度調節閥與低壓雙筒過濾器之間設有主油路節流閥,頂軸油泵注油管一端與低壓過濾器后管路相連,另一端與吸油管路相連,所述頂軸油泵裝置a和頂軸油泵裝置b均與吸油管路相連,所述吸油管路插入油箱內部,所述吸油管路端部設有止回閥III,所述低壓雙筒過濾器與低壓過濾器后管路相連,所述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頂端與頂軸油控制模塊相連,所述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底端通過高壓雙筒過濾器分別與高壓泵出口管路和電氣布線管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頂端靠近交流油泵裝置處設有檢修人孔,所述交流油泵裝置與交流油泵出口管路的連接處設有止回閥I。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冷卻模塊,所述冷卻模塊單獨布置,所述冷卻模塊安裝于冷卻器入口法蘭和冷卻器出口法蘭處,所述冷卻模塊包括冷卻器a、冷卻器b、六通切換閥a和六通切換閥b,所述冷卻器a和冷卻器b之間通過六通切換閥a和六通切換閥b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左側上端設有回油口法蘭,右側上端設有端子盒、液位顯示檢測器和排污球閥,所述油箱前側設有智能加熱器控制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軸油控制模塊還與盤車控制模塊相連,所述盤車控制模塊與調速閥模塊相連,頂軸油過濾器后管路靠近頂軸油控制模塊處安裝有頂軸油儀表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軸油泵裝置b與頂軸油泵裝置a均包括電機、鐘形罩、聯軸器、葉片泵、止回閥II和壓力調節閥,所述電機外部設有鐘形罩,所述電機與聯軸器相連,所述鐘形罩外部設有葉片泵,所述葉片泵上方設有出口法蘭,下方設有入口法蘭,左側設有壓力調節器,前側設有壓力調節閥法蘭,所述出口法蘭與葉片泵之間設有止回閥II。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裝置包括風機1、風機I1、除油霧器、風機裝置底盤、球閥、調節閥和負壓表,所述風機I和風機II固定于風機裝置底盤上,所述風機I與風機II之間設有出口管路,所述出口管路與風機I和風機II的連接處設有止回閥III,所述除油霧器底部設有球閥,所述除油霧器一端與除油霧器前管路相連,另一端與除油霧器后管路相連,所述除油霧器后管路上安裝有負壓表,所述除油霧器后管路與風機I相連,所述除油霧器與除油霧器前管路之間設有二次過濾器,所述二次過濾器底部安裝有調節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壓過濾器后管路頂端設有潤滑油出口法蘭,所述低壓過濾器后管路上安裝有溫度顯示檢測器和壓力顯示檢測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軸油泵注油管分別與頂軸油泵裝置a和頂軸油泵裝置b中的入口管路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加熱器控制箱內設有智能數顯溫控儀、交流接觸器、斷路器和電連接器,所述控制箱箱體外部設有溫度傳感器和電加熱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軟線與控制箱箱體連接,并傳輸溫度信號,所述交流接觸器一端與斷路器連接,另一端通過電連接器與電源連接,所述斷路器通過電連接器與電加熱器相連,所述智能數顯溫控儀與溫度傳感器相配合,所述智能數顯溫控儀控制斷路器與交流接觸器,所述電加熱器兩端設有航插電連接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潤滑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節流閥包括閥體、蓋板、閥桿和端蓋,所述閥體上端設有蓋板,所述閥體為對夾式,所述閥桿與蓋板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圈,所述閥體與蓋板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所述閥體兩側下方分別設有進口和出口,所述蓋板中心設有閥桿,且閥桿設于閥體的進口和出口之間,所述閥桿上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與蓋板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蓋板與閥體之間通過O型圈密封。
【文檔編號】F16N7/38GK103470935SQ201310384115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蔡惠忠, 田國林, 王秋寶, 沈存五, 唐健 申請人:江蘇江海潤液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