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及其雙質量飛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汽車及其雙質量飛輪。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轉突變等存在共振情況下的振動振幅特別大,影響汽車乘坐的舒適性。目前,汽車大都采用雙質量飛輪來實現隔振減振。雙質量飛輪,就是將原來的一個飛輪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保留在原來發動機的一側,起到原來飛輪的作用,用于啟動和傳遞發動機的轉動扭矩,這一部分稱為初級飛輪組件;另一部分則放置在傳動系統的變速器一側,用于提高變速器的轉動慣量,這一部分稱為次級飛輪組件。在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之間形成一個環型的油腔,在油腔內裝有 扭轉減振器,扭轉減振器將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連接為一個整體。雙質量飛輪有效地衰減了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轉突變工況下的振動振幅,延長了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但是,雙質量飛輪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汽車發動機的振動振幅,汽車在發動機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仍舊存在較大的振動振幅,汽車的平順性還比較差,汽車傳動系統中的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還比較低。綜上所述,如何進一步減小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進而進一步提高汽車的平順性,進一步延長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質量飛輪,進一步減小了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進而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進一步延長了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相連的次級飛輪組件;所述初級飛輪組件上設置有滯后裝置,所述滯后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之間,且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固定相連的滯后殼;位于所述前殼體和所述滯后殼之間的滯后墊圈,所述滯后墊圈靠近所述滯后殼的一側設置有凸起,所述次級飛輪組件的傳力板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凸起接觸,并撥動所述滯后墊圈轉動的撥塊;設置于所述滯后墊圈和所述滯后殼之間的彈性墊圈。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傳力板與所述次級飛輪組件的次級飛輪通過鉚釘相連。[0013]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鉚釘外凸于所述傳力板靠近所述滯后墊圈一側的凸出部為所述撥塊。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凸起至少為兩個,且所述凸起沿所述滯后墊圈的周向均勻分布。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滯后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彈性墊圈和所述滯后墊圈之間,且與所述滯后殼周向固定相連的壓力墊圈。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壓力墊圈上設置有限制所述滯后殼和所述壓力墊圈相對轉動的卡條,所述滯后殼上設置有與所述卡條相配合的卡槽。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卡條的數目至少為兩個,且所述卡條沿所述壓力墊圈的周向均勻分布。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彈性墊圈為內鋸齒墊圈。 優選的,上述雙質量飛輪中,所述滯后墊圈為塑料墊圈;所述彈性墊圈為鋼墊圈。基于上述提供的雙質量飛輪,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該汽車具有上述任意一種雙質量飛輪。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的安裝方法如下先將滯后墊圈放置在前殼體靠近后殼體的一側,然后將彈性墊圈放置在滯后墊圈遠離前殼體的一側,再將滯后殼放置在彈性墊圈遠離滯后墊圈的一側,最后固定滯后殼和前殼體,在固定滯后殼的過程中,會施加一定的軸向壓力。由于彈性墊圈的存在,位于前殼體和彈性墊圈之間的滯后墊圈也會受到軸向壓力,再通過連接件將次級飛輪組件與初級飛輪組件相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在汽車運轉過程中,發動機帶動初級飛輪組件轉動。因為滯后殼前殼體固定相連,彈性墊圈和滯后墊圈之間存在壓力,所以滯后殼、彈性墊圈和滯后墊圈隨著前殼體一起轉動。初級飛輪組件帶動次級飛輪組件轉動。當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發生相對扭轉時,次級飛輪組件的傳力板也與初級飛輪組件發生扭轉,當傳力板轉動到一定的角度時,傳力板上的撥塊與滯后墊圈的凸起接觸,當傳力板上的撥塊對滯后墊圈的凸起的作用力的扭矩大于滯后墊圈所受到的阻尼力矩,即軸向壓力扭矩時,次級飛輪組件帶動滯后墊圈與初級飛輪組件產生相對扭轉,即在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相對扭轉時產生了一個額外的阻尼力矩,從而進一步減少了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進而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進一步延長了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的剖視圖;圖2為圖I的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的滯后裝置與前殼體的裝配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的滯后殼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B-B向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的滯后墊圈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C-C向剖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的彈性墊圈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的D-D向剖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的壓力墊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E-E向剖視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的傳力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的F-F向剖視圖。上圖I-圖I3中前殼體I、齒圈2、后殼體3、次級飛輪4、傳力板5、滯后墊圈6、凸起61、彈性墊圈
7、壓力墊圈8、卡條81、滯后殼9、卡槽91。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質量飛輪,進一步減少了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進而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進一步延長了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相連的次級飛輪組件,初級飛輪組件上設置有滯后裝置。該滯后裝置包括位于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之間,且與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I固定相連的滯后殼9,如圖4和圖5所示;位于前殼體I和滯后殼9之間的滯后墊圈6,如圖6和圖7所示,該滯后墊圈6靠近滯后殼9的一側設置有凸起61,次級飛輪組件的傳力板5上設置有用于與凸起61接觸,并撥動滯后墊圈6轉動的撥塊;設置于滯后墊圈6和滯后殼9之間的彈性墊圈7。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初級飛輪組件包括主要包括前殼體I和后殼體3,前殼體I上設置有齒圈2,如圖I所示,前殼體I 一般采用鋼制殼體;次級飛輪組件主要包括次級飛輪4和傳力板5,傳力板5如圖12和13所不;滯后殼9與前殼體I 一般米用鉚接固定相連,滯后殼9上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包括鉚釘孔和用于將雙質量飛輪裝配到發動機上時所需的螺紋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的安裝方法如下先將滯后墊圈6放置在前殼體I靠近次級飛輪組件的一側,然后將彈性墊圈7放置在滯后墊圈6遠離前殼體I的一側,再將滯后殼9放置在彈性墊圈7遠離滯后墊圈6的一側,最后固定滯后殼9和前殼體I,在固定滯后殼9的過程中,會施加一定的軸向壓力。由于彈性墊圈7的存在,位于前殼體I和彈性墊圈7之間的滯后墊圈6也會受到軸向壓力,再通過連接件將次級飛輪組件與初級飛輪組件相連,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在汽車運轉過程中,發動機帶動初級飛輪組件轉動。因為滯后殼9與前殼體I固定相連,彈性墊圈7和滯后墊圈6之間存在壓力,所以滯后殼9、彈性墊圈7和滯后墊圈6隨著前殼體I 一起轉動。初級飛輪組件帶動次級飛輪組件轉動。當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發生相對扭轉時,次級飛輪組件的傳力板5也與初級飛輪組件發生扭轉,當傳力板5轉動到一定的角度時,傳力板5上的撥塊與滯后墊圈6的凸起61接觸,當傳力板5上的撥塊對滯后墊圈6的凸起61的作用力扭矩大于滯后墊圈6所受到的阻尼力矩,即軸向壓力扭矩時,次級飛輪組件帶動滯后墊圈與初級飛輪組件產生相對扭轉,即在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相對扭轉時產生了一個額外的阻尼力矩,從而進一步減少了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進而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進一步延長了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傳力板5與次級飛輪組件的次級飛輪4固定相連,二者可通過螺紋連接件相連。優選的,傳力板5與次級飛輪組件的次級飛輪4通過鉚釘相連,使得傳力板5與次級飛輪4的連接更加穩固,提高了雙質量飛輪的質量和使用壽命。鉚釘外凸于傳力板5靠近滯后墊圈6 —側的凸出部為撥塊。當然,也可直接在傳力板5靠近滯后墊圈6的一側設置有凸向滯后墊圈6的凸塊,該凸塊可作為撥塊。為了更好地保證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正常工作,優選選擇凸起61至少為兩個,且凸起61沿滯后墊圈6的周向均勻分布。可根據雙質量飛輪的實際工作情況,調整滯后墊圈6與傳力板5的相對位置。為了進一步提高滯后墊圈6所受到的壓力扭矩,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滯后裝置還包括設置于彈性墊圈7和滯后墊圈6之間,且與滯后殼9周向固定相連的壓力墊圈8,如圖10和圖11所示。在將滯后殼9固定與前殼體I的過程中,壓力墊圈8可承受較大的壓力,即可使滯后墊圈6受到較大的壓力和壓力扭矩,即傳力板5和滯后墊圈6之間產生較大的扭轉力矩,即在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相對扭轉時,能夠產生較大的反向扭轉力矩,從而進一步減少了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進而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進一步延長了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同時,壓力墊圈8可對彈性墊圈7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延長了彈性墊圈7的使用壽命。優先選擇壓力墊圈8為鋼墊圈。當然,壓力墊圈8還可為塑料墊圈,只要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即可,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具體地限定。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壓力墊圈8與滯后殼9周向固定,即壓力墊圈8與滯后殼9不能相對轉動。二者實現周向固定有多種實現方式,例如可通過型面配合實現。優選的,壓力墊圈8上設置有限制滯后殼9和壓力墊圈8相對轉動的卡條81,滯后殼9上設置有與卡條81相配合的卡槽91。在安裝時,將卡條81置于卡槽91內,通過卡槽91對卡條81的限制,來實現滯后殼9和壓力墊圈8之間的周向固定。為了有效地保證滯后殼9和壓力墊圈8的周向固定,優先選擇,卡條81的數目至少為兩個,且卡條81沿壓力墊圈8的周向均勻分布。同時,可通過增加卡條81的數目來增強滯后殼9和壓力墊圈8的周向固定。為了進一步提高滯后墊圈6所受到的壓力扭矩,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彈性墊圈7為內鋸齒墊圈,如圖8和圖9所示,可提供較大的壓力變形,進而可有效提高滯后墊圈6所受到的軸向壓力和軸向壓力扭矩(即阻尼力矩)。當然,彈性墊圈7也可為其他類型的墊圈,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具體地限定,只要能夠提供所需的壓力變形即可。為了避免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相對扭轉時,雙質量飛輪產生較小的振動和噪音,優先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中滯后墊圈6為塑料墊圈;同時,為了提高彈性墊圈7的強度,選擇鋼墊圈作為彈性墊圈7。當然,滯后墊圈6和彈性墊圈7還可為其他材料,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具體地限定。基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該汽車具有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任意一種雙質量飛輪。由于該汽車具有上述雙質量飛輪,所以該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較小,使得汽車的平順性較高,汽車的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較長。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 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相連的次級飛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飛輪組件上設置有滯后裝置,所述滯后裝置包括 位于所述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之間,且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I)固定相連的滯后殼(9); 位于所述前殼體(I)和所述滯后殼(9)之間的滯后墊圈¢),所述滯后墊圈(6)靠近所述滯后殼(9)的一側設置有凸起(61),所述次級飛輪組件的傳力板(5)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凸起¢1)接觸,并撥動所述滯后墊圈(6)轉動的撥塊; 設置于所述滯后墊圈(6)和所述滯后殼(9)之間的彈性墊圈(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板(5)與所述次級飛輪組件的次級飛輪(4)通過鉚釘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鉚釘外凸于所述傳力板(5)靠近所述滯后墊圈(6) —側的凸出部為所述撥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61)至少為兩個,且所述凸起(61)沿所述滯后墊圈(6)的周向均勻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滯后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彈性墊圈(7)和所述滯后墊圈(6)之間,且與所述滯后殼(9)周向固定相連的壓力墊圈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墊圈(8)上設置有限制所述滯后殼(9)和所述壓力墊圈(8)相對轉動的卡條(81),所述滯后殼(9)上設置有與所述卡條(81)相配合的卡槽(91) 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條(81)的數目至少為兩個,且所述卡條(81)沿所述壓力墊圈(8)的周向均勻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墊圈(7)為內鋸齒墊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滯后墊圈(6)為塑料墊圈;所述彈性墊圈(7)為鋼墊圈。
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雙質量飛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與初級飛輪組件相連的次級飛輪組件,初級飛輪組件上設置有滯后裝置。滯后裝置包括位于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之間且與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固定相連的滯后殼;位于前殼體和滯后殼之間的滯后墊圈,滯后墊圈靠近滯后殼的一側設有凸起,次級飛輪組件的傳力板上設有用于與凸起接觸并撥動滯后墊圈轉動的撥塊;設置于滯后墊圈和滯后殼之間的彈性墊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進一步減少了汽車發動機在啟動和扭矩突變等存在共振工況情況下的振動振幅,進而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的平順性,進一步延長了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雙質量飛輪的汽車。
文檔編號F16F15/30GK202597584SQ2012201873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王和清, 張貴輝, 張忠仁, 吳加州 申請人:吉林大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