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以及液力偶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由單一齒輪泵供應液壓油和工作油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此外還涉及一種具有該供油系統的液力偶合器。
背景技術:
液力偶合器是以液體為工作介質的一種非剛性聯軸器,正常運轉時,需要兩條油路同時運行工作油路和潤滑油路。工作油負責力矩的傳遞,工作油在泵輪葉片帶動下,因離心力的作用由泵輪內側(進口)流向外緣(出口),形成高壓高速液流,沖擊從動渦輪葉片,使從動渦輪跟著泵輪同向旋轉,實現由主動件到從動件之間的功率傳遞。工作油由于傳遞力矩而不斷升溫,需通過工作油路使工作油循環起來,并通過冷油器降低工作油溫度,在工作油路中循環。潤滑油負責整個液力偶合器的潤滑,包括多塊,例如6塊,徑向瓦的潤滑和多塊,例如4塊,推力瓦的潤滑,以及齒輪嚙合的潤滑。同時,因為軸在瓦的中間做高速的旋轉產生熱量,潤滑油除了潤滑還有冷卻的作用,完成后流回偶合器油箱,再由泵從油箱內吸入,經潤滑油冷油器冷卻,重新進入潤滑油路。如上所述,目前,火力發電廠運行的鍋爐給水泵液力偶合器的供油系統包括潤滑油路和工作油路等兩個獨立的油路。一般形式為傳動大齒輪軸端再帶動一個齒輪轉動,齒輪通過嚙合帶動另一根軸轉動,而這根軸同時連接有齒輪泵和葉片泵。齒輪泵負責潤滑油路供油,葉片泵負責工作油路供油。兩個系統相互獨立,不互相干涉。但是,主泵軸同時驅動葉片泵的葉輪和齒輪泵的主動齒輪,葉片泵殼和齒輪泵殼聯接在一起,結構復雜,不但可靠性降低,而且成本較高、維修難度大。
發明內容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結構復雜導致的可靠性較低、成本較高等問題。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力偶合器,該液力偶合器包括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包括工作油路和潤滑油路,其中,還包括第一齒輪泵,用于同時提供潤滑油和工作油,其具有一個出油口 ;第一調節閥,用于分配潤滑油和工作油,其具有第一進口、第一調節機構、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一進口與所述第一齒輪泵的出油口連接,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一出口與所述潤滑油路連接以向所述潤滑油路提供潤滑油,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二出口與所述工作油路連接以向所述工作油路提供工作油,所述第一調節機構用于調節上述第二出口的大小。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還包括第二調節閥,連接于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二出口與所述工作油路之間,用于控制所述工作油路內的流量。[0009]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調節閥具有第二進口、第二調節機構、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二調節閥的所述第二進口與所述工作油路連接,所述第二調節閥的第三出口為溢出油出口,所述第二調節閥的第四出口與所述工作油路、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二出口連接,所述第二調節機構用于調節所述第三出口的大小。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還包括電機;第二齒輪泵,所述電機與所述第二齒輪泵連接以驅動所述第二齒輪泵,所述第二齒輪泵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齒輪泵的出油口連通,用于在液力偶合器未啟動時或者液力偶合器出現突發狀況停運時提供潤滑油。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調節閥的所述第一調節機構為彈簧調節機構。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調節閥的所述第二調節機構為彈簧調節機構。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調節機構包括第一調節螺母、第一閥芯、第一閥套套和第一調節彈簧,所述第一調節彈簧抵接在所述第一調節螺母和所述第一閥芯之間,所述第一閥套套設在所述第一閥芯外側,具有與所述第二出口相通的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出口相通的面積通過所述第一閥芯的位置決定,通過改變所述第一調節螺母的上下位置來調節所述第一閥芯的位置從而調整所述第二出口的大小。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調節機構包括第二調節螺母、具有與所述第三出口相通的第二開口的第二閥芯和第二調節彈簧,所述第二調節彈簧抵接在所述第二調節螺母和所述第二閥芯之間,所述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三出口相通的面積通過所述第二閥芯的位置決定,通過改變所述第二調節螺母的上下位置來調節所述第二閥芯的位置從而調整所述第三出口的大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液力偶合器,其包括供油系統和主動齒輪軸,其中,所述供油系統為上述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之一,所述第一齒輪泵連接于所述主動齒輪軸的尾部以使所述主動齒輪軸驅動所述第一齒輪泵。根據上述液力偶合器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主動齒輪軸的尾部和所述第一齒輪泵之間還設有齒輪傳動機構。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的供油系統具有單一齒輪泵和壓力調節閥,齒輪泵具有單一出油口,借此組成工作油路和潤滑油路相對獨立的油系統供應體系,不但能夠控制油路內的流量,而且相比于現有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更加簡單、可靠、高效率、低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力偶合器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液力偶合器實施例的第一調節閥的局部剖面圖;圖3為圖1所示液力偶合器實施例的第一調節閥三通圖;圖4為圖1所示液力偶合器實施例的第二調節閥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液力偶合器實施例的結構,如圖所示,該液力偶合器實施例包括供油系統、主動齒輪軸11、增速齒輪12、液力偶合器本體13、輸出軸14、勺管15,其中,液力偶合器本體13包括主動泵輪131和從動渦輪132,從動渦輪132與輸出軸14連接以輸出動力。供油系統至少包括工作油路、潤滑油路、第一齒輪泵2和第一調節閥3。主動齒輪軸11的尾部設有齒輪傳動機構16,第一齒輪泵2通過齒輪嚙合連接于齒輪傳動機構16。工作油路包括工作油冷卻器7、多段管道等。潤滑油路包括潤滑油冷卻器61、過濾器62、多段管道等。第一齒輪泵2用于同時提供潤滑油和工作油,其具有單一出油口,其吸油口及油箱未標注。第一調節閥3也可以稱之為潤滑油調節閥,其用于將來自第一齒輪泵2的油液分配為潤滑油和工作油兩部分。如圖1-圖3所示,第一調節閥3具有第一進口 31、第一調節機構、第一出口 32和第二出口 33,第一調節閥3的第一進口 31與第一齒輪泵2的出油口連接,第一調節閥3的第一出口 32與潤滑油路管道連接以向潤滑油路的潤滑油冷卻器61提供潤滑油,第一調節閥3的第二出口 33與工作油路連接以向工作油路提供工作油,第一調節機構用于調節第二出口的大小。為了進一步控制工作油路內的流量,圖1所示實施例還包括第二調節閥5,其連接于第一調節閥3的第二出口 33與工作油路的工作油冷卻器7之間。進一步具體而言,第二調節閥5具有類似于第一調節閥3的結構,其具有第二進口51、第二調節機構、第三出口 52和第四出口 53。第二調節閥5的第二進口 51與工作油路的工作油冷卻器7通過管路連接,第二調節閥5的第三出口 52為溢出油出口,第二調節閥5的第四出口 53與工作油路、第一調節閥3的第二出口 33連接,第二調節機構用于調節第三出口 52的大小。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調節閥3的第一調節機構和第二調節閥5的第二調節機構均為類似的彈簧調節機構,例如第一調節閥3的第一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螺母34、閥芯35、套設在閥芯35外側、具有與第二出口 33相通的開口 371的閥套37和調節彈簧36,調節彈簧36抵接在調節螺母34和閥芯35之間,改變調節螺母34的上下位置,即可以調節第二出口 33和閥套37的開口 371的相通面積的大小。第二調節閥5的第二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螺母54、閥芯55和調節彈簧56,調節彈簧56抵接在調節螺母54和閥芯55之間,改變調節螺母54的上下位置,即可以調節閥芯55和第三出口 52相通面積的大小。另外,本實施例還包括第二齒輪泵4和電機41。電機41與第二齒輪泵4連接以驅動第二齒輪泵4,第二齒輪泵4的出油口與第一齒輪泵2的出油口、第一調節閥3的第一進口 31連通,第二齒輪泵4和電機41用于在液力偶合器本體13未啟動時或者液力偶合器本體13出現突發狀況停運時提供潤滑油。圖1所示實施例運行時,第一齒輪泵2的動力來自于主動齒輪軸11的旋轉,第一齒輪泵2從油箱內吸入油,油通過第一齒輪泵2加壓后通過管道進入第一調節閥3將油分配。通過第一出口 32的油進入潤滑油路,經過潤滑油冷油器61、過濾器62等之后進入潤滑油母管。母管上接有通向各個軸瓦的直徑更小的管路,提供各個軸瓦潤滑和冷卻之用。通過第一調節閥3的第二出口 33的油進入工作油路,通過泵輪131、渦輪132完成力矩傳遞后,由勺管15吸出(勺管15通過調節開度能控制吸出油量)后進入工作油冷油器7。最后通過第二調節閥(工作油調節閥)5控制工作油流量,流過第三出口 52的油為溢出油直接流回油箱。通過第四出口 53的油重新進入工作油循環。具體而言,并同時參見圖2-圖4,第一齒輪泵3的出口油首先進第一調節閥3的第一進口 31,如果油壓大于某一設定值X,則油會頂起閥芯35,通過閥芯35移動,第二出口33打開使部分油進入工作油路,其余的油經第一出口 32流入潤滑油路。油壓設定值X通過調節螺母34壓緊調節彈簧36控制。在圖2中,越向下調整調節螺母34,則調節彈簧36彈性變形加大,設定值X隨之增大,從而使閥套37的開口 371與第二出口 33相通的面積減小,提供工作油量減小。反之向上調節,則X值減小,工作油量增加。當油壓達到一定值的時候,油壓作用在閥芯35上向上的力大于調節彈簧36作用在閥芯35上向下的力,所以將閥芯35頂起,這樣,第二出口 33和閥套37的開口 371相連通。關于第三開口 52與閥芯55開口之間的關系,第二調節閥5沒有閥套,只有單獨的一個閥芯55,當油壓向上的左右力大于調節彈簧56向下的作用力時,閥芯55被向上托起,閥芯55的開口與第三開口 52相連通。對于第二調節閥而言,其主要用來調節工作油,油從第二進口 51進入,如果壓力大于某一設定值Y,則油通過第三出口 52流入油箱,其余的油則通過第四出口 53進入工作油路。Y值同潤滑油減壓閥原理一樣,通過調節螺母54的高度控制彈簧形變量,達到控制壓力設定值Y的目的。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潤滑油和工作油都來自齒輪泵的同一出口,通過潤滑油減壓閥的壓緊螺母調節工作油油量和潤滑油流量的分配情況。同時為保證工作油流量達到要求,工作油油路上另配有工作油調節閥來控制工作油路內的流量狀況。單一的齒輪泵同時滿足工作油路和潤滑油路的供油需求,通過潤滑油減壓閥和工作油調節閥控制油量。可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行可靠、調整方便、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
含ο
權利要求1.一種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包括工作油路和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齒輪泵,用于同時提供潤滑油和工作油,其具有一個出油口 ; 第一調節閥,用于分配潤滑油和工作油,其具有第一進口、第一調節機構、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一進口與所述第一齒輪泵的出油口連接,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一出口與所述潤滑油路連接以向所述潤滑油路提供潤滑油,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二出口與所述工作油路連接以向所述工作油路提供工作油,所述第一調節機構用于調節所述第二出口的大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二調節閥,連接于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二出口與所述工作油路之間,用于控制所述工作油路內的流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節閥具有第二進口、第二調節機構、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二調節閥的所述第二進口與所述工作油路連接,所述第二調節閥的第三出口為溢出油出口,所述第二調節閥的第四出口與所述工作油路、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二出口連接,所述第二調節機構用于調節所述第三出口的大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電機; 第二齒輪泵,所述電機與所述第二齒輪泵連接以驅動所述第二齒輪泵,所述第二齒輪泵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齒輪泵的出油口連通,用于在液力偶合器未啟動時或者液力偶合器出現突發狀況停運時提供潤滑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節閥的所述第一調節機構為彈簧調節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節閥的所述第二調節機構為彈簧調節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調節機構包括第一調節螺母、第一閥芯、第一閥套和第一調節彈簧,所述第一調節彈簧抵接在所述第一調節螺母和所述第一閥芯之間,所述第一閥套套設在所述第一閥芯外側,具有與所述第二出口相通的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出口相通的面積通過所述第一閥芯的位置決定,通過改變所述第一調節螺母的上下位置來調節所述第一閥芯的位置從而調整所述第二出口的大小。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節機構包括第二調節螺母、具有與所述第三出口相通的第二開口的第二閥芯和第二調節彈簧,所述第二調節彈簧抵接在所述第二調節螺母和所述第二閥芯之間,所述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三出口相通的面積通過所述第二閥芯的位置決定,通過改變所述第二調節螺母的上下位置來調節所述第二閥芯的位置從而調整所述第三出口的大小。
9.一種液力偶合器,包括供油系統和主動齒輪軸,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統為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供油系統,所述第一齒輪泵連接于所述主動齒輪軸的尾部以使所述主動齒輪軸驅動所述第一齒輪泵。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齒輪軸的尾部和所述第一齒輪泵之 間還設有齒輪傳動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力偶合器及其供油系統,該供油系統包括工作油路和潤滑油路,其中,還包括第一齒輪泵,用于同時提供潤滑油和工作油,其具有一個出油口;第一調節閥,用于分配潤滑油和工作油,其具有第一進口、第一調節機構、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一進口與所述第一齒輪泵的出油口連接,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一出口與所述潤滑油路連接以向所述潤滑油路提供潤滑油,所述第一調節閥的第二出口與所述工作油路連接以向所述工作油路提供工作油,所述第一調節機構用于調節所述第二出口的大小。本實用新型更加簡單、可靠、高效率、低成本。
文檔編號F16H41/24GK202901206SQ20122059127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岳子江, 馬曉璐 申請人:北京電力設備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