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油泵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 的機油泵。
背景技術:
[0002]機油泵是發動機潤滑系中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為潤滑系提供足夠壓力和流量的 機油,保證每一個摩擦件得到充分的潤滑而且不損壞相關的承壓件。隨著發動機技術的發 展,越來越趨向于使用壓力波動小、運轉平穩、噪音低、容積效率高的轉子機油泵。[0003]現有的轉子機油泵內置于曲軸箱內,位于曲軸下、油底殼內,集機油收集器、限壓 閥等為一體,大多采用泵出口壓力反饋對發動機潤滑主油道壓力控制,對主油道壓力控制 不精準,同時集成多個零部件的功能,結構復雜,占用的布置空間也比較大,制造成本高。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的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 制功能的機油泵,以達到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準確的目的。[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主油道壓力 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包括泵體、泵蓋、閥蓋、機油收集器、泵出油口、限壓閥、外轉子、內 轉子、泵軸,所述的限壓閥設在閥蓋上,所述的泵體和泵蓋上設有與主油道相連通的主油道 壓力反饋通道,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通過閥蓋上的閥蓋主油道壓力反饋孔與限壓閥相連。[0006]所述的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包括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和泵蓋主油道壓力反饋通 道,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通過泵體上的泵體主油道壓力反饋孔與主油道相連通。[0007]所述的泵蓋上對應泵出油口位置設有安全閥。[0008]所述的機油收集器設在閥蓋上,限壓閥的限壓閥泄油口與機油收集器相連通。[0009]所述的機油收集器與閥蓋是裝配式結構連接。[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泵內的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反 饋控制,通道只傳遞主油道壓力,不產生流量,壓力控制準確;三層式布置結構,部件便于加 工,結構緊湊,便于布置,制造成本低。
[0011]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油泵構造示意圖。[0013]圖2和圖3為本實用新型機油泵分解示意圖。[0014]圖中1.泵體、2.泵蓋、3.閥蓋、4.機油收集器、5.限壓閥、6.安全閥、7.轉子腔、 8.外轉子、9.內轉子、10.泵蓋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11.進油腔過渡油道、12.高壓油腔過 渡油道、13.機油收集器蓋、14.限壓閥組件、15.安全閥組件、16.泵出油口、17.高壓油腔、 18.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19.泵體主油道壓力反饋孔、20.閥蓋主油道壓力反饋孔、21.限壓閥進油口、22.安裝螺栓、23.限壓閥泄油口、24.限壓閥彈簧通氣孔、25.泵軸避讓孔、 26.泵軸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 細的說明。[0016]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包括泵體1、泵 蓋2、閥蓋3,三部分通過安裝螺栓22固定連接,形成三層式布置結構,部件便于加工,結構 緊湊。[0017]泵體I內的轉子腔7內設有外轉子8、內轉子9、泵軸以及高壓油腔17,泵軸與泵 體I上的泵軸孔26相適配。泵蓋2上對應泵體I內的高壓油腔位置設有高壓油腔過渡油 道12,泵蓋2上的泵出油口 16與高壓油腔過渡油道相連通,并在泵蓋內對應泵軸設有泵軸 避讓孔25。機油收集器4設置在閥蓋3上,通過泵蓋內的進油腔過渡油道11與轉子腔7相 連通。[0018]限壓閥5設在閥蓋3上,在泵體I內設有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18,在泵蓋2內泵蓋 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10,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與泵蓋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對應相連通;泵 蓋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通過閥蓋3上的閥蓋主油道壓力反饋孔20與限壓閥5相連,閥蓋3 上設有限壓閥進油口 21,限壓閥進油口 21與高壓油腔過渡油道12相連通,并在閥蓋3上設 有限壓閥彈簧通氣孔24。[0019]進一步的,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18通過泵體I上的泵體主油道壓力反饋孔19與 主油道相連通,連接方便。[0020]進一步的,在泵蓋2上對應泵出油口位置設有安全閥6,當機油泵的限壓閥5及其 限壓閥組件14發生故障時,安全閥6及其安全閥組件15按照設定的壓力值開啟泄油,以保 護發動機的正常工作。[0021]優選的,機油收集器4設在閥蓋3上,限壓閥5的限壓閥泄油口 23與機油收集器 4相連通,這種內泄式結構避免了泄出的機油噴到周圍零部件上產生氣泡的可能,潤滑效果 好。進一步的,機油收集器與閥蓋是裝配式結構連接,機油收集器的吸油口位置可以根據不 同的發動機的機油液位和發動機的傾角進行調整,適用范圍廣。[0022]當發動機的潤滑主油道內的油壓過高時,主油道壓力通過機油泵泵體上的泵體主 油道壓力反饋孔和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直接傳遞到泵蓋上的泵蓋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 反饋到閥蓋上的閥蓋主油道壓力反饋孔,從而推動限壓閥及其限壓閥組件移動,使高壓油 從泵體上的高壓油腔,經過泵蓋上的高壓油腔過渡油道,進入限壓閥進油口,直接將高壓油 從限壓閥泄油口泄出。[0023]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 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包括泵體(I)、泵蓋(2)、閥蓋(3)、機油收集器(4)、泵出油口(16)、限壓閥(5)、外轉子(8)、內轉子(9)、泵軸,所述的限壓閥設在閥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I)和泵蓋(2)上設有與主油道相連通的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通過閥蓋(3)上的閥蓋主油道壓力反饋孔(20)與限壓閥(5)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包括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18)和泵蓋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10),泵體主油道反饋油道(18)通過泵體(I)上的泵體主油道壓力反饋孔(19)與主油道相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蓋(2)上對應泵出油口位置設有安全閥(6)。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油收集器(4)設在閥蓋(3)上,限壓閥(5)的限壓閥泄油口(23)與機油收集器(4)相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油收集器(4)與閥蓋(3)是裝配式結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主油道壓力反饋控制功能的機油泵,包括泵體、泵蓋、閥蓋、機油收集器、泵出油口、限壓閥、外轉子、內轉子、泵軸,所述的限壓閥設在閥蓋上,所述的泵體和泵蓋上設有與主油道相連通的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通過閥蓋上的閥蓋主油道壓力反饋孔與限壓閥相連。通過泵內的主油道壓力反饋通道反饋控制,通道只傳遞主油道壓力,不產生流量,壓力控制準確;三層式布置結構,部件便于加工,結構緊湊,便于布置,制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F16N29/00GK202834686SQ2012204730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于萍, 羊富勇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