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生產設備中的左右螺旋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自動化生產中,螺旋傳動會經常用到一種左右螺旋機構(如圖I所示),兩端螺紋分別為左、右旋螺紋,通過絲桿轉動使兩端物體等距向中心靠攏或分離。由于螺紋的起始點不同,為了保證離中心距離一致,一般采用配鉆螺孔(圖2)或銑長槽(圖3)的方式圖2結構簡單,但安裝麻煩、對裝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絲桿螺母磨損更換時,需要重新配孔或者加塞墊片,加塞墊片調整不連續,且間隙消除困難、用時較長;圖3利用摩擦力傳動扭矩,可靠性較差,尤其是傳動扭矩較大的情況下,容易相對滑動。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消除左右螺紋間隙差值,調整連續、快捷,可靠性高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該裝置包括移動座、絲桿螺母、調整墊圈、調整螺釘、鎖緊螺母和固定螺釘構成,調整墊圈設置在絲桿螺母和移動座之間,調整螺釘和固定螺釘分別具有多個,依次間隔分布設置在絲桿螺母上,固定螺釘穿過調整墊圈將絲桿螺母和調整墊圈固定在移動座上,調整螺釘的內端與調整墊圈的外壁相抵,外端通過鎖緊螺母定位。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調整螺釘和固定螺釘分別具有8個。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提供了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消除左右螺紋間隙差值,調整連續、快捷,可靠性高的特點。
圖I為現有的左右螺旋裝置示意圖。圖2為現有的一種左右螺旋裝置絲桿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的另一種左右螺旋裝置絲桿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I部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絲桿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如圖4、圖5、圖6所示的左右螺旋裝置,該裝置包括絲桿4、兩個軸承座I、兩個移動座和兩個絲桿螺母,絲桿4的兩個端部分別設置在所述的軸承座I上,兩個絲桿螺母固定設置在移動座上,兩個軸承座分別通過絲桿螺母設置在絲桿4上。如圖4所示,左端絲桿螺母3通過螺釘I固定設置在左端移動座2上。如圖5、圖6所示,右端絲桿螺母5設有調整裝置,所述的調整裝置由調整墊圈8、調整螺釘10、鎖緊螺母11和固定螺釘9構成,調整墊圈8設置在右端絲桿螺母5和右端移動座6之間,調整螺釘10和固定螺釘9分別具有8個,依次間隔分布設置在右端絲桿螺母5上,固定螺釘9穿過調整墊圈8將右端絲桿螺母5和調整墊圈固定在右端移動座6上,調整螺釘10的內端與調整墊圈8的外壁相抵,外端通過鎖緊螺母11定位。調整過程為固定左端絲桿螺母3,調整LI、L2至設計需要距離,旋轉右端絲桿螺母5,在螺紋孔對正的情況下,使間隙S最小,均勻擰緊固定螺釘9和調整螺釘10并擰緊鎖 緊螺母11,可以根據左端絲桿螺母3的螺紋間隙消除方向,確定擰緊固定螺釘9、調整螺釘10的順序。
權利要求1.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該調整結構包括移動座(2、6)和絲桿螺母(3、5),其特征在于該調整結構還包括調整墊圈(8)、調整螺釘(10)、鎖緊螺母(11)和固定螺釘(9 ),調整墊圈(8 )設置在絲桿螺母(3、5 )和移動座(2、6 )之間,調整螺釘(10 )和固定螺釘(9)分別具有多個,依次間隔分布設置在絲桿螺母(3、5)上,固定螺釘(9)穿過調整墊圈(8 )將絲桿螺母(3、5 )和調整墊圈(8 )固定在移動座(2、6 )上,調整螺釘(10 )的內端與調整墊圈(8)的外壁相抵,外端通過鎖緊螺母(11)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其特征在于調整螺釘(10)和固定螺釘(9)分別具有8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生產設備中的左右螺旋裝置。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該裝置包括移動座、絲桿螺母、調整墊圈、調整螺釘、鎖緊螺母和固定螺釘構成,調整墊圈設置在絲桿螺母和移動座之間,調整螺釘和固定螺釘分別具有多個,依次間隔分布設置在絲桿螺母上,固定螺釘穿過調整墊圈將絲桿螺母和調整墊圈固定在移動座上,調整螺釘的內端與調整墊圈的外壁相抵,外端通過鎖緊螺母定位。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左右螺旋裝置的絲桿螺母調整結構,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消除左右螺紋間隙差值,調整連續、快捷,可靠性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H25/24GK202790374SQ20122018816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明者李建峰, 胡訪玉 申請人:浙江恒立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