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后懸架系統的襯套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用橡膠襯套組件,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后懸架系統的襯套組件。
背景技術:
橡膠襯套是用來連接控制臂與車身的組件,橡膠結構較為柔軟,當車輛轉彎時由于前后襯套的剛度不同,車輪會向彎道方向改變一定的前束角度,如果這種設計用于后輪,后輪就可在橫向力的作用下隨動轉向,雖然這個轉向角度很小,但對性能還是有一定提高的。通過設計橡膠襯套的剛度能達到一定的可變前束角角度以及隨動轉向功能,但橡膠襯套的首要任務還是起連接懸掛和隔絕震動的作用,因此剛度不能過低。這就造成對可變前束以及隨動轉向的局限性,緊能獲得一個很小的角度。在傳統的產品設計上,為了增加襯套剛度的徑向剛度,扭轉剛度比,往往需要在襯套內外套橡膠中加上中套,傳統的結構在外縮徑后,然后內套進行擴孔來去除中套內外側的應力。在進行硫化過程中,橡膠進行注射,此時,中套內外側壓力不均勻,通過縮徑可以消除中套外側的擴張力,由于中套擋住了縮徑時橡膠的流動傳遞,所以,內側的橡膠始終是擴張的,在進行徑向剛度測試,該部分橡膠力由張力突然變成了壓力,那么會造成此時剛度非常低,同時外部的橡膠的剛度和內部橡膠剛度產生了一個串聯,此時剛度以小剛度影響為主,所以造成了剛度值很低,為了克服此現象,老工藝在產品縮徑后增加一擴孔工序。內套硫化后進行擴孔尺寸由¢11.2擴至012.2。可以去除內側橡膠的內應力。但是該種方案具有一定的不足。1、擴孔后內套內徑尺寸¢12.2,內套高度尺寸不易控制。2、擴孔后會導致內套骨架產生破裂。3、如果內套壁厚太厚,擴孔后,內套外徑不發生變化,會造成擴孔工序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 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后懸架系統的襯套組件,保證橡膠在流料過程中中套內外側壓力分布均勻。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內套、中套和外套,中套包覆于內套上,外套包覆于中套上,所述中套的側面沿軸向方向開設四個流料通孔。所述流料通孔的長度為中套高度的3/4,流料通孔的寬度為3 4_。硫化時注料孔設計在中套的上下端面上,橡膠在注射后,由于四個流料通孔的流通,中套內外橡膠壓力相同,都是處于張力狀態中,實現內外橡膠相通。所述四個流料通孔沿圓周均勻分布,相鄰流料通孔的間距為90°,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通過對中套結構的改變,確保了襯套較為穩定的剛度,同時取消擴孔工序,減少一道工序可以減少由于產品的擴孔造成的尺寸偏差和內套的損傷,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延長了產品壽命。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圖2是中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內套1、中套2和外套3,中套2包覆于內套I上,外套3包覆于中套2上,所述中套2的側面沿軸向方向開設四個流料通孔21。流料通孔21的長度為中套2高度的3/4,流料通孔21的寬度為3mm。硫化時注料孔設計在中套2的上下端面上,橡膠在注射后,由于四個流料通孔21的流通,中套2內外橡膠壓力相同,都是處于張力狀態中,實現內外橡膠相通。四個流料通孔21沿圓周均勻分布,相鄰流料通孔21的間距為90°。在縮徑夾具的作用下(縮徑量為橡膠體厚度的1/10),外套3向內收縮,橡膠體在外套3的作用下向內擠壓,同時由于流料通孔21的存在,中套2內側橡膠同時受到擠壓,從而達到去除應力,并同外側橡膠達成一體,經過剛度測試證明,中套2上開孔位置的剛度和兩個流料通孔21中間45°位置的剛度一致。 ·
權利要求
1.一種后懸架系統的襯套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套(I)、中套(2)和外套(3),中套(2)包覆于內套(I)上,外套(3)包覆于中套(2)上,所述中套(2)的側面沿軸向方向開設四個流料通孔(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懸架系統的襯套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料通孔(21)的長度為中套(2)高度的3/4,流料通孔(21)的寬度為3 4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懸架系統的襯套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流料通孔(21)沿圓周均勻分 布,相鄰流料通孔(21)的間距為9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后懸架系統的襯套組件,包括內套、中套和外套,中套包覆于內套上,外套包覆于中套上,所述中套的側面沿軸向方向開設四個流料通孔。本發明通過對中套結構的改變,確保了襯套較為穩定的剛度,同時取消擴孔工序,減少一道工序可以減少由于產品的擴孔造成的尺寸偏差和內套的損傷,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延長了產品壽命。
文檔編號F16F1/387GK103244593SQ20131021331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31日
發明者許磊, 沈軼, 高國興, 孫敏 申請人:安徽中鼎減震橡膠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