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卸式卸灰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卸灰閥,具體是指一種自卸式卸灰閥。
背景技術:
卸灰閥是除塵設備排灰、送風和其它設備給料的主要設備,適用于粉狀物料和顆料狀物料。目前卸灰閥多為星型卸灰閥,星型卸灰閥包括閥體和閥板,閥體頂部開有進灰口,閥體I底部開有卸灰口,閥體內腔沿圓周均勻設置多塊閥板,閥板與閥板之間構成卸灰腔。通常情況下,將除塵器灰斗中收集到的粉塵輸送到星型卸灰閥項部進灰口上方,粉塵通過進灰口落入星型卸灰閥的卸灰腔內,再旋轉星型卸灰閥,粉塵通過卸灰口排放到粉塵收集袋中指定回收。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由于閥體內被分割成多個卸灰腔。每個卸·灰腔的內部空間都比較狹小,導致收集的粉塵容易黏結在卸灰腔內,造成卸灰腔內部空間越來越小。隨著星型卸灰閥的不斷旋轉,粉塵在星型卸灰閥卸灰腔內逐漸堆積,卸灰閥每次旋轉到卸灰口位置時,粉塵并不落下,而是黏結在卸灰腔內部空間中,使卸灰腔逐漸失去了排灰作用。以目前大型造船企業使用的除塵設備中的卸灰閥為例,船體在除塵過程中,卸灰閥腔體內容易附著大量含有富鋅底漆的灰塵,相互附著,非常致密,極易因摩擦發熱導致自燃現象發生,從而造成設備故障,影響生產,損失巨大。
發明內容為克服目前所使用的卸灰閥閥體內卸灰腔空間狹窄、粉塵容易粘結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無需電力驅動的自卸式卸灰閥。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自卸式卸灰閥,包括卸灰閥閥體,閥體上部設有進灰口,閥體下部設有出灰口,閥體兩端采用端蓋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兩端的端蓋上分別在端蓋垂直中心線的兩側設有兩個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轉軸孔,轉軸孔與端蓋中心垂直線的距離小于轉軸孔與端蓋邊緣的距離;兩根轉軸通過兩端端蓋上對應設置的轉軸孔進行固定,兩根轉軸上分別固定閥板,閥板在轉軸上處于偏心狀態可帶動轉軸自由轉動,在閥體內兩轉軸所處水平面下方的內腔壁的兩側設有定位擋塊,定位擋塊支撐兩閥板處于水平狀態,兩閥板閉合將閥體內腔分割成上下兩部分;在卸灰閥進灰口兩側的閥體內腔壁上分別固定一擋灰板,兩擋灰板向下合攏延伸至閥板表面,其下端開口位于兩轉軸之間。所述轉軸孔與端蓋中心垂直線的距離為轉軸孔與端蓋邊緣的距離的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閥體內腔中設置翻轉式閥板可以有效增加卸灰腔的內部空間;由于閥板處于偏心狀態,當除塵器的灰塵掉落到卸灰閥時,閥體內的翻板式閥板會從中間向下翻開將灰塵卸下,放卸完畢,閥板在偏心的作用下自動回到封閉狀態。該卸灰閥能夠有效消除目前卸灰閥因粉塵阻塞而造成旋轉摩擦發熱的技術問題,同時該卸灰閥節省了電動馬達及減速箱,可有效降低設備成本,節能能源。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主視方向的剖視圖。附圖2為附圖I中所示的A-A向剖視圖。附圖3為端蓋的示意圖。附圖4為該卸灰閥閥板與轉軸的結構連接示意圖。圖中,I、閥體,2、端蓋,3、進灰口,4、出灰口,5、轉軸孔,6、轉軸,7、閥板,8、定位擋塊,9、擋灰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自卸式卸灰閥,包括卸灰閥閥體1,閥體上部設有進灰口 3,閥體下部設有出灰口 4,閥體兩端采用端蓋2封堵。如圖3所示,在閥體兩端的端蓋2上分別在端蓋垂直中心線的兩側設有兩個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轉軸孔5,轉軸孔5與端蓋2中心垂直線的距離小于轉軸孔5與端蓋2邊緣的距離。如圖I所示,兩根轉軸6通過兩端端蓋上對應設置的轉軸孔5進行固定。如圖2所示,兩根轉軸6上分別固定閥板7。如圖4所示,閥板7與轉軸6的結合形成偏心狀態,閥板7可帶動轉軸6自由轉動。如圖2所示,帶有轉軸6的閥板7在閥體內腔固定后,由于閥板7的偏心狀態,閥板7將帶動轉軸6進行旋轉,為使閥板7處于水平狀態,在閥體內兩轉軸所處水平面下方的內腔壁的兩側設有定位擋塊8,通過定位擋塊8對閥板7外緣的支撐而使兩閥板處于水平狀態,兩閥板閉合將閥體內腔分割成上下兩部分。如圖2所示,欲將兩閥板打開,則需要在兩轉軸之間的閥板上施加重力,當該重力所施加的力矩大于閥板自身重量產生的力矩時,兩閥板便會向下打開。該自卸式卸灰閥正是根據該原理進行設計,當除塵器輸送的灰塵由進灰口進入落入到兩轉軸之間的閥板上時,兩閥板便會打開進行卸灰,放卸完畢,兩閥板便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動回到封閉狀態。根據上述可知,如果轉軸在閥板上的偏心距選擇合適,則閥板就能夠及時打開,但是在進行除塵過程中,粉塵的種類不同,閥板有時可能不會十分靈敏,但是只要閥板采用偏心設置,即使閥板上有灰塵附著而沒有及時打開,也會隨著越來越多的灰塵的積累造成重量增加而使閥板打開。根據圖3所示可知,轉軸在閥板上的偏心距大小取決于端蓋上轉軸孔至端蓋中心垂直線的距離與轉軸孔至端蓋邊緣的距離差,差值越大,偏心距越大,打開閥板所需要的重量越大,在本實施例中,轉軸孔與端蓋中心垂直線的距離為轉軸孔與端蓋邊緣的距離的1/2。為使由進灰口所進入的灰塵能夠準確落于兩轉軸之間的閥板上,如圖2所示,在卸灰閥進灰口兩側的閥體內腔壁上分別固定一擋灰板9,兩擋灰板9向下合攏延伸至閥板表面,其下端開口位于兩轉軸之間。
權利要求1.自卸式卸灰閥,包括卸灰閥閥體,閥體上部設有進灰口,閥體下部設有出灰口,閥體兩端采用端蓋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兩端的端蓋上分別在端蓋垂直中心線的兩側設有兩個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轉軸孔,轉軸孔與端蓋中心垂直線的距離小于轉軸孔與端蓋邊緣的距離;兩根轉軸通過兩端端蓋上對應設置的轉軸孔進行固定,兩根轉軸上分別固定閥板,閥板在轉軸上處于偏心狀態可帶動轉軸自由轉動,在閥體內兩轉軸所處水平面下方的內腔壁的兩側設有定位擋塊,定位擋塊支撐兩閥板處于水平狀態,兩閥板閉合將閥體內腔分割成上下兩部分;在卸灰閥進灰口兩側的閥體內腔壁上分別固定一擋灰板,兩擋灰板向下合攏延伸至閥板表面,其下端開口位于兩轉軸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卸式卸灰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孔與端蓋中心垂直線的距離為轉軸孔與端蓋邊緣的距離的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卸灰閥。為克服目前所使用的卸灰閥閥體內卸灰腔空間狹窄、粉塵容易粘結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無需電力驅動的自卸式卸灰閥,包括卸灰閥閥體,閥體上部設有進灰口,閥體下部設有出灰口,閥體兩端采用端蓋封堵,閥體內的兩塊閥板采用偏心設置,當有灰塵進入時,閥板能夠打開進行卸灰處理,當卸灰完畢,兩閥板可自動復位。該卸灰閥能夠有效消除目前卸灰閥因粉塵阻塞而造成旋轉摩擦發熱的技術問題,同時該卸灰閥節省了電動馬達及減速箱,可有效降低設備成本,節能能源。
文檔編號F16K1/18GK202756637SQ20122028597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張立正, 王學義 申請人:黃海造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