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抽氣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
背景技術:
常用以烘烤玻璃基板之烘烤爐10的堆疊式的爐門裝置11,爐門裝置11是由兩個上下堆疊之門板12所組成,以封閉烘烤爐10,參閱圖1。烘烤爐10中設置有一承載架,供玻璃基板等物件上下間隔地排列于其上,以便對所述的物件進行熱處理。將爐門裝置11打開時,用驅動單元將欲打開之門板12向上移動所需的高度即可。然而,使用中的烘烤爐10內因加熱而使得氣體含有許多氣化的溶劑及化學成分,當打開爐門裝置11時,這些溶劑及化學成分會隨爐內的氣體往外擴散,導致溶劑及化學成分隨著向外擴散,且部分溶劑及化學成分會隨溫度下降而結晶,進而造成環境的污染,亦會影響制作過程的的良好率。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該抽氣裝置能有效防止溶劑及化學成分對環境的污染。本實用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上一種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包括爐門裝置,所述的爐門裝置包含多個上下堆疊于爐門的門板,門板相對于爐門上下移動,該抽氣裝置包含多個抽氣單元和多個集風單元,每個抽氣單元包括一個抽氣管,每個抽氣管的外壁圍繞形成通孔,所述的抽氣管分別設置在門板靠近該爐門的一側,該抽氣管隨相應的門板而上下堆疊,使通孔上下相連通而進行抽氣;每個集風單元包括一個集風管,所述的集風管分別設置在抽氣管的最上層及最下層,每一個集風管的外壁圍繞形成一穿孔,該穿孔與相對應的抽氣管的通孔相連通。上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每一個抽氣單元還包含一個設置在該抽氣管頂面的第一密封件組,以及設置在該抽氣管底面的第二密封件組,每一個抽氣單元的第一密封件組與相對應的抽氣單元的第二密封件組緊靠在一起,使相連通的通孔不會滲漏。進一步的,上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第一密封件組具有兩個設置在該抽氣管頂面并分別位于所述的通孔外周圍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組具有兩個設置在該抽氣管底面并分別位于所述的通孔外周圍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一密封件的截面與第二密封件的截面相互配合而能緊密地靠抵在一起。進一步的,上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每個集風管均朝遠離所述的抽氣單元的方向漸縮。進一步的,上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每個集風單元還包括一個導引管,所述的導引管設置在集風管遠離抽氣單元的一側,所述的導引管與該集風管的穿孔相連通。進一步的,上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每個集風單元還包括一個控制抽氣流量調節閥,所述的調節閥設置在該導引管靠近集風管的端部。[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設所述的抽氣管置于對應的門板上,當欲打開該爐門裝置而將任一門板往上移動而形成開口時,所述的通孔能在該開口上下兩側堆疊形成兩組抽氣通道,將帶有溶劑及化學成分的氣體抽離至集風單元而被收集,可有效防止溶劑及化學成分污染環境。
圖1是現有技術爐門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抽氣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實施例1的抽氣單元的立體圖;圖4是圖3中線IV —IV剖視圖;圖5是實施例1抽氣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6是是圖5中線VI — VI的剖視圖狀態。其中:抽氣單元2 ;抽氣管21 ;通孔210 ;第一密封件組22 ;第一密封件221 ;第二密封件組23 ;第二密封件231 ;集風單元3 ;集風管31 ;穿孔310 ;導引管32 ;調節閥33 ;爐門4 ;爐門裝置5 ;門板51 ;凸柱52 ;冷卻過濾器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和附圖說明,對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夠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內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內。實施例1參閱圖2、圖3與圖5,本實用新型抽氣裝置較佳實施例,適用與結合于設置于爐門4的爐門裝置5,該爐門裝置51包含七塊上下堆疊于爐門4的門板51,所述的門板51可相對于該爐門4上下移動,靠近爐門4 一側的門板51上的設置多個凸柱52。抽氣裝置包含多個抽氣單元2,以及六個集風單元3。參閱圖3及圖4,抽氣單元2以三個為一組并排設置在每一個門板51靠近爐門4的一側。每一個抽氣單元2包括一個在對應凸柱52上的抽氣管21、一個第一密封件組22,及一個第二密封件組23。抽氣管21的圍繞壁圍繞形成一個上下貫穿的通孔210。第一密封件組22具有四設置在抽氣管21頂面并分別位于通孔210外周圍的第一密封件221。第二密封件組23具有四設置在抽氣管21底面并分別位于通孔210外周圍的第二密封件231。所述的第一密封件221的截面是呈由內而外遞減的梯形。所述的第二密封件231的截面是對應所述的第一密封件221而呈由內而外遞增的梯形。如圖6所示,所述的抽氣單元2隨對應的門板51而上下堆疊時,所述的第一密封件221及所述的第二密封件231緊密靠抵在一起,使所述的通孔210上下相連通而不會滲漏到外部環境。本較佳實施例的抽氣管21是套設在門板51的一凸柱52上,但不以此為限,爐門裝置5也可不包含凸柱52,而抽氣管21直接設置在對應的門板51靠近爐門4 一側,只要能將抽氣單元2的抽氣管21設置在門板51上,并可隨門板51而上下移動的皆屬本范圍。本較佳實施例中的抽氣單元2是以三個為一組并排設置在一個門板51上,但不以三個為限,也可以是一個、二個,或四個以上為一組并排設置在一個門板51上。此外,本較佳實施例中的第一密封件組22具有四第一密封件221,而第二密封件組23具有四第二密封件231,但不以此為限,只要當所述的抽氣單元2上下堆疊在一起時,所述的第一密封件組22能與對應的第二密封件組23緊密靠抵在一起,使所述的通孔210能上下相連通而不會滲漏的皆屬本案的等效構件的簡易變化范圍。參閱圖5及圖6,所述的集風單元3分別設置于最上層及最下層的所述的抽氣管21上。每一個集風單元3包含一個集風管31、一個導引管32,及一個調節閥33。所述的集風管31設置于抽氣管21的最上層及最下層。每一集風管31的圍繞壁圍繞形成一個上下貫穿的穿孔310。穿孔310是朝遠離抽氣單元2的方向漸縮,并與相對應的通孔210相連通。導引管32設置在對應的集風管31遠離所述的抽氣單元2的一側,并與該集風管31的穿孔310相連通。所述的調節閥33設置在對應的導引管32靠近該集風管31的端部。參閱圖2及圖5,使用時,當爐門裝置5的一個爐門51被抬起形成一開口時,所述的抽氣單元2被分成上下位于該開口上下兩側的兩大組,而所述的抽氣管21的通孔210、集風管31的穿孔310,及導引管32相連通形成兩組位于開口上下兩側的抽氣通道。因此連通于抽氣通道的一抽氣幫補將帶有溶劑及化學成分的氣體自開口 50上下兩側抽離,最后導引至一冷卻過濾器6使氣體冷卻并過濾掉有污染性的溶劑及化學成分的結晶。綜上所述,通過設置在門板51靠爐門4 一側的抽氣單元及設置在最上層及最下層抽氣單元上的集風單元,在爐門裝置5開啟時,達到能自開口處將氣體抽離的功能,避免有污染性的溶劑及化學成分擴散,故確實能達成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之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實用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之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包括爐門裝置,所述的爐門裝置包含多個上下堆疊于爐門的門板,門板相對于爐門上下移動,其特征在于,該抽氣裝置包含多個抽氣單元和多個集風單元,每個抽氣單元包括一個抽氣管,每個抽氣管的外壁圍繞形成通孔,所述的抽氣管分別設置在門板靠近該爐門的一側,該抽氣管隨相應的門板而上下堆疊,使通孔上下相連通而進行抽氣;每個集風單元包括一個集風管,所述的集風管分別設置在抽氣管的最上層及最下層,每一個集風管的外壁圍繞形成一穿孔,該穿孔與相對應的抽氣管的通孔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抽氣單元還包含一個設置在該抽氣管頂面的第一密封件組,以及設置在該抽氣管底面的第二密封件組,每一個抽氣單元的第一密封件組與相對應的抽氣單元的第二密封件組緊靠在一起,使相連通的通孔不會滲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件組具有兩個設置在該抽氣管頂面并分別位于所述的通孔外周圍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組具有兩個設置在該抽氣管底面并分別位于所述的通孔外周圍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一密封件的截面與第二密封件的截面相互配合而能緊密地靠抵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所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集風管均朝遠離所述的抽氣單元的方向漸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集風單元還包括一個導引管,所述的導引管設置在集風管遠離抽氣單元的一側,所述的導引管與該集風管的穿孔相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集風單元還包括一個控制抽氣流量調節閥,所述的調節閥設置在該導引管靠近集風管的端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烘烤爐的抽氣裝置,旨在提供一種能有效防止溶劑及化學成分對環境的污染的抽氣裝置;其技術要點包括爐門裝置,所述的爐門裝置包含多個上下堆疊于爐門的門板,門板相對于爐門上下移動,該抽氣裝置包含多個抽氣單元和多個集風單元,每個抽氣單元包括一個抽氣管,每個抽氣管的外壁圍繞形成通孔,所述的抽氣管分別設置在門板靠近該爐門的一側,該抽氣管隨相應的門板而上下堆疊,使通孔上下相連通而進行抽氣;每個集風單元包括一個集風管,所述的集風管分別設置在抽氣管的最上層及最下層,每一個集風管的外壁圍繞形成一穿孔,該穿孔與相對應的抽氣管的通孔相連通;屬于抽氣設備技術領域。
文檔編號F16J15/06GK203037032SQ20122072946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林宏信, 梁茂忠 申請人:志圣科技(廣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